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总要遵循一些原则,这是我们的训练依据。其中,周期安排训练原则是国内外运动训练中多年奉行的一条重要的训练原则,它是运动员和教练员长期运动训练实践的经验总结,并在运动分期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逐渐地确定下来。本文就是试图通过查阅近年来在训练学关于周期或分期理论的几个问题的评述,向我国训练学界介绍训练学周期理论现状,进而使各界教练员把握该理论的发展方向。
1.训练周期理论的提出
马特维耶夫根据人体竞技状态具有周期阶段性形成的规律,既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需经过“获得”、“保持”和“消失”阶段,把运动训练过程分为准备期、比赛期和过度期。同时,他又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提出了一整套在训练目标、任务和内容上各异的训练理论。在参加1952年第15届奥运会的原苏联国家队的游泳、举重和田径等项目的训练,以及至20世纪60年代初备战世界大赛的训练计划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的基础上,把训练经验理论化,于60年代中期提出了“训练周期”理论2。在当时的年代,运动训练本身并没有被许多学者进行认真的研究,而前苏联运动员在一系列的比赛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因此,它就成了运动训练学理论领域的第一本专著,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
2.对传统运动训练理论的分析
马特维也夫的训练理论中比较典型的是:不同训练时期负荷量与强度的不同比例关系和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训练的不同安排理论等。他的主要贡献是从训练学角度给不同训练阶段赋予了实际的内容,设定了各阶段的宏观训练目标、任务和内容,形成了训练周期的特定模式,这是马特维也夫的训练周期理论核心。但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不少的学者对马特维也夫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持有异议。
2.1运动训练周期理论已不适应现代赛制的发展
现代的比赛比20世纪60、70年代增加了许多,如田径的很多的比赛都移到了室内,各种球类联赛长达4、5个月甚至更长,而准备期的时间不可能这样长,实际上,随着商品经济对竞技体育的参与,全年赛事频率的增加,这就要求缩短比赛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马特维也夫的训练周期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目前赛制的变化。比赛数量的大幅度增加使运动员无法像原来那样从容地进行准备,而只能加快体能的恢复,将传统的被动恢复为主动恢复,同时,改变训练的方法,提高训练的质量,迫使机体适应频繁的比赛。因此,在许多体能类项目的年训练安排上,单周期的训练模式基本已不为人们所用,双周期和多周期被越来越多的运动项目所接受,赛后的恢复期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运动员已不再对每一次比赛进行专门的准备,而将一部分比赛作为提高训练强度的一种手段。
2.2传统运动训练理论对高水平运动员的不利影响
马特维也夫的理论的两个主要支撑点:在训练的不同时期训练手段(一般与专项)和负荷(量与强度)不同。他的训练周期模式对运动训练这一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复杂过程作了高度的概括。1988年原苏联训练学学者博伊科和维尔霍山斯基对他的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他们认为,马特维也夫的周期理论从一开始就忽视了比赛这一训练重要目标,在训练中过于强调一般性训练以及一般性训练是专项训练的基础的做法,无论从训练的形式上,还是从强度上均脱离了专项的要求。另外,机体对外来刺激的适应具有较强的专一性,长期非针对性的训练无法使机体的生理负荷达到或接近机体的专项适应储备能力,所以机体不仅不会产生符合专项要求的适应,而且很可能与之背道而驰,其结果必然导致运动成绩的下降。因此,他们断定,此学说不适宜知道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因为水平越高的运动员其机体参与运动的各器官系统的适应储备水平越高,对刺激的适应专门性也越强,只有运用针对性很强的训练手段和负荷,才能达到与训练水平相适应的生理负荷,使竞技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2.3现代周期训练理论和传统周期训练理论对比
以施纳为首的许多德国训练学学者赞同博伊科和维尔霍山斯基等人以机体的生物适应理论为基点,相继提出了新的周期训练理论:既“单元训练模式”。他没有从“一般与专项训练”和“训练量与强度”的角度概括训练的过程,而是分别对不同的类型的运动项目从具体的素质和能力方面对训练安排进行了解释。维尔霍山斯基根据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特点提出了“集中负荷效应”的训练方法,既将一些对专项成绩具有关键影响和运动员相对薄弱的素质与“单元”的形式集中插入训练当中,在总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该素质的训练负荷,通过对它的集中训练和优先的发展,达到专项成绩的突破。
现代周期训练理论在形式上抛弃了马特维也夫的“单周期”和周期中的“过渡期”,提出了以比赛为目标的双周期、三周期和多周期的设想。在内容上强调了不同运动项目和运动员个体差异的区别对待,将训练负荷具体化,认为在高水平训练阶段专项能力的发展并不总是建立在一般能力的基础之上,负荷量和强度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小周期到另一个小周期进行“跳跃式的转变”
3.结束语
目前对马特维也夫的周期理论展开的学术争论并没有结束。我们并不能因为新理论的出现而全盘否定马特维也夫的理论的历史作用,现在一些不同观点的提出仅是对它的发展和延伸。在新时期,新情况下,它明显不适应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急需改进和发展,我们还只是停留在原则性的提议上,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我们期待着同过运动实践不断验证该理论,使其逐渐成熟并最终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反过来再指导各个专项的运动训练。
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总要遵循一些原则,这是我们的训练依据。其中,周期安排训练原则是国内外运动训练中多年奉行的一条重要的训练原则,它是运动员和教练员长期运动训练实践的经验总结,并在运动分期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逐渐地确定下来。本文就是试图通过查阅近年来在训练学关于周期或分期理论的几个问题的评述,向我国训练学界介绍训练学周期理论现状,进而使各界教练员把握该理论的发展方向。
1.训练周期理论的提出
马特维耶夫根据人体竞技状态具有周期阶段性形成的规律,既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需经过“获得”、“保持”和“消失”阶段,把运动训练过程分为准备期、比赛期和过度期。同时,他又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提出了一整套在训练目标、任务和内容上各异的训练理论。在参加1952年第15届奥运会的原苏联国家队的游泳、举重和田径等项目的训练,以及至20世纪60年代初备战世界大赛的训练计划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的基础上,把训练经验理论化,于60年代中期提出了“训练周期”理论2。在当时的年代,运动训练本身并没有被许多学者进行认真的研究,而前苏联运动员在一系列的比赛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因此,它就成了运动训练学理论领域的第一本专著,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
2.对传统运动训练理论的分析
马特维也夫的训练理论中比较典型的是:不同训练时期负荷量与强度的不同比例关系和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训练的不同安排理论等。他的主要贡献是从训练学角度给不同训练阶段赋予了实际的内容,设定了各阶段的宏观训练目标、任务和内容,形成了训练周期的特定模式,这是马特维也夫的训练周期理论核心。但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不少的学者对马特维也夫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持有异议。
2.1运动训练周期理论已不适应现代赛制的发展
现代的比赛比20世纪60、70年代增加了许多,如田径的很多的比赛都移到了室内,各种球类联赛长达4、5个月甚至更长,而准备期的时间不可能这样长,实际上,随着商品经济对竞技体育的参与,全年赛事频率的增加,这就要求缩短比赛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马特维也夫的训练周期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目前赛制的变化。比赛数量的大幅度增加使运动员无法像原来那样从容地进行准备,而只能加快体能的恢复,将传统的被动恢复为主动恢复,同时,改变训练的方法,提高训练的质量,迫使机体适应频繁的比赛。因此,在许多体能类项目的年训练安排上,单周期的训练模式基本已不为人们所用,双周期和多周期被越来越多的运动项目所接受,赛后的恢复期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运动员已不再对每一次比赛进行专门的准备,而将一部分比赛作为提高训练强度的一种手段。
2.2传统运动训练理论对高水平运动员的不利影响
马特维也夫的理论的两个主要支撑点:在训练的不同时期训练手段(一般与专项)和负荷(量与强度)不同。他的训练周期模式对运动训练这一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复杂过程作了高度的概括。1988年原苏联训练学学者博伊科和维尔霍山斯基对他的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他们认为,马特维也夫的周期理论从一开始就忽视了比赛这一训练重要目标,在训练中过于强调一般性训练以及一般性训练是专项训练的基础的做法,无论从训练的形式上,还是从强度上均脱离了专项的要求。另外,机体对外来刺激的适应具有较强的专一性,长期非针对性的训练无法使机体的生理负荷达到或接近机体的专项适应储备能力,所以机体不仅不会产生符合专项要求的适应,而且很可能与之背道而驰,其结果必然导致运动成绩的下降。因此,他们断定,此学说不适宜知道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因为水平越高的运动员其机体参与运动的各器官系统的适应储备水平越高,对刺激的适应专门性也越强,只有运用针对性很强的训练手段和负荷,才能达到与训练水平相适应的生理负荷,使竞技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2.3现代周期训练理论和传统周期训练理论对比
以施纳为首的许多德国训练学学者赞同博伊科和维尔霍山斯基等人以机体的生物适应理论为基点,相继提出了新的周期训练理论:既“单元训练模式”。他没有从“一般与专项训练”和“训练量与强度”的角度概括训练的过程,而是分别对不同的类型的运动项目从具体的素质和能力方面对训练安排进行了解释。维尔霍山斯基根据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特点提出了“集中负荷效应”的训练方法,既将一些对专项成绩具有关键影响和运动员相对薄弱的素质与“单元”的形式集中插入训练当中,在总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该素质的训练负荷,通过对它的集中训练和优先的发展,达到专项成绩的突破。
现代周期训练理论在形式上抛弃了马特维也夫的“单周期”和周期中的“过渡期”,提出了以比赛为目标的双周期、三周期和多周期的设想。在内容上强调了不同运动项目和运动员个体差异的区别对待,将训练负荷具体化,认为在高水平训练阶段专项能力的发展并不总是建立在一般能力的基础之上,负荷量和强度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小周期到另一个小周期进行“跳跃式的转变”
3.结束语
目前对马特维也夫的周期理论展开的学术争论并没有结束。我们并不能因为新理论的出现而全盘否定马特维也夫的理论的历史作用,现在一些不同观点的提出仅是对它的发展和延伸。在新时期,新情况下,它明显不适应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急需改进和发展,我们还只是停留在原则性的提议上,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我们期待着同过运动实践不断验证该理论,使其逐渐成熟并最终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反过来再指导各个专项的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