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國,专门研究古生物的专家屈指可数,如果仅靠几个专家用脚步去丈量大地,从而获得大量野外发现,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遍布全国的“化石猎人”就变得犹为重要。“化石猎人”泛指 “半专业化”的地质考古爱好者。近年来,他们在自己生活的周围不断有所发现,这给中国古生物研究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唐永刚 画画考古两不误
唐永刚是圈里的高级藏家,网名“左山岭”,大家都称呼他“老左”。
中国的民间科普性质寻找化石最早出现在2000年前后,一个“化石网”聚集了中国第一批“化石爱好者”。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和有限的地质古生物的知识,去搜寻和分辨,然后到网上交流学习。后来,中科院古生物所组织了多次“爱好者”培训,于是多年后,就出现了一批“半专业化”的地质考古者,老左就是其中之一。
老左15年前第一次考察的恐龙足迹化石点,陆续发现了多处恐龙足迹化石群。其中,郯城李庄恐龙足迹化石群中四道平行的小型恐爪龙类足迹是世界首次发现,印证了小型恐爪龙类群居的生活特性。2014年,他与恐龙专家邢立达一起合写了中国最畅销的化石科普书籍《中国常见古生物化石》,如今已经出到了第四版。
老左的家乡在山东临沂,职业是画画。以沂河为界,东部地区出露良好的白垩纪地层,西部山区出露大面积的寒武纪地层,为他的野外考察提供了地理优势。他把外出写生和野外发现结合起来,让每次外出都变得动力十足。2007年春,他在山东费县发现了第一枚完整的三叶虫化石,由此拉开了中国山东寒武纪中期特异埋藏动物群的发现序幕。上百次的考察,发现越来越多。老左找到了更多的新种或者是国内首次现身的完整三叶虫化石标本,以及其它种类的节肢动物化石,甚至有寒武纪海洋霸主奇虾类生物。
新种的蜻蜓化石以唐永刚的姓氏命名为“唐氏阿克塔西蜓”。
李刚 精修化石名声在外
李刚在化石圈里的成名,则是因为他的动手能力强。一块化石从被发现到保存,到最后陈列,中间还有一道工序,叫清修或者精修。他擅长的正是精修化石。
李刚的家在贵州六盘水,离中国最为丰富的化石产地关岭生物群不到3小时的车程。10年前,他还是一个汽车修理专家,和大多数当地人一样,并不知道化石为何物。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刚在广州的宝石展上看到精美的化石藏品,一下就挪不动脚步了。他向在场的专家请教,才知道原来家乡贵州就是一个著名的化石产地。之后,他就把家搬到了盛产海百合、鱼龙等化石的关岭,开始了自己的发现之旅。
越学越有意思,越找越上瘾,李刚就把自己的小货车改装成旅行车,长期开着车在山里转悠,吃住全在车上。
寻找只是开始,要让化石重新绽放光彩,最重要的还要有精修技术。2015年,李刚第一次见到一个德国人的化石修理工作室,这为他打开了另一扇化石之门。“气动笔就有十多种之多,还有显微镜,以及模拟沙漠风化效果的喷砂枪……”整整一年多时间,李刚在工作室义务打工,边干边学。
今天,李刚在六盘水的家中也建起了化石修复工作室,并自己动手改装喷砂设备。小到三叶虫,大到恐龙骨架,每天都有博物馆或者收藏爱好者从全国各地寄来化石原石,请他修复。他的作品达到可以与国外藏品同台展览的水准。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20年第10期)
唐永刚 画画考古两不误
唐永刚是圈里的高级藏家,网名“左山岭”,大家都称呼他“老左”。
中国的民间科普性质寻找化石最早出现在2000年前后,一个“化石网”聚集了中国第一批“化石爱好者”。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和有限的地质古生物的知识,去搜寻和分辨,然后到网上交流学习。后来,中科院古生物所组织了多次“爱好者”培训,于是多年后,就出现了一批“半专业化”的地质考古者,老左就是其中之一。
老左15年前第一次考察的恐龙足迹化石点,陆续发现了多处恐龙足迹化石群。其中,郯城李庄恐龙足迹化石群中四道平行的小型恐爪龙类足迹是世界首次发现,印证了小型恐爪龙类群居的生活特性。2014年,他与恐龙专家邢立达一起合写了中国最畅销的化石科普书籍《中国常见古生物化石》,如今已经出到了第四版。
老左的家乡在山东临沂,职业是画画。以沂河为界,东部地区出露良好的白垩纪地层,西部山区出露大面积的寒武纪地层,为他的野外考察提供了地理优势。他把外出写生和野外发现结合起来,让每次外出都变得动力十足。2007年春,他在山东费县发现了第一枚完整的三叶虫化石,由此拉开了中国山东寒武纪中期特异埋藏动物群的发现序幕。上百次的考察,发现越来越多。老左找到了更多的新种或者是国内首次现身的完整三叶虫化石标本,以及其它种类的节肢动物化石,甚至有寒武纪海洋霸主奇虾类生物。
新种的蜻蜓化石以唐永刚的姓氏命名为“唐氏阿克塔西蜓”。
李刚 精修化石名声在外
李刚在化石圈里的成名,则是因为他的动手能力强。一块化石从被发现到保存,到最后陈列,中间还有一道工序,叫清修或者精修。他擅长的正是精修化石。
李刚的家在贵州六盘水,离中国最为丰富的化石产地关岭生物群不到3小时的车程。10年前,他还是一个汽车修理专家,和大多数当地人一样,并不知道化石为何物。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刚在广州的宝石展上看到精美的化石藏品,一下就挪不动脚步了。他向在场的专家请教,才知道原来家乡贵州就是一个著名的化石产地。之后,他就把家搬到了盛产海百合、鱼龙等化石的关岭,开始了自己的发现之旅。
越学越有意思,越找越上瘾,李刚就把自己的小货车改装成旅行车,长期开着车在山里转悠,吃住全在车上。
寻找只是开始,要让化石重新绽放光彩,最重要的还要有精修技术。2015年,李刚第一次见到一个德国人的化石修理工作室,这为他打开了另一扇化石之门。“气动笔就有十多种之多,还有显微镜,以及模拟沙漠风化效果的喷砂枪……”整整一年多时间,李刚在工作室义务打工,边干边学。
今天,李刚在六盘水的家中也建起了化石修复工作室,并自己动手改装喷砂设备。小到三叶虫,大到恐龙骨架,每天都有博物馆或者收藏爱好者从全国各地寄来化石原石,请他修复。他的作品达到可以与国外藏品同台展览的水准。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2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