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业是美国出口支柱产业之一。自19世纪90年代爱迪生发明了电影摄影机以来,美国一直是电影发展的发动机——从好莱坞的大众流行娱乐片到独立的先锋电影。认识到美国对迄今仍为世界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的电影业的巨大影响力,2015年7月,在电影诞生120周年之际,BBC(英国广播公司)对全球62位影评人进行了调查,以评选出有史以来美国最伟大的100部电影。
这一国家电影评选传统影响着全世界的影片制作,于是我们认为也有必要对美国电影进行全球化的审视:参与调查的评论家工作、生活在世界各地,包括英国、欧洲大陆、南美洲、澳大利亚、印度、中东,当然还有美国。
其他出版集团或组织也做过类似的调查,然而先前进行的调查要么包括其他国家的电影,要么调查的对象来自美国电影业内部而非完全依靠评论家意见。我们邀请的评论家由报刊的影评人、电台或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以及作家等组成。
如何定义美国电影呢?就本次调查而言,大家认为凡是得到美国资金支持投拍的电影都算。事实上,上榜电影中有32部影片的导演并非美国裔,也不要求所有电影一定是在美国拍摄。参与调查的评论家每个人提交10部电影,将这10部电影按照自己认为的伟大程度排出顺序,第1名到第10名给分从10分至1分依次递减。所有评论家的评分汇总,得到最终名单。鼓励评论家提交10部自己从情感上认为是最伟大的美国电影——不必是最重要的但必须是最好的。
这次上榜影片中最新的是2013年的《为奴十二年》(第99名),而最老的则是1915年的《一个国家的诞生》(第39名)。下面是这次受邀的评论家对前10部电影的评介文字。
6.《日出》(1927)
即使在1927年,这部电影关于爱与背叛的极其单薄的故事都似乎显得古怪有趣、太过简单,但在F.W.茂瑙的导演下绝非如此。在他手中,一个完全过时的故事成为电影未来的远景。故事中一位自己通奸并打算谋杀妻子的农夫在最后关头改变了主意,转而追随妻子到城里以求妻子原谅。他的电影将各个角色的内心活动演绎得活灵活现。茂瑙曾运用德国表现主义手法拍摄了一部电影《最卑贱的人》——没用任何解说词,完全靠镜头来讲故事,却让观众沉浸其中而不能自拔。美国电影巨头威廉·福克斯看了这部影片后,将茂瑙从德国引荐到好莱坞。在《日出》中,茂瑙将影像巧妙的运用与好莱坞的资源及力量完美结合,大家公认该片是默片时代的巅峰之作,其巨大的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
——《纽约时报》比尔吉·埃比里
5.《搜索者》(1956)
导演黑泽明、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和奥森·威尔斯一致钦佩的电影人约翰·福特,专门制作最谦卑和本土的美国电影——西部片。《搜索者》是他的巅峰之作,是一部视觉的诗歌,探索内战后美国边境、种族仇恨和个人主义的深刻主题。由约翰·韦恩饰演的前邦联士兵伊桑·爱德华兹,几年后回到哥哥家。但重聚是短暂的:几天后,科曼奇族人入侵,家庭成员被残害,两个女孩被劫持。爱德华兹是个令人闻风丧胆的角色,有着亚哈船长的病态狂暴和尤利西斯的韧性,在接下来的五年中他一直寻找绑架了他侄女的人。越南战争以来几十年间,《搜索者》越来越被评定为一部伟大的美国历史的史诗,从《出租车司机》到《星球大战》,其影响无处不在,并且永远修正了征服边疆的神话。 ——《多伦多环球邮报》利亚姆·莱西
4.《2001:太空漫游》(1968)
在外星人入侵题材小说《童年的终结》中,著名科幻作家阿瑟·C.克拉克主要是想驳斥“星星不是为人类而设”这一观点。然而,在《2001:太空漫游》中,这种论调某种程度上是对的:主张人类进化的下一步,对时间空间的掌握,需要比人类更高的物种。这部电影由斯坦利·库布里克与克拉克合作完成剧本,库布里克导演,它是想象力、智力和技术的胜利。它用一种回应人类自身进化旅程的姿态,优雅精密地从抽象转到现实,再转回到抽象。在宇宙漫游中,人与技术的关系是偶然的,技术只是人类通往天堂的一级阶梯。人类的双手、超级计算机、宇宙飞船,这些只是帮助人类文明达到顶峰的工具。但在此之前,库布里克认为,人类将毁灭。
——阿里·阿里坎
2.《教父》(1972)
在电影史上,时不时地会有黑马产生,击败那些强大的对手,甚至成为伟大之作,《教父》就是其中之一。在受邀执导这部由马里奥·普佐黑帮传奇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时,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还不是很有名,在演员的选用上,他费尽了周折。起初,只有他一个人坚信要选一个自己中意的、很有前途的演员来扮演迈克尔·柯里昂。值得庆幸的是,科波拉坚持认为:没有阿尔·帕西诺的《教父》将无法想象,由他饰演迈克尔才能演绎强大、麻烦不断的黑手党家族易于腐败的核心人物。科波拉还付出极大努力得以让马龙·白兰度出演迈克尔的父亲维托——也是出于导演的本能,当时大家都认为他性格古怪,很难同意来演,最终他成功出演,其演绎深度和精度无人匹敌。科波拉融合传统技艺与年轻人的冒险精神,围绕这些演员创作出了一部惊心动魄的电影。总有些好电影,一生之中你想看或需要看那么一两次,但《教父》这部影片你会一看再看,每次都能从阴影中发现闪光点。
——《乡村之声》斯蒂芬妮·扎哈尔克
这一国家电影评选传统影响着全世界的影片制作,于是我们认为也有必要对美国电影进行全球化的审视:参与调查的评论家工作、生活在世界各地,包括英国、欧洲大陆、南美洲、澳大利亚、印度、中东,当然还有美国。
其他出版集团或组织也做过类似的调查,然而先前进行的调查要么包括其他国家的电影,要么调查的对象来自美国电影业内部而非完全依靠评论家意见。我们邀请的评论家由报刊的影评人、电台或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以及作家等组成。
如何定义美国电影呢?就本次调查而言,大家认为凡是得到美国资金支持投拍的电影都算。事实上,上榜电影中有32部影片的导演并非美国裔,也不要求所有电影一定是在美国拍摄。参与调查的评论家每个人提交10部电影,将这10部电影按照自己认为的伟大程度排出顺序,第1名到第10名给分从10分至1分依次递减。所有评论家的评分汇总,得到最终名单。鼓励评论家提交10部自己从情感上认为是最伟大的美国电影——不必是最重要的但必须是最好的。
这次上榜影片中最新的是2013年的《为奴十二年》(第99名),而最老的则是1915年的《一个国家的诞生》(第39名)。下面是这次受邀的评论家对前10部电影的评介文字。
6.《日出》(1927)
即使在1927年,这部电影关于爱与背叛的极其单薄的故事都似乎显得古怪有趣、太过简单,但在F.W.茂瑙的导演下绝非如此。在他手中,一个完全过时的故事成为电影未来的远景。故事中一位自己通奸并打算谋杀妻子的农夫在最后关头改变了主意,转而追随妻子到城里以求妻子原谅。他的电影将各个角色的内心活动演绎得活灵活现。茂瑙曾运用德国表现主义手法拍摄了一部电影《最卑贱的人》——没用任何解说词,完全靠镜头来讲故事,却让观众沉浸其中而不能自拔。美国电影巨头威廉·福克斯看了这部影片后,将茂瑙从德国引荐到好莱坞。在《日出》中,茂瑙将影像巧妙的运用与好莱坞的资源及力量完美结合,大家公认该片是默片时代的巅峰之作,其巨大的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
——《纽约时报》比尔吉·埃比里
5.《搜索者》(1956)
导演黑泽明、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和奥森·威尔斯一致钦佩的电影人约翰·福特,专门制作最谦卑和本土的美国电影——西部片。《搜索者》是他的巅峰之作,是一部视觉的诗歌,探索内战后美国边境、种族仇恨和个人主义的深刻主题。由约翰·韦恩饰演的前邦联士兵伊桑·爱德华兹,几年后回到哥哥家。但重聚是短暂的:几天后,科曼奇族人入侵,家庭成员被残害,两个女孩被劫持。爱德华兹是个令人闻风丧胆的角色,有着亚哈船长的病态狂暴和尤利西斯的韧性,在接下来的五年中他一直寻找绑架了他侄女的人。越南战争以来几十年间,《搜索者》越来越被评定为一部伟大的美国历史的史诗,从《出租车司机》到《星球大战》,其影响无处不在,并且永远修正了征服边疆的神话。 ——《多伦多环球邮报》利亚姆·莱西
4.《2001:太空漫游》(1968)
在外星人入侵题材小说《童年的终结》中,著名科幻作家阿瑟·C.克拉克主要是想驳斥“星星不是为人类而设”这一观点。然而,在《2001:太空漫游》中,这种论调某种程度上是对的:主张人类进化的下一步,对时间空间的掌握,需要比人类更高的物种。这部电影由斯坦利·库布里克与克拉克合作完成剧本,库布里克导演,它是想象力、智力和技术的胜利。它用一种回应人类自身进化旅程的姿态,优雅精密地从抽象转到现实,再转回到抽象。在宇宙漫游中,人与技术的关系是偶然的,技术只是人类通往天堂的一级阶梯。人类的双手、超级计算机、宇宙飞船,这些只是帮助人类文明达到顶峰的工具。但在此之前,库布里克认为,人类将毁灭。
——阿里·阿里坎
2.《教父》(1972)
在电影史上,时不时地会有黑马产生,击败那些强大的对手,甚至成为伟大之作,《教父》就是其中之一。在受邀执导这部由马里奥·普佐黑帮传奇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时,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还不是很有名,在演员的选用上,他费尽了周折。起初,只有他一个人坚信要选一个自己中意的、很有前途的演员来扮演迈克尔·柯里昂。值得庆幸的是,科波拉坚持认为:没有阿尔·帕西诺的《教父》将无法想象,由他饰演迈克尔才能演绎强大、麻烦不断的黑手党家族易于腐败的核心人物。科波拉还付出极大努力得以让马龙·白兰度出演迈克尔的父亲维托——也是出于导演的本能,当时大家都认为他性格古怪,很难同意来演,最终他成功出演,其演绎深度和精度无人匹敌。科波拉融合传统技艺与年轻人的冒险精神,围绕这些演员创作出了一部惊心动魄的电影。总有些好电影,一生之中你想看或需要看那么一两次,但《教父》这部影片你会一看再看,每次都能从阴影中发现闪光点。
——《乡村之声》斯蒂芬妮·扎哈尔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