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有效解决《生物化学》课程中出现的有限的教学时间与丰富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本文作者借助于网络平台补充、优化课堂教学,并在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中实践、摸索,逐渐形成了适合本院教学实际的课程教学方法,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 《生物化学》课程 网络条件 课程改革 教学模式
《生物化学》是一门利用化学的手段描述生命现象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构成生物体的大分子的结构、组成、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以及生物体内这些物质的代谢途径及其调控的基本规律。教学实践表明,这门课的理论性强、内容抽象,代谢反应错综复杂且相互联系,学生普遍反映它是一门难学的课程。再加上这门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日益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倡导的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理念,用新的课程形式来对传统课堂教学形式进行补充和拓展是学科发展所需。
一、基于网络条件的课程改革目标、方法和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网络人们可以及时获取大量的学习、生活、工作、娱乐信息。就《生物化学》课程而言,一方面,由于现在的教学计划对原有的教学课时加以压缩,出现了有限的教学时间与丰富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生物技术日新月异,生物化学课程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带头学科,国内外网站均在报道其前沿动态,共享课程学习信息。因此,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必将为当代教学改革的发展提供无限契机[1]。
1.课程改革目标
基于网络条件下《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改革目标是借助于网络平台,有效解决教学计划和教学课时之间的矛盾,使得课堂教学有的放矢,保证重难点的授课质量,同时兼顾教学体系的完整和课程前沿动态信息的传递。通过网络对课堂的优化,学习者不仅能够掌握课程的内容体系、相关的研究手段,以及课程基本原理在学科中的运用,而且能够培养主动获取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素质培养。
2.课程改革的方法和手段
首先,明确新的课程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课程改革充分利用了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生物化学的课程教学活动;借助于网络的工具,在传授课程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加强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创造力。
其次,修订新的教学大纲,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在新的大纲中,更多地体现了自主学习的元素,如在每一章节中均有本章重难点等学习提要,以及有针对性的复习题,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再次,配套教学课件的建设是该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新的教学模式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其中包括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建设。生物化学课程需要展示大量的蛋白质、核酸、酶、糖类、脂类等物质结构的图片和动态演示代谢过程。因此,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信息的密度,而且是一种更直观、更形象地向学生传输知识点的有效途径。在基于网络条件下《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将更多的课时放在重难点的传授中,其他内容精简的课时期望学生通过课后学习来补充和加强,在这种条件下一套重难点突出、知识点较完备的多媒体课件将是学生学习的好帮手。另外,在配套课件的建设中,充分利用网络条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如国内外的一些生化学习网站,生物化学软件天地、生物信息专业教育资源、生物通、生物软件网、分子生物学资源、蛋白质结构数据、分子生物学专业信息网等,还有一些综合性大学所属的生物化学系提供的课程学习相关信息,使学生了解本学科前沿的科技动态和最新技术成果,开阔学生的视野。
最后,以课后习题为主要的立足点,利用网络如QQ、MSN、电子邮件建立师生间的交流。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学教育,学生和教师的接触往往只限于课堂,对学生的疑问,教师往往不能作及时和详细的讲解,同时也缺乏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探讨。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对生物化学学习和掌握的情况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为了将课堂时间有效延长,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我们利用网络在课堂之外建立师生间的交流。师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学生也可以方便地将课堂上不明白的地方与教师交流、探讨,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又有助于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以及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
二、基于网络条件下的《生物化学》教学模式
本研究项目旨在基于校园网络这一平台,发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拓展课程学习的相关资源,结合课堂教学,创建一种利用网上资源的互动式创新教学方法。总体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加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内容集中在课程的基本内容、重难点的讲授和学习,课堂之外通过大量的文本资料、图片、动画演示、多媒体辅助等手段为学习者展现生物化学的知识要点,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化解难点。该教学模式将充分利用网络条件进一步加强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学科前沿发展动态、课外辅导等环节的自主性学习,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三、基于网络条件的新的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效果
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针对本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课程学习,目前已经经过2届学生的教学实践,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改进。经调查问卷显示:与往届学生相比,06和07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在生物化学课程学习考核中优良率明显增加,学生乐于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对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的了解,也逐渐学会了利用网络平台辅助课程学习,部分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在以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自主性学习中更能发挥优势,提高学习和实践运用能力。
四、展望
优质的课堂教学应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2]。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讲解水平,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方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课堂教学目标。借助于网络平台的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将更多地带给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实施有效教学,即一是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能够达到的目标,并且明白目标的达成对个人成长的意义;二是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在更高的水平上理解;三是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帮助学生达到更复杂水平的理解;四是适时与挑战性的目标进行对照,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的、直接的反馈;五是能够使学生对每个学习主题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形成对于事物的概念框架;六是能够迁移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教师,也依赖于学生,能够借助于网络平台提供的丰富的网络资源,以及能够及时传递的网络交流信息,不断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求的意识,培养其自觉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到哪里,学生想到哪里,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维空间,没有自我发展的余地。而素质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的探究者,成为真理的发现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3]。
综上所述,要化解《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有限的教学时间与丰富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以及消除学生对生物化学课程“多、繁、难”的印象,就必须利用网络平台补充和优化课堂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进一步丰富网络资源、加强网站建设、规范网络平台的管理,必将更好地发挥网络在课程学习中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应红.开发“生物化学”网络课程的重要意义.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17(9):9-12.
[2]刘国花,杨帆,王大平,田秀英.加强生物化学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5):103-105.
[3]张妍.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对策研究.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10(3):291-293.
基金项目:江苏科技大学教育教改项目(项目编号GX20072029)
关键词: 《生物化学》课程 网络条件 课程改革 教学模式
《生物化学》是一门利用化学的手段描述生命现象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构成生物体的大分子的结构、组成、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以及生物体内这些物质的代谢途径及其调控的基本规律。教学实践表明,这门课的理论性强、内容抽象,代谢反应错综复杂且相互联系,学生普遍反映它是一门难学的课程。再加上这门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日益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倡导的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理念,用新的课程形式来对传统课堂教学形式进行补充和拓展是学科发展所需。
一、基于网络条件的课程改革目标、方法和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网络人们可以及时获取大量的学习、生活、工作、娱乐信息。就《生物化学》课程而言,一方面,由于现在的教学计划对原有的教学课时加以压缩,出现了有限的教学时间与丰富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生物技术日新月异,生物化学课程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带头学科,国内外网站均在报道其前沿动态,共享课程学习信息。因此,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必将为当代教学改革的发展提供无限契机[1]。
1.课程改革目标
基于网络条件下《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改革目标是借助于网络平台,有效解决教学计划和教学课时之间的矛盾,使得课堂教学有的放矢,保证重难点的授课质量,同时兼顾教学体系的完整和课程前沿动态信息的传递。通过网络对课堂的优化,学习者不仅能够掌握课程的内容体系、相关的研究手段,以及课程基本原理在学科中的运用,而且能够培养主动获取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素质培养。
2.课程改革的方法和手段
首先,明确新的课程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课程改革充分利用了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生物化学的课程教学活动;借助于网络的工具,在传授课程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加强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创造力。
其次,修订新的教学大纲,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在新的大纲中,更多地体现了自主学习的元素,如在每一章节中均有本章重难点等学习提要,以及有针对性的复习题,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再次,配套教学课件的建设是该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新的教学模式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其中包括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建设。生物化学课程需要展示大量的蛋白质、核酸、酶、糖类、脂类等物质结构的图片和动态演示代谢过程。因此,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信息的密度,而且是一种更直观、更形象地向学生传输知识点的有效途径。在基于网络条件下《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将更多的课时放在重难点的传授中,其他内容精简的课时期望学生通过课后学习来补充和加强,在这种条件下一套重难点突出、知识点较完备的多媒体课件将是学生学习的好帮手。另外,在配套课件的建设中,充分利用网络条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如国内外的一些生化学习网站,生物化学软件天地、生物信息专业教育资源、生物通、生物软件网、分子生物学资源、蛋白质结构数据、分子生物学专业信息网等,还有一些综合性大学所属的生物化学系提供的课程学习相关信息,使学生了解本学科前沿的科技动态和最新技术成果,开阔学生的视野。
最后,以课后习题为主要的立足点,利用网络如QQ、MSN、电子邮件建立师生间的交流。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学教育,学生和教师的接触往往只限于课堂,对学生的疑问,教师往往不能作及时和详细的讲解,同时也缺乏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探讨。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对生物化学学习和掌握的情况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为了将课堂时间有效延长,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我们利用网络在课堂之外建立师生间的交流。师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学生也可以方便地将课堂上不明白的地方与教师交流、探讨,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又有助于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以及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
二、基于网络条件下的《生物化学》教学模式
本研究项目旨在基于校园网络这一平台,发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拓展课程学习的相关资源,结合课堂教学,创建一种利用网上资源的互动式创新教学方法。总体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加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内容集中在课程的基本内容、重难点的讲授和学习,课堂之外通过大量的文本资料、图片、动画演示、多媒体辅助等手段为学习者展现生物化学的知识要点,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化解难点。该教学模式将充分利用网络条件进一步加强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学科前沿发展动态、课外辅导等环节的自主性学习,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三、基于网络条件的新的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效果
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针对本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课程学习,目前已经经过2届学生的教学实践,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改进。经调查问卷显示:与往届学生相比,06和07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在生物化学课程学习考核中优良率明显增加,学生乐于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对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的了解,也逐渐学会了利用网络平台辅助课程学习,部分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在以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自主性学习中更能发挥优势,提高学习和实践运用能力。
四、展望
优质的课堂教学应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2]。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讲解水平,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方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课堂教学目标。借助于网络平台的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将更多地带给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实施有效教学,即一是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能够达到的目标,并且明白目标的达成对个人成长的意义;二是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在更高的水平上理解;三是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帮助学生达到更复杂水平的理解;四是适时与挑战性的目标进行对照,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的、直接的反馈;五是能够使学生对每个学习主题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形成对于事物的概念框架;六是能够迁移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教师,也依赖于学生,能够借助于网络平台提供的丰富的网络资源,以及能够及时传递的网络交流信息,不断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求的意识,培养其自觉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到哪里,学生想到哪里,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维空间,没有自我发展的余地。而素质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的探究者,成为真理的发现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3]。
综上所述,要化解《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有限的教学时间与丰富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以及消除学生对生物化学课程“多、繁、难”的印象,就必须利用网络平台补充和优化课堂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进一步丰富网络资源、加强网站建设、规范网络平台的管理,必将更好地发挥网络在课程学习中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应红.开发“生物化学”网络课程的重要意义.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17(9):9-12.
[2]刘国花,杨帆,王大平,田秀英.加强生物化学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5):103-105.
[3]张妍.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对策研究.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10(3):291-293.
基金项目:江苏科技大学教育教改项目(项目编号GX2007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