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37-0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是高效的课堂,是探究的课堂。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我认为,高效的课堂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明显且全面协调的发展。作为教育组织者的教师,是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最直接的一环,或者讲是高效课堂实现的关键因素。所以,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高效课堂:
  一、教师处理好角色、观念的转变,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留给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些,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师生关系的转变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尽量去了解学生,因为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向不同的学生指出其错误或提出好的建议,学生才容易接受。
  二、吃透教材,了解学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教材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依据,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很好地挖掘教材的思想性、知识性、启发性、探索性和开放性,才能正确运用教材的思想理念,熟知教材结构特征,掌握教材知识体系,跳出“教教材”的圈子,对学科知识进行重组和再创造,使教材成为学生发展的策源地。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教材的内涵和外延,理顺教材的知识脉络,掌握语文学习的一般方法,提高思维的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角,只有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行为,熟知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弄清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才能有效地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用什么方法教的问题,提高教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三、认真备课,科学设计,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新课程要求以学定教,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进行教学设计。好的教学设计,是好课堂诞生的前提。新课程所追求的“好课堂”要成为现实,就必然要求教师能够拿出优秀的教学设计,好的教学设计它不是对课堂情景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它只描述大体的轮廓,明确需要努力实现的三维目标,它给各种不确定性的出现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的契机,它不是外在于教师精神生命的“怪物”,而是教师生命力的载体和再现,它是教师构思教学的过程,它凝聚着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感悟和教育的理想、追求,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一句话,它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
  四、采取恰当的教学措施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障
  如何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怎样的课堂才是务实高效的课堂?我们说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由此看来,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老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之中,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将小组学习落实到位。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教师所喜用。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设计怎样的问题成了合作学习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讨论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那么该如何设计问题呢?我们可以这样操作:如:请同学在课堂上就某些问题进行一一讨论,首先要求同桌之间相互进行讲解,直至剩下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再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四人小组中进行第二轮讨论,实在解决不了再放到全班和老师一起讨论,这样在课堂上建立起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三维模式。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无疑比通过老师讲解获得的印象更为深刻,从而为高效课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三)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思考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是高效学习的助跑器。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所以,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因此,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
  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 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3.教师所提的问题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提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的新理念。
  (四)课堂练习巩固拓展。
  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更使学生增加了课外知识的积累,使学生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另外,设计合理巧妙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精神,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因此,有效的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五)以趣结尾,余音缭绕。
  红花还需绿叶衬,一堂高效的课除了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束,也就是我们的结语。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无穷。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在语文课的结语中,选取一些趣例作为结尾,往往令人萦怀难忘。
  总之,高效课堂是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然,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能够心甘情愿的学习,能够带着兴趣去学习,在欢乐和谐中提高效率,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古诗词时,把这种学习方式落实好,以此来激发学生体会古诗词中诗人的情怀,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是推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导入激趣 了解背景 引探释疑 品读欣赏 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36-01
【摘要】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健康个性培养是新课改对教育者提出的新的任务和目标,它对培养思维敏锐、个性活跃、创新百出的综合型人才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语文作为百科之母应首担其重任,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个体主体性;调整文本编写顺序,发挥学生个体能动性;提供展示特长舞台,发挥学生个体创造性等途径,不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会议
该文介绍了对AutoCAD的AME建造的铸钢件的三维几何图形进行模数计算的方法及其软件的编制。此软件可以计算铸件的整体模数和体积以及各部分的模数和体积。此方法为进行基于三维的铸造工
多通道高速模—数变换电路,是模拟信号和计算机之间的接口电路,其基本功能是实现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它由来自触发判选电路的外部信号启动,启动后,通过模拟总线对1024个通
在现阶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中,老师们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老师讲解,学生聆听。讲解的内容也倾向于在精读中掌握阅读技巧,学生通过一篇篇课文的反复练习完成学习任务
【摘要】语文作为小学的基础课,不管是文字音韵,还是文学作品,以及那收敛含蓄的内涵,或是散发出的意境,处处都能让人感觉到美的存在,因此,应该从小就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和审美能力,并不断提高他们的涵养,使他们能够辨别美甚至创造美。  【关键词】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40-01  语文,应给人一种在美中畅游
该文对用模拟、数字两级形成同时多波束的阵列设计给出了分析,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摘要】社会的发展促使了社会对于人才质量要求的提高,而对人才质量要求的提高就使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主要体现在教学标准的改变上。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老师应辅助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由此可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首要责任。下面我们通过高中语文教学作为研究的对象。具体谈一谈如何凸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