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颗扣子的启示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biao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是针对《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实验课上的一个环节学生的表现,剖析学生在这一环节中的思维过程,兼顾教师对学生表现所作出的引导。以此来说明如何在实验课上指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提高科学素养。
  【关键词】 浮沉  科学探究
  在最近下校调研中,一堂实验课的一个环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堂课题目是科学五年级下册《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其中有一个环节是学生实验验证自己准备的物品哪些沉,哪些浮。然后与自己的推测对照。通过实验结果与预测判断的矛盾暂时得出物体的浮沉与轻重大小无关的结论。
  课上当学生们将自己带来的木块、瓶盖泡沫塑料、红萝卜、黄瓜、橡皮、纸片、衣扣放入水中后,意外发现有的物体的浮沉与他们事先的推测相矛盾。特别是这组同学将两颗钮扣放入水中,一颗为四孔衬衫扣一颗为两孔包金属外衣扣。在我的推测中觉得四孔衬衣扣会浮,因为是塑料材质。而另一个两孔扣因塑料外有一层金属包裹,浮沉就难以推测了。但结果却相反,四孔扣沉入水底,两孔包金扣浮在水面。孩子们很快发现这一现象。我抓住这一机会明确问题,(虽然不是由我执教,但我还是主动参与到学生的研究之中)既是给自己也是给他们提出:为什么都是扣子一沉一浮?这时孩子们的解释“四孔”扣因比两孔扣多两孔所以下沉(孩子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运用比较的方法判断得出结论)。但这一解释学生自己也并不满意。立刻就有一个学生拿来另一个两孔扣子放入水中,结果是下沉。看来扣子的沉浮与孔的多少无关。这时另外一个学生又拿来一个扣子放入水中——结果下沉。面对三沉一浮的四颗扣子,学生的第一反应是要找老师问一问。请注意:这组学生并没有问我这个听课者。而是要去问任课教师。我觉得这种行为有几种解释:1、学生急于得到答案,而问老师是最快捷的渠道;2、学生习惯于结果,而不习惯于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经历探究过程。他们既缺少方法,也缺乏信心;3、学生没有问成年人的我,说明在这次学习中我已融入同学之中,他们将我作为共同研究的一分子,而没有特殊对待,这是我成功的地方。
  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当那个想去问老师的学生被我制止后,另一个孩子很快地将书翻出来,去寻找书上的答案,当然他什么也没有找到。此时另外一件事发生了,学生们不再注意四颗扣子了,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木块、萝卜等其他东西上。这种转移真实的原因是对“四颗扣子”不能解释的结果,是遇到困难之后的一种回避的表现。我于是再次问他们:“为何四个扣子有沉有浮?为何两孔扣子浮沉也不同?”意图将学生思维重新拽回到对“扣子”的思考。在其后的几分钟那组同学仍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此时,老师宣布实验停止了。
  在以上这个三四分钟的小环节中,我觉得恰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出现的亮点。
  一、学生的探究没有流于形式。真正在进行科学探究,并能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我在教学中总在担心学生课上探究不太可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孩子们的行为急需老师的帮助,甚至是手把手地教,在今天这节课中学生们通过自己对各种物体浮沉试验的分析,得出浮沉与物体大小轻重无关的结论。虽然这与它们之前的推测正好相反,并对这一结论充满怀疑,但还是尊重现实承认了这个结果。《新课标》中对学生低估高估的论断在这里充分体现。这个例子说明:学生在开放的课堂环境中有能力独自从事研究。教师要敢于放手并相信学生有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课程改革之后的课堂上经常出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情况。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在引导之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以上的案例中,组内同学很偶然的准备了不同的扣子,入水后又恰好出现不同的浮沉现象。学生们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现象,教师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扣子上,研究扣子浮沉原因。表面看这组学生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研究组内各种物体浮沉的任务,但实际上对四颗扣子的研究比教师布置的任务更深入,更有价值。这种“突发事件”往往是课堂上精彩的一笔,又是可遇不可求的,同时也是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开放性课堂必然出现的现象。其关键是教师要及时发现并善于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而不是让这种亮点昙花一现。
  三、教师在学生探究性学习中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思考,不使学生偏离正确的思维轨迹。
  在学生对扣子的研究中没有结果时,学生采取逃避的方法,去问老师,或找寻书上的答案。如果问我,作为教师的我是不会轻易告诉学生的,因为他们还没有经历思维的过程,况且有些问题也不是老师都能清楚地解释的,只能由学生和老师共同研究,在这种未知结果的研究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把握方向,指導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努力。
  四、学生学习中存在方法贫乏,不能深入研究,急于求成的现象。
  新的教学观念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探究工作。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究方法和探究技能。但在最初阶段,学生尚不具备这种能力。此时,课上学生的研究缺乏切入点,没有计划性,方法不科学,没有详细的记录。而老的教育思想又从骨子里影响学生,使他们只关心结论,而不注重过程。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不应长期存在于课堂之中。教师在备课中要仔细分析每一册教材中学生学习要涉及到的方法和能力,将之作为一个教学目标融入到全册知识教学之中,成为统一的整体。在同一时间内达成多个目标。也就是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学生不但学会了知识,也积累了探究方法,培养了求智能力。
  五、教师要真正参与到学生的研究之中。
  1. 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思考学生内心想法,调整教学。
  有的学生爱“独立思考”,不去认真听取外部意见,只沿着自己的思路思考,有的学生则更喜欢判断性思维,得出结论去说不出依据,更有的学生依据教师的眼色行事,喜欢得到暗示。教师要从学生言谈举止的画外音中加以判断,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不被一些课堂表面现象迷惑。
  2. 从学生角度思考,为学生提出难度适宜的问题,帮助引导学生研究。
  从学生认知的高度及发展的需要出发,教师帮助学生概括出在每一次研究中都要涉及的问题,在数次的刺激与加强后这些问题及次序将成为今后学生研究与思考的思维建构体系。如:“学生实验前都需要思考的1、用什么?2、怎么做?3、注意什么?”但教师提出这几个问题时又需要作一些思考。如果三个问题一一提出势必会造成学生思维的截断,而如果一次性提出又会因为难度太大问题太多造成学生思考不细,因此分成两部分提出是一个最优选择。从内容来说我们很容易将前两个问题连续发问,而将“注意什么?”放在最后。这些都不成为问题。但前两个问题采取什么样的顺序最好呢?学生往往最先考虑的是时间上离它最近的问题,将怎么做,用什么颠倒过来发问更有利于学生思考与回答。据此分析,我们在实践中首先问学生:“这个实验你打算怎样做?用什么材料?在弄清楚这些问题这后再问:试验时应注意什么?” 如此处理教学效果较为理想。另外,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还要注意提问语言的准确性,不要修饰问题。有的老师提出问题后,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不能马上回答,教师会反复的解释他的问题,并从另一角度重复提出这一问题,这样做的结果是经常使学生产生误解。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教师在备课中反复锤炼语言,即使课上出现冷场现象,也不要着急向学生要答案,应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然后请他们说出思维的难点所在,由师生共同分析研究,直至得出结论。
  3. 转变教师观念,变教授为参与,教师融入学生之中,与学生共同研究。在把握课堂方向的同时期待精彩一刻的出现。
  教师在课上不要总想着教学任务,而要和学生一起研究,一起学。在不断变化的课堂之上,教师以成年人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往往先于学生发现一些有意义的东西,并能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研究。形成课改中提到的“生成”亮点,这也需要老师真正融入学生之中。
  参考文献
  [1] 陈华彬.梁玲.小学科学教育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由于其抽象的性质,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一直都是学习难点所在。随着近年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数学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数学教学如何才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在教学上进行创新和突破,一直是数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难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面临的问题 教育  小学阶段,是学生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学生除了需要对基础的数量变化进行掌握,对于空间、信息、结构等抽象
期刊
【摘 要】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情况,在注重培养学生基础数学知识认知能力的同时,尝试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合作学习活动就在此时进入高中数学课堂之中,成为教师讲解数学知识中的常见活动。因此,笔者提出优化分组、教师介入,以及系统评价等策略,浅谈如何有效地应用合作活动,提升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合作 高中数学 分组 评价  在高中数
期刊
【摘 要】 课程改革背景下,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课堂教学策略已成为备受重视的教学课题。本文首先阐述了高中化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策略,即采取一种任务导学方式,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促使其产生内在感悟进而形成和發展素养,而后以苏教版教材中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概念的探究为例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探讨。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 教学心得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持续深入推进,核心素养概
期刊
【摘 要】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认知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有限,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无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合理地利用这些错误资源,将其转化为对学生学习有益的资源,也会让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且课堂的教学内容也会更加丰富,更能强化学生对错误的认知。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 错误资源 有效利用 教学探讨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出现错误
期刊
【摘 要】 教师要重视学生语文知识的点滴积累,在基础知识和文体知识方面,要加强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及能力,学生的诵读古文及现代文能力;自学古文及现代文能力;对语文知识的思辨思维能力;對语文知识的思辨思维核心素养及能力;语文表达自我能力;语文书写表达及作文写作能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自己做课堂学习的主人,老师加强引导使课堂效率最大化。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语文学习是小学课程教学科目之一,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下,采用高效的情景教学,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并积极地跟进时代的发展,采用信息化的现代化手段,实现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最终目的。本篇文章首先分析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然后提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最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情景教学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应用研究  引言:在当今时代环境的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能够完美适应现代化社会、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学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生活当中,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素质和学习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与发展,建立宽松和谐的动态课堂。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动态课堂 应对策略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学好数学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是巨大的。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数
期刊
【摘 要】 阅读是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的较大难题之一,但是学生学好阅读能够切实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阶段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将阅读和写作进行良好的融合,促进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得到不断的发展。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阶段,因此老师应该提起自己对阅读与写作的重视,不断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写作 有机结合 思考建议 
期刊
【摘 要】 这是一堂作文课,针对学生作文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这一现实问题,提出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这一解决问题的路径,即关注生活中的体验,达到让学生会写作文、写好作文的理想状态。教学中,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作文教学注重学生体验的理念,结合江苏中考作文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生活,破解“言之无物”的作文瓶颈,同时丰盈学生情感体验的质量,回归生活,实现了生
期刊
【摘 要】 数学是初中阶段的一个基础性科目。本文通过分析2019年福建省中考数学试卷的题目,了解命题老师命题意图和命题规则,进而对于福建省中考数学考试考情进行分析,为初中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 福建中考 数学考情  引言:  2019年福建省中考数学试卷命题整体呈现规则为:重基础;偏中等;有难度。试卷的难易区分度较高,能够对于学生起到很好的测评作用。分析该套试卷,能够充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