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上吃罢饭,18岁的张森收拾好书包,和奶奶打过招呼便朝村里李爷爷家的方向走去。明年初夏张森将迎接人生中极为重要的高考,所以还在暑假中的他一刻也不敢放松。去李爷爷家看书复习,是他每天的头等大事。
张森去的“李爷爷家”,就是河东村农家书屋管理员李允明家。
朱仙镇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昔日古运粮河穿镇而过,岸旁杨柳依依,树后瓦房鳞次栉比,该镇木版年画历史悠久素来享有盛誉,另有岳飞、关羽之祠庙,亦为当地人津津乐道引以为荣。朱仙镇有一小村名河东村,时下流行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不打麻将不捣乱,‘文化雷锋’家里转一转”,原来,河东村村民李允明下岗后在自家办起了免费图书室,多年来一直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他,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文化雷锋”,顺口溜里的“家”,说的就是他的图书室。
李允明家坐落在运粮河畔,门前栽绿柳河中浮莲花,青砖白栏,他家木门上的红漆已被时光剥落得斑斑驳驳,门边挂着一个木制的小黑板,上面的粉笔字因为近日暴雨冲刷已经模糊不清,相比之下,还是悬于门头牌匾上的“明心文化大院”几个字亮丽显眼。走进书屋,室内4个大风扇呼呼直转,屋里收拾得干净利索,书架上按照少儿类、生活类、农业科技类、综合类等类别摆满了图书,标签醒目,此外还有两个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开封日报》等合订本,顺着往下翻,居然能发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报纸。此时正值三伏天,人坐着不动就能出一身汗,而书屋里的几个孩子却不顾炎热,正专心致志地埋头书中。
2005年,在朱仙镇政府办公室从事宣传工作的李允明因为机构精简离开了原来的岗位。赋闲后的李允明在村里的时间多了,他发现村里的留守儿童很多,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这些孩子没人管,不是上网吧打游戏就是下河游泳,他对这些孩子的前途感到忧虑,于是便和妻子商量,能不能成立个图书室,也好给这些留守儿童一个去处。
李允明有一儿一女,当时女儿在外地上大学,儿子在读中学,妻子李景梅是当地一名小学教师,家中还有四亩地。夫妻俩一合计,地里的收益、妻子的工资,加上李允明给报社当通讯员赚得的稿费,办个书屋后还能凑合着过日子。
打定主意,说干就干,李允明拿出自己的下岗补助金和部分积蓄近1.7万元,在自家收拾出一间屋子,摆上多年收藏的书籍,免费书屋就这样向村民开放了。李允明给书屋起名叫“明心文化大院”,而他自己,则在家里安心做起了图书管理员。
但是自己收藏的书籍毕竟数量有限,李允明把自己两个孩子用过的教科书也摆上书架,总数才近千本。2008年随着农家书屋工程的推进,“明心文化大院”顺理成章成为河东村农家书屋的建设点,政府给书屋配送了1500册图书,书的种类大大丰富。但李允明并不满足,他利用农闲时节四处奔波,和开封市一些学校联系,通过学校呼吁学生将用过的教辅资料捐给书屋。功夫不负有心人,河南农业科技学院被他的爱心和诚意感动,一口气捐出图书2万册,这让李允明心里乐开了花,如今李允明家的图书已达13多万册。
为了容纳这13多万册图书,李允明在自家楼房旁又盖起了一座筒子楼,将先前60多平方米的书屋面积扩展到140多平方米,图书室刚建成时,最早来看书学习的一批孩子还是李景梅带来的,现在来书屋的孩子越来越多,尤其是暑假期间,来书屋的小学生每天能有四五十个。
“俺这儿就是给穷孩子办的图书室!”56岁的李允明爽朗的声音里透着亲切,“来俺这儿看书的基本都是穷人家的娃,俺盼着孩儿们都能走上好道儿。”李允明口中的“穷孩子”,大多是当地的留守儿童。农村小学的基础设施差,教师水平也参差不齐,李允明干脆在书屋办起“第二课堂”,拉着妻子一起义务给孩子们辅导功课。“有时给孩子们讲讲题,有时给他们布置个课外作业,比如写读后感什么的,孩儿们也都乐意。”看着几个坐得规规矩矩写作业的孩子,李允明一脸微笑。
今年7月份刚找到工作的马飞,是一名从朱仙镇走出的普通大学生。“我算是李大伯家比较资深的读者了”,马飞亲切地将李允明称为“李大伯”。2005年“明心文化大院”刚建成,还是初中生的小马飞就到李大伯家看书了。马飞喜欢读一些文学作品,“也不好说读书具体对我有啥影响,但从初中到高中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很好,在班里总排前几名。”这位腼腆的小伙子聊起往事,语气里隐隐还带着一丝自豪。那时的马飞父母都在外务工,小马飞没事儿就往书屋跑,捧着书爱不释手,到了吃饭点,李允明就留他一起吃饭,狼吞虎咽吃完饭后他又一头扎进书本里,继续享受他的精神食粮。“现在逢年过节回家了就去李大伯家看看,去年春节我还和同学一起去给书屋写对联呢。”马飞如今在郑州做服装销售,工作到8点才下班的他和记者聊起李大伯的书屋,一扫工作带来的疲惫,情绪高涨。
在朱仙镇上高中的刘宇,和马飞曾是前后桌的同学,现今和马飞一样在郑州打拼。 “那时在学校借书还要借书证,时间上也受限制,还是到书屋看书比较自由”。刘宇不仅自己去书屋,有时还叫上同学一起去,“有一年冬至,李叔李婶留我们四五个同学吃饺子,那饺子真香,我们吃得特别多,都不好意思了。”刘宇告诉记者,前两天他才给李叔打了电话,询问了书屋和李婶的情况。“想家的时候就会打电话给李叔吧”,这位20多岁的小伙子突然顿了下朝远处望去,“这是一种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感情”。
除了操心小孩儿们的事,李允明还一直琢磨着怎么让更多“大人”走进书屋。悬挂在屋外墙上的小黑板,每周更新着李允明认为对村民有帮助的内容:这周是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介,下周换农业种植新技术,时不时地还来点趣味猜谜,引得过往路人驻足凝望。只在书屋“外”观望还不行,为了让更多人走进书屋“里”,李允明特地将书屋设在进出比较方便的一楼,自己和妻子住在闷热的二楼。
一位在朱仙镇做旅游投资的商人听说了李允明的事迹,主动在李家门前建起了两个阅报栏,为了办好这两个阅报栏,老李可没少下功夫。一个报栏每天更换报纸让村民了解国家政策和当地信息,一个张贴自己拍摄的照片,老李早年在镇政府工作时学过些摄影技术,拍过不少照片,这下全都派上了用场。他每周更换一个主题,如美丽故乡、好婆婆好媳妇,或者是梅兰竹菊照片,“不管在哪儿都不能忘本,咱得让家里人知道自己家乡有多好。我们慢慢都老了,以后家乡建设还得靠年轻人。”
农家书屋图书的管理工作经常让各个地方的管理员头疼,然而这对李允明来说似乎从来都不是个问题。书屋的书很多,李允明按农村人的阅读习惯进行了分类,来阅读的村民只需做简单的登记,也有一些人要把书借回家看的,李允明对借书人既不收押金也不专门记录,书屋从建成到现在,李允明估算了下,少了大致近千本书。“书没了不可惜,都是爱看书的人才来借书。”李允明对此很释然。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书屋的利用率,李允明坚持每周三和周日必须开放,因为这两天正逢河东村集会,总有热心的读者趁赶集的机会来书屋坐坐,李允明准备好了纯净水。为了方便读者摘录资料,李允明还免费提供稿纸和笔墨。
作为农家书屋的管理员,李允明和妻子没有薪酬。据村民介绍,李允明对自己的孩子要求十分严格,全家人都不讲究吃穿,但买书的时候却舍得花大钱。也有人说李允明傻,但李允明不以为然:“钱是身外之物,培养人才最值钱!”
2012年5月李景梅急性脑出血紧急住院,本来就没有多少积蓄的李允明变卖了家里值钱的物件,向亲朋好友借款仍无法支付妻子治疗的全部费用。当地政府了解情况后立刻组织捐款救助活动,河东村的村民积极捐款,一位小学教师在捐款后说:“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伸出援手,让好人有好报,让这个优秀、充满爱心的人早日康复,也好让‘爱心书屋’重新对外开放。”
现在李允明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一边管理书屋一边照顾爱人,书屋也成了老两口最大的精神寄托,“现在放暑假孩子多,看着孩子们读书心里高兴,一开学人少了,心里反而空落落的。”
屋外夕阳已经西斜,暮色渐沉,门外传来张森奶奶呼唤孙儿的声音。“回去吃饭吧!”李允明拍拍张森的头。目送最后一个孩子离去,李允明抓紧时间收拾,扫地擦桌、图书归位,因为他知道,明天,还会有孩子来的。
张森去的“李爷爷家”,就是河东村农家书屋管理员李允明家。
朱仙镇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昔日古运粮河穿镇而过,岸旁杨柳依依,树后瓦房鳞次栉比,该镇木版年画历史悠久素来享有盛誉,另有岳飞、关羽之祠庙,亦为当地人津津乐道引以为荣。朱仙镇有一小村名河东村,时下流行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不打麻将不捣乱,‘文化雷锋’家里转一转”,原来,河东村村民李允明下岗后在自家办起了免费图书室,多年来一直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他,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文化雷锋”,顺口溜里的“家”,说的就是他的图书室。
李允明家坐落在运粮河畔,门前栽绿柳河中浮莲花,青砖白栏,他家木门上的红漆已被时光剥落得斑斑驳驳,门边挂着一个木制的小黑板,上面的粉笔字因为近日暴雨冲刷已经模糊不清,相比之下,还是悬于门头牌匾上的“明心文化大院”几个字亮丽显眼。走进书屋,室内4个大风扇呼呼直转,屋里收拾得干净利索,书架上按照少儿类、生活类、农业科技类、综合类等类别摆满了图书,标签醒目,此外还有两个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开封日报》等合订本,顺着往下翻,居然能发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报纸。此时正值三伏天,人坐着不动就能出一身汗,而书屋里的几个孩子却不顾炎热,正专心致志地埋头书中。
2005年,在朱仙镇政府办公室从事宣传工作的李允明因为机构精简离开了原来的岗位。赋闲后的李允明在村里的时间多了,他发现村里的留守儿童很多,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这些孩子没人管,不是上网吧打游戏就是下河游泳,他对这些孩子的前途感到忧虑,于是便和妻子商量,能不能成立个图书室,也好给这些留守儿童一个去处。
李允明有一儿一女,当时女儿在外地上大学,儿子在读中学,妻子李景梅是当地一名小学教师,家中还有四亩地。夫妻俩一合计,地里的收益、妻子的工资,加上李允明给报社当通讯员赚得的稿费,办个书屋后还能凑合着过日子。
打定主意,说干就干,李允明拿出自己的下岗补助金和部分积蓄近1.7万元,在自家收拾出一间屋子,摆上多年收藏的书籍,免费书屋就这样向村民开放了。李允明给书屋起名叫“明心文化大院”,而他自己,则在家里安心做起了图书管理员。
但是自己收藏的书籍毕竟数量有限,李允明把自己两个孩子用过的教科书也摆上书架,总数才近千本。2008年随着农家书屋工程的推进,“明心文化大院”顺理成章成为河东村农家书屋的建设点,政府给书屋配送了1500册图书,书的种类大大丰富。但李允明并不满足,他利用农闲时节四处奔波,和开封市一些学校联系,通过学校呼吁学生将用过的教辅资料捐给书屋。功夫不负有心人,河南农业科技学院被他的爱心和诚意感动,一口气捐出图书2万册,这让李允明心里乐开了花,如今李允明家的图书已达13多万册。
为了容纳这13多万册图书,李允明在自家楼房旁又盖起了一座筒子楼,将先前60多平方米的书屋面积扩展到140多平方米,图书室刚建成时,最早来看书学习的一批孩子还是李景梅带来的,现在来书屋的孩子越来越多,尤其是暑假期间,来书屋的小学生每天能有四五十个。
“俺这儿就是给穷孩子办的图书室!”56岁的李允明爽朗的声音里透着亲切,“来俺这儿看书的基本都是穷人家的娃,俺盼着孩儿们都能走上好道儿。”李允明口中的“穷孩子”,大多是当地的留守儿童。农村小学的基础设施差,教师水平也参差不齐,李允明干脆在书屋办起“第二课堂”,拉着妻子一起义务给孩子们辅导功课。“有时给孩子们讲讲题,有时给他们布置个课外作业,比如写读后感什么的,孩儿们也都乐意。”看着几个坐得规规矩矩写作业的孩子,李允明一脸微笑。
今年7月份刚找到工作的马飞,是一名从朱仙镇走出的普通大学生。“我算是李大伯家比较资深的读者了”,马飞亲切地将李允明称为“李大伯”。2005年“明心文化大院”刚建成,还是初中生的小马飞就到李大伯家看书了。马飞喜欢读一些文学作品,“也不好说读书具体对我有啥影响,但从初中到高中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很好,在班里总排前几名。”这位腼腆的小伙子聊起往事,语气里隐隐还带着一丝自豪。那时的马飞父母都在外务工,小马飞没事儿就往书屋跑,捧着书爱不释手,到了吃饭点,李允明就留他一起吃饭,狼吞虎咽吃完饭后他又一头扎进书本里,继续享受他的精神食粮。“现在逢年过节回家了就去李大伯家看看,去年春节我还和同学一起去给书屋写对联呢。”马飞如今在郑州做服装销售,工作到8点才下班的他和记者聊起李大伯的书屋,一扫工作带来的疲惫,情绪高涨。
在朱仙镇上高中的刘宇,和马飞曾是前后桌的同学,现今和马飞一样在郑州打拼。 “那时在学校借书还要借书证,时间上也受限制,还是到书屋看书比较自由”。刘宇不仅自己去书屋,有时还叫上同学一起去,“有一年冬至,李叔李婶留我们四五个同学吃饺子,那饺子真香,我们吃得特别多,都不好意思了。”刘宇告诉记者,前两天他才给李叔打了电话,询问了书屋和李婶的情况。“想家的时候就会打电话给李叔吧”,这位20多岁的小伙子突然顿了下朝远处望去,“这是一种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感情”。
除了操心小孩儿们的事,李允明还一直琢磨着怎么让更多“大人”走进书屋。悬挂在屋外墙上的小黑板,每周更新着李允明认为对村民有帮助的内容:这周是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介,下周换农业种植新技术,时不时地还来点趣味猜谜,引得过往路人驻足凝望。只在书屋“外”观望还不行,为了让更多人走进书屋“里”,李允明特地将书屋设在进出比较方便的一楼,自己和妻子住在闷热的二楼。
一位在朱仙镇做旅游投资的商人听说了李允明的事迹,主动在李家门前建起了两个阅报栏,为了办好这两个阅报栏,老李可没少下功夫。一个报栏每天更换报纸让村民了解国家政策和当地信息,一个张贴自己拍摄的照片,老李早年在镇政府工作时学过些摄影技术,拍过不少照片,这下全都派上了用场。他每周更换一个主题,如美丽故乡、好婆婆好媳妇,或者是梅兰竹菊照片,“不管在哪儿都不能忘本,咱得让家里人知道自己家乡有多好。我们慢慢都老了,以后家乡建设还得靠年轻人。”
农家书屋图书的管理工作经常让各个地方的管理员头疼,然而这对李允明来说似乎从来都不是个问题。书屋的书很多,李允明按农村人的阅读习惯进行了分类,来阅读的村民只需做简单的登记,也有一些人要把书借回家看的,李允明对借书人既不收押金也不专门记录,书屋从建成到现在,李允明估算了下,少了大致近千本书。“书没了不可惜,都是爱看书的人才来借书。”李允明对此很释然。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书屋的利用率,李允明坚持每周三和周日必须开放,因为这两天正逢河东村集会,总有热心的读者趁赶集的机会来书屋坐坐,李允明准备好了纯净水。为了方便读者摘录资料,李允明还免费提供稿纸和笔墨。
作为农家书屋的管理员,李允明和妻子没有薪酬。据村民介绍,李允明对自己的孩子要求十分严格,全家人都不讲究吃穿,但买书的时候却舍得花大钱。也有人说李允明傻,但李允明不以为然:“钱是身外之物,培养人才最值钱!”
2012年5月李景梅急性脑出血紧急住院,本来就没有多少积蓄的李允明变卖了家里值钱的物件,向亲朋好友借款仍无法支付妻子治疗的全部费用。当地政府了解情况后立刻组织捐款救助活动,河东村的村民积极捐款,一位小学教师在捐款后说:“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伸出援手,让好人有好报,让这个优秀、充满爱心的人早日康复,也好让‘爱心书屋’重新对外开放。”
现在李允明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一边管理书屋一边照顾爱人,书屋也成了老两口最大的精神寄托,“现在放暑假孩子多,看着孩子们读书心里高兴,一开学人少了,心里反而空落落的。”
屋外夕阳已经西斜,暮色渐沉,门外传来张森奶奶呼唤孙儿的声音。“回去吃饭吧!”李允明拍拍张森的头。目送最后一个孩子离去,李允明抓紧时间收拾,扫地擦桌、图书归位,因为他知道,明天,还会有孩子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