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音乐教育之审美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dfdfdfgdfd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通过不同的教育手段和音乐特殊的表达方式,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永远追求真善美的人。审美教育即美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审美教育又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所在。中学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审美能力,让音乐这门艺术,带给他们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共鸣及心灵的净化,使他们成为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人。审美体验是中小学音乐课程价值的最主要体现
  一、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创造美
  柳斌同志在《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一文中也认为:“中小学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强调要“引导学生从真正美好的东西中得到美的享受,从劳动中、日常生活和艺术中去理解和创造更美好的东西。”因此,音乐教学要在启迪学生欣赏美和培养学生想象美的同时,尤其要注重鼓励学生的创造美,这样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这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如在上《小雨沙沙》一课时,先播放一段雨声沙沙的录音,学生听声音画画面,接着播放这首歌的旋律,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教师再用动画展示出一颗颗种子发芽,生根,长出绿油油的叶子,这样,新歌的意境全部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通过听音乐——看画面,再看画面——听音乐,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词意,同时也培养了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力。学会了唱这首歌曲,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表现种子的发芽、生根、长叶。这一教学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对音乐主题、旋律、节奏的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实现了音乐与其他学科综合,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艺术创新的能力。在欣赏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把聆听、观察与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再加上简洁精辟的语言引导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在欣赏《新疆之春》时,多媒体展示新疆的风貌,学生如身临其境,有的学生会不自觉的随着音乐轻轻哼唱,在表现时好多学生都投入到音乐之中,而且表现方法之多,又都个不相同,一节课后,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践证明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对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它让教师教得轻松,让学生学得容易,而且乐意学、勇于思维、敢于创造。
  二、改革创新及推广
  (一)从《大纲》出发,贯彻《大纲》精神,摆正审美教育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地指出了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地位,音乐教育为审美教育服务,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以审美为核心”是音乐教育的最基本理念。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一理念,真正地把音乐这门课程作为一门美育课,把音乐美的种子散播到每个学生的心里,让他们感受音乐美的无穷魅力,从音乐美中陶冶美的情操,养成美的道德,树立美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他们“精神爆发出火花”,从而得到“比一切智慧、哲学更高的启示”(贝多芬)。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力求教学形式及方法的多样化,新颖化。在中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审美心理及审美特征出发,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教学。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心理还尚未发育成熟,处于稚嫩状态,他们对音乐的感觉只是一种听觉上的感知,这个阶段谈不上理解力。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可以概括为“好玩、好动、好奇”三好,这便决定了我们音乐教学必须“寓教于乐”,在轻松的教学气氛中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爱好及向往。使他们感受自然界的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聆听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做出相应情绪或体态反应。如教师播放童谣、舞曲、进行曲等各种不同情绪的音乐时,学生能够随着音乐走步、跑跳等,这是培养音乐感受能力的最初阶段,是对年龄层次低的低年级学生最基本的教学要求。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生“聆听美”。
  (二)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与音乐审美教育的关系。在任何音乐教育中,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都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才能更好地把握音乐表现的各种要素,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然而,知识技能的学习只是为了达到音乐教育目的所采取的一种手段,而非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它真正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培养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审美情操的人。中小学音乐教育更是如此,提高学生的音乐爱好及音乐素养是首要任务。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协同好音乐知识技能训练与审美教育的关系,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合理地适当地进行有关技巧训练,而不能以它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有这么一句话:“技术教学是短暂的,一段时间过后就会生疏甚至遗忘,而艺术教学是终生收益的。音乐欣赏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相关音乐知识的认识当然必不可少,但是这些只是为达到音乐教育目标的辅助性教学。唱歌教学中,也有技能训练的内容,如吐字、发声、气息训练等,这些追求的目标不是专业要求,而是普及性要求。在普通音乐教学中,只要能自然地运用嗓音来歌唱,使歌唱潜力得到一定地发掘,学生在歌唱活动中感受、体验、审视和表达音乐和音乐美就达到了教学目标。在音乐知识的教学中,不能沿袭从概念到概念的教学方法,要把整个音乐概念同感悟某个音乐对象相结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训练相结合,通过逻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作者单位:安徽六安市城南中学)
  (责任编校:白水)
其他文献
事件动词“偷”和“抢”都能与施事、受事和夺事三个语义角色相联系。根据意象图式理论,“偷”凸显偷窃者和失窃物,“抢”凸显抢劫者、抢劫物和遭抢者,抢劫者和遭抢者为强凸显角色,抢劫物为弱凸显角色。“偷”和“抢”的认知语义特征导致二者句法结构上的诸多异同,可从意象图式理论的凸显观中得到阐释。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到“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多年的幼教工作使我体会到:幼儿语言能力是在运用中发展起来的。单纯的集体的语言教学活动是远远不能满足幼儿语言发展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创设一个使幼儿敢说、想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那怎样抓住适当的时机创设良好的环境,进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
期刊
民生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我国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民生保障制度。对这一制度的坚持和完善是最接近人民群众现实生活、反映人民诉求的重要举措,必须要深刻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要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灵活多样的就业促进机制、构建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制度、强化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健康和卫生制度等四个方面入手,以实现让人们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
江苏省是我国绿色产业规模先行区和典型省。预测江苏省碳达峰时间对于检验中国到2030年能否按时实现碳达峰目标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基于2001—2018年江苏省的面板数据,使用Lasso回归模型筛选出8个重要碳排放影响因素,模拟设置2019—2030年各个影响因素值,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2019—2030年江苏省碳排放量及达峰时间。预测结果表明,在模拟情景下,2019—2023年江苏省碳排放量逐年增加,将在2023年达到碳峰值33517.55万吨,之后逐年下降。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矢志坚定崇高信仰、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三重思想理论特质。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教育引导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继承发扬革命精神。探析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进路,须强化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融入日常思政工作、融入社会实习实践的实践路径,进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取得实效。
深层次学习的发生是衡量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研究借鉴深层次学习策略,从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学习资源、学习平台四个方面设计深层次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对88名学生9周学习的完整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该模式能激发学生元认知,提高知识理解力和投入度,有效促进深层次学习目标的达成。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鉴于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中搞好应用文教学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应用文是人们为了工作,生活上的某种需要而写的日常应用的文体。它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要学会写简短的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要求,需要的是能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工作的人才。应用文在建设中愈来愈显示出它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发展的趋势,这是时代前进,人
期刊
中国高校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模式可划分为条件性资源要素主导模式、激励型政策性资源主导模式和稳定型政策性资源主导模式。现行模式缺少对导师内部要素的关注,缺失对社会需求外部要素的考量,缺乏对导学方式的关联,欠缺对教育资源配置特殊性的认知等共性问题。需要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以人为本、稳定和谐”为价值取向,兼顾供需双侧,将社会需求纳入指标体系;关注系统质量,将导学方式融入指标测算;明晰要素类型,构建合理因果分配模型;加大规模权重,保证改革稳定有序推进。
包头方言的能愿动词“待要—不待要”“敢—不敢”“肯—不肯”与普通话的差异较大,在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语境中表达的意义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从它们的语义特征、构式功能、语法化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乡村适应能力是影响公费师范生是否愿意真正长期扎根乡村的重要因素,也是检验师范院校公费师范生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作者通过对H师范学院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公费师范生毕业回归乡村任教的适应力并不乐观,具体表现在他们基本能适应乡村条件,但不同程度地有存在感和归属感较弱、人际交往能力有待加强、知识适应能力较弱以及职业态度与职业成就动机有待加强等问题,这与学校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有很大关系.为此,学校要根据公费师范生的培养特点,通过调整课程目标、改善课程设置、强化课程实施以及完善课程评价等系列手段进行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