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社会与日本社会的比较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yitian1046906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有着两千多年的交流历史,因为相邻,被称作“一衣带水”的两国,又由于日语中夹杂了大量的从中国传过去的汉字,又被称作“同文同种”,但即使这样,近一百多年来,两国间却是以“虽相距甚近,但却不知对方心中所想”的状态相处着。两国同属于汉字文化圈,但在义理,人情,信义,面子,孝敬父母等方面,表面上看起来相似,但在深层次方面却是不尽相同的。所以由于对于两国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的欠缺而引起的误解和偏见,甚至产生纠纷和摩擦也不会令人感到诧异了。只要人们在经营社会生活,对于所有人的社会生活来说,如何更加顺畅地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以毫无夸张地说成是最重要课题之一。
  1、中国和日本,内亲外疏的意识
  根据原始儒教所说的“亲疏之分”的脉络,在现代,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按照其所生活的环境,对于自己人和外人有着明确的亲疏之分。在欧美人的人际关系中,这种内亲外疏的意识并不会那么强烈的感受到。
  但是,在中国和日本等同属于儒教文化圈的国家当中,对于自己知道的人或是亲近的人的态度,以及对于不怎么熟悉的人的态度是有着极大的不同,这种情况经常会出现。例如,在日语的敬语体系当中,对于处在自己的身边人的环境中,如果其是比自己年纪大或是职位高,与其说话时就会使用敬语,但是当处在外人的环境中,与自己的长辈或是上司等说话时,不使用敬语是一种礼仪。在汉语中也有区别亲疏内外的敬语,且有各自的特征。汉语中的敬语比起亲疏和内外,更常用于上下级的关系中,与此相对,日语中不区分上下级与亲疏内外,都需要注意区分是否要使用敬语,这一点十分必要。特别是在对于内外之间这一点上的严格要求与汉语有着极大的不同之处。
  社会是一种生物。反映社会的语言也是一种生物。语言在接受社会的变化和文化等的影响的同时,也会经常反映这个社会的现状,与这个社会共同生存,共同向前发展变化。对于语言来说,任何一种语言与使用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都有断也断不了的关系。语言是考察文化或社会的一面镜子。通过语言,我们可以从中考察出这个社会经过长年发展所积累的思想、宗教、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文化,以及每日都在发生的变化。
  在日语的语言环境中,举个例子,在工作当中,如果交易商的某某课长打来电话,如果他找的人不在的话,这时使用谦让语是比较普遍的,但如果是课长夫人打来电话,则要使用敬语回答。这是因为,相对于外面的人来说,交易商的课长也是属于自己人,而对接到课长夫人电话的社员来说,他们就是完全没关系的外人了。
  这就与以纵向构造为主的中国社会不一样,日本社会是既有纵向构造也同时具有横向构造,根据所谓的“家族式集团”传统所衍生出的文化规定的。
  这种内亲外疏的意识表露在外面称作集团主义,对于集团内来说有着强大的统治力,能够激起万众一心的力量,而对于集团外来说,则拥有着强大的竞争力,能够发挥出为了最大的努力,从而达成最终的目标。
  2、中国和日本,中国人的接客
  在中国,“客人”这个名词一般都是指私下里交往的人。而在公务层面上来说,“客人”一般都是使用客户、顾客、乘客、来宾等词语来代替。中国和日本在对于私下里的与客人相处之道也是有着极大的不同。如果,中国人在工作上的接待人方式与私下里接待人的方式一样的话,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日本人会如此的重视在工作上的接待了。
  关于在私下里接待客人的方式,中国人远远的超出了日本人的想象。中国人私下里为了招待客人甚至可以去借钱来买酒和菜肴。这对于日本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像这样的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招待客人的方式的出现,是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有这样的一种心理,那就是面子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在招待的过程当中,还有一种期待,那就是“用小虾米来钓大鱼”。而中国人在对待公司的顾客等的时候,通常是采用公务性质的态度来应对,没有上述那么的热情,但也一般是对待自己的朋友或者熟人的那种“热烈欢迎”式的态度来应对的。在国营饭店里,当这个饭店老板的朋友或者熟人来的时候,老板为了招待他们,会使用上好的食材,自己下厨,用心去做出量多味美的菜肴来。大部分情况下,日本人是根据招待预算来接待客人,而中国人则是看招待什么人来决定出多少钱。
  3、中国和日本,关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在中国,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相对于日本人之间要短的多。如果一个日本人对此不了解的话,假设她是女性,当觉察到将要被男性触碰身体时,可能就会产生误解,觉得这个中国男性是不是有什么别的目的去接触她。在外面排队的时候,为了防止其他人插队或硬塞进来,大家都是紧密地排着队,这是会结果论来看待这个问题。不如把这个问题看成是大家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让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实现这个愿望。也就是说,本来,中国人的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就比日本人来的短。日本人的对人距离感仅仅表现在与那个人的亲密程度上,而中国人的特征是,对不认识的人的距离也是很短。但是,中国人如果在已知对方的情况下,与人之间的距离就会立刻缩短。两国人都是在以亲密度为基准来判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只表现在外部的行动这一方面,在内心,心理状态也是同样的。
  4、中国和日本,对于“关系”的使用与利用
  在日语中有个叫「こね」的单词,也叫コネクション,是外来语,来自英语中的connection。在中国称作“关系”。其定义为“为了实现自己的欲望,而使用自己所拥有的人际资源”。在日本社会中,有无关系也极大地影响着就业等人生的大事,在人生道路中的处境也经常出现差异。在中国社会中,如果缺少了与人关系这一环是绝对不可以的,是否有关系,在某些场合下,可能还会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中国社会中关系的重要性是日本社会中的关系比较不了的。与人关系的这一范围能不断扩大的话,就能得到更多的关系,就能对自己的人生起到更大的帮助,能实现法律所不能达到的作用。关系还和权力密切相关,其还被称作为了实现欲望的润滑剂。
  关系有大小之分。一般来说,距离更近则关系更大,反之则更小。这与对象人的亲密度也是一样的。当然,如果同时出现有关系的对象人,都能够达成相同目的的话,肯定优先使用关系大的那一位。
  5、总结
  中国和日本被看成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同属于东亚文化圈的中国和日本有着共通的文化基础。两国之间,自古以来就有交往,近些年来,根据互惠关系,在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了大范围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更加活跃起来。在中日两国之间,对于家庭和社会的态度是有差异的。不仅拥有相同的相互协调的自我观念,对于日本人来说社会是有可能指向家族血缘之外的社会关系。而与此相对,对于中国人来说,作为从传统文化传下来的血缘关系的认同感是被期待的优势,可以看作为了家人在社会上尽情表现。如何以似是而非的中日生活文化为突破口,在民间及个人水平层面,而且应该是从一般的人们所生活当中的事情或行动方式,价值观或想法,增进相互间真诚的了解,知晓中国人和日本人,中国社会和日本社会的异同。此时此刻,我们应该再进一步努力去追求这些。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中村 治(1994).「日本と中国、ここが違う」徳間書店
  [2]園田茂人(2001).「中国人の心理と行動」日本放送出版協会
  [3]「中国社会の基層変化と日中関係の変容」2014.07(中旬刊)愛知大学国際中国学研究センター
其他文献
期刊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十八大报告,创新理论与伟大实践交相辉映,通篇
摘要:加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更成为当前社会财政制度的新要求。鉴于此,本文介绍了新形势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及其建立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改革支付制度所面临的障碍,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希望可以为国库收付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点思路。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改革措施  前言: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经济体制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之前的计划经济到现在的市
人生第一份工作,可能与成功有关,也可能与成功无关,文中主人公恰恰通过第一份工作,定位了人生,定位了成功.rn讲起高中毕业后38年这段痛并快乐的创业历程,平头,国字脸的王惠国
期刊
期刊
中共中央酝酿红军西征和出兵陕南计划,周恩来请张学良为红军提供必要的现金和军火帮助  1936年5月中旬,中共中央酝酿红军西征。同时,决定派红二十八军出陕南,与陈先瑞部第七十四师会合,转进河南,争取在鄂豫皖三省间取得新的发展条件。5月12日,周恩来与张学良秘晤于肤施。会谈中,周恩来向张学良通报了正在酝酿中的西征和出兵陕南计划,着重地请张学良提供红军必要的现金和军火帮助,提出了七九子弹10万发的单子,
周恩来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还是一位文艺工作的好领导、好指挥、好导演、好朋友,是我国文艺界人士的知心人。  政治上关心  周恩来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他本身也是一位知识分子。而且,他认为新中国的大多数知识分子已经是劳动人民的一个组成部分。  1962年,周恩来在广州参加全国科学、戏剧创作等会议时,3月2日在大会上发表了题为《知识分子问题》的讲话。在这个著名的讲话中,他说“知识分子不是
平和质。该体质人群体形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精力充沛,睡眠、食欲好,平时患病少。养生法: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睡眠。坚持锻炼,年轻人可适当
2019年4月21日,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发生系列自杀式恐怖袭击.斯里兰卡政府法医部门高级官员维里昂加称,21日上午,两名自杀炸弹携带者袭击了科伦坡海滨的香格里拉酒店,其余五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