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白与杜甫》的一些异议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eri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白与杜甫》(下简称《李杜》)是一九七一年出版的郭沫若的著作。郭老在书中谈了不少有益的意见,但也有些惊世骇俗的议论,引起了很大反响。郭老这部著作是启发人们思考许多问题的。
  当然,谁也不是先知先觉,时代的风气总会对人们或多或少地有些影响。特别是在林彪、“四人帮”猖狂活动时期,他们控制了舆论,这时占统治地位的极左路线深入到各个角落,流风所及,贤如郭老也难于避免。我们不必为贤者讳,我们今天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目的就是更好地清除极左路线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影响,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运用马列主义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作品。
  下面分几个小题来论述。
  
  一评价作家的依据是什么?
  
  评价作家要依据作品,看来是没有疑义的,可是到了具体问题上未必每个评论者都是如此明确的。
  文学艺术是认识和掌握世界的一种手段,从这点来看,它与科学技术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文学艺术是诉诸感性的,并且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因此文学艺术作品不仅要真实地、典型地再现现实生活,而且要塑造能够唤起人们审美冲动的美的艺术形象。这些形象所展示的客观的社会意义和满足人们审美要求的程度是我们评价艺术作品和作家的主要依据。评价杜甫及其诗作也是如此。他用尽毕生精力写下了一千四百多首诗歌,在这些诗中他塑造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许多典型人物形象。这里有农民、士兵、军官、贵族、书生、商人等,并且描绘了这些典型人物所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这一切生动地再现了大唐帝国——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过程。他从各个角度描写了人民所受的苦难,反映了人民的呼声(包括爱国主义呼声)。在占杜甫作品绝大部分的抒情诗中塑造了一个与国家、民族、人民同命运、共甘苦的诗人自我形象。他的一生中遭受了许许多多苦难,但是不管生活的道路有多么艰难,他的忧国忧民之志愈挫愈坚,如倾日之葵,朝海之流,永不变其初衷。他的诗深深激动着后代读者,告诉人们在艰难的条件下如何去作一个真正的人。许多对国家、对人民无比忠诚的仁人志士不少是受到杜诗哺育的。北宋末有位民族英雄李纲说得好:“时平读之,未见其工。迨亲更兵火丧乱,诵其词,如出乎其时,犁然有当于人心,然后知古今绝唱也。”文天祥是一个更突出的例子。在他为民族献身的艰苦而漫长的道路上任何压迫利诱都没有能够动摇他,他是那样自觉地接受着各种考验,从容不迫地走向光荣的归宿。在这期间杜诗是他重要的精神支柱。他说:“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为代言之。玩之不置,但觉为吾诗,忘其为子美诗也。”为此他集杜诗二百首。在《读杜诗》中说:“黄土一丘随处是,故乡归骨任磋跎。”杜诗更坚定了他为国献身的意志。可以说这是杜诗的光荣。如果我们无视杜诗的艺术形象及其在社会实践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只摘其只言片语,零篇碎句,甚至肢解割裂,断章取义,或吹捧,或贬低,都是不符合实际的。鲁迅先生在四十多年前就对任意歪曲陶潜表示过不满:“倘有取舍,即非完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李杜》之中有不少地方是这样的。例如脍炙人口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的是封建社会里一个正直善良的知识分子,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屋漏床湿,不能安眠。他从自己的苦难联想到天下人的苦难,进而愿意牺牲自己也盼望人们幸福。这首诗是十分感人的,因为它深深地挖掘了每一个善良的普通人都具备的崇高情感,这种情感在普通人那里也许仅仅是一个念头,一个转瞬即逝的愿望,马上就会被淹没在庸俗琐碎的生活之中,而诗人抓住了这种美好的感情和崇高的愿望生动地在诗中再现了,使读者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从而能够抵御利己主义的尘俗观念的侵袭。直到现在我们读到它时还深深地被激动着。可是郭老无视通篇,却抓住了“盗贼”、“寒士”这两个词指责杜甫谩骂了“贫穷的孩子”(贫下中农子弟),而要庇荫的却是“寒士”——封建社会的士人(臭知识分子)。当然仅此两条,在那时就是了不起的罪名,那么自然这是充分体现了地主阶级的“阶级立场和阶级情感的”。且不说这两词的解释站不住脚,即如郭老所释,指责也还是不能成立的。我们还要看看这首诗在一千多年的传诵中的实践效果。北宋的王安石诗曾说:“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可见杜甫这首诗是一直在鼓舞人们为了人民的利益作出自我牺牲的!又如《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中塑造了一个对国家充满了责任心(成都是防异族——吐蕃侵扰的前线)、豪爽、热情的老农的形象,表现出诗人和农民的融洽关系,也反映封建国家差役的繁重(严武是个例外)。可是郭老却抓住题目说这首诗美化了严武,而杜甫是为了得到报酬——“一言而赏至百万”,才写这首诗的。在关于杜甫是否是“人民诗人”的问题上(当然这可以讨论),也仅仅是抓住《喜雨》中的“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吴越”和《夔府咏怀》中的“绿林宁小患,云梦欲难追;即事须尝胆,苍生可察眉”(解释也有误,详见后)的几句诗就作出否定的结论。我以为这个结论是要通过研究其全部作品,并依据其作品的艺术形象所体现的主要倾向来作出的。
  我们在分析文学作品时往往用对作家世界观的分析,代替对作品的分析,特别是在分析古典文学作品的时候。《李杜》的“关于杜甫”的部分前六章就是这样。作者分析了杜甫的地主“阶级意识”、“门阀观念”、“功名欲望”、“地主生活”、“宗教信仰”、“嗜酒终身”,都属于对诗人主观世界和生活习惯的分析。不用说这些分析往往并不妥当,即使完全正确,也不能代替对作品所提供的形象的客观社会意义的分析。作家世界观虽然和作品有联系(特别是抒情诗),但毕竟是两回事。大家熟知的恩格斯论巴尔扎克、列宁论托尔斯泰都说明了他们的作品的客观意义和他们世界观特别是政治观点、哲学观点的矛盾。几乎每个优秀的古代作家都有这个问题。杜甫自幼把诗作为“吾家事”来作,这不仅是因为家学,而且也是时代的风气使然。后来由于生活动乱,诗人被抛到人民的队伍里,他就用诗来描写时事,甚至可以说他自己也没想到他的一千多首诗再现了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不可避免的过程,更没有料到他的诗会给后来的忧国忧民之士那么大的鼓舞。又如《北征》,诗人是当作奏章来写的,可是他的如椽巨笔描绘了战争动乱给国家人民带来的灾难与痛苦,表达了辗转于战火中的人民的希望。
  在分析作家思想的时候,也不能用考证他的家世出身和所受教育的影响来代替。作家象普通人一样,他们的思想首先是由自己的社会实践、生活道路决定的。我们常说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这个社会存在首先就是指人们实践性的社会活动。所以薄有田产的杜甫的地主官僚家庭会给他思想打上一定的烙印,“奉儒守官”的儒家教育也会给他带来不少的影响,但决定他思想的,还是十载长安的“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与辛酸,是“三年饥走荒山道”和人民共同饱尝的战乱、饥饿之苦,是“田父要皆立,邻家问不违”的和农民亲密无间的生活,这些,正是这些,是杜甫思想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不是《孟子》“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名句的改写,而是严酷的现实生活在他头脑中的反映。“长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在日暮天寒的山谷中挖掘黄独,决非相信了孔老二的“民以食为天”,而是饥苦生活的驱使。我想起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所说的一段话:“有一个好汉一天忽然想到,人们之所以溺死,是因为他们被关于重力的思想迷住了。”我们是不是也有时要闹这样的笑话?
  
  二不能苛求古代作家
  
  研究古代作家要把他放回到本来的时代,不能用现代的标准衡量。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地深化,因此后人总是有较多的根据去指责古代人的。我们自认为学得了马克思主义的道理,站在古人肩上对他们指手划脚、说三道四是何等快意,然而这样作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它既不能揭示对于后代作家有启示意义的真理,也不能帮助人们从古代作品中获得艺术享受。这样作文学史的研究工作,我以为是失败的。对于古代作家是不能苛求的,应该把作家放到时代座标上和他的前代及当代去比较。不应该指责他比后代少作了些什么,应该看他比前代多作了些什么。不要苛求作家去完成他当时所不能完成的使命。
  《李杜》的作者对于杜甫所提出的种种苛求不仅是古代作家不能完成的,甚至也不是现代作家所能胜任的。例如谈到杜甫的《咏怀五百字》时说杜甫描写了阶级矛盾,但又说:“既认识这个矛盾,应该怎样处理这个矛盾!也就是说你究竟是站在哪一个阶级立场上为谁服务!”在谈到《新安吏》时说:“使人民受到这样的灾难到底是谁的责任,应该怎样解救这种灾难?”讨论到《无家别》时甚至要求给“何以为蒸黎”这个问题找出答案。如果作不到这些,诗人的同情便是廉价的同情,也就不是安慰人民而是安慰自己。这样的指责是不切实际的。这不仅是杜甫时代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是整个封建社会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因为农民不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者,他们不能为自己以至为全社会指出一条解放的大道(这个问题较复杂不详述),如何能要求作家为人们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呢?也许郭老会说为什么不写人们的反抗呢?首先,我们不能把没有描写人民反抗的文学作品一概骂倒。如果没有描写人民反抗的文学作品都在扫荡之列,那么我们的文学史几乎等于空白。即如写农民反抗的《水浒》,最后还写了起义者被招安呢!我以为文艺家首要的任务在于忠实地、典型地再现现实生活。每天发生在人们身边的大量事物,人们不一定都有深刻的认识,甚至许多人麻痹了,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文艺家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再现现实生活,从而使人们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唤起人们,使人民为改变自己的处境而奋斗。不仅文艺家提出的问题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解决方案同样也是生活的反映。当现实生活还不存在有答案的时候怎么能叫作者去虚构、编造一些答案呢!象科学的推论要遵循一定逻辑程序一样,现实生活也是有着自己的发展逻辑的。作家不可能脱离这个逻辑虚构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文艺家的虚构决不能超出当时人类认识水平之外。十七世纪法国的布瓦洛说:“你能想象比太阳更大的太阳,却不能想象比太阳更亮的。”正说明了这一点。试想在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经过了一百多年安定生活的中原地区的人民突然受到异族的侵扰,人们颠沛流离,辗转沟壑,受尽兵燹之害,摆在人民面前的是如何保卫自己的家园,把异族侵略者赶出去。因此肃宗在灵武继位,表示要恢复中原,因而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张巡颜真卿等人保土抗敌的斗争也得到人民的大力支持。这个时候杜甫写出的新娘鼓励丈夫:“勿以新婚念,努力事戎行。”老翁的自誓:“尸积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方为乐土,安敢尚盘桓。”这些并非是地主“理想化的人民”;而是抗敌斗争中涌现的真实。《通鉴》中不就记录着“卫州妇人侯四娘,滑州妇人唐四娘,甘州妇人王二娘,相与歃血请赴行营讨贼”吗?人民了解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尽管他们需要忍受痛苦,他们也知道统治阶级不公平地把抵御异族侵略的担子完全放在他们的肩上,完全不顾他们死活地拉派役。但是人民也感觉到这不仅是为封建国家承担义务,而且也是在直接地保卫着自己的利益。杜甫生动地描写了这些,也就是真实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时代。
  当然杜甫是生活在八世纪的诗人,他的出身和时代必然会给他的思想带来许多局限。我们说他是伟大的,这是把他和前代诗人和当代诗人相比。他的思想决离不开他的时代。因此对功名的欲望,以门阀自矜,受宗教思想的影响,正说明多么伟大的人物也决不能完全飘浮在高空,一点不受时代风气的影响,特立而独行的。
  
  三关于苏涣
  
  这里想说明两点:是否封建时代的背叛者都值得表彰?哥舒晃的广州政变是否有积极意义?在极左路线统治时期,只要看到史书上记到某某盗或某某贼一定要表彰为农民起义,看到有点叛逆性格的人物一定要大加吹捧。苏涣由于他的活动(年轻时在巴中号曰白跖,后参加哥舒晃叛乱)和变律诗,郭老把他封为有“造反精神”的勇士,因而应被追认为“人民诗人”。关于苏涣“名曰白跖”时的行为如何,史料缺乏,难以判断。不过从他遗下的四首诗中有两句说“一夫不得意,四海行路难”。也就是说如果自己不得意就要打家劫舍,让谁也不得安生。最后他充当了哥舒晃叛乱活动的“谋主”。哥舒晃是少数民族,他杀了当地刺史吕崇贲,割据州郡,实是安史之乱的继续,中唐藩镇割据之先声。这样的造反怎么能说“是完全有理的”呢?苏涣是对封建统治者不满的,从他的诗中也可以看出他有一股不平之气。但是由于他对国家人民缺乏责任感,于是就无所而不为。这正象宋代华州狂士张元一样,由于科场不利,于是就高吟“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一时飞”,西窜夏国投靠异邦,杀元吴为患边疆。所以有叛逆性格的人如果缺乏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感,也会干出坏事来的。
  
  四对杜诗的一些错误理解
  
  错误可分两种。一种是由于有先入为主的成见,因而对杜诗作了歪曲;一种是沿袭错误的旧注。这里仅举几例,以见一斑。
  1.《遣遇》诗是揭露横征暴敛、苛差劳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丈夫死于百役,可是寡妇仍难免此灾,这是怎么造成的呢?诗人激愤地说:“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莠蒿。”这本来是很明白的,把矛头指向上层统治者,而作者却说这是“归罪于在下的奸猾小吏”,而在上的“贵人是仁慈的”。为了说明这点,郭老在引诗时删去了“闻见事略同,刻剥及铅刀”,“索钱多门户,丧乱纷嗷嗷”,其实这四句很重要,它指明了这些灾难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既然是普遍的(“闻见事略同”),怎能怨下面小吏呢?所以“岂不仁”是愤激之词。这一点连封建词臣仇兆鳌都是有所感觉的:“豪吏侵夺,贵人独可坐视乎!”“曰‘岂不仁’,讽刺隐然。”
  2.《上水遣怀》是从岳州到潭州路上写的,这时诗人在饥饿中辗转,仅存一息。他回忆起自己的一生的遭遇,十分悲愤,而且他眼前遇到的一些少年辈又对诗人十分无礼。他想到古代贤人屈原、贾谊也曾到过这里,因而写道:“中间屈贾辈,谗毁竟自取;郁没二悲魂,萧条犹在否?”郭老说:“这冷淡严格的态度有点惊人,照他看来,屈原、贾谊遭到谗毁是活该,是咎由自取。”这里分明是诗人以屈贾自况,否则吊问“二悲魂”“萧条犹在否”干什么?谗毁自取是统治阶级对一切由于他们的迫害而横被灾祸的人的训斥,杜甫不是也受到这种训斥吗?封建史臣不是说他“性褊狭”吗?所以这里既非自我责备,更不是指责屈贾,而是把矛头指向制造灾难的统治者。此诗中对那些少年新贵的指麾无礼也气愤地说:“后生血气豪,举动见老丑。”如照郭老的诠释,这里一定是赞美那些少年后生的豪举而自哀自艾自己的老丑了。
  3.《官定后戏赠》是一首自嘲的诗。本来诗人怀抱稷契之志,经过千辛万苦却得到一个“河西尉”的小官。这是直接镇压人民,负责“分判众曹,收率课调”(《新唐书·百官志》)的小官。杜甫的好友高适就作过这种官,后来他不干了,赋诗言志说:“鞭挞黎庶令人悲。”当鞭挞的职责完成得不好时,自己也难免受到鞭挞。高适一定对杜甫讲过这一点,所以杜甫在送高适的诗中说:“脱身尉簿中,始与楚辞。”可是命运却让杜甫任此职了,所以他坚决不干,后被改任“率府参军”,一个管器杖的闲官。当时杜甫已是“贫到骨”了,是“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裘何啻联百结”的。所以他这个“不作河西尉”是需要一些勇气的。在这首自嘲诗中有壮志未酬的愤懑,有风尘俗吏的悲哀,有对于直接参与镇压人民活动的不满与厌恶。而郭老对这首诗的解释说表现了杜甫“挑肥择瘦”,“留恋都门生活而不愿意去穷乡僻境与民众接近”。这好象在要求诗人要坚决服从封建统治者的分配了。
  4.《夔州咏怀》中的“绿林宁小患,云梦欲难追;即事须尝胆,苍生可察眉”的解释是沿袭旧注造成的错误。“绿林”并非一定指农民起义,凡是反叛朝廷者都可以这样称呼。当时农民起义很少,给社会带来动乱的主要是藩镇割据和异族的侵扰。“云梦”一句用《史记》“高祖伪游云梦”的典故。汉高祖此行为了防止韩信的叛乱。此句意为象高祖那样顺利防止和平息叛乱是不可能了,非如郭老所说的用《左传》定公四年“楚子于云中遇盗”之典;如用此典则应是“悔难追”而不是“欲难追”了。后二句意为应处处学勾践卧薪尝胆,这样就要减轻百姓负担,因为他们的疾苦已经可察于眉宇之间了(“民之疾苦可察于眉宇之间”,典出《东方朔传》)。
  5.对《新婚别》,郭老指责诗人是以“地主生活习惯写‘贫家女’”的。根据是“贫家女”不能脱离劳动,何至于“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古代妇女在太平时候很少参加室外劳动。男耕女织就是这种分工的概括。直到解放前北方农村还是如此。至于“父母养我时”这两句也证明不了新妇的地主阶级的生活习惯。地主豪门深宅大院,何须躲藏。正因为是贫家女,没有阃内外之别,所以才须“日夜令我藏”。
  
  五由于疏忽而引史失实
  
  1.开篇引《通鉴》“肃宗宝应元年八月……”(第123页)。宝应是代宗年号。
  2.第125页言杜甫在左拾遗任内以疏救废相房获罪,被谪贬为“华州司功”。查杜甫被贬华州在上疏救一年之后,出自何因,史无明文,诗中也无可征者。那次救只被肃宗放归探亲。
  3.第39页说,张“投降了安禄山,又为安的部下所杀”。据史书记载,张在肃宗收复两京后被流放岭表。
  4.第117页引了《诗经·七月》的几句诗“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并说“这歌颂秋收的快乐多么开心!”其实《七月》一诗充分描绘了农奴一年所受的苦难。他们冬天“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春天是“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经过了一年的辛苦,岁终还要“跻彼公堂”为农奴主祝福。这里本身就有许多眼泪,那里来的“快乐”和“开心”。
  5.第154页言天宝九年杜甫年三十九岁,曾经直接进献《雕赋》。其实献《雕赋》应在献《三大礼赋》之后,序有明文:“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献《三大礼赋》是天宝十年,献《雕赋》约在天宝十二、三年。
  6.最后所附年表中言,天宝五年杜甫与王维、岑参、郑虔等交游。查此时郑虔被贬在外,何由交游?
  以上谈了一些对郭老《李杜》一书的异议,笔者读书不多,定有许多不妥之处,望读者指正。
其他文献
黄玛赛和她的自传    在西班牙,黄玛赛是中国问题的权威。  黄玛赛的父亲黄履和,浙江余杭人,是清朝驻西班牙公使,一九○一年与比利时贵族勃罗特小姐结婚,生下两个女儿,长女呐定,次女即玛赛。  玛赛生于一九○五年,随父在马德里公使任上受的童年教育。辛亥革命后,黄履和于一九一三年奉调回国,在外交部任职,全家回到北京,定居东城遂安伯胡同,后迁居东总布胡同。  在北京,玛赛与其姊呐定同在法国教会办的圣心学
期刊
南宋有两位女词人是大家最熟悉的。一是李清照(1084—约1151),一是朱淑贞(生卒年不详)。李有《漱玉词》,朱有《断肠词》。朱氏所嫁非人,终生愁苦。李氏家庭生活起先是较幸福的,但金兵入侵,政局变乱以后,丈夫病故,种种忧患在折磨她,终于郁郁死去。  李清照和她丈夫赵明诚是宋代有名藏书家及古文物鉴赏家。赵明诚的《金石录》,闻名于世,书后有李氏的序,兹摘录如下:    予以建中辛巳归赵氏。时德甫(按即
期刊
不久前,我见到了日本京都雄浑社近两年来新出版的几本《郭沫若选集》。当翻阅这几本采用最新的译文和印刷装帧都非常精美的选集时,我就感觉到这套选集的出版,正好表达出了日本人民对郭沫若的深厚敬爱的感情。  我们知道,郭沫若在他的一生当中,曾经在日本度过了两个长长的十年:第一个十年从一九一四年到一九二三年,是他留学的十年;第二个十年从一九二八年到一九三七年,是他亡命的十年。在这两个十年当中,他把日本看成是他
期刊
蒋光慈编《中国新兴文学短篇创作选》    值此“左联”成立五十周年纪念之际,我们深深地缅怀着左翼文艺运动创始期开辟草莱的拓荒者们,其中许多志在前驱的左翼作家,为创立、拓展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贡献了青春、热血以至生命,他们的名字应该用金字刻在中国文学史上。  鲁迅曾极其悲愤地写道:“要牢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历史的第一页,是同志的鲜血所记录,永远在显示敌人的卑劣的凶暴和启示我们的不断的斗争。”(《二心
期刊
星期日,小飞雪找小朋友玩去了。家中难得的安静。我开始修改一篇稿子,我的爱人Y翻阅外文资料,女儿春雨在一旁练习书法。忽然,一阵悠扬的歌声从窗外传来。大抵这歌声引起了春雨的某种联想吧,歌声一停,她便抛出一个问题来:  “爸爸、妈妈,你们谁听过‘颤动满心喜悦的男中音’吗?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啊?”  “?”开始,我和Y似乎都没听明白,怔了一下;待恍然有所悟,不禁相视大笑起来。Y刚喝了一口茶水,没来得及下
期刊
读了《读书》第九期,发现几个小问题,禁不住要饶几句舌。  第一是黄裳的《谈“题跋”》最后提到郑西谛(振铎)师于一九三七年秋手书上板的《西谛所藏善本戏曲目录》的跋尾问题。他说“刻成后只印了少量的蓝印本。”这话不够准确。一般地讲,木版刻成,总是先用色印若干部,即所谓“红印本”;然后再用靛色印若干部,即所谓“蓝印本”;最后才用墨印。大抵是“红印本”最少,“蓝印本”次之,通行的则都是墨本。蓝印之后,木版已
期刊
可怜(注)的凤霞于一九七五年突患重病,不能动转,送医院抢救。不幸的是,医院当时把她所患的“脑血栓”误诊为“脑溢血”,可能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以致形成至今未能痊愈的左肢行动不便的后遗症。在三年之后,一次脑血管造影检查时才得到确诊,而现在患病已进入第五个年头了。  和我相识的某一些女同志那样,凤霞对待生活心胸不够开阔,想不开,爱后悔。常常说:我不该这样,不该那样……得病的这四年多以来,更爱说:“假如我没
期刊
编者按:本刊误排之处也很不少,有的是我们加工不够,有的是没有校出来,希望我们做出版工作的同志共同努力,提高书刊质量。    开架和丢书是一对矛盾    每当我去王府井买书,或是在新华书店门前走过的时候,常常会涌出联想:一、眼见书店里外男女老少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兴旺景象,就会想起旧中国著名的生活书店读者云集的情景;二、看着书店内把读者同书架隔开的一排排长长柜台,就会想起当年生活书店全部开架接待读者
期刊
以今视古,哲学家的缺点是荒谬,政治家的缺点是愚蠢。古罗马的哲学家、政治家西塞罗就说过:“任何荒谬绝伦的东西,都可以在哲学家的书里找出来。”同样,在每个政治家那里,也都可以找到不该做而做了、该做而没有做的愚蠢来。  这本不足为怪,人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活动,难免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宋代的陆象山说过一句中肯的话:“论古之是非得失易,言今之施设措置难”。所以这不能算是他们的缺点。  然而,今之视古,犹后之
期刊
略评严秀同志的《论“歌德派”》    编者按:本文作者自荐,要对严秀的文章“开个头炮”,我们尊重作者意见,予以刊载。看来对“歌德”问题的讨论,很有好处。只是希望多说理,不要打棍子。    对于李剑同志《“歌德”与“缺德”》一文的讨论,已持续了好几个月了,近已渐渐静寂下来。本来,这种学术问题,通过论战双方的热烈争鸣,畅所欲言,以理服人,完全可以辨明是非曲直。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这场论战中(姑且算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