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在师大”成为最亮的名片

来源 :河南教育·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123zz123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高校间一直流传着“学在师大”的说法,这是对河南师范大学校风、学风的经典概括。“校风纯、教风正、学风浓”已经成为该校独特的文化符号。2013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首次设立了大学性价比排名,河南师范大学性价比位居全国高校第十名,成为河南省性价比最高的大学。“学在师大”正是一代代师大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严谨治学、甘于奉献的追求和体现。
  “没想到你们这的学风这么好”
  “在她身上,体现了高尚的师德情操、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严谨扎实的学术素养和献身教育、不辱使命的优秀品质。她用满腔热血诠释了当代师范生的价值追求和崇高使命。”这是2014年3月17日河南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开展向刘改月同学学习活动的通知》中的一段话。
  刘改月是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名学生,2013年9月,她参加河南省“国培计划(2013)——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顶岗实习。当年12月底,实习期结束,可是刘改月却一直坚守到学生考试结束才离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一名好老师。”这是刘改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同样是一名师范生,河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2010级生物科学专业学生贾盼盼,积极在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参加教学实习,在真实的课堂上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技能。2014年3月15日,在河南省2014年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洽谈会上,贾盼盼凭借自身优秀的教学技能找到了心仪的工作——郑州外国语中学生物教师。“在课堂上我可以找到自己的归属感,我要努力做一位让学生认可的老师。”贾盼盼说。
  学习的领域永远充满着活力与挑战,554教室是师大人家喻户晓的学习之地。1978年入校的梁立明至今仍对554教室的大水银灯印象深刻,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一代代师大人都是拼命地学习,用知识来丰富自己。今天,554教室已成为“勤学”的代名词。
  在2012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比中,该校首届博士研究生常钦的论文成功入选,实现了河南省在该项目上“零”的突破。
  《新世纪周刊》曾经做过调查,河南师范大学学风满意度位居全国高校第三。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学校的中心花园、图书馆广场都会有很多或坐或站着的学生在晨读。
  一位来校交流的中科院院士发出感慨:“没想到你们学校的学风这么好!”其实发出这样感叹的不只他一人,2006年,多名来河南师大进行本科教学评估的专家也同样赞叹该校学生的勤奋刻苦。
  在近日公布的考研录取名单中,该校体育学院2010级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任定鼎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他考上了北京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本科的时候,任定鼎就已经通过司法考试,拿到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从事法律工作一直是我的梦想。在准备考研和司法考试时,我一天在自习室的学习时间有14个小时。”任定鼎笑着说。现在,他正在准备注册会计师考试,早晨7点便来到文科楼533教室,开始了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学习。
  “我们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在这里奋发努力,学有所得,得有所用,用有所获。”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海旺说。
  高水平教师为学生发展护航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2012年、2013年的中国大学评价中,河南师范大学教师水平和教师绩效连续两年位居河南省高校第一位。河南师大的一代代教师们身体力行地诠释着“修至学、立世范、启智慧、益品行”的师大教风。
  75岁高龄的高明乾是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退休教授,他退休后仍继续奋战在科研与教学的前线,指导硕士生发表科研论文19篇,获得8项科研成果奖(1项获河南省社会科学奖),编著《诗经植物释诂》《诗经动物释诂》《植物古汉名图考》《植物古汉名图考续编》等书,并参与编纂了《中华大典·生物学典·植物分典》。
  “知识海洋大无边,奋力以求不畏难。终生笃信勤为上,秃笔耕作只等闲。七十古稀贵忘年,身外之物不留恋。伏案写作心宁静,潇洒轻身编大典。”高明乾教授在编纂大典前写下这样的诗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是对他最贴切的形容了。
  教师始终是河南师大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有机教研室主任渠桂荣教授,任教三十多年,始终保持着满腔的工作热情,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理念,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作为全国教学名师,渠桂荣有着这样的一种理念:“给别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任教以来,她一直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丰厚专业知识以提高教学艺术。“教师是一个神圣而又富于挑战的职业。我为我从事的教育事业而骄傲!”渠桂荣说。
  老一辈教师在岗位中散发余热,年轻教师则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新老教师在“传帮带”中传承着教学优势。河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郭海明是一名博士生导师,他每周都会将自己的学生聚集起来开展“小组讨论”。了解学生的科研动态,一起探讨遇到的学术问题,是每周小组讨论的必备内容。
  “郭老师是个很有亲和力的人,他就是我们在学校的家长。同时,他对待学术问题也十分严谨,在每周的学术讨论上,如果我们的观点有分歧时,他都会和我们一同讨论直到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唐浩鑫说。
  在网络媒体发展日益迅速的今天,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出现便于学生跨时间、跨空间获取教学资源,受到河南师大年轻教师的青睐。文学院赵荣栓教授是河南师大网络视频公开课的领军人物,他主讲的《华夏人文文化解读》在2012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网络视频公开课。
  随后,学校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了网络课堂的教学队伍,文学院副教授陈鹏的《〈水浒传〉英雄谱》公开课在网络上大受欢迎。
  让创新为学生腾飞助力
  悠悠九十载,厚重的历史孕育了河南师范大学“明德、正学、倡和、出新”的校风。学校秉承“发挥优势办师大,跳出师大办师大”的办学理念,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有效的动手实践平台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8年7月,河南师范大学被教育部、财政部正式批准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单位”,成为河南省实施该计划的两所高校之一。6年来,学校共确定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项目近300项,校级重点项目近500项,校级一般项目2000余项;累计资助经费1000万元,参与学生2万余人,占在校生总人数的60%以上,覆盖全校各个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不见得能发明出什么前所未有的东西,关键在于自己找到一个有价值的视角去分析解决一个问题。依靠专业的基础知识,不断在实践中探索。”陈建杰说。他是河南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09级学生,大二上学期,他与其他4名同学组成了项目组,申报了《河南省特殊脆弱儿童社会福利状况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上蔡、洛宁为例》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该项目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项目。
  “创新已经深刻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些变化对学校创新人才质量的培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河南师范大学校长王建吉在谈到创新文化时说。
  在教育部主办的第四、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参展项目评选中,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静雯、社会事业学院陈建杰和化学化工学院蒋毅主持的三个国家级项目分别入围。在科研创新项目的实施期间,河南师大师生共同完成项目研究报告3200余份。
  为了激励大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学校每年会设立不少于100万元的奖励基金对获奖学生进行奖励,设立大学生创新项目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方案可申报教学成果奖,验收结果为“优秀”的项目参与学生可优先推荐免试研究生。
  河南师范大学还联合省内外100家企业、100所示范高中,建立了“1+100”校企联合协作共同体和“1+100”省级示范性高中协作共同体,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提供宽阔的平台。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近10年,以河南师范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的学术论文15640余篇,其中,SCI、EI源期刊论文2145篇,CSSCI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7498篇,获得国家专利13项,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3项,获得“挑战杯”系列比赛、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计算机软件大赛、机器人大赛等科技竞赛国家级奖126项、省级奖1020项。
  “学校现在创新文化氛围十分浓厚,每年项目申报的时间,学生们都会提前组织团队,有的团队还会提前更早的时间来做一些基础性工作,经常会出现找不到指导老师的情况,因为已经有团队提前确定好了指导老师。”校长王建吉说。
  河南师大的实验室经常灯火通明,师生一同攻坚克难。学校共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0个省厅级重点科研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8个校级开放实验室和16个创新创业基地。
  “这些学科平台拥有一流的设施和人才,对所有本科生开放,开展前沿的研究。”校长王建吉说,“能与国内知名的专家教授一起开展科研,对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责编:赵 东
其他文献
自2008年全国老龄委联合发改委、民政部等10部委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至今,居家养老不仅上升成为中国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的根本战略,国家也展开了一系列体系建设的尝试。如果从更早算起,2001年居家养老概念提出,到全面推进居家养老,直到各地纷纷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十几年过去,中国的居家养老进入最艰难的探索与实践阶段。对于此间的困难和挑战,学界多有论述。  显然,在国家大力倡导以
期刊
摘要:高校学生组织新媒体平台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新载体和传播工具,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学生组织的自身发展和高校间的文化交流,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高校宣传部门、学工干部要学会利用学生组织新媒体平台,营造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学生组织;新媒体;校园文化;调查研究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以校园文化教育和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能够
期刊
1914年6月28日,还有那个夏季的许多日子,历史其实都有转轨的机会,使得人类偏离世界大战的方向。悲剧的是,那些“如果”都没有成真。  本可逃过的刺杀:潘多拉之盒的开启者是一个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他暗杀了访问波斯尼亚省萨拉热窝市的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当然,王储选择这一天访问比邻塞尔维亚的混乱边境是愚蠢的。  空头支票:那些有能力决定欧洲命运的人,都曾做过一些推波助澜的事,从而加速欧洲坠入
期刊
19世纪90年代,经历了“洋务运动”的清王朝出现了回光返照的迹象。然而,甲午惨败,彻底葬送了30余年“师夷长技”的成果,也完全粉碎了帝国复兴的残梦。  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投入不可谓不巨,为何却落到一败涂地之境?  有历史学家用“腐军弱旅”来形容此战的清军:上下腐败、党争营私、盲目自大、军事废弛,空有铁甲战舰,却无指挥之能,更无死战之心。  又到甲午年,历史伤痕依旧作痛,值得深思。  “劳劳
期刊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高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坚持发扬密切联系师生、尊重师生员工的首创精神,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时刻把师生利益诉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竭力办顺师生意愿、解师生烦忧、增师生实利的实事好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始终坚持“教学优先、学生优先”的工作原则和“教师是否满意、学生是否满意”的工作标准,思想不松懈、标准不降低、力度不减弱,围绕“四个着力”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教学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但已有的研究成果难以转化成普适性较强的教学体例。立足于知识传授与素质拓展相统一的视角,进一步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教学体例,能够为该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教学;体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期刊
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号角,为独立学院转型发展、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必须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实践情感和实践观念,以此强化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基于以上思考,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在人才培养中,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深化实践教
期刊
领导高度重视,措施保障到位  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完善创业工作机制。河南大学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工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方针政策。学校成立河南大学大学生创业指导专家委员会,负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和创业实践活动的指导。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调研督导制度,强化创业课程培训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搭建创业平台,及时深入做好创业项目的孵化工作。  深入推
期刊
河南国家助学贷款探索新模式  主持人:国家助学贷款一直是近年颇受关注的话题。2004年6月国家新的助学贷款政策在全国高校开始实施。今年河南省第一批领助学贷款的大学生毕业了,在此之前曾经有很多人担心还贷的情况会怎么样,会不会有很多学生不还款,那么到底会怎么样呢,跟我们的记者去看一看。11月1号,记者来到了河南省中医学院的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  记者:你们这第一批贷款的学生义工有多少人啊?  河南中
期刊
近日,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赛项顺利闭幕。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参赛队在比赛中获得2个分项一等奖第一名,1个分项二等奖。此次大赛有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2支参赛队、208名参赛队员参加比赛。黄河水院参赛队获得的成绩是所有参赛队中最好的。这支队伍历经选手选拔、省选拔赛、全国比赛,一路走来,用行动和成绩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随着采访的深入,一幕幕场景、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