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小七

来源 :语文世界(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7391555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毛泽东文学院学习期间,有一名新疆班的同学引起了我的注意。
  她就是阿瑟穆·小七,一个在哈萨克牧场生活的女人。
  我俩坐在教室靠后的位置,之间只隔了一个廊道。她自然的卷发,随意地扎起来,好看极了。休闲着装,不施脂粉,笑起来眼睛弯成了月牙,周身朴素、天真、平和。
  她很沉默,不是个热络的人,坐在教室一隅,认真听课,课后会在电脑上写写新书书稿,有时低头看书。我觉得她看书的速度很快,先是看彼得·梅尔的《普罗旺斯的一年》,后来又换了一本费伦茨·马特的《托斯卡纳的群山》。看来她喜爱读外国文学,而这些作品不出意外地都与大自然有关。
  文学院的老师选我当学习委员,让我组稿《文学风》杂志。湖南班60名中青年作家,新疆班20名中青年作家,一人一篇作品,由我来组稿校对。因编辑缘故,我得以在第一时间看到全班同学的作品。这十几万字中,有一篇是《哈萨克族牧民慢生活的智慧》,作者是她。也在那时,我才知道这篇曾获得2017年“丰子恺中外散文奖”。我在自己的公众号“遇见吧啦”上头条推荐了这篇美文,许多朋友被她的文字深深吸引。
  爱上了她的文字,顺理成章一样地,我开始对她在草原上的生活好奇起来。课间休息我开始找她聊天,她一改平时的寡言,跟我谈天说地,我们交流得越来越多,我越发觉得她不仅文字别致隽永,整个人都是清朗俊逸的。
  当然,这清朗里还有阿瑟穆·小七的故事。
  她在阿勒泰打造了一个“解忧牧场”。牧场有五亩地大,她亲自在牧场建起了房屋。这是她与土地的情谊。自然赋予了我们一切,却鲜被珍视,小七掌心托住的,不是别的,是精神与物质园里的乐土。
  她智慧,勤劳,善良,引导哈萨克族的姐妹们把吃不完的酥油、羊奶做成护肤品:古皂、山羊奶深层手工面霜、中草药手工乳液、山羊奶护手霜、紫草玫瑰手工唇膏……再借她的影响力在网上出售,帮着牧民们致富。
  春夏交际,小七无多时间来读书写作,因为这时的牧场就忙活起来了:建房,种花,牧羊,做手工……待深秋接近冬天,大雪覆蓋草原,羊群入圈,只余大风凛凛时,她也才能闲下双手,去翻阅,去提笔,去夜里,写下内心里在轻唤的文字。
  牧场与文字,皆来自精神的豢养。
  她还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们。
  七年前,她开始收养流浪猫,如今已有200多只猫生活在解忧牧场。她悉心照顾这些小可爱,视它们为自己的孩子,宠爱它们,并愿意为它们一一找到有爱的领养人。
  她对猫情有独钟,始终怀有感恩之心。我非常好奇。于是,就像探秘一样,我有些战兢地寻味着一个也许可以公开的秘密。她敞开了心扉,开始向我讲述了自己的家庭与一只兔唇流浪小猫之间的温情故事,温暖了我。
  流浪小猫叫“猫小宝”,流浪到她家后,就住了下来。那年,父亲身患绝症,全家陷入低谷。父亲化疗之后回到家呕吐,心情烦躁,是猫小宝一直守护在他身边,用小爪子轻碰父亲的脸,让父亲渐渐放松下来,变得平和。有一阵子,猫小宝常在院子里咬断苜蓿草的枝干,连枝带叶叼回家,放到父亲身边,父亲的床上满是苜蓿草。小七觉得很奇怪,这时她想起传说中猫在主人生病期间找药帮助治疗的故事。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网上检索苜蓿草,惊喜地发现这种草专治消化不良,胸腹胀满。
  她与母亲将猫小宝叼回来的苜蓿草洗干净,用中药壶煮水让父亲喝。奇迹出现了,父亲喝了几天苜蓿汤之后呕吐反应渐渐消失,饭也吃得多了。她越来越相信,猫小宝是一只有灵性的猫,它的出现除了给她的家庭带来快乐与希望之外,也教会了她如何去爱与感恩。
  小七将这个故事写成了一本随笔集《从前啊,有一只猫小宝》。她用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人与动物相依相伴的故事。这本书受到千万读者的喜爱,他们在高压力、快节奏、紧张、窒息的城市生活中体会到了浓浓真情。这本书很畅销,紧接着又出了第二、三版以及海外版本,获得了民族文学奖、《散文选刊》华文最佳散文奖等多种荣誉。
  我想,她一定是一个用灵魂在书写的作家,满怀对世间的爱,对动物与自然的感恩。
  翻看她最近微信朋友圈的更新,有好几次都是有关猫咪的照片,再配上一句话:“想家,想孩子们。”
  是的,她从不把流浪猫当宠物,而是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着。
  小七邀请我来年去解忧牧场小住。她常常邀请对哈萨克民俗文化感兴趣的作家、摄影师、画家、音乐人去解忧牧场免费居住,但前提是他们要能吃苦。她笑着提醒我:“过来记得带上干活的衣服。”因为牧场上的活太多了,她一个人是做不完的,所以她愿意用免费的住宿这个交换条件,来为牧场增加人手,这是等价交换,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
  小七对世间一切都充满了爱,乐于与人们分享自己的珍重之物。
  课间休息,她递给我一样零食,我从她手心里取过一些,好奇打量,不知是什么。她说,那是哈萨克牙胶,松树上的树胶。我在舌尖上含了一下,味道很特别。嗯,和小七一样特别。
  后来,我买来她的书。书里夹了一张明信片,背面她写了这样一段话:
  “在这个躁动的尘世,
  值得庆幸的是——我在草原。
  每天,我坐在毡房里看书写字,
  从敞开的天窗望天,
  微笑看着白云在蓝天下飘过……”
  评论家李敬泽赞赏她的话,恰到好处:“小七的文字是透明的,无来历,无心机,只是一片天真、一副好心肠。”
  我久久回想小七,吟味她的文字,是这样的,一点不虚。
  她朴素、天真、赤诚得那样好,就像猫儿的白月光,又像草原的白月光。
  她的爱,清澈见底。
  去爱这个世界吧,这个世界远比你想象中更爱你。
  (注:标题为编者所加)
其他文献
《穷人》一课中“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就有两个“得”字,这两个“得”究竟怎么读呢?  点燃求异思维的火花   美国一学校有一道想象作文题,其提供的材料大意是:一群小朋友到郊外游玩,捡到了一个奇怪的蛋。这是一个什么蛋呢?小朋友七嘴八舌,争论不休。最后,一个小朋友想出了一个主意:
期刊
对于即将成为毕业生的高三学生而言,这或许是我写的最后一篇赞美老师的文章。从小学起,我们将“园丁”“蜡烛”这些辞藻由生疏运用到熟稔,那些岁月里的提笔,像是被华丽章句充斥的河流。可现如今,猛一回头,我们即将被这条十二年的河流甩出,驶向更远、全新而未知的世界。终于,我开始觉得那些辞藻再也盛不下我的思考,关于老师的思考,关于老师世界的思考。  作为一名转校生,迄今为止,我的经历可以大致划分为:在江苏度过的
期刊
接触汪老作品六载有余后,斗胆作些自己的评价。  第一次读汪曾祺,是在四年级。母亲手中一本小巧精致的书,看上去平易近人。可是,《岁朝清供》这样的名字,于当时而言实在难懂。硬着头皮翻开,是本散文集。不同于标题的晦涩,正文的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朴实,不知不觉便入了迷。  此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汪老的散文都是我最喜爱的读物之一。一开始年纪小,只是看着先生笔下的各地吃食出神。后来读得多了,我渐渐地开始琢磨语言风
期刊
思维的巨著,思想的巨著,境界的巨著,文明的巨著。既有恢宏壮丽的外太空描写,又有人类文明大胆的理性的思考,也有对宇宙重新的洗盘构建——看完《三体》之后,难抑心中的悲壮之感,人类曾经引以为傲的文明竟成为了一个二维平面。  《三体》不同于一般的科幻作品,它可以随时使人保持好奇——现在如此,接下来也一样,时刻纠结现实与未来如何衔接,在书中,我们可以驱动心底那双凌驾于眼下、着眼于未来的翅膀,幻想三体世界的生
期刊
我很幸运能认识她,我觉得她身上的气质与谆谆教诲使我的心灵境界得到了提升。  她是一位普通的语文老师,但举手投足间却透露着一股非凡的气质,她的儒雅,她的和善,吸引了每一个学生。  她从来不会惩罚学生,不会像数学老师那样——做错的题目抄十次,以至于我们在抄题中浪费时间,在抄题中失去思考。她会轻轻地点一下:“某某,作業没交吧,待会儿记得补起来。”温和的言语如轻风拂过水面,让那些没交作业的同学心中泛起波纹
期刊
期刊
现在人读古诗,很容易用今人的心情去揣度古人的情怀,不过时移势易,很多事情如果做简单的迁移未必能真得古人之心,诗歌的韵味也会减损大半。  我们常常喜欢用一些简单的分析方法去理解古人的诗歌,比如“感情基调”,比如“意象意境”,比如“一切景语皆情语”之类,似乎有了这些法宝,就能够把握诗歌的旨趣了。其实,哪有那么简单,诗歌的美,有时候就在其独特性、丰富性和复杂性里面。比如宋代诗人余靖的这首《山馆》。  野
期刊
寒潮骤至的夜晚,北风在天地间放肆地吹着口哨,沉沉入梦之时,被电话叫醒,含混地叫了声“姐”,那端传来姐姐的天语纶音,命写“印象记”一篇,次日交稿,此时离次日不足两小时。她在电话那端焦灼又混乱地解释,且把“印象记”说成了“创作谈”,我竟然毫无障碍地听懂了。  我也曾因为《收获》的缘故这样去难为过别人,理解那份不得已的歉意,于是爬起来,去厨房做了一大杯意式浓缩,啜着咖啡打开电脑,敲打,删除,再敲,再删…
期刊
或许有一天我会渐渐走向广阔天地,鲜花骄阳都属于我,但我期望你们的光芒一定还要在我身旁。  ——题 记  屈原曾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大概说的就是我们如今的处境——面临中考,即将放飞我们滚烫梦想的青春。  如今的我们,意气风发,积极上进,努力追赶着心中热望,期待有朝一日金榜题名,满眼将会因梦想成真而闪耀!此时的我们,亦年少轻狂,倍感迷茫,遇到与自己相向而行的成绩,会感到前路模糊,遥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