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

来源 :创作·文字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h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七喜欢去红色年代跳舞,去老树咖啡屋喝咖啡,有时又在酒吧里出现,过得很小资,也很现代。享受生活是她的特色。
  听音乐喜欢某个女孩的声音,沙哑而忧郁,就像成都的夜色,小七喜欢得不得了。工作是去采访一些好玩的地方,因而就分不清哪里是工作哪里是生活,反正这都不重要。见过形形色色的人,说着形形色色的话,成都的酒吧、咖啡屋都曾在她眼前掠过,后来就成了她眼影的一部分,谁也不知道,她会忽然这样了。
  晚上,一个人回家,小七才明白点什么,寂静的夜空下只有车鸣,路灯的色泽是暧昧的,从来就没显示过透明。城市,是生命中的过客。小七还是小七,只不过喜欢上了这种生活。
  坐在酒吧里,想起某间咖啡屋的咖啡的香浓,醇而涩,一种感觉涌上心头。在川大附近的那些茶馆里消磨过去的,除了时光之外,还有一种宁馨,菊花茶不错,让人很受用。小七总会想起诸如此类的东西,很莫名地呆呆地坐在那里,让音乐淹没自己,老板是亲切的,在打烊时才会跟她说一声,音乐戛然而止的感觉总是这么飘忽,像一个不可捉摸的梦。
  小七认识的人多,记起来的却很少。
  就像一条河,带走了一些泥沙,而流走的仍然是水。
  有段时间,她对这种日子迷而不返,以为这样很不错了。小七这样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感觉之中,慵懒地流淌着酒、咖啡,有时候又是音乐。她还是喜欢那种音乐,没事时去逛逛CD店,这种爱好让她有了独自空间,一个人待在房间里,听一种音乐,不知是感动还是别的原因,泪流满面。醒来,就不知道自己因何这样放纵自己,一天一天地成长,一天一天地成长。
  在去年的时候,小七发誓改行,不再与这些东西来往,搬了家,改了电话,把CD都送了人,但这并没有改变她,相反地她非常怀恋过去,有种莫名的感觉时时荡漾在心头。她知道自己已无法割舍这些,就拼命地去爱,小七走了回去,可又找不回了当初的自己。
  音乐还是那种,酒吧还是常去,咖啡的味道还是那样,但小七却迷失了自我。一段时间她以为自己又开始了新的生活。
  “谁能告诉我……”小七一遍又一遍地听着。
  舞台上的灯光是那般的迷离,灿烂,而又忧郁。
  小七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叫自己。她望着舞台,望着眼前的和外面的,恍然之间,她置身于这种音乐和人群之外,在天空中飞翔,像天使一样。
  小七以为这是做梦。
  音乐还是那么地流淌着。
其他文献
近些年,中国电影在文化领域的表现格外突出,一方面电影产业化改革带动电影市场的繁荣,不仅实现了电影生产和发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而且国产电影的市场规模已经成为仅次于北美的第二大市场,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的国产电影参与到对中国历史的多样化呈现中,成为探究社会变迁的文化症候。我主要选择三组近些年对中国现当代历史的重述,一是关于现代民国历史,以《智取威虎山》(2014)、《一步之遥》(2014)、《太
期刊
翻开张翎的新作《家贼》,扑面而来的是文本质朴的文字气息和作者从容不迫的叙事姿态。读罢,掩卷而思。在这部篇幅不长、内容却颇为丰厚的短篇小说里,打动人心的不只是一位勇于牺牲和独立自尊的坚韧女性、一场中西文化的冲突与和解,还有一种独具匠心的 “减法式”的叙事策略。作家怀着对生活善意的体贴和对未来诚挚的希冀,刻画出弱势女性群体内心的光明与幽暗,揭示出中西异质文化的对立与融合。  一、女性言说:坚韧与自尊 
期刊
如果我还可以写一个关于深圳的小说,一个人来到深圳、在深圳生活的故事——我将以我的主人公站在上海宾馆的夜色之中的情景作为开始。上海宾馆是这个城市我最先知道和熟悉的地方,七年前初来乍到,经常收听电台广播,滚动播出的“交通信息”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上海宾馆。无数的车辆行人在此汇合,再辐射至四面八方。入夜,并没有令它稍显寂暗,抬眼四望,处处霓虹闪烁,我的女主角——也许是刚刚结束了一场有些暧昧的约会,这
期刊
以前有人总结城市特点,常常会说“吃在广州,穿在上海,住在北京……”之类,表示广州上海北京领吃穿住之风骚。南京领什么呢,好像没有什么可领的,那么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说一个“困在南京”吧,要想受困,南京最好。  也许有人要发笑,你不是自找倒霉吗?谁想受困呢?我说,那不一定。《易经》里困卦的卦辞并不坏呢。困:亨(亨通)。贞,大人吉,无咎(守持正道的大人物能获得吉祥)。有言不信(此时说话没有人相信,最好少
期刊
三联出了新书,搞了新活动,倡导生活新品质——“Home书系”三种,欧阳应霁的《设计私生活》、《回家真好》、《两个人住》——总之是新,簇新的包装,崭新的说法,全新的价格,献给大陆新的一代。  新的一代什么都要。拿来无需主义,只管拿来。为了弥补过往的缺憾,更为了追赶别处同辈的繁华似锦,新一代一路狂奔而去,重要的是张开双臂,伸展十指,抓住一切目力所及的先进和美好,哪怕能力暂时不及。  据说有人买欧阳应霁
期刊
两年前的某个清晨,我穿着吊带睡裙,蓬乱着头发,来到厨房倒一杯橙汁的时候,透过玻璃窗,意外地发现街对面废弃的工厂成了一个建筑工地。当时我就清醒地认识到,不久的将来,我将不能再穿这么少的衣服在房间里进进出出,我的房间,和对面未来的居民楼只隔一条窄窄的马路,只要我愿意,接上三根长竹竿就能捅到对面阳台的铝合金玻璃窗。这样近距离的长相厮守,总免不了偷窥和被偷窥。后来,居民楼建成了,短短几个月就住满了人家,果
期刊
近一二十年来,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建设,已然较为清晰地内化为学科发展的潜意识,取得可观成果。而与现代文学血脉相连的当代文学,研究长期由理论批评主导,常被加诸“以论代史”的批评。这一状况的出现受制于当代文学的学科特性,当然不宜简单评判。但随着当代文学逐步走向历史化,史料学建设的问题便凸显了出来。近年来,当代文学史料研究已日渐被学者重视,并取得不少成绩,但毋庸讳言,目前的当代文学史料研究还更多集中于个案
期刊
有一个人,在我70年代的日记里出现过两次,他的名字叫刘岑楼。  上个世纪70年代,我的身份是一个农村电影放映员。这是一个经常与乡村月亮和乡村教师打交道的职业,原因有二:一是露天电影只有夜晚才能放映;二是放映场地一般都是选择学校操坪。  其时我正青草年龄,既懒散,又耽于幻想,想天天记日记,但坚持得并不好。历史的看,那个年代并不美好,但就我个人而言,那是一个诗意的年代。  这从我当年的日记也可看出来:
期刊
我坐在街角的酒馆里,听十多年来第一回邂逅的老同学于干说他同老婆恋爱的故事。  于干是学油画的,他老婆是他们大学里音乐系的同届学生。据于干说,他老婆小秦漂亮得简直“六宫粉黛无颜色”,所以,追慕者甚众就不奇怪。于干把“淘汰赛”的过程说的很烦琐,但我的注意力只放在了他同另一个体育系的一米八五的大个子学生的最后角逐上。于干说实际上他还没有同小秦搭上关系大个子就捷足先登,开始同小秦在学院的假山后面约会了。那
期刊
那天赵新强突然来了。我们是老同学,不见面已经好多年。他跟我小学同学,中学又同学,插队也离得不远,当年来往是很多的。那时候,赵新强是我们那一带知青的角色。  角色这个词在长沙话里面,指的就是英雄好汉,或者也可以说是帮派势力的头目,总之不是常人。不过那个年月当角色通常倒也简单,主要是要有力气,不怕死,当然人不能太蠢。有了这几条,再做几桩惊动四方的业绩,一个角色就立起来了。我们下乡的地方,散布了几千的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