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型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iki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家都在对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我校根据学情和校情,对反馈型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探索反馈型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中应用的可行性,培养适合国家和时代需要的合格公民。
  【关键词】初中历史;反馈型课堂模式;宋代经济;教学应用
  新课程改革以来,历史课堂教学纷纷进行改革。从形式上看,历史课堂里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史料的丰富和补充,课堂组织形式的多样化,课堂气氛的活跃,似乎历史课堂已经达到了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效果。但是,在学习结果和素养培养的评价中,我们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反馈型课堂教学模式是我校从校情、学情出发,探索的一种教学模式,试图找出更适合我校历史教学发展的新路子。
  一、反馈型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和理解
  反馈型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在反馈型历史课堂的基础上,以教师、学生之间的互相反馈为基本教学纽带,调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综合了“讲谈—接受式”历史教学模式注重系统传授历史知识的特点,也能够结合“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特点,注重学生自学、反思、沟通,教师也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这种教学模式也可以在学生反馈信息后,教师有针对性的创设教学情境,在课堂中穿插“参与—活动式”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能融合目前最常见的几种教学模式,充分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在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反馈型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大致可以分为学前反馈阶段、教学设计阶段、课堂反馈阶段、学后反馈阶段。
  二、反馈型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学生的学前反馈
  学前反馈阶段可以通过调查、布置问卷、写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理解来源小报告等等方式,掌握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基本了解情况,方便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学生的知识主要来源采取不同的学前反馈方式,反馈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和经验,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结果进行教学设计。
  以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一课之中“手工业的兴盛”部分为例
  以上这个学前反馈设计,是教师基于教材设计内容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提前进行教材学习,在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能够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2.课前教师的设计
  历史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正确使用历史教材,要避免“教教材”的简单讲授过程。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里,学生存在“知道多,懂得少”“什么都知道一点,一点都不知道”的现象。对学生已知知识的处理,对已经“确定性知识”的不断更新,补充史料,佐证历史事实。根据以往教学过程中的体会,结合学生实际,课前的教学设计中预设一些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从基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从“关注知识”拓展到“关注素养”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课前、课后反馈的问题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以及学生历史素养培养的程度。
  以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一课之中“手工业的兴盛”部分为例
  在一般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往往将合作探究的问题放在课堂之中,学生需要时间去讨论、总结,然后再进行分享。在反馈型课堂中,我们将这一环节放在了课前,让学生在课前就完成了这一环节,然后在课堂中,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直接让学生进入分享的环节,减少了教师讲授的时间,教师可以将时间放在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学生课前反馈出来尚未解决的问题,对知识进行“二次挖掘”。
  3.课中学生反馈
  课堂是师生之间直接交流、反馈、再交流的一个反复过程,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成为一个思考者,应该允许学生在课堂中不断提出自己的疑问,释疑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之一。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练习等不同的方式,反馈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以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一课之中“手工业的兴盛”部分为例:
  课中学生反馈,能让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对学生的疑惑进行及时答疑,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的最有效的途径。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是“活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理解能力,在不偏离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的情况下,及时调整教学环节、教学步骤和教学时间。
  4.学后反馈
  一个新课堂的结束,不代表本节课的知识学习就已经结束。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简单传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历史社会功用,认识了人、事、现象的过去,理解它的现在,判断它的未来。因此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应该成为课后反馈的重点。
  学生学后的反馈,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练习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这是简单,最基本的一种方式。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查找历史史料,去佐证自己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彼此讨论,解答问题。学生可以从历史档案、证人的叙述、报刊杂志、书信、日记、产品、照片、历史地点、艺术品、人口普查、税收记录、建筑等历史记录中找到历史问题,而且还要调查历史资料是否具有偏见,是否具有歪曲事实或有意识地忽略、缩减或无中生有的杜撰等现象,测量其真实性、权威性、一致性和完整性,从而培育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素养。
  以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一课之中“手工业的兴盛”部分为例布置课后拓展活动:
  三、反馈型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
  反馈型课堂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反馈”,学生要实现反馈,就必须要参与教学全过程,不断地将学习的效果反馈给教师,这充分调动了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反馈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教师接收到反馈的信息,就能准备的把握“学情”,能有效地整合教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在新课程标准下,新版部编历史教材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注重贴近现代社会,贴近学生的生活,避免了抽象的历史概念和理性知识,但是同时增加了很多相关史事和大量的插图。这一改革,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学习和理解教材,但是同时也增加了教师课堂的教学内容。反馈型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课前自学教材进行反馈,可以让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把握,有效的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大大提高,深受学生喜欢。
  2016级初一学生历史反馈型课堂模式自我评价统计表
  但是,反馈型课堂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遭遇了不少问题。首先,课前反馈和课后反馈增加了学生学习时间和教师的工作时间,在初中教学阶段,要和其他会考学科抢时间,遇到比较大的困难。其次,教师对课堂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分析整理,难度比较大,初中生的反馈能力比较弱,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教师的不断引导。第三,教师需要重新定位角色,教师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也是一个学习者,要不断的更新知识,提升自我。学生的角色也要重新定位,不仅仅是一个学习者,也是一个知识的分享者,教学的参与者。
  教学模式的把握,不仅要知道其结构方式和运行程序,能够“照着做”;而且要掌握其蕴含的教学思想或意向,能充分实现其教学目标。反馈型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探索应用,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知识的传授和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国家培养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部编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美)Bruce Joyce,MarshaWell,Emily Calhoun.荊建华,宋富钢,花清亮(译).教学模式》(第七版)[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1.
  [3](美)荷烈治等.牛志奎(译).教学策略——有效教学指南(第八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王会玲.对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思考[J].新校园:理论版,2012(4):181.
  [5]肖川.教育永恒的支柱:历史与文学[J].辽宁教育,2003(5):37-38.
  [6]张雪燕.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三种基本模式[J].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2010(1).
其他文献
【摘要】众多语文教学实践证明,把平时的课堂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智慧地有机结合起来,将读写落到实处,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非常有效的。在我看来,以片段形式写作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课本资源,结合具体教学情况,加强阅读教学中的写作,巧妙地设置片断进行写作练习,将静态文本还原为动态写作,课堂将变得更加科学有效。  【关键词】片段练笔;读写结合;绽放光彩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主要内容和
【摘要】有效备课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不竭源泉。在备课中构建知识体系、确定能力考查层级、根据学情因材施教、呈现教学过程等要素都可以通过创建思维导图来实现。创建思维导图有助于教师在备课时进一步弄清楚“教什么”“为什么教”和“怎样教”等问题,不失为提高课堂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道德与法治》;备课;应用策略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备课是实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效率取决于课堂实践教学,而最主要的小学语文实践教学无疑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语言文字的训练。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学生才能真正融入学习空间,才能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发展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素质,语文课堂才显得富有活力和魅力。  而依托于阅读教学的课堂小练笔,是新课程语文教学中一种比较常见的习作训练方式。它是在
【摘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的朗读水平,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准。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并注重指导朗读的方法。  【关键词】书声飞扬;朗读指导;乐趣;层次;激情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的朗读水平,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准。书声琅琅必然是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因此,数学教学的目标也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关注与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案例谈几点体会。  一、以生为本,营造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  郭思乐教授曾指出“让儿童取得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依靠
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高度重视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严格规范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管理工作;明确责任,狠抓工作落实等要求。  第一,高度重视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各地各校要将兼职教师队伍纳入各地各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到学校兼职任教。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对小学数学计算的要求是:正确、熟练、合理、灵活。其中,灵活运用20以内加减法是一年级数学计算的能力要求。20以内加减法是整数四则运算的基础,若基础不牢,学生进一步学习百以内的加减法是有难度的。作为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面就结合笔者教学的体会谈谈看法。  一、培养良好的习惯,是准确计算的保证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笔者发现小学生计算错误主要在于没养成良好的习
【摘要】人教版三年级第七册第三单元的课文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应该怎样观察与思考。让学生读了这些故事有所启发、有所收获。但单凭本单元的4篇文章的学习对于达成该目标是有所欠缺的。所以,笔者以《惊弓之鸟》为“点”拓展带动“1 X”的群文阅读。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并在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渗透读与写的结合,使群文阅读与单个文本的阅读之间形成互补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群文阅读;“
7月3日上午,我校在第一会议室举行了2019年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多元一体研学旅行教材开发研究》立项开题仪式。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地理暨研学旅行教研员施美彬、广东教育学会研学旅行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会长刘李伟教授、秘书长杨斯月博士、《广东教学报》执行副主编郭强先生,我校谢东旭副校长、黄海军副主任,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参加了本次开题会。学生处黄海军副主任主持会议。  开题仪
【摘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也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理解题意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前提,引导学生根据相关的数据和关键词吃透题意,降低解题难度,提高审题能力。应用题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注重借助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对解题方法的掌握。借助实物学具,动手操作,使其更直观,从而简化解题过程。这实用的解题技巧,有利于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