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_t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各类高校都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本文剖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双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推动多学科双语课程建设、加深教师对双语课程意义与内涵的了解和提升学生英语水平三个方面给出对策建议,以期提高地方本科院校双语教学的质量,推动双语教学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双语教学 教学质量
  在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是我国为了应对激烈的世界竞争、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有益尝试,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2001年教育部就提出了“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的要求”,2005年又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在教育部的政策引导下,不但各类重点院校积极推进双语课程的建设,地方本科院校也在双语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师培训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暴露出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地方本科院校双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是指用两种语言教授非外语类课程的一种教学方法,以两种语言为工具,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运用[1]。在实际应用中,双语教学使用比较多的是教师采用英语编写的非英语类课程的教材,采用中文和英语两种语言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双语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不均衡
  地方高校在积极推动发展双语课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课程设置不均衡的情况,大多数双语课程为经济管理类课程,少数为计算机类课程,传统的理工类课程几乎没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个。
  首先,政策导向问题。教育部在最初推动高等学校双语教学时,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急需大量具有较好的外语基础,且有很强专业技能的国际化人才,因此建议首先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及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中予以推广[2]。在教育部政策的引导下,各类高校都在上述学科尝试双语教学,尤其是经济管理类。
  其次,教师资源问题。双语课程对教师的英语水平要求比较高,目前担任双语课程任课教师的主力军是具有留学背景的专业课教师。然而,目前地方本科院校中具有留学背景的老师主要集中在经济管理类专业。
  最后,教材的限制。双语教学的开展一方面需要任课教师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另一方面需要适合的双语教材。为了实现双语教学的初衷——有利于传授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与国际教育接轨,首选外语原版教材。然而,原版教材存在价格高、订购周期长的问题,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所以为了既满足双语教学质量,又不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地方本科院校一般选择影印版的教材,但是各类出版社引进原版教材也集中在经济管理类和信息技术类。
  (二)教师对开设双语课程的目的与意义并不理解
  现在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的老师都在积极参加双语教师的培训,以期能够承担双语课程的授课任务。这种积极性并不是源于对双语课程建设的热衷,更多是为了经济利益或者职称的晋升,多数老师并没有思考过双语课的意义所在。双语课不是单纯的外国语言学习课程,而是大学生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口,学生可以通过这扇窗开阔眼界,了解外面的世界[3],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国际上最新的学科前沿,掌握专业的词汇和理论,熟悉国际化的教学体系。由于并不理解双语课程的目的与意义所在,多数老师并不会深入思考双语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等,影响双语课的授课效果。
  (三)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课堂教学质量一方面受教师水平和能力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学生资质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多为二批本科院校,学生的高考分数差距较大,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就导致双语课程的吸收程度差别很大。很多学生因为英语不过关,导致课上听不懂老师的讲授,课后看不懂教材,长此以往,学生对双语教学产生消极情绪与逆向行为,表现出在双语教学课堂上心不在焉,被动学习甚至要求教师单纯用汉语授课等情形[4]。另外,由于学生英语水平有限,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只能停留在基础理论,不能深入展开,教学手段也以讲授为主,没有办法让学生更多地参与。
  二、地方本科院校双语教学的探索
  (一)推动多学科双语课程的建设
  在全球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国家急需各个领域的具有全球化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国际化人才的多样性需求,向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双语课程也需要扩大覆盖领域。为了改变双语课程建设不均衡的状况,学校要加大双语教师资源的储备。一方面,引进更多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理工类教师,另一方面,加强对传统理工学科老师的双语培训,出版社方面也引进更多原版教材,让学校有更多双语教材可以选择。
  (二)加深教师对双语课程意义与内涵的了解
  学校应该积极创造一个鼓励有能力的优秀教师承担双语课程教学的工作环境,并制订系统的双语教师持续培训计划。教师要量力而行,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和职称的晋升盲目开设双语课程。首先教师应该具备开设双语课程的基本能力,能够用流利的英语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其次,教师应该明确开设双语课程的目的与意义,并积极地思考如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实现课程目标。
  (三)通过语言强化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学生的英语水平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为了强化双语教学效果,在学生入学后应对学生进行英语强化,使学生具备接受双语教学的能力。另外,同一专业双语课程的安排也应循序渐进,英语授课所占的比例应逐渐增加,提高学生的适应性。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通过第二课堂、实践环节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双语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体验,避免消极情绪的产生。
  三、结语
  地方本科院校双语教学的实践已经有了十多年时间,各级教育管理机构都在积极引导高校双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学校在积极摸索双语教学的管理体制,教师在积极探索双语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学生也在积极适应双语教学对他们提出的新要求。政府、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多方努力,将会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双语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有真.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60-62.
  [2]何伟.重庆高校双语教学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14.11:118-119.
  [3]韦曙林.高校双语教学的课程定位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201-202.
  [4]张蓓,周文良.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研究——基于归因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15(5):97-104.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摘 要: 文章在介绍慕课内涵与发展的基础上,对慕课的优点与不足进行分析,并就如何使慕课稳步发展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 慕课 优点 不足 措施  一、慕课的内涵与发展  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指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近年来开放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型课程模式,是面向社会公众的免费开放式网络课程。其中“M”代表大规模,一门课程动辄可上万人,多则十几万
期刊
摘 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渠道,而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时效性弱化的困境。实践教学是不同于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载体。在实际教学中出现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从认识层面和操作层面剖析实践教学现存问题的根源所在,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增强实践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有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高素质人才发展计划的不断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得到极大发展。21世纪是人才的竞争,而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素质的竞争。音乐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高等教育教学、培养全面人才的重要教育形式之一。本文从音乐对大学素质的作用入手,分析音乐教学对大学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 音乐教育 创造力 大学素质教育  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在人类发展的
摘 要: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基本形式。二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反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分离给人类带来的不良影响,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必须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兼备的,这是深化改革的需要,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关键词: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创新型人才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辩证关系  (一)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