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湘西人交朋友一样,需要“冷水泡茶慢慢浓”,湘西世界级地质公园的“浓茶”时刻,是在2020年7月。
7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209次会议通过决议,中国湘西地质公园被正式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成为我国第40个世界地质公园。
距离湘西花垣县排碧乡的209国道不远,有一颗著名的“金钉子”。
所谓“金钉子”,是地球历史上大演化阶段分界线的代名词。这是全球地质学家研究地球地质发展历史使用的共同语言,它的学名为:全球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
目前,全球共建立了72颗“金钉子”,中国有11颗,位居首位,其中浙江有四颗,湖南、湖北和广西各两颗,贵州有一颗。
湖南的两颗“金钉子”,一颗在花垣,一颗在古丈,都在湘西。
地质学家建立“金钉子”,也就是为地球演化的编年史“断代”,确定各个地质时代分界的标准界线。
据湖南省地勘局四O五地质队总工程师刘伟介绍,自地球生命诞生后,大量的生物遗骸就藏在了岩石里,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记下了演化历史。科学家们按照岩石形成的先后,建立了一套国际地层表,也就是年代地层单位系统。
“代”通常划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又划分了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等七个纪。
刘伟说,年代地层单位的“纪”,下面再分“统”,“统”内再细分为若干“阶”。每两个相邻的地层单位之间,都存在着一条分界线,代表这条界线的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在地质学上就称为“金钉子”。
湖南的两颗“金钉子”均在湘西,都属于寒武纪,距今约在四亿八千五百万年到五亿四千两百万年之间。
寒武纪遥远得让人无法想象。然而,排碧乡的“金钉子”填补地质学上的空白仿佛就在昨日。据“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官网的介绍,“2003年2月,由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终审批准,寒武系的首批正式年代地层标准单位和寒武系内的首个‘金钉子’在湖南花垣排碧乡被正式确立。2010年10月18日,寒武系古丈阶层型举行揭牌式,‘古丈金钉子’地层剖面正式成为国际标准,填补了全球年代地层表寒武系第三统第七阶的空白……”
花垣县的十八洞园区是湘西世界地质公园七大景区之一, “排碧阶”的“金钉子”凝聚了其中最璀璨的光华。
这颗“金钉子”就在十八洞村对面,在209国道旁一个叫四新村的地方,步行而上约两百多米,即可到达。“金钉子”的剖面露頭连续、岩性单一,没有覆盖物,化石丰富,清晰直观,可参观的长达一公里多,重点层段约60余米。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在这里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十八洞村有很多山洞和峡谷,最有名的自然是“十八洞”。
当地人介绍,据传当年夜郎国先民打败仗后,翻山越岭来到这里的深山老林,发现了这个能躲藏人的大溶洞。夜郎人走进洞,发现洞内有洞,像迷宫,多达18个,且洞洞相连,于是便定居下来,休养生息。“夜郎十八洞”,因此而名。
夜郎国是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先民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始于战国,终于西汉,前后三百余年,因“夜郎自大”成语而闻名。
从《史记》中了解,夜郎国并非弹丸之国,面积涉及现在的武陵山区大部,当然,也包括如今的十八洞景区。
除了山洞的神秘,十八洞还美在峡谷,美在山泉,美在苗族风情。煮一锅酸鱼,喝大碗米酒,唱几首山歌,沉醉不知归路。
红石林在古丈县。
古丈藏在湘西崇山峻岭间,县城就躲在河两岸的峡谷里,古阳河穿城而过。
古丈小得不能再小了。一个县城,到现在都还不必用红绿灯。每天早上,广播站喇叭一放,全城都听得见。
茶叶是古丈另一张响亮的名片,唐代即为贡品。人们常用“一家炒辣子,全城呛鼻子”来形容古丈之小,有些夸张。但每到采茶季节,全城都是新茶的清香,一点不假。古丈县茶叶面积人均一亩多,是名副其实的茶业大县。
古丈,1912年才建县。但一个“古”字,冥冥中却暗示着它还有某种未曾发现的久远与神奇。在2008年春天的阳雀声里,这种猜测终于变成了现实: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传来消息,全票批准了“古丈阶”这颗“金钉子”。
这是中国第七枚、湖南第二枚“金钉子”,它的剖面位于古丈罗依溪镇,为寒武系第三统第七阶地层。也因为这枚“金钉子”的发现,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把第七阶命名为“古丈阶”。
“古丈阶”距今约五亿五十万年,比第八阶的花垣“排碧阶”还要早两百五十万年。
罗依溪剖面本来就因为本世纪初修路而出现的,为了更好地展示“金钉子”,这条省道进行改线,尽量往酉水岸边靠。
如今由三根石柱堆砌而成的古丈“金钉子”标志,就矗立在酉水河畔,直指苍穹,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附近的罗依溪镇上,有个“金钉子”陈列馆。陈列馆位于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内。
古丈“金钉子”钉在了寒武纪,红石林的形成则在奥陶纪。寒武纪和奥陶纪,是两个相邻的地质年代。
在寒武纪末期和奥陶纪开始,距今约四亿八千五百万年左右,气候温和,地球很多地方都被浅海掩盖,海生生物空前繁荣。那时候三叶虫的统治地位摇摇欲坠,如笔石、珊瑚、腕足类、海百合、苔藓虫、头足类等动物蠢蠢欲动。 角石们在大海中追逐三叶虫的时候,地壳正由寒武时期的伸展拉张逐步变为挤压运动,并出现隆起区和凹陷区。部分隆起露出海平面成为陆地,面积不断扩大。
古丈红石林的形成,也正是这一地壳运动的产物。
角石在红石林随处可见,外形犹如竹笋,壳面饰有波状弯曲的横纹,纵切面磨光状如踏,白色化石光彩照人。
几亿年就这么过去了。而从古丈“金钉子”标志处开车去红石林,仅需40分钟。
红石林核心面积超过84平方公里。覆盖红石林镇和芙蓉镇酉水南北两岸,是世界上目前为止发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红色石林。
它的颜色因天气变化而变化,如晴天的红石林,一片紫红。阵雨过后,遂成褐红。雨过天晴,石头又魔幻般地变回紫红。刘伟说,红石林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碳酸盐遇水后,一般会发生轻微化学反应,从而使表面颜色变淡变暗下来。
但再怎么暗淡,红石林“骨骼”是强健的、雄伟的、层层叠叠的、菱角分明的。沧海变桑田,海枯石未烂。这正是红石林的灵魂之美。
与古丈“金钉子”相邻的,是芙蓉镇。这个因同名电影而广为人知的地方,同样也是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的七大片区之一,范围包括永顺、保靖两县,涉及六个乡镇。
大家熟悉的芙蓉镇属于永顺县。
永顺是中国土家族聚居大縣,也是湘西面积最大的县。
这里除了芙蓉镇、猛洞河、不二门、塔卧、小溪、马拉河等景区,还拥有湖南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遗址。
不过在地质界,永顺县的 “王村阶”更引人注目。在湖南省地质博物馆的“金钉子”展厅中,除了“排碧阶”和“古丈阶”,也有“王村阶”。
“王村阶”因地质剖面在永顺县的王村而得名。
王村,即现在的芙蓉镇。
1986年某个并不让人记得的日子,电影《芙蓉镇》在王村拍摄。
谁也不会想到,21年后,一个有着深厚积淀的古镇王村会华丽转身为被寄予无限厚望的芙蓉镇。
很多人觉得,王村因为电影《芙蓉镇》的拍摄而声名远扬,随后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不少人又认为,王村,千年古镇,王者之村,明代土司王彭翼南率兵抗倭出发之地,原名多好。
说到底,芙蓉镇让人念念不忘,离不开一方山水。芙蓉镇精彩之一,是瀑布。
前些年,芙蓉镇确立了外宣的广告语为“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这是写实,也很形象。
瀑布在湘西乃至世界各地有很多,但挂在千年古镇里的瀑布却很少:“夜晚它是我枕上的梦,白天它是我眼里的爱、嘴上的歌。”
芙蓉镇瀑布上的小溪叫营盘溪,从大山深处一路蜿蜒而来,注入酉水时,形成了巨大的两级阶梯状帘式瀑布,蔚为壮观。
第一级落差有20多米,宽50米左右。落下来的瀑布,又流过一个大约一千多平方米的长方形台地,再接着往下跳。
跳入酉水前的第二级瀑布被乱石分为三段,分别从不同地方相约飞流直下,落差约33米,宽60米左右。
丰水期时,瀑布就没有了分段,仿佛匹练般倾泻跌宕,其声之浩,其形之美,令人心旷神怡。
中国地质科学院张晶博士认为,芙蓉镇瀑布的形成,主要受酉水断裂和地壳间歇性抬升的影响,为溯源侵蚀型瀑布。
芙蓉镇瀑布下方的岩腔中生长着大量石钟乳,它们与溶洞中常见的垂直向下延伸不同,全斜斜地朝外生长。
张博士说,这叫“向光性石钟乳”,形成主要受植物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吸取洞顶滴水中的二氧化碳,引起碳酸钙饱和沉积而成。
植物的向光性,引起这种石钟乳只在向光一侧沉积,从而导致其向有光一侧倾斜。
当年拍摄《芙蓉镇》时,第二级瀑布下还没有栈道,瀑布也没这么大,溪水潺潺的,躲在杂树丛中。
王村改为芙蓉镇后,当地主要领导为大力发展旅游,才开发这瀑布后面的栈道。
掀起瀑布的“盖头”后,在保护好古街古巷古屋的基础上,芙蓉镇大力开发民宿产业,旅游发展从此步入快车道。
有人说,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形似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
这只“雄鹰”很大,面积有2710平方公里,北起龙山洛塔,南至凤凰天星山,东头为永顺芙蓉镇,西尾是古丈红石林。
不妨吟啸且徐行。在这里,寻找地球生命的源头。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总面积2710 平方公里,由南自北纵跨湘西州的凤凰、吉首、花垣、古丈、保靖、永顺和龙山7 个县市。包括矮寨、天星山、芙蓉镇、红石林、十八洞、吕洞山、洛塔7 个园区。
7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209次会议通过决议,中国湘西地质公园被正式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成为我国第40个世界地质公园。
排碧阶“金钉子”
距离湘西花垣县排碧乡的209国道不远,有一颗著名的“金钉子”。
所谓“金钉子”,是地球历史上大演化阶段分界线的代名词。这是全球地质学家研究地球地质发展历史使用的共同语言,它的学名为:全球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
目前,全球共建立了72颗“金钉子”,中国有11颗,位居首位,其中浙江有四颗,湖南、湖北和广西各两颗,贵州有一颗。
湖南的两颗“金钉子”,一颗在花垣,一颗在古丈,都在湘西。
地质学家建立“金钉子”,也就是为地球演化的编年史“断代”,确定各个地质时代分界的标准界线。
据湖南省地勘局四O五地质队总工程师刘伟介绍,自地球生命诞生后,大量的生物遗骸就藏在了岩石里,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记下了演化历史。科学家们按照岩石形成的先后,建立了一套国际地层表,也就是年代地层单位系统。
目前,全球共建立了72颗“金钉子”,湖南有两颗,一颗在花垣,一颗在古丈,都在湘西。
“代”通常划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又划分了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等七个纪。
刘伟说,年代地层单位的“纪”,下面再分“统”,“统”内再细分为若干“阶”。每两个相邻的地层单位之间,都存在着一条分界线,代表这条界线的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在地质学上就称为“金钉子”。
湖南的两颗“金钉子”均在湘西,都属于寒武纪,距今约在四亿八千五百万年到五亿四千两百万年之间。
寒武纪遥远得让人无法想象。然而,排碧乡的“金钉子”填补地质学上的空白仿佛就在昨日。据“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官网的介绍,“2003年2月,由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终审批准,寒武系的首批正式年代地层标准单位和寒武系内的首个‘金钉子’在湖南花垣排碧乡被正式确立。2010年10月18日,寒武系古丈阶层型举行揭牌式,‘古丈金钉子’地层剖面正式成为国际标准,填补了全球年代地层表寒武系第三统第七阶的空白……”
花垣县的十八洞园区是湘西世界地质公园七大景区之一, “排碧阶”的“金钉子”凝聚了其中最璀璨的光华。
这颗“金钉子”就在十八洞村对面,在209国道旁一个叫四新村的地方,步行而上约两百多米,即可到达。“金钉子”的剖面露頭连续、岩性单一,没有覆盖物,化石丰富,清晰直观,可参观的长达一公里多,重点层段约60余米。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在这里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十八洞村有很多山洞和峡谷,最有名的自然是“十八洞”。
当地人介绍,据传当年夜郎国先民打败仗后,翻山越岭来到这里的深山老林,发现了这个能躲藏人的大溶洞。夜郎人走进洞,发现洞内有洞,像迷宫,多达18个,且洞洞相连,于是便定居下来,休养生息。“夜郎十八洞”,因此而名。
夜郎国是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先民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始于战国,终于西汉,前后三百余年,因“夜郎自大”成语而闻名。
从《史记》中了解,夜郎国并非弹丸之国,面积涉及现在的武陵山区大部,当然,也包括如今的十八洞景区。
除了山洞的神秘,十八洞还美在峡谷,美在山泉,美在苗族风情。煮一锅酸鱼,喝大碗米酒,唱几首山歌,沉醉不知归路。
古丈阶“金钉子”
红石林在古丈县。
古丈藏在湘西崇山峻岭间,县城就躲在河两岸的峡谷里,古阳河穿城而过。
古丈小得不能再小了。一个县城,到现在都还不必用红绿灯。每天早上,广播站喇叭一放,全城都听得见。
茶叶是古丈另一张响亮的名片,唐代即为贡品。人们常用“一家炒辣子,全城呛鼻子”来形容古丈之小,有些夸张。但每到采茶季节,全城都是新茶的清香,一点不假。古丈县茶叶面积人均一亩多,是名副其实的茶业大县。
古丈,1912年才建县。但一个“古”字,冥冥中却暗示着它还有某种未曾发现的久远与神奇。在2008年春天的阳雀声里,这种猜测终于变成了现实: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传来消息,全票批准了“古丈阶”这颗“金钉子”。
这是中国第七枚、湖南第二枚“金钉子”,它的剖面位于古丈罗依溪镇,为寒武系第三统第七阶地层。也因为这枚“金钉子”的发现,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把第七阶命名为“古丈阶”。
“古丈阶”距今约五亿五十万年,比第八阶的花垣“排碧阶”还要早两百五十万年。
罗依溪剖面本来就因为本世纪初修路而出现的,为了更好地展示“金钉子”,这条省道进行改线,尽量往酉水岸边靠。
如今由三根石柱堆砌而成的古丈“金钉子”标志,就矗立在酉水河畔,直指苍穹,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附近的罗依溪镇上,有个“金钉子”陈列馆。陈列馆位于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内。
古丈“金钉子”钉在了寒武纪,红石林的形成则在奥陶纪。寒武纪和奥陶纪,是两个相邻的地质年代。
在寒武纪末期和奥陶纪开始,距今约四亿八千五百万年左右,气候温和,地球很多地方都被浅海掩盖,海生生物空前繁荣。那时候三叶虫的统治地位摇摇欲坠,如笔石、珊瑚、腕足类、海百合、苔藓虫、头足类等动物蠢蠢欲动。 角石们在大海中追逐三叶虫的时候,地壳正由寒武时期的伸展拉张逐步变为挤压运动,并出现隆起区和凹陷区。部分隆起露出海平面成为陆地,面积不断扩大。
古丈红石林的形成,也正是这一地壳运动的产物。
角石在红石林随处可见,外形犹如竹笋,壳面饰有波状弯曲的横纹,纵切面磨光状如踏,白色化石光彩照人。
几亿年就这么过去了。而从古丈“金钉子”标志处开车去红石林,仅需40分钟。
红石林核心面积超过84平方公里。覆盖红石林镇和芙蓉镇酉水南北两岸,是世界上目前为止发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红色石林。
它的颜色因天气变化而变化,如晴天的红石林,一片紫红。阵雨过后,遂成褐红。雨过天晴,石头又魔幻般地变回紫红。刘伟说,红石林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碳酸盐遇水后,一般会发生轻微化学反应,从而使表面颜色变淡变暗下来。
但再怎么暗淡,红石林“骨骼”是强健的、雄伟的、层层叠叠的、菱角分明的。沧海变桑田,海枯石未烂。这正是红石林的灵魂之美。
王村阶的芙蓉镇
与古丈“金钉子”相邻的,是芙蓉镇。这个因同名电影而广为人知的地方,同样也是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的七大片区之一,范围包括永顺、保靖两县,涉及六个乡镇。
大家熟悉的芙蓉镇属于永顺县。
永顺是中国土家族聚居大縣,也是湘西面积最大的县。
这里除了芙蓉镇、猛洞河、不二门、塔卧、小溪、马拉河等景区,还拥有湖南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遗址。
不过在地质界,永顺县的 “王村阶”更引人注目。在湖南省地质博物馆的“金钉子”展厅中,除了“排碧阶”和“古丈阶”,也有“王村阶”。
“王村阶”因地质剖面在永顺县的王村而得名。
王村,即现在的芙蓉镇。
1986年某个并不让人记得的日子,电影《芙蓉镇》在王村拍摄。
谁也不会想到,21年后,一个有着深厚积淀的古镇王村会华丽转身为被寄予无限厚望的芙蓉镇。
很多人觉得,王村因为电影《芙蓉镇》的拍摄而声名远扬,随后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不少人又认为,王村,千年古镇,王者之村,明代土司王彭翼南率兵抗倭出发之地,原名多好。
说到底,芙蓉镇让人念念不忘,离不开一方山水。芙蓉镇精彩之一,是瀑布。
前些年,芙蓉镇确立了外宣的广告语为“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这是写实,也很形象。
瀑布在湘西乃至世界各地有很多,但挂在千年古镇里的瀑布却很少:“夜晚它是我枕上的梦,白天它是我眼里的爱、嘴上的歌。”
芙蓉镇瀑布上的小溪叫营盘溪,从大山深处一路蜿蜒而来,注入酉水时,形成了巨大的两级阶梯状帘式瀑布,蔚为壮观。
第一级落差有20多米,宽50米左右。落下来的瀑布,又流过一个大约一千多平方米的长方形台地,再接着往下跳。
跳入酉水前的第二级瀑布被乱石分为三段,分别从不同地方相约飞流直下,落差约33米,宽60米左右。
丰水期时,瀑布就没有了分段,仿佛匹练般倾泻跌宕,其声之浩,其形之美,令人心旷神怡。
中国地质科学院张晶博士认为,芙蓉镇瀑布的形成,主要受酉水断裂和地壳间歇性抬升的影响,为溯源侵蚀型瀑布。
芙蓉镇瀑布下方的岩腔中生长着大量石钟乳,它们与溶洞中常见的垂直向下延伸不同,全斜斜地朝外生长。
张博士说,这叫“向光性石钟乳”,形成主要受植物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吸取洞顶滴水中的二氧化碳,引起碳酸钙饱和沉积而成。
植物的向光性,引起这种石钟乳只在向光一侧沉积,从而导致其向有光一侧倾斜。
当年拍摄《芙蓉镇》时,第二级瀑布下还没有栈道,瀑布也没这么大,溪水潺潺的,躲在杂树丛中。
王村改为芙蓉镇后,当地主要领导为大力发展旅游,才开发这瀑布后面的栈道。
掀起瀑布的“盖头”后,在保护好古街古巷古屋的基础上,芙蓉镇大力开发民宿产业,旅游发展从此步入快车道。
有人说,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形似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
这只“雄鹰”很大,面积有2710平方公里,北起龙山洛塔,南至凤凰天星山,东头为永顺芙蓉镇,西尾是古丈红石林。
不妨吟啸且徐行。在这里,寻找地球生命的源头。
资料链接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总面积2710 平方公里,由南自北纵跨湘西州的凤凰、吉首、花垣、古丈、保靖、永顺和龙山7 个县市。包括矮寨、天星山、芙蓉镇、红石林、十八洞、吕洞山、洛塔7 个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