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教育的价值在于,让学生在五个层次获得进步与发展,即“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及“发现·创新”。而这五个层次从具体目标要求上看,体现了语文学科素养培养的全面性与感知性。如要求学生能“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与优秀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领异标新,走进新的领域”等。当然,学生这种判断、选择与感知能力,即为语文“味觉”能力。
一、导入处——循味导“趣”
导入是语文课堂的引子,既可是对文章内容的概化表述,也可通过故事讲述与情境营造的方式,奠定课堂教学基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教学活动的有序、有效进展。
悠然静谧的《雨巷》中,优美的场景与幽怨的撑伞人互为辉映,既是美感与渴望的交织,更是理想与现实的碰撞。考虑到现代诗的朦胧与唯美,笔者在导入设计时,顺“文风”而下,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开始了“雨巷之旅”——
“与春天邂逅,染得一身馨香;与晚风邂逅,嗅得一帘幽思……邂逅,是一种相遇,更是一种追求。在一个落着幽怨、绵长之雨的雨巷,撑开伞,逢着丁香一样的姑娘,是何等惬意之境。而戴望舒先生正是这缕情思、这种美好的亲历者,今天我们有幸走进并品味这优美的意境。”
优雅隽美的诗词与意境深远的散文,因其自身所具备的“语文味”,教学时教师可采用类似如上方式导入,语词尽量优美、诱人,而其他文体的课文,如驳论文《拿来主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等,这些均带有极为强烈的批判性,所以运用优雅的文字导入教学显然是不合适的。可以说,不同文体、不同内容的佳作,其显示出的“味”是个性化的,导入教学尤其需“循味而为”。
二、情境处——玩味知“情”
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鉴于鲁迅情感抒发的激烈性,文字部分可能更多地在于抒情,对于“游行现场”及“遇害情境”的表述不多。在进行该课的教学时,笔者将“三·一八惨案”相关的背景资料制作成视频,并将文内重点语句作为配音,进行穿插播放,形成了极为强烈的情感氛围。
如在播放“三·一八”惨案政府卫队在镇压游行学生时,将文中“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部分作为配音;在播放“三·一八”惨案场景再现时,引入“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一句作为总结性评论。
课文内容及课外资源的穿插,不仅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二者兼得,而且能够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再次品读、玩味,从而于点滴文字中感受到更多文化与语言魅力。在整体感知之后,笔者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到这些配音语句,并重点赏析。学生们在品味语言的同时,又能于脑海中重现“三·一八”惨案的相应画面,从而深入领悟并形成共鸣,与鲁迅一道发出肺腑深处之“呐喊”。
三、主题处——赏味得“法”
一篇佳作一般都是作者生活经历的艺术化表现,是其对客观世界的真情感喟或理性思考。这种感喟与思考正是文章的主题。如《边城》一文,我们只有深入了解沈从文对“庸俗、自私、小气、市侩”都市社会的诊视意图,才能理解《边城》“一赞一贬”的情感主题(一赞:赞扬故乡淳朴的民风;一贬:痛斥都市社会的腐朽与病态)。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通过体味文章背景、感知作者思维、赏读总结性或关键性词句,可引导学生对主题进行更为客观的定位。①作品是在个体经历与社会背景的合力推动下形成的。在体会个体经历的基础上,体味文章的社会背景,可奠定文章主题基调。②换位并靠近感知作者的思维世界,可对文章的主题布局产生清晰的走向引导。③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文章的主题,主要体现在材料资源选择、布局及用词造句上。因此,拥有发现“骨干”字句的眼睛、精准的味蕾,将使得学生在理解文章主题选择上更为明晰、准确。
四、总结处——回味成“习”
一般认为,课堂结末的间段,学生的学习效率最为低下。不过,这段时间也是课堂回味与成果积淀的重要阶段。孔子云“温故而知新”,我们权可以理解“知新”为成果与感悟的积淀,而此必须依赖“温故”才可予以实现,即回顾课堂知识构架、回味文章学习交流等。这时候,要想让课堂整体有效,教师对文本学习过程的引导回顾以及结束语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在史铁生《我与地坛》一课临近结束时,笔者首先将关于“地坛角色认知的讨论过程”“‘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辩论”“文章寄托的作者情感”等内容进行了回味与解析,并将其分派于不同的小组,要求其推选小组代表进行陈述,并形成“小组收获”贴于“每课成果栏”中。此后,笔者对《我与地坛》全课进行了总结——
“正如我们所谈,地坛俨然已成为史铁生的精神家园。许多年后,无论是母亲还是地坛,都是其笔耕不辍、笔下生花的动力所在。一生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不幸,但是能够于不幸中找到持续依赖的奋斗理由,这是成功的前提与本色。希望我们也能在困境中寻得‘地坛’,共勉共进。”
类似以上的回味总结,在我的课堂中已经成为常态。同时,学生们也逐步形成“学习——讨论——回味”的课堂交流习惯。
语文之味在于文体之“异”,在于情感之“隐”,在于过程之“真”。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能够走进文本的多味世界,无疑是幸运的。不过正因如此,引导学生用好“味觉”,走进并感知作者的精神世界,就成为一份尊贵的责任。此外,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鼓励学生品味文本以外的生活将会给高中语文学习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资源。
作者简介:福建省漳平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一、导入处——循味导“趣”
导入是语文课堂的引子,既可是对文章内容的概化表述,也可通过故事讲述与情境营造的方式,奠定课堂教学基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教学活动的有序、有效进展。
悠然静谧的《雨巷》中,优美的场景与幽怨的撑伞人互为辉映,既是美感与渴望的交织,更是理想与现实的碰撞。考虑到现代诗的朦胧与唯美,笔者在导入设计时,顺“文风”而下,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开始了“雨巷之旅”——
“与春天邂逅,染得一身馨香;与晚风邂逅,嗅得一帘幽思……邂逅,是一种相遇,更是一种追求。在一个落着幽怨、绵长之雨的雨巷,撑开伞,逢着丁香一样的姑娘,是何等惬意之境。而戴望舒先生正是这缕情思、这种美好的亲历者,今天我们有幸走进并品味这优美的意境。”
优雅隽美的诗词与意境深远的散文,因其自身所具备的“语文味”,教学时教师可采用类似如上方式导入,语词尽量优美、诱人,而其他文体的课文,如驳论文《拿来主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等,这些均带有极为强烈的批判性,所以运用优雅的文字导入教学显然是不合适的。可以说,不同文体、不同内容的佳作,其显示出的“味”是个性化的,导入教学尤其需“循味而为”。
二、情境处——玩味知“情”
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鉴于鲁迅情感抒发的激烈性,文字部分可能更多地在于抒情,对于“游行现场”及“遇害情境”的表述不多。在进行该课的教学时,笔者将“三·一八惨案”相关的背景资料制作成视频,并将文内重点语句作为配音,进行穿插播放,形成了极为强烈的情感氛围。
如在播放“三·一八”惨案政府卫队在镇压游行学生时,将文中“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部分作为配音;在播放“三·一八”惨案场景再现时,引入“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一句作为总结性评论。
课文内容及课外资源的穿插,不仅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二者兼得,而且能够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再次品读、玩味,从而于点滴文字中感受到更多文化与语言魅力。在整体感知之后,笔者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到这些配音语句,并重点赏析。学生们在品味语言的同时,又能于脑海中重现“三·一八”惨案的相应画面,从而深入领悟并形成共鸣,与鲁迅一道发出肺腑深处之“呐喊”。
三、主题处——赏味得“法”
一篇佳作一般都是作者生活经历的艺术化表现,是其对客观世界的真情感喟或理性思考。这种感喟与思考正是文章的主题。如《边城》一文,我们只有深入了解沈从文对“庸俗、自私、小气、市侩”都市社会的诊视意图,才能理解《边城》“一赞一贬”的情感主题(一赞:赞扬故乡淳朴的民风;一贬:痛斥都市社会的腐朽与病态)。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通过体味文章背景、感知作者思维、赏读总结性或关键性词句,可引导学生对主题进行更为客观的定位。①作品是在个体经历与社会背景的合力推动下形成的。在体会个体经历的基础上,体味文章的社会背景,可奠定文章主题基调。②换位并靠近感知作者的思维世界,可对文章的主题布局产生清晰的走向引导。③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文章的主题,主要体现在材料资源选择、布局及用词造句上。因此,拥有发现“骨干”字句的眼睛、精准的味蕾,将使得学生在理解文章主题选择上更为明晰、准确。
四、总结处——回味成“习”
一般认为,课堂结末的间段,学生的学习效率最为低下。不过,这段时间也是课堂回味与成果积淀的重要阶段。孔子云“温故而知新”,我们权可以理解“知新”为成果与感悟的积淀,而此必须依赖“温故”才可予以实现,即回顾课堂知识构架、回味文章学习交流等。这时候,要想让课堂整体有效,教师对文本学习过程的引导回顾以及结束语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在史铁生《我与地坛》一课临近结束时,笔者首先将关于“地坛角色认知的讨论过程”“‘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辩论”“文章寄托的作者情感”等内容进行了回味与解析,并将其分派于不同的小组,要求其推选小组代表进行陈述,并形成“小组收获”贴于“每课成果栏”中。此后,笔者对《我与地坛》全课进行了总结——
“正如我们所谈,地坛俨然已成为史铁生的精神家园。许多年后,无论是母亲还是地坛,都是其笔耕不辍、笔下生花的动力所在。一生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不幸,但是能够于不幸中找到持续依赖的奋斗理由,这是成功的前提与本色。希望我们也能在困境中寻得‘地坛’,共勉共进。”
类似以上的回味总结,在我的课堂中已经成为常态。同时,学生们也逐步形成“学习——讨论——回味”的课堂交流习惯。
语文之味在于文体之“异”,在于情感之“隐”,在于过程之“真”。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能够走进文本的多味世界,无疑是幸运的。不过正因如此,引导学生用好“味觉”,走进并感知作者的精神世界,就成为一份尊贵的责任。此外,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鼓励学生品味文本以外的生活将会给高中语文学习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资源。
作者简介:福建省漳平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