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情感可以激发情趣
语文是一种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在枯燥无味的文字后面蕴藏的是浓浓的情感,这是该学科所固有的,但需要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波尔逊在阐述师生关系如何影响学生时说:“一个人为了得到教师喜欢这种奖励的学习动机是非常重要和有影响的,它不仅延续到小学,而且还贯穿到中学和大学。”中国人的“亲其师而信其道”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没有爱心,即使再好的教学设计,也未必能有什么好的效果。情感是课堂氛围的基础,有了情感,学生动起来才有了可能。学生真正动起来了,也就到了整个课堂教学的“高潮”。
二、悬念可以生成情趣
在语文课堂中为学生设置悬念,如将学生引到了一个宝库门前,学生急切期待问题的解答,从而使神经达到一种高度紧张的兴奋状态,无论是教师的讲解,还是自己的探索都变得兴味盎然。
《草船借箭》中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我抓住“一样”和“赶造”两个词设下第一道谜:“周瑜为什么明知故问?为什么又把决定成败的十万支箭让诸葛亮负责赶造?”当学生学到第三段周瑜的心理活动时,恍然大悟,原来周瑜是有意陷害诸葛亮。接着我又抓住“我得吩咐军匠们……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设下第二道谜:“那么诸葛亮在三天之内能完成吗?”学生学到第四段,诸葛亮向鲁肃借船时,我又设下第三道谜:“既然是造箭,借船又有何用?”学生饶有兴趣读下去,想探个究竟。当说到草船借箭时,学生才识得庐山真面目。最后,我再抓住“神机妙算”一词,设下最后一道谜:“神在何处?妙在何方?”学生在迷宫中饶有兴趣地边学边解谜,寓教于乐。
三、笑声可以成为情趣
或许大部分教师都有这种经历,同一个问题讲解一遍又一遍,但是学生却听一遍忘一遍。这时选用“课堂幽默”便可以加深印象,因为曾引人发笑,自然会十分深刻印入脑海中,不容易忘记。
一天上课我正在讲句型,因为正是春季,春风一吹学生们就昏昏欲睡了,我点了一个睡得正香名叫李环的学生回答问题:“李环,请你说一个疑问句。”
李环睡眼惺忪站起来:“老师,你是叫我吗?”
我面带微笑:“对,请再说一个祈使句。”
李环:“老师,我没听清楚,请你再说一遍。”
我说:“对!请再说一个陈述句。”
李环红着脸,低声说:“老师,我没听懂。”
老师:“又对了,请说一个感叹句。”
李环:“太难了,我真的不懂啊!”
我忍住笑走到他面前拍拍他的肩说:“李环,恭喜你,全答对了!请坐下。”李环摸摸头这才反应过来,课堂上笑成一片,另外几个刚才还迷迷糊糊的学生也都笑足了精神。而结果就是那次单元考试时有关句型的题目几乎全班满分。
四、事物可以增添情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的形式也变得多样化。语文课上,学生要用的不仅是耳,更重要的是用脑、用心、用手、用口,运用一切可以调动而且起积极作用的器官。语文课可以和学生的想象结合起来,可以和学生的表演结合起来,也可以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多种形式的结合下,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让他们的学习收到最佳的效果。
记得我上《金色的秋天》这一课时,我想,与其在教室枯燥地说秋天,不如让学生真正走进秋天。在秋风里,在落叶上,在果树下寻找秋天的足迹,去体会秋天带给我们的快乐。赣粤边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心地带——油山的秋天是美丽可爱的。于是,课堂上就组织全班学生排着队,手拉手来到学校附近的树林。树林不大,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通道连着几块面积很小的草坪和几棵常见的大树。我们坐在铺满落叶的草坪上,孩子们就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鸟说着自己知道的一切,问着自己不懂的问题。
第二册《乌鸦喝水》一课的练习题第二题:乌鸦喝不到水,()办呢?(什么,怎么)
让学生填上正确答案“怎么”并不难,但填上答案并不是教学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怎么”与“什么”的区别,知道为什么这里应该用“怎么”而不用“什么”。我想到了运用课堂软件:
(一)调出以下内容投影并放录音:
图1:小朋友向老大爷问路。(配音:老大爷,到烈士纪念碑怎么走?)
图2:妈妈教孩子削铅笔。(配音:妈妈,怎么削铅笔?)
图3:小明放学回家,妈妈在煮菜。(配音:妈妈,今天吃什么?)
图4:小明找小红玩,小红在写作业。(配音:小红,你在干什么?)
(二)只显示4幅图,取消放音,让学生根据画面说话。
(三)分别在画面下方显示句子,用红线突出“怎么”和“什么”,并用红色显示“走”与“削”、“吃”与“干”四个字。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地方用“怎么”,有的地方用“什么”。
教师明确:“走”与“削”都是人的动作,小朋友问的是“走”的方法,孩子问的是“削”的方法,所以用“怎么”;“吃”与“干”也是人的动作,但小明问的是“吃”的东西,是“干”的事儿,所以用“什么”。这样教学生,能够使学生真正理解和运用“怎么”与“什么”,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县油山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黄婉琼
语文是一种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在枯燥无味的文字后面蕴藏的是浓浓的情感,这是该学科所固有的,但需要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波尔逊在阐述师生关系如何影响学生时说:“一个人为了得到教师喜欢这种奖励的学习动机是非常重要和有影响的,它不仅延续到小学,而且还贯穿到中学和大学。”中国人的“亲其师而信其道”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没有爱心,即使再好的教学设计,也未必能有什么好的效果。情感是课堂氛围的基础,有了情感,学生动起来才有了可能。学生真正动起来了,也就到了整个课堂教学的“高潮”。
二、悬念可以生成情趣
在语文课堂中为学生设置悬念,如将学生引到了一个宝库门前,学生急切期待问题的解答,从而使神经达到一种高度紧张的兴奋状态,无论是教师的讲解,还是自己的探索都变得兴味盎然。
《草船借箭》中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我抓住“一样”和“赶造”两个词设下第一道谜:“周瑜为什么明知故问?为什么又把决定成败的十万支箭让诸葛亮负责赶造?”当学生学到第三段周瑜的心理活动时,恍然大悟,原来周瑜是有意陷害诸葛亮。接着我又抓住“我得吩咐军匠们……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设下第二道谜:“那么诸葛亮在三天之内能完成吗?”学生学到第四段,诸葛亮向鲁肃借船时,我又设下第三道谜:“既然是造箭,借船又有何用?”学生饶有兴趣读下去,想探个究竟。当说到草船借箭时,学生才识得庐山真面目。最后,我再抓住“神机妙算”一词,设下最后一道谜:“神在何处?妙在何方?”学生在迷宫中饶有兴趣地边学边解谜,寓教于乐。
三、笑声可以成为情趣
或许大部分教师都有这种经历,同一个问题讲解一遍又一遍,但是学生却听一遍忘一遍。这时选用“课堂幽默”便可以加深印象,因为曾引人发笑,自然会十分深刻印入脑海中,不容易忘记。
一天上课我正在讲句型,因为正是春季,春风一吹学生们就昏昏欲睡了,我点了一个睡得正香名叫李环的学生回答问题:“李环,请你说一个疑问句。”
李环睡眼惺忪站起来:“老师,你是叫我吗?”
我面带微笑:“对,请再说一个祈使句。”
李环:“老师,我没听清楚,请你再说一遍。”
我说:“对!请再说一个陈述句。”
李环红着脸,低声说:“老师,我没听懂。”
老师:“又对了,请说一个感叹句。”
李环:“太难了,我真的不懂啊!”
我忍住笑走到他面前拍拍他的肩说:“李环,恭喜你,全答对了!请坐下。”李环摸摸头这才反应过来,课堂上笑成一片,另外几个刚才还迷迷糊糊的学生也都笑足了精神。而结果就是那次单元考试时有关句型的题目几乎全班满分。
四、事物可以增添情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的形式也变得多样化。语文课上,学生要用的不仅是耳,更重要的是用脑、用心、用手、用口,运用一切可以调动而且起积极作用的器官。语文课可以和学生的想象结合起来,可以和学生的表演结合起来,也可以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多种形式的结合下,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让他们的学习收到最佳的效果。
记得我上《金色的秋天》这一课时,我想,与其在教室枯燥地说秋天,不如让学生真正走进秋天。在秋风里,在落叶上,在果树下寻找秋天的足迹,去体会秋天带给我们的快乐。赣粤边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心地带——油山的秋天是美丽可爱的。于是,课堂上就组织全班学生排着队,手拉手来到学校附近的树林。树林不大,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通道连着几块面积很小的草坪和几棵常见的大树。我们坐在铺满落叶的草坪上,孩子们就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鸟说着自己知道的一切,问着自己不懂的问题。
第二册《乌鸦喝水》一课的练习题第二题:乌鸦喝不到水,()办呢?(什么,怎么)
让学生填上正确答案“怎么”并不难,但填上答案并不是教学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怎么”与“什么”的区别,知道为什么这里应该用“怎么”而不用“什么”。我想到了运用课堂软件:
(一)调出以下内容投影并放录音:
图1:小朋友向老大爷问路。(配音:老大爷,到烈士纪念碑怎么走?)
图2:妈妈教孩子削铅笔。(配音:妈妈,怎么削铅笔?)
图3:小明放学回家,妈妈在煮菜。(配音:妈妈,今天吃什么?)
图4:小明找小红玩,小红在写作业。(配音:小红,你在干什么?)
(二)只显示4幅图,取消放音,让学生根据画面说话。
(三)分别在画面下方显示句子,用红线突出“怎么”和“什么”,并用红色显示“走”与“削”、“吃”与“干”四个字。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地方用“怎么”,有的地方用“什么”。
教师明确:“走”与“削”都是人的动作,小朋友问的是“走”的方法,孩子问的是“削”的方法,所以用“怎么”;“吃”与“干”也是人的动作,但小明问的是“吃”的东西,是“干”的事儿,所以用“什么”。这样教学生,能够使学生真正理解和运用“怎么”与“什么”,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县油山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黄婉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