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动漫生涯

来源 :创作·文字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he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有许多朋友喜欢动漫,也有人希望能以漫画为职业,其实要实现这个梦想很难,中国的漫画市场还很稚嫩,养不了那么多人。
  同样的学历能力,进入动漫这个行业要比去广告公司等其他绘画领域付出更多,得到更少。
  然而,曾经动漫难为水,在热血少年的青春期喜欢上漫画的我们,终究还是有许多人坚持下来,付出了多少,已算不清。
  只牢牢记得《篮球飞人》中那段歌词,“阳光和汗水的味道”,便是要在这个领域坚持下来的人必须品尝的。
  人人都有一场梦,只是醒得早晚的问题,醒得早的,便承认了现实,忘记了童年时的豪言壮语,只记得那些话是一个儿时的梦想,当然也有些人却坚持到底,把那个梦称为理想,比如我们这些喜欢动漫的人。
  我,一个喜欢漫画的学生,从立志振兴中国动漫事业哪天开始,到我坐在一家动漫编辑部里当上编辑,我用了8年。
  第一次迷上漫画的时候是看的台湾版的《七龙珠》,当时的翻译名叫《日本小猴王》,我的入行经历,让圈内的其他朋友比较惊奇的一点就是这套日本漫画《日本小猴王》竟然是我们国立市图书馆的藏书,在1990年时,图书馆能收藏漫画,实在是让许多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所以,在我的家乡那个北方城市,我是最早一批喜欢漫画的人,也正是因为这个“早”字,当时,我并没有什么一起看漫画的伙伴。有点孤独,也有点自豪。
  那时没有什么同人志,甚至在整个社会传媒环境里,根本没有对“漫画”的称呼,我也只是把鸟山明先生当成一个普通的画家而已,却不知道,那一年,《七龙珠》已经红遍了日本和中国的台湾香港。
  4年后的1994年,随着电视播放《圣斗士》和海南摄影出版社出版了翻译版本较好的全套《圣斗士》与《七龙珠》,漫画仿佛在一夜之间热了起来。
  并且随着国内第一本漫画刊物《画王》的中国第一届短篇漫画大赛的举办,我忽然发觉,虽然我身边的同学未必有同样喜欢漫画的人,但是整个中国,我有百万的动漫同好,他们在各个城市或快乐或孤独地坚持着画漫画的理想。
  1994年,至今回望,依然是梦幻般的一年,一个惊喜接一个惊喜,在别人的参赛作品中,我看到了我也曾做过的梦,关于校园,关于奇幻,原来每个城市里都有像我一样的孩子。
  虽然那一年,我的作品没有出线,但发现伙伴的快乐,却让我笑了一个夏天。
  “我要当个漫画家!”在网络还没有兴起前,是大江南北许多漫画笔友的信中,最常见的一句话。
  然而,理想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画王》在24期周年庆之后,突然消失了,“我要当个漫画家!”突然变得毫无立锥之地。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没了动漫杂志的影子。
  一些老朋友在这场变故后,便渐渐放弃了漫画。今天网络发达了,重新联系到某些人,煤矿处长,广告公司总监,婚纱摄影摄影师……早已散入五花八门的行业里。但是,他们书架里依然摆着那些和精装书的华贵格格不入的薄本32开海南版漫画书,他们的一场青春梦。
  1994年,我放弃了考重点高中的父母期望,我选择了考艺术体育特长班去学画画,幸好,老爸老妈很开明,只是告诉我这条路恐怕很难走。
  《画王》虽然消失,但那场短篇赛,无疑已经激起了一些铁杆动漫FANS的热情,随着其后不久国家5155工程推出的一些原创漫画刊物,一些坚持下来的兄弟姐妹们成了国内第一批原创漫画的推行者。
  那时,我依然在地下状态,还在从不知该怎么拿铅笔的门外汉状态去学习那些基础的美术知识,同时,不断地翻着那些短篇赛的作品,和原创漫画刊物,对比日本漫画,我发觉我们的故事脚本方面真的是很薄弱幼稚,这时一些日本漫画的制作流程书也被翻译引进,看到漫画的系统制作流程,知道了漫画不是一个人直接拿着钢笔画出来的,而是主笔,助手,通过草稿,描线,描白,上网等一系列工序制作出来的,我看着我的那些十分幼稚的漫画,我作了一个决定,也改变了我的一生。
  我决定做一个写漫画剧本和作人物设定的角色,因为这些是我擅长的,对于透视、动势等我感觉吃力的工序,我去找人合作就好。
  有时追逐梦想,就是这样,要热血,要坚持,但也要理智地分析,分析自己追逐这个梦,最适合的方式。
  于是我在继续海量地通过各种途径——图书馆(许多外地的朋友都羡慕)租书店旧书摊——看各种漫画的同时,也在武侠、科幻、文学,甚至相声剧本等文字创作领域疯狂阅读和借鉴。
  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流逝,到了高二时,高一的新生里,已经有了许多喜欢漫画的新鲜血液,小小的同人志,也在慢慢地组成,只是,对于谁来做最风光的主笔这个问题上,难免有人闹得不欢而散。
  作为一个站在后台的脚本,在没有人配合的情况下,我更是郁闷,第一次放弃漫画的想法,竟然是在我一生中,第一次身边有许多喜欢漫画的人的时候。
  理想总是经历撞击的,尤其是当你接近真相而看到这个梦的污点的时候。
  这时怎么办?
  发发牢骚,继续坚持啊,一个人的日子都扛过来了,何况许多人,纵然不能合作,但是可以借资料的地方总是多了。有时换个角度看看,一件事情有坏处也必然有好处。
  热血,坚持,分析,奋斗。
  实现理想必须具备的武器,在之后几年的日子里,几次面对各种打击,我都是如此坚持下来,几次自己踢破了自己或者别人打的退堂鼓,而坚持到底。
  1997年雄心壮志,考北京电影学院动画系,二试落榜。
  哭,大哭。
  然后找个工作自己养活自己,继续坚持。
  一直到2001年,原创之梦,依然遥遥无期,国内一线的漫画作者勉强可以靠画漫画养活自己,但是底层的动漫爱好者,依然还在为能发几页稿子而欢呼万岁,不是为了稿费,只是因为发表。
  这时,国内漫画市场有了一个不知是可喜还是可悲的现象,介绍日本动漫消息与评论日本动漫画作品文章和同人小说为主要内容的动漫咨询志刊物拥有了远远超过原创漫画的市场,我忽然发觉我那只写剧本和自己分析其他漫画的研究笔记有了归属。
  8年的积累,对于各种少年漫画少女漫画的了解,我从在动漫刊物的论坛,每天一篇动漫评论发在论坛上,甚至因为一些看法,与人唇枪舌战,用最短的时间引起那些编辑部的注意。
  然后投应聘信,在编辑对我的勤奋作了认可后,终于进了编辑部,当然这只是一个试用的机会。
  幸好,我最终留了下来,想想那些比我漫画要画得好得多的许多朋友,依然要因为养活自己而不能全力画漫画,而我却可以以自己可以以动漫为职业,追逐动漫的梦能坚持下来,至今我回头看,都难免要擦冷汗。
  然而,这看似一帆风顺的一场应聘,我却花了半年时间作准备:对各个动漫刊物的风格研究,当时主要受人关注的动漫作品的内容和相关评论观点,一些比较出名的动漫评论人的文风,动漫圈内人气比较集中的几个论坛和骨灰级动漫人与编辑经常出现的论坛等。
  追逐理想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哪怕不为人知。我那振兴中国动漫的梦想,只是踏出小小一步,要多少年才能实现,我不知,我也不怕,我能做的只是坚持。
其他文献
有一个人,在我70年代的日记里出现过两次,他的名字叫刘岑楼。  上个世纪70年代,我的身份是一个农村电影放映员。这是一个经常与乡村月亮和乡村教师打交道的职业,原因有二:一是露天电影只有夜晚才能放映;二是放映场地一般都是选择学校操坪。  其时我正青草年龄,既懒散,又耽于幻想,想天天记日记,但坚持得并不好。历史的看,那个年代并不美好,但就我个人而言,那是一个诗意的年代。  这从我当年的日记也可看出来:
期刊
我坐在街角的酒馆里,听十多年来第一回邂逅的老同学于干说他同老婆恋爱的故事。  于干是学油画的,他老婆是他们大学里音乐系的同届学生。据于干说,他老婆小秦漂亮得简直“六宫粉黛无颜色”,所以,追慕者甚众就不奇怪。于干把“淘汰赛”的过程说的很烦琐,但我的注意力只放在了他同另一个体育系的一米八五的大个子学生的最后角逐上。于干说实际上他还没有同小秦搭上关系大个子就捷足先登,开始同小秦在学院的假山后面约会了。那
期刊
那天赵新强突然来了。我们是老同学,不见面已经好多年。他跟我小学同学,中学又同学,插队也离得不远,当年来往是很多的。那时候,赵新强是我们那一带知青的角色。  角色这个词在长沙话里面,指的就是英雄好汉,或者也可以说是帮派势力的头目,总之不是常人。不过那个年月当角色通常倒也简单,主要是要有力气,不怕死,当然人不能太蠢。有了这几条,再做几桩惊动四方的业绩,一个角色就立起来了。我们下乡的地方,散布了几千的知
期刊
小七喜欢去红色年代跳舞,去老树咖啡屋喝咖啡,有时又在酒吧里出现,过得很小资,也很现代。享受生活是她的特色。  听音乐喜欢某个女孩的声音,沙哑而忧郁,就像成都的夜色,小七喜欢得不得了。工作是去采访一些好玩的地方,因而就分不清哪里是工作哪里是生活,反正这都不重要。见过形形色色的人,说着形形色色的话,成都的酒吧、咖啡屋都曾在她眼前掠过,后来就成了她眼影的一部分,谁也不知道,她会忽然这样了。  晚上,一个
期刊
还是那个百万富翁和渔夫的旧笑话:百万富翁看到懒洋洋晒太阳的渔夫,上去建议说:“你为什么不更努力地工作,赚更多的钱?”渔夫说:“赚更多的钱干嘛?”百万富翁更着急:“赚到足够的钱,你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晒太阳享受人生了啊!”渔夫还是懒洋洋地看着他,说:“那你以为我现在是在干嘛?”  这实际上是两种人,一种是一定要有足够安全感,例如他自己认为足够的钱,他才能稍微放松地晒太阳。这种人一定是在吃饭的时候把好菜留
期刊
球星越来越多,但产生“君临天下”的巨星却越来越难。学者们说,诗人总生活在诗歌传统和前辈诗人的阴影之下。同样,球星除了面对对手和观众外,也生活在足球传统和前辈球星的阴影下。  这是一个怎么样的球星传统呢?让我们从头开始一路看过去。  英国的马修斯爵士是足球世界里第一个能称为星的选手。他不仅球技精湛,还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绅士,他奠定了球星“好好先生”的传统。当然,在那个西装革履“坐”着看球的时代,这也是
期刊
按古龙的说法,性产业是最古老的职业,“堪为百代祖师”,那时候没有钞票,人们拿贝壳换粮换米,我怀疑有些人收藏贝壳就是想回到原始社会。根据伪学者慕容雪村的考证,“性”这东西可以算是另一种贝壳,每一单位的性资源换多少张狍子皮,换几捧高粱米,大概早有定数。即使到了现代社会,性依然是万能结算工具,可以换彩电,换房子,换工作,换城镇户口,有个美女还拿它换了一个法官当。所以英国前首相狄斯赖利说“货币是惟一比爱情
期刊
老冉在老房子办公,楼外一小园,桃红遍地。  一日阴雨,门房老赵,告诉我老冉刚上楼。  园里桃花,前几日还开得好好的,一夜风雨,几乎落尽了。  上楼,发现窗门都关着,满楼的风声雨味,正诧异,门窗有些声响,素来听说这楼里有狐仙,今天空无一人,不免害怕,连忙又下来。老赵说:老冉确实刚上楼。我将信将疑,又上楼来。  一排长窗依旧关着,老冉却分明端端正正坐在那里,面前一杯茶,手里一支烟。  我推门进去,一房
期刊
有个星期,去一家刊社玩,遇到很搞笑的事。  那里的人说,一个作者跟医院里的一个爱滋病患者建立起某种关系,要给他们写稿,要半年才登得完。刊社给的稿酬很高,好像有10万元,还说有一家境外的电视台要来拍节目,还给1000万买版权,大概是追踪报道(应该是连续剧吧?),不过怎么这么贵?我想他们是一不留神就多写了两个0。当然,这不算什么。那天中午,我就坐在那里,无比神往地偷听这个正在进行中的神话,那个同时拥有
期刊
其时,我正在图书馆二楼看书。读累了,想放松一下,把疲软的目光从缺了玻璃的窗户里扔出去,没碰着蓝天、白云,也没碰着燕子、蜻蜓,只看见绿得发黛的护城河、河边的墙,墙上的这个三十多岁的钓者。按理说,有河,就有岸。这条护城河,在流经图书馆的时候,只有此岸。也就是说:图书馆的院子,有一部分是属于她的领土。却没有彼岸。彼岸是一个政府部门,大概是怕小孩子胡乱泅渡之类的原因,就垒了一堵墙。  也许,是怕河走累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