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养成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小学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学科课程,它既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品德知识和规范要求,更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规范行为,即学会做人。
但是,许多学校在这一学科的教学中存在许多的不足。一方面,由于许多地方对学校和教师的考核仍停留在学生成绩方面,让学校教育工作出现“重智轻德”的现象。一部分学校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流于形式,把它当成所谓的副科,当作可有可无,可上可不上的课程。另一方面,一些老师虽然接受了新课程的理论学习,但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在教学中,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社会、脱离家庭,重于“说教”,形成了知、行不能统一的问题。为了使这门课程能更切实际地体现和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就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回归生活。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尝试,我在教学中逐渐建立起生活化的小学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方式,强化思想品德教育的生活指导功能,让小学思品课教学成为回归生活的教学,让小学思品教育成为回归社会的教育。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中构建起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就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如何立足生活、回归社会谈谈自己的点滴看法。
一、全面解读课标与教材,充分认识课程的重要性,把握课程的生活性和社会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养成教育的主要阵地,对学生的德育有着重要的地位。学校和教师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这一课程的重要性。教学中要加强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全面解读课标,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充分认识到课程的生活性、社会性和综合性。
二、充分挖掘生活资源,将课堂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德育不仅仅在课堂上,它还蕴藏在多彩多姿的生活中。《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我们的生活资源,将课堂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生活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它包括图片、电视、电影、录像、录音等资料,可以使教学更生动、更直观,既有利于增加教学的信息流量,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永恒的愿望》时,在课前准备中,我让学生收集由于战争而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历史图片,我则准备有关的音像资料。教学时我利用这些资料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事实说话,将遥远拉近,让历史复活,将课堂上的“理”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的破坏,触动学生的心灵,更深切体会到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另外,教师还可以将来自学生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在教学三年级下册《你的心情我理解》时,如果我们只是单纯的依据教材的内容教学,虽然会起到一定的教育效果,但是肯定不会更深层次的触动学生的心灵。所以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把班级里面发生的真实的事情融进去。我巧妙地把学生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闹矛盾的事件编排成小品,让学生在表演中,在观看中,在解决矛盾中,深刻体会到同学之间应该如何互相理解,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自己应该如何处理,学会主动与朋友真诚地沟通,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只有引入生活资源的活水,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三、教学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社会中去体验、实践
教学要回归生活,走入社会,要充分利用蕴藏于儿童生活中的丰富素材,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只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才能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才能逐步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如教学《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时,我开展了“清晨大发现”调查活动,布置学生观察清晨都有哪些人为我们的生活辛勤劳动着,他们是怎样做的,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让学生在调查实践中感受到他们为我们付出的辛勤劳动,进而感激他们,尊重他们的劳动。又如教学“家乡的打工者”这一主题活动时,因为班级中有一部分学生家长在外面打工。我让学生通过电话、书信、面谈等方式采访自己的家人和亲属,了解他们在外打工的经历和感受,了解每位打工者的艰辛,了解父母的辛苦,再让学生给在外打工的亲人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他们的谢意和慰问。这次活动之后,很多家长都反映孩子懂得体谅自己了,特别是留守学生与父母更是拉近了彼此的心。一些家长更是提出要多开展一些这样积极有益的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实际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开展,活动前我们要有周详的计划,认真做好组织安排,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和活动时间,活动后更要注意积极地评价,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在活动中认识、参与社会,才能收到实效。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向社会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到社会中去实践,从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只有走出学校小课堂,走入社会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才能让学生在发展中生活,在生活中发展。
总之,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让《品德与社会》教学真正植根于真实的社会生活,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提高课堂有效性,真正使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确立起健康向上、合理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生活理念,确立积极生活态度,形成健康人格,促进学生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但是,许多学校在这一学科的教学中存在许多的不足。一方面,由于许多地方对学校和教师的考核仍停留在学生成绩方面,让学校教育工作出现“重智轻德”的现象。一部分学校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流于形式,把它当成所谓的副科,当作可有可无,可上可不上的课程。另一方面,一些老师虽然接受了新课程的理论学习,但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在教学中,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社会、脱离家庭,重于“说教”,形成了知、行不能统一的问题。为了使这门课程能更切实际地体现和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就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回归生活。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尝试,我在教学中逐渐建立起生活化的小学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方式,强化思想品德教育的生活指导功能,让小学思品课教学成为回归生活的教学,让小学思品教育成为回归社会的教育。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中构建起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就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如何立足生活、回归社会谈谈自己的点滴看法。
一、全面解读课标与教材,充分认识课程的重要性,把握课程的生活性和社会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养成教育的主要阵地,对学生的德育有着重要的地位。学校和教师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这一课程的重要性。教学中要加强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全面解读课标,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充分认识到课程的生活性、社会性和综合性。
二、充分挖掘生活资源,将课堂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德育不仅仅在课堂上,它还蕴藏在多彩多姿的生活中。《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我们的生活资源,将课堂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生活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它包括图片、电视、电影、录像、录音等资料,可以使教学更生动、更直观,既有利于增加教学的信息流量,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永恒的愿望》时,在课前准备中,我让学生收集由于战争而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历史图片,我则准备有关的音像资料。教学时我利用这些资料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事实说话,将遥远拉近,让历史复活,将课堂上的“理”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的破坏,触动学生的心灵,更深切体会到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另外,教师还可以将来自学生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在教学三年级下册《你的心情我理解》时,如果我们只是单纯的依据教材的内容教学,虽然会起到一定的教育效果,但是肯定不会更深层次的触动学生的心灵。所以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把班级里面发生的真实的事情融进去。我巧妙地把学生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闹矛盾的事件编排成小品,让学生在表演中,在观看中,在解决矛盾中,深刻体会到同学之间应该如何互相理解,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自己应该如何处理,学会主动与朋友真诚地沟通,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只有引入生活资源的活水,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三、教学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社会中去体验、实践
教学要回归生活,走入社会,要充分利用蕴藏于儿童生活中的丰富素材,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只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才能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才能逐步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如教学《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时,我开展了“清晨大发现”调查活动,布置学生观察清晨都有哪些人为我们的生活辛勤劳动着,他们是怎样做的,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让学生在调查实践中感受到他们为我们付出的辛勤劳动,进而感激他们,尊重他们的劳动。又如教学“家乡的打工者”这一主题活动时,因为班级中有一部分学生家长在外面打工。我让学生通过电话、书信、面谈等方式采访自己的家人和亲属,了解他们在外打工的经历和感受,了解每位打工者的艰辛,了解父母的辛苦,再让学生给在外打工的亲人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他们的谢意和慰问。这次活动之后,很多家长都反映孩子懂得体谅自己了,特别是留守学生与父母更是拉近了彼此的心。一些家长更是提出要多开展一些这样积极有益的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实际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开展,活动前我们要有周详的计划,认真做好组织安排,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和活动时间,活动后更要注意积极地评价,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在活动中认识、参与社会,才能收到实效。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向社会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到社会中去实践,从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只有走出学校小课堂,走入社会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才能让学生在发展中生活,在生活中发展。
总之,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让《品德与社会》教学真正植根于真实的社会生活,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提高课堂有效性,真正使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确立起健康向上、合理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生活理念,确立积极生活态度,形成健康人格,促进学生素质得以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