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与玫瑰

来源 :祝你幸福·午后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所在的城市不是农村,但也不是移民聚集的繁华大都市,艾西是我在教会遇到的唯一的亚洲老人。
  他今年82岁,是第二代移民。
  艾西的爸爸是个孤儿,出生在广东一个小渔村,靠堂姐之类的远亲照顾着长大。堂姐出嫁后他决定去美国,于是学着别人托美国的同乡办假证件。证件办好后先去香港,住在一个老乡家里,呆了一两周便前往旧金山。临走前那家女主人送给他一本英国教会传教用的宣传小册子,上面有些简单的英语,叮嘱他到了美国一定要先学好英文。
  那一年是1912年,艾爸爸刚满16岁。
  到了旧金山之后他便在蛇头开的店里打工用以偿还出国费用。每天18个小时,整整干了3年。
  3年后债还清了,艾爸爸离开那家店,开始在唐人街四处打工,间隙学英语学中文。
  这样又过了6年,25岁的艾爸爸终于有了些积蓄,决定该娶个老婆了。他想起香港的那个善良的女主人,便给她写了封信,请她托人给自己在村里找个老婆。
  隔了这么多年,艾爸爸没指望人家能记住他,信寄出后就忘了这事。女主人非但记得当年这个瘦瘦小小的孤儿,而且对他印象很好,认定这是个成大事的孩子,自作主张地认为村里那些女孩子配不上他。
  女主人家旁边就是个女子教会学校,女孩子们每天上学放学都会经过她家门口,其中一个女孩每次见到都会主动打招呼,时间久了便认识了。



  女主人拿着艾爸爸的信找到她,女孩有些嫌弃对方的条件,但又觉得这是个离开家的机会,答应相处一下。
  这个女孩自然就是艾妈妈,那一年19岁。
  艾爸爸一听说竟然真的给他找了个老婆,开心的不得了,老老实实地给女孩写信。他认识字不多,信自然是中英文胡乱夹杂的,艾妈妈很嫌弃地读信,很嫌弃地回信纠正。就这样一个开心地写,一个嫌弃地回,两人一通信就是3年。
  艾妈妈22岁的时候,艾爸爸身边的朋友催他,说这么老的女人你再不娶她就没法生孩子了。艾爸爸一听慌了,急急忙忙地买了船票回香港娶老婆。
  去码头接人的那天,艾妈妈很害羞地拽着表妹陪着一起去。
  船靠岸后立刻有黄包车伙计上前帮艾爸爸把行李拿到车上,艾爸爸正抻着脖子四处找老婆,一回头见行李被不认识的人拿走了,大惊 ,那里可装着送媳妇的首饰呢,于是挤开迎上来的艾妈妈,飞奔而去地抓贼。
  不明就里的艾妈妈见这人初次见面连招呼都不打就自顾自往车上跑,以为对方没瞧上自己,怒了,转身要走。好在表妹机灵,赶紧追过去喊艾爸爸。
  这边艾爸爸刚抓住伙计,听到有人叫自己,回头一看,一个矮胖矮胖的大臉盘丫头站在码头冲自己笑眯眯地招手,一颗心立刻瓦凉瓦凉的。
  叫住艾爸爸之后表妹又跑回去把艾妈妈扯过来,艾爸爸一看艾妈妈,一颗心又火辣辣地燃烧上了。
  在香港完婚后,艾爸爸带着艾妈妈回到旧金山。夫妻俩一个做餐馆招待一个做保姆,同时效率很高地一年一个地生。
  估计艾爸爸半夜爬起来给孩子换尿布时肯定在想:那个说女人到22岁就老得生不出孩子的朋友你过来咱俩谈谈!
  第三个孩子出生时艾妈妈说我们搬家吧,我不要我的小孩一辈子在唐人街生活。
  于是,上世纪20年代末,从没见过雪的艾爸艾妈带着3个孩子,从南到北,从西到东穿越整个美国,来到东北部一个全年有一半时间被雪覆盖着的小镇。
  在这里,艾爸艾妈开了当地第一家中餐馆,养育了6个孩子,其中三个医生,一个药剂师,两个教授。
  艾妈妈一生痛恨雪,每年第一场雪时都会痛下决心:过完这个冬天就回加州,你们自己打工挣学费好了。
  到第二年开春,艾妈妈又会对着满院的新绿自说自话,看样子明年的雪不会太大……
  随着一个又一个大学录取书的到来,艾妈妈离回加州的计划越来越远,她便把对南方的思念转移到养花上。所有的花里最爱的是玫瑰。
  艾爸爸看着房前屋后阳光充足的地方都被玫瑰占了,心疼不已,又不能抗议,只好偷偷在花圃的边角处种些番茄白菜。
  艾妈妈看到了便发脾气:为什么我的玫瑰花圃里会有一棵番茄?!
  艾爸爸总是好心情地回答:不知道哎,既然有了就留着吧,好好的苗拔了多可惜。
  再后来,艾西和几个兄弟姐妹一起掏钱在加州买了房子,在某个结婚纪念日送给艾爸艾妈。老人家很高兴,但只是冬天极冷的时候才去住两天,天气稍一回暖便急急地赶回来。
  “我的玫瑰不能没人照顾啊。”艾妈妈总是这么说。
  “其实是因为他们要住在每周都能看到孙子们的地方。那个时候我们6家都住在东北部,都很忙,父母搬回加州的话我们只能过节才去看他们。”艾西笑着解释,笑容里带着思念和内疚。
  上世纪80年代,老家重修族谱。艾爸带着妻子回乡祭祖,同行的还有儿女和十几个孙辈。这是艾爸爸自1912年第一次回乡,也是唯一一次。两年后,老人过世。
  艾妈妈最终没有回加州,在东北小镇小儿子家度过了最后5年时光,留下了满院的玫瑰花。
  艾西说,他的父母一辈子没吵过架,唯一的争执从来都是关于花圃,以至他如今每次想起父母,都会想起那满院的玫瑰花簇,和角落里偷偷生根发芽的番茄苗。
其他文献
大年初六我到单位值班,恰逢猴年第一场大雪。在温暖的办公室里,看着窗外寒风凛冽,大雪飘舞,独自沉思。马路对面公交站下,只有一个穿红色羽绒服的小女孩,可能等车无聊,听着歌放松地手舞足蹈。真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啊,就像冰冷世界里的一道阳光。  人到中年的我也在听歌,心里却充满了忧伤。  我的母族是个大家族,但是现在我们没有清晰的家谱,已经搞不清祖上是谁了。大年初一微信亲友圈拜年的时候,五十多岁的大表哥都不知
期刊
那天闲翻朋友圈,翻到琼瑶女士侵权官司胜诉后写的一封长信,看完之后,一拍桌子,琼瑶娘娘可当真是让人爱嫉交加,但不得不服的人生赢家啊。    首先,在中国,要打赢维权官司真是太不容易了,况且面对的是于正娘娘这么难缠的对象,光是这一点,就值得我们给琼瑶娘娘献上一万只膝盖,绝对是造福业内的绝好的案例,大家都得感谢她。  另外一方面,身为一个女性,也不禁再次为琼瑶娘娘那缠绵悱恻的文笔而暗地写个“服”字,想当
期刊
第一题:  东营 张立彩  魏程由于常年喜欢看恐怖片,形成了暴戾的性格,并因此激情杀人。他行凶时正好被人撞见,并且录下了行凶过程。录像者将录像内容剪辑进了恐怖片的后半段,并邮寄给魏程进行敲诈,因此魏程才会赶紧打电话给对方,并按照对方要求的暗语进行交涉。  济南 王鲁光  主人公由于常年追看恐怖片,常年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导致精神有些失常。当恐怖片演到高潮的时候,主人公出现了幻觉,身临其境,把恐怖片
期刊
“别说借口!我要的是结果!结果!结果懂吗?!该死的!你以为我付钱给你是为了什么?”温妮用力把电话朝地面摔了下去。  我站在门口,惊愕地看着姐姐发号施令。尽管她的这种阵势我已经看了足足40年,但每次看到我还是会忍不住发抖。即便她现在只能躺在医院的病床上,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但她仍然是那个拿主意的人,仍然是美国那家大公司的高级副总裁。我寻思着,电话线那头挨了一顿臭骂的人,到底是她的助理查克,还是哪个倒
期刊
这故事很简短。古时候有个姓俞的江西人,生來就很聪明,读书时老师讲什么,他几乎都能领会,在乡里他也是出名的聪明,早早就中了秀才。可到考举人时却屡试不中,无奈就自己办私塾教学生,勉强度日。  及至娶妻生子,4个男孩夭折了仨,剩下一个聪明伶俐的三子,可在8岁那年,有一天出去玩就再没回来,这唯一的儿子又丢了;接着又生了5个女儿,死了4个仅剩下一个。他就带着哭瞎眼的老婆和这个女儿艰难度日。后来和以前的同窗又
期刊
如今我们一提起清明,主要想到的是扫墓。实则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代才形成,而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却更早的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所以清明更重要的是一个节气,我们常常会忽略掉节气的意义是因为我们离农耕生活越来越远了。    古人厘定节气是依据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最早确定的显然是四至——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清明定在春分后的15天,也就是月相变化周期一半的时日。为什么这个节点重要呢?《黄帝
期刊
和许多大城市不一样的是,昌乐是个很小的县城。和许多大城市一样的是,昌乐县城也有一条步行街。  我去的时候正是初夏,一到晚上,步行街就开始热闹起来。各种各样的摊点在街中间依次排开,一条街就成了两条。三三两两的行人,陆陆续续出现在这两条街上,或驻足,或缓行,构成一幅独特的画面。街道的两旁是一家接一家的各色店铺,有的简单朴素,不事奢华;有的新潮净洁,亮如白昼。差不多每个店铺里都有询问和正在讨价还价的人,
期刊
大多数刚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国人,通常会感慨其教育的宽松——隔三岔五的假期、3点钟就下课的学校、近乎于游戏的课堂教学以及老师们体贴耐心的鼓励,似乎只要孩子表现得不那么弱智,就可以轻松得到老师的肯定。作为一个家长,你会情不自禁地觉得,在欧美读书太轻松了、太容易了、太简单了。大多数在欧美短期呆过几年的家长,都会把这种印象带回国内,作为他们与朋友们闲聊时的重要谈资。  可是在这些印象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故事
期刊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春天是主生发的,所以要吃辛辣或是辛凉、发散的食物,不要吃酸的,不要喝原本应该是秋天喝的果汁,也不要到雪地里去撒野。你要那么做就叫“逆春气”,结果就是压抑了肝胆的生发之气。  中医认为,肝和胆互为表里,一个在里面藏着,另一个在外面代言。谁出头露面呢?大家见到的是胆。其实它的背后是肝。胆储存的是胆汁,胆汁哪儿来的?肝分泌的。  为什么胆在外面?你从嘴里伸进去一个钩子,能够
期刊
一本1992年的杂志能够保存多久?德州临邑的苏眉细细给编辑部写来的这封信告诉我们,它可以是“23年+”。23年,改变的是一份杂志的面貌,不变的,是那份实实在在的情感。信中,苏眉细细给我们讲了一张欠条的故事。23年,婚姻里玩笑中写下的欠条已泛黄,“债主”和“追债的”也都有了白发,婚姻的小船却因为经历了风雨而更加坚固。那么,欠条上到底写着什么呢?    整理抽屉时,在户口本和荣誉证书的旁边,我找到了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