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天,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发布通告,决定对学业成绩没有达到要求的22名学生进行清退。另外,还有40名学生留级。现实一点说,就是开除了22名学生。原因不是违法校规校纪,也不是闯了大祸,很简单,考试不合格。
《人民日报》报道,两天前,985名校华中科技大学发布一则通告,决定把18名学生的本科学历转成专科。原因还是考试成绩不合格。考试不合格的原因,是沉迷网游,“学生本科转专科最大的原因是沉迷于网络游戏。”这18个学生,考入华中科大之后,完全沉湎于打游戏,学习上无法自己坚持,自己完全约束不了自己,补课、休学、留级,都没用,学校只好做出处罚。
两件事情差不多同一时间出来,网上瞬间就炸锅了:“大学不好混了!”
可是,大学原本是用来混的吗?
华中科技大学,如此重牌985大学的学生如此,其它大学的学习情况,你可想而知。《人民日报》刊登过一篇文章,标题很刺眼,《沉睡中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上课时,“清醒没有发呆的多,发呆没有睡觉的多,睡觉没有玩手机的多;下课时,自修没有吃零食多,吃零食没有看连续剧多,看连续剧没有游戏多。”考试时,“不给范围就不会考试,给了范围也只是复印同学准备的答案。”毕业前,“上大学前填报志愿,你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特长,大学毕业找工作了,同样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特长。”学了4年英语,勉强过了4级,可能和外国人基本沟通,都难;写篇800字的文章,比上天都难。专业课一塌糊涂,做了4年试验,定容你都未必会;每学期到来,领来一摞新书,期末再卖出去,还是新的,翻都没翻过……
这是在上学吗?这是在混日子,所以作家清欢说:“在中国,有2000万大学生,在假装上课。”
大学混日子的人,废掉的不只是这4年,很有可能,废了一生。
如果你大学4年混过去,你会丧失掉什么。
第一:体系化的知识与思考
柴静在《看见》中讲过一个故事,她刚进中央台的时候,陈虻拍出一盒烟问她:这是什么?
柴静回答:“……烟?”
陈虻说:“我把它放在一个医学家面前,我说请你给我写三千字。他说行,你等着吧,他肯定写尼古丁含量,几支烟的焦油就可以毒死一只小老鼠,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多少倍。还是这盒烟,我把他拿给一个搞美术设计的人,我说,哥们请你写三千字。那哥们会给你写这个设计的颜色,把它的民族化的特点、它的标识写出来。我给你一个经济学家,他告诉你,烟草是国家税收的大户,如果全不吸烟的话,影响经济向哪儿发展。如果我请你写三千字,你会写什么?”
最后,陈虻问了柴静一句话:“你有自己认识事物的坐标系吗?”
现在,问一下自己,“我有认识事物的坐标系吗?”
第二: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科斯曾发表过一次针对中国大学生的演讲,他提出过一个概念,“思想市场”。
大学,就应该是“思想市场”的承载体,是各类观念、知识、理论的承载体。在演讲中,科斯对于知识的定义是这样的:知识,意味着一个可以自圆其说,符合部分事实的理论。知识不是真理,事实上,从人类历史上可以看得出来,知识一经被提出,就已经过时了,而且是残缺不全,等待更新的,甚至有可能是错的。
也就是说,你接收到的任何知识,都是已经落伍的。
“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出了接受这些知识之外,更重要的能力,在于学习能力。”
遇到新问题,如何解决,如何利用现有的知识、前人的经验,解决。当你要接受一个新的理论,如何尽快啃下,然后能迅速将其利用与实际操作当中来。这些,才是更重要的。
第三:自我教育能力的丧失
有一本书,叫《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有一段话:很多人觉得自己最厉害,是在高中阶段,什么都懂,什么都学,理科文科都懂,800字文章提笔就来,每天看杂志,看很多哲人的思想著作。每天早上很早起来晨读,每天晚上,关灯之前,都要看半个小时书,背几个单词才会睡觉。这种良好的习惯,大概是从初中就开始养成,花了6年时间。大部分人在大学阶段,不到2年,就把它荒废殆尽。以前,7点起床读书,晚上睡觉之前,读书,或者背单词。而如今的大学生,无论是起床,还是睡觉,第一时间,是拿起手机刷微博微信抖音,一刷,几个小时没了。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21天,坚持下来,需要好几年,但毁掉它,几个月半年就够了。大学混过去,自我行为能力的纠正能力,基本也没有。
什么叫自我行为能力的纠正呢?是指你能意识到,你正在做不合适的事情,你知道自己做法不妥,试图纠正。
但在大学里,这种能力,随着混日子时间越来越长,基本就没有了。
大学,真的可以改变你
有一种读书无用论的论调,甚嚣尘上。虽然已经被很多人驳斥了很多回,我依然想要再驳斥一回。大学、学历和能力一样,都至关重要。你比较一下985/211的大学生,和普通本科学生之间的差距,你就明白,读书无用论,真的是扯淡。
大学,真的能改變你,你的人生,你的阶层,你的收入,你的见识,你的人脉,等等。我身边一个朋友,家乡是四川一个小县城偏远小山村,用他的话来说,“如果不是考了大学,我可能这辈子,就在那个小山村了,也许会走到小县城来。但一定不会来广州。”大学毕业后,他去了深圳,有了第一份工作,第一份工资,能养活自己。大学扎实学的知识,都成为他快速成长,获得重用的基础,三年后,他的薪资翻了3倍。如今,他已经为人父,在广州定居,那个偏远的小山村,似乎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过去。
阶层、收入、思想、观念,都改变了。
别再只拿大学当混日子的场所了,混完就出去找工作。大学是你人生下一步起点的基础,是你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最后的过渡期。
好好念大学,真的可以改变你很多。
【解 读】 迷茫者,怎腾九霄为龙?
有学者称,在中国,大学生假装上课俨然成风,数据则是惊人的2000万。近日,湖南一高校一次性清退了22名大学生,就连985名校华中科技大学也对其中的18名学生实行了“本降专”的处分。此次清退,引发了社会的热议:“大学,不好混了。”可是,高校,本就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之所。若培养的是一群沉溺网络、浑噩度日的学生,大学之大,颜面何存?
大学四年,当是量变与质变的过程,你的谈吐、学识、能力、你与别人的差距绝非是在上大学的那一刻就形成的,而是你这四年来积累的成果。這些点滴的量变积累,才能决定未来,决定你能否站在一个更高平台的起点。
或许出发时我们一样意气风发,但并非所有人都会选择沉沦,有人厌学就有人求知,有人放纵就有人克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往往就在你决定的瞬间逐渐拉开。十二年寒窗苦读后的你,可以选择得过且过,让四年后庸庸碌碌的你还是当初入学的样子;你也可以醉心所学,四年后成为了你曾经想成为的那类人,在职场从容不迫,冷静沉着,目光如炬。
如果你只是把大学当成一件华丽的衣裳,他大约就只能遮住你贫瘠的灵魂罢了,同时也将掩蔽你灵魂的光。大学,至始至终都不该沦为一个人“嬉戏”“享受时光”的场所;大学,从来就不是保险箱,而是一个人发展、提升自我,使自己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一个“象牙塔”。可是如果你把大学当成一块宽大的布料,那么它就可以成为一件不甚华美却极温暖贴身的新衣。大学图书馆里浩瀚的书籍甚至可以让你这件新衣变成魔术师身上的法袍,可以用它取出你绚丽多彩的未来和梦想。
所以,请不要在最好的位置上懒惰,当一个人安于现状时,懒惰就会生根,而没有梦想、安于现状,懒惰就会发芽,慢慢的,懒惰的树枝丫繁茂,根蒂深固,不思进取的安逸只会让你越来越迷茫。
沉睡的大学生,你可还记得电影《无问西东》带我们穿梭回的那个时代?在那个物资与师资同样匮乏的年代里,一群抱定为祖国而奋斗的“战士”,创造了西南联大的奇迹。同样的身份,同样求学,一群沉迷网络的人却被勒令退学,留级;一群西南联大的师生却忍辱负重,在泥墙教室里延续中华文明,在隆隆炮火中延续中华文明。而在这同样的位置上懒惰下去的你们,连未来的方向都迷茫不明,何谈延续文明的火种?须知,人生的目的,不是坐上一个多么好的位置,而是尽情地欣赏一场精彩的演出。
十二年的苦读,我们汲汲以求,伏案学习,挥汗如雨。这一切辛苦垫起的是大学的高起点,我们应该站起来张望这个世界。大学不应是桎梏我们的象牙塔,而是我们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大学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与可能,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让我们看到疆域之外更大的疆域,让自己的大学对得起自己十二年的挥汗如雨,这才是青春。
[作者通联:广东汕头市潮南区晓升中学]
《人民日报》报道,两天前,985名校华中科技大学发布一则通告,决定把18名学生的本科学历转成专科。原因还是考试成绩不合格。考试不合格的原因,是沉迷网游,“学生本科转专科最大的原因是沉迷于网络游戏。”这18个学生,考入华中科大之后,完全沉湎于打游戏,学习上无法自己坚持,自己完全约束不了自己,补课、休学、留级,都没用,学校只好做出处罚。
两件事情差不多同一时间出来,网上瞬间就炸锅了:“大学不好混了!”
可是,大学原本是用来混的吗?
华中科技大学,如此重牌985大学的学生如此,其它大学的学习情况,你可想而知。《人民日报》刊登过一篇文章,标题很刺眼,《沉睡中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上课时,“清醒没有发呆的多,发呆没有睡觉的多,睡觉没有玩手机的多;下课时,自修没有吃零食多,吃零食没有看连续剧多,看连续剧没有游戏多。”考试时,“不给范围就不会考试,给了范围也只是复印同学准备的答案。”毕业前,“上大学前填报志愿,你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特长,大学毕业找工作了,同样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特长。”学了4年英语,勉强过了4级,可能和外国人基本沟通,都难;写篇800字的文章,比上天都难。专业课一塌糊涂,做了4年试验,定容你都未必会;每学期到来,领来一摞新书,期末再卖出去,还是新的,翻都没翻过……
这是在上学吗?这是在混日子,所以作家清欢说:“在中国,有2000万大学生,在假装上课。”
大学混日子的人,废掉的不只是这4年,很有可能,废了一生。
如果你大学4年混过去,你会丧失掉什么。
第一:体系化的知识与思考
柴静在《看见》中讲过一个故事,她刚进中央台的时候,陈虻拍出一盒烟问她:这是什么?
柴静回答:“……烟?”
陈虻说:“我把它放在一个医学家面前,我说请你给我写三千字。他说行,你等着吧,他肯定写尼古丁含量,几支烟的焦油就可以毒死一只小老鼠,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多少倍。还是这盒烟,我把他拿给一个搞美术设计的人,我说,哥们请你写三千字。那哥们会给你写这个设计的颜色,把它的民族化的特点、它的标识写出来。我给你一个经济学家,他告诉你,烟草是国家税收的大户,如果全不吸烟的话,影响经济向哪儿发展。如果我请你写三千字,你会写什么?”
最后,陈虻问了柴静一句话:“你有自己认识事物的坐标系吗?”
现在,问一下自己,“我有认识事物的坐标系吗?”
第二: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科斯曾发表过一次针对中国大学生的演讲,他提出过一个概念,“思想市场”。
大学,就应该是“思想市场”的承载体,是各类观念、知识、理论的承载体。在演讲中,科斯对于知识的定义是这样的:知识,意味着一个可以自圆其说,符合部分事实的理论。知识不是真理,事实上,从人类历史上可以看得出来,知识一经被提出,就已经过时了,而且是残缺不全,等待更新的,甚至有可能是错的。
也就是说,你接收到的任何知识,都是已经落伍的。
“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出了接受这些知识之外,更重要的能力,在于学习能力。”
遇到新问题,如何解决,如何利用现有的知识、前人的经验,解决。当你要接受一个新的理论,如何尽快啃下,然后能迅速将其利用与实际操作当中来。这些,才是更重要的。
第三:自我教育能力的丧失
有一本书,叫《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有一段话:很多人觉得自己最厉害,是在高中阶段,什么都懂,什么都学,理科文科都懂,800字文章提笔就来,每天看杂志,看很多哲人的思想著作。每天早上很早起来晨读,每天晚上,关灯之前,都要看半个小时书,背几个单词才会睡觉。这种良好的习惯,大概是从初中就开始养成,花了6年时间。大部分人在大学阶段,不到2年,就把它荒废殆尽。以前,7点起床读书,晚上睡觉之前,读书,或者背单词。而如今的大学生,无论是起床,还是睡觉,第一时间,是拿起手机刷微博微信抖音,一刷,几个小时没了。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21天,坚持下来,需要好几年,但毁掉它,几个月半年就够了。大学混过去,自我行为能力的纠正能力,基本也没有。
什么叫自我行为能力的纠正呢?是指你能意识到,你正在做不合适的事情,你知道自己做法不妥,试图纠正。
但在大学里,这种能力,随着混日子时间越来越长,基本就没有了。
大学,真的可以改变你
有一种读书无用论的论调,甚嚣尘上。虽然已经被很多人驳斥了很多回,我依然想要再驳斥一回。大学、学历和能力一样,都至关重要。你比较一下985/211的大学生,和普通本科学生之间的差距,你就明白,读书无用论,真的是扯淡。
大学,真的能改變你,你的人生,你的阶层,你的收入,你的见识,你的人脉,等等。我身边一个朋友,家乡是四川一个小县城偏远小山村,用他的话来说,“如果不是考了大学,我可能这辈子,就在那个小山村了,也许会走到小县城来。但一定不会来广州。”大学毕业后,他去了深圳,有了第一份工作,第一份工资,能养活自己。大学扎实学的知识,都成为他快速成长,获得重用的基础,三年后,他的薪资翻了3倍。如今,他已经为人父,在广州定居,那个偏远的小山村,似乎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过去。
阶层、收入、思想、观念,都改变了。
别再只拿大学当混日子的场所了,混完就出去找工作。大学是你人生下一步起点的基础,是你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最后的过渡期。
好好念大学,真的可以改变你很多。
【解 读】 迷茫者,怎腾九霄为龙?
有学者称,在中国,大学生假装上课俨然成风,数据则是惊人的2000万。近日,湖南一高校一次性清退了22名大学生,就连985名校华中科技大学也对其中的18名学生实行了“本降专”的处分。此次清退,引发了社会的热议:“大学,不好混了。”可是,高校,本就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之所。若培养的是一群沉溺网络、浑噩度日的学生,大学之大,颜面何存?
大学四年,当是量变与质变的过程,你的谈吐、学识、能力、你与别人的差距绝非是在上大学的那一刻就形成的,而是你这四年来积累的成果。這些点滴的量变积累,才能决定未来,决定你能否站在一个更高平台的起点。
或许出发时我们一样意气风发,但并非所有人都会选择沉沦,有人厌学就有人求知,有人放纵就有人克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往往就在你决定的瞬间逐渐拉开。十二年寒窗苦读后的你,可以选择得过且过,让四年后庸庸碌碌的你还是当初入学的样子;你也可以醉心所学,四年后成为了你曾经想成为的那类人,在职场从容不迫,冷静沉着,目光如炬。
如果你只是把大学当成一件华丽的衣裳,他大约就只能遮住你贫瘠的灵魂罢了,同时也将掩蔽你灵魂的光。大学,至始至终都不该沦为一个人“嬉戏”“享受时光”的场所;大学,从来就不是保险箱,而是一个人发展、提升自我,使自己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一个“象牙塔”。可是如果你把大学当成一块宽大的布料,那么它就可以成为一件不甚华美却极温暖贴身的新衣。大学图书馆里浩瀚的书籍甚至可以让你这件新衣变成魔术师身上的法袍,可以用它取出你绚丽多彩的未来和梦想。
所以,请不要在最好的位置上懒惰,当一个人安于现状时,懒惰就会生根,而没有梦想、安于现状,懒惰就会发芽,慢慢的,懒惰的树枝丫繁茂,根蒂深固,不思进取的安逸只会让你越来越迷茫。
沉睡的大学生,你可还记得电影《无问西东》带我们穿梭回的那个时代?在那个物资与师资同样匮乏的年代里,一群抱定为祖国而奋斗的“战士”,创造了西南联大的奇迹。同样的身份,同样求学,一群沉迷网络的人却被勒令退学,留级;一群西南联大的师生却忍辱负重,在泥墙教室里延续中华文明,在隆隆炮火中延续中华文明。而在这同样的位置上懒惰下去的你们,连未来的方向都迷茫不明,何谈延续文明的火种?须知,人生的目的,不是坐上一个多么好的位置,而是尽情地欣赏一场精彩的演出。
十二年的苦读,我们汲汲以求,伏案学习,挥汗如雨。这一切辛苦垫起的是大学的高起点,我们应该站起来张望这个世界。大学不应是桎梏我们的象牙塔,而是我们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大学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与可能,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让我们看到疆域之外更大的疆域,让自己的大学对得起自己十二年的挥汗如雨,这才是青春。
[作者通联:广东汕头市潮南区晓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