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qp1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现下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在当今社会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很多学生在小时候受到溺爱,养成不良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不习惯参加体育运动或者不爱活动,导致其身体素养较差,在体育教学中缺乏必要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本文结合相关教学经验,探究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教学课程,小学体育在锻炼学生体魄,提高学生身体素养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小学体育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还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学校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求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现下的社会发展中,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具备专业的知识素养,同时还要求需要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能力基础,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素养。主要以学生知识能力作为基础内容,有机整合与融合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是促使学生养成终身运动能力与意识的关键能力。在小学体育教学课标中,明确指出小学体育学科素养主要包括体育品格、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三个方面。体育品格,指的是在实际运动中应当遵守体育运动规则,积极配合团队行动,形成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运动能力,指的是掌握基本的运动技巧和技能;健康行为指的是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与意识,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
  2 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2.1 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体育品格
  在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用的传统教学模式与方式,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体育运动需求,为更好地促使教学遵循教学改革,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心理特征,有机结合教学课程内容,大胆创新体育运动教学方式与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此通过实际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育品格。其一,为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与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或者团体活动,通过小组活动或者团体活动,培养与提升学生团结合作意识与品格,比如足球、篮球、排球等体育活动,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与精神,只有每个学生积极地配合团队,才能促使运动更好地完成,体会到运动具备的魅力。尤其是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在小时候受到娇生惯养,形成一定个人中心意识,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能力,对于学生意志品格的培养有着充分的作用。但是,在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注重这一方面的培养与训练。为优化这一教学状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动,通过合作运动的开展,逐渐锻炼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品格。
  例如,在课前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并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选举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组内交流、协商等工作,通过团队的协商,锻炼与提升学生团结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三人两足”运动,这项运动需要三人一组并有很好的默契配合和统一节奏的运动步伐,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只有合作团结才能实现最后的成功,通过这种体育教学活动,能够有效促使学生形成团结合作的良好意识品格,并让学生在进行运动演练中增加彼此交流,以及在比赛过程中体验体育运动和乐趣和竞技性,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参与度。
  2.2 精心设计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
  提高学生体育能力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与流程,依據实际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结合理论知识,为学生充分讲解体育运动技巧,促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体育运动技巧,实现体育运动能力的提升。在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依据课堂导入、示范讲解、技术动作练习的顺序实施教学。先生动地导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运动积极性;然后,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示范讲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与方法,为学生充分讲解每一个细节动作;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技术动作练习,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3 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为全面贯彻与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教师要注重优化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注重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体育运动积极性,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以此促进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省东阳市城东街道斯村小学)
其他文献
文章通过对幼儿生理、心理特点、认知和阅读方式进行剖析,基于人文关怀,从观赏性、趣味性、安全性3个方面探讨了幼儿图书的装帧设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对中国法治目标、道路、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系统学理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否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西方国家法治理论的最鲜明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对中国法治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就是从中国法治实践的经验和教训、成功和失败中提炼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基因的表达载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原则集中体现了对中国优秀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还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体育在学生的生活中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和养成都非常有帮助,且受益终身。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更是一个国家强大的表现。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究体育的重要性。  1 体育及体育文化概述  体育一词于1762年由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出现,该书用“体育”一词系统的论述了爱弥儿的身体教育过程。体育最初
期刊
随着人们生活档次的提升,运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人们维持健康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活动。中职院校的学生基本都是初中毕业的学生或者是高中毕业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期间,运动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身体健康有活力是成为技能型人才以及高素质劳动者的一项基础的条件。体育课堂是中职学生进行运动的最主要的途径,同时,篮球是体育讲堂上一种基础的运动,做好篮球运动的授课对于中职学生的身体康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作为教学的主要模式,忽视了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这一重要环节,淡化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采用划一、封闭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发展,因而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发展。要想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出适应当今日益激烈竞争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
期刊
小学是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启蒙阶段,在这一时期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学习水平有限,需要教师给予积极和耐心的引导。在当前教育形式的发展趋势下,社会各界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教师要将文化教学与素质教育有效结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培养符合当前社会所需要的全能型人才。体育是素质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需要教师加强关注和重视。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能提升的策略进行分析
期刊
在高新科技广泛应用于学生学习生活的现代化社会,学生的学习生活空间和时间被极大地扩展,休息时间被严重占用,另一方面经常处于久坐状态的学生大肌肉群得到锻炼的机会大大减少,这使学生不得不承受精神紧张和肌肉力量匮乏的双重威胁,学生群体出现圆肩、驼背、探颈、膝超伸、颈椎病、腰椎病、X型腿、脊柱侧弯等现象。体态往往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期刊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提倡全民健康,以提高国民身体素养。对于学校而言,其需要高度地重视体育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切实保证学生持续性地锻炼身体。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价值,探究了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希望为高中体育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指导学生学习体育技能,而且需要加强学生体育思想建设,
期刊
计算机视觉领域,目标跟踪是一项具有许多现实应用的视觉任务,对运动的目标进行精准估计成为了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本文将区间算法应用到计算机视觉目标跟踪中,基于频谱滤波器,利用区间运算实现计算机视觉目标跟踪问题的可信估计。当目标跟踪失败时,利用颜色识别对每一帧背景进行预处理,预估目标所在的区域范围,从而更好的确定目标位置。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对于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眼于中小学体育教学实际情况,利用文献研究等方法,阐述素质教育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内涵,并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策略,希望可以对业内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素质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体育活动对于提升个人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是培养学生良好体育锻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