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文化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whr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形成的一种系统化理论知识体系,数学既可以来自现实世界中的抽象印象,又可以来自人类思维活动的创造.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一能离开数学.”这充分证明了学习数学知识了解数学文化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具有无比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文化概况,然后分析了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最后对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更好地实施数学文化进行了策略阐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学;数学文化;意义;策略
  在人类的各种教育文化中,数学文化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中数学教育中加强对数学文化的研究,对培养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世界.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现代的科学技术越来越表现为一种高精细的数学运用技术,并且很多科学的深入研究都需要学生在高中时期打下夯实的数学基础.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对数学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对祖国未来人才的培养有关键的作用.
  一、数学文化概述
  纵观数学的发展史,可以知道所谓的数学文化就是以对数学研究做贡献的数学家为主导的数学共同体所具备的、有别于其他的行为和观念以及独特的态度精神等等.数学文化具有很强的客观性,是抽象思维的产物.所以,除了在精细的科技研究等方面有很广泛的应用,其在思想领域也有着极强的应用,例如学习数学知识中应用的审美意识、解析数学中应用的抽象思维等等.数学文化的活动层面和其他的活动一样,都有着相应的规则和范围.因此数学家们的活动也是遵循着数学领域中的数学本质,并运用相应的规范和规则来更加深入地研究数学,根据研究所得的成果来揭示出数学文化教育中新的问题和建议等.总之,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文化主要以数学科学体系为主,并辅以数学知识和数学理论观念等构成的一个文化体系.数学文化和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数学文化对社会科学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经过不断的教学改革证明,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加入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能够改变以往高中学生对数学课程枯燥无趣难懂的印象,使高中学生能够把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数学能力的提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文化的教育对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极有必要.
  1.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文化教育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直以来,数学给学生的印象都是枯燥乏味而且相当难学的.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不爱学习数学,甚至干脆放弃数学的学习,这对我国未来人才的培养状况来说无疑是堪忧的.因此,在高中的数学教学课堂中,加强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数学文化的丰富内涵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使学生在教师和数学文化的影响下能够更好、更全面地对数学知识有相应的掌握.例如,在高中數学教学过程中,在进行某些数学定理和数学公式的学习时,教师可以结合数学文化介绍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数学家趣事,以及某些定理和公式的由来,通过这些讲述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2.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文化教育能够加强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文化的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使学生改变以往对数学就是一堆公式和数字堆积起来的学科印象.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不仅能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数学能够帮助自身理解周围的世界.通过对数学文化的学习,以数学文化独有的数学品格来全面提高我国高中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教师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不能一味地强调数学的逻辑学习性,应该加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思维和能力来解决问题.
  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数学文化教育的策略
  因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不重视数学文化的教育而出现了很多学生惧怕数学课,造成了偏科的现象愈演愈烈.因此教育部针对此情况制定了新的《高中数学教程标准》,明确规定应该把数学文化纳入高中数学的教学大纲中,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应该认识到数学文化,不应该只把数学看成一堆公式或者一些虚无的概念.因此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实施数学文化教育也要有一定的策略.教师应该注意在进行数学知识传授的同时对数学文明史进行相应的教育.把数学知识和数学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学生在了解数学文化的同时产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数列极限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趁机加入我国数学家刘徽首创的“割圆术”,使学生了解事物无限可分的特性.这些小故事穿插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家们勇于探索未知的严谨精神,从而加强数学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培养出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总而言之,数学文化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长期不重视数学文化的教育,就会造成数学文化的缺失,这种现象会使人难以认识到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极大地影响数学知识的研究和数学文化的教育.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文化的作用,
  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且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数学文化对学生的深刻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毓敏,王宪昌,蔡仲.数学文化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2]黄秦安.略论数学教育的文化背景[J].数学教育学报,1995.
  [3]张顺燕.数学教育与数学文化[J].数学通报,2005.
其他文献
【摘要】 学生对其学习的自我监控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呢?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关键词】 自我监控能力;反思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由于小学阶段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生活习惯,很多学生刚渡过了“生活自理”的阶段,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相当一部分同学(其中男同学居多)自控能力很差. 调查时发现,当被问及“学完一节
【摘要】 数学作业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也是知识落实的重要途径和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 因此,科学地设计作业及合理地布置作业是提高学生作业效率的主要途径. 本文从自主型作业、生活型作业例谈了初中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  【关键词】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例谈;有效  作业是数学教学中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
初中学生由于学习数学知识的范围小,知识层次低,知识面窄,对实际问题的思维受到了局限.比如就几何来说,我们都接触的是现实生活中三维空间,但初中只学了平面几何,那么就不能对三维空间进行严格的逻辑思维和判断.高中数学知识的多元化和广泛性,将会使学生全面、细致、深刻、严密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也将培养学生高素质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递进性.本文就初、高中思想方法的衔接谈一些简单的体会.  一、“动态”思维的初、
介绍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情况,综合分析泥处理体系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复习课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学习的某一阶段,以巩固、疏理已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 在一个学期开始和结束、一个单元或一小节教材结束的时候,通常要上复习课,毕业前的总复习,更要在一段时间里连续上复习课. 传统的数学复习课,一般是教师自己或学生回顾讨论每部分的知识点,并让同学们互相补充,达到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采取的形式多种多样,如
【摘要】我国主流教育中针对新课改的探索和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意在培养学生自主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和学生不断进行交流和合作.要在课堂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将课堂以创新化模式开展,构建与社会发展情况相符合的教育教学方式,对此,本文将就中专学生数学的探索性教学模式,展开深入论述.  【关键词】中专数学;教学;探究  一、中专数学在探究性教学模式时需备的理论基础  教育理论和学术思想的相结
【摘要】文章通过问卷形式对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数学教育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用SPSS11及SPSS19统计软件包分析和研究了专科生对数学实践教学活动的态度,从中发现了数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高职高专;数学教育;数学实践活动  一、问题的提出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攻坚目标”,能否实现这个目标,教师的教学方式发挥着重
【正】一、根据学生主体特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主体特性的有效反映和生动体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能对今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学习效能的提高起到基
数学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问题意识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的诱因,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是活跃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因素. 问题意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保证. 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认真思考  问题情境就是利用学生已有
【摘要】 教师要善于创设思维情境,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体验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其思维由感性认识逐步向理性认识转化,并使其向深刻性、全面性发展.  【关键词】 思维;活动;操作;探索  培养学生能力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暴露思维的发展过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敢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翻越思维之坡,并达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