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海关总署决定自7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海关通关一体化,启用全国海关风险防控中心和税收征管中心,税收征管方式改革扩大到全国口岸所有运输方式进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全部章节商品。全国海关实施“一次申报、分步处置”,企业可以在任意一个海关完成申报、缴税等海关手续,申报更自由、手续更简便、通关更顺畅。
从上海试点到全国推广
2016年6月1日,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在上海启动试点。一年来,上海海关对照改革“效果图”,努力建成“样板间”,一体化通关正在成为全国普遍适用的常规通关模式。
上海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是海关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海关监管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2016年6月1日,海关总署在上海成立了风险防控中心和税收征管中心,并选取13家企业,正式在上海启动通关一体化改革,通关一体化改革让通关环节瘦身。企业在货物通关时一次申报,海关对货物安全准入、合法进出口等要素完成甄别后,先予放行,其他手续在货物放行后完成。
在持续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到今年4月份,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模式报关单已占到同期全国进口报关单总量的50%,通关速度和效能得到有效提升。
今年6月,上海海关对上海关区试点货物进口额前200位的企业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点企业对改革总体感受“很好”或“较好”的达到92.7%,认为改革提升通关效率、简化通关手续、减少通关成本、关企沟通协调顺畅的分别达到94.4%、95.5%、88.3%、96.1%。与2016年9月开展的抽样问卷调查结果相比,试点企业对改革总体感受的好评度提高了30%,其他四项指标的正面评价比例均上升了15%以上。
7月1日,通关一体化扩大到进口领域全口岸、全运输方式、全章节商品,全国4万多家企业受益,贸易便利化水平和海关监管效能得到同步提升。
海关通关一体化影响深远
全國海关通关一体化实施后,会给我国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其一,海关管理格局调整。
全面启用风险防控中心和税收征管中心(“两中心”),实现了风险防控、税收征管等关键业务集中、统一、智能处置。对通关企业而言,无论在哪里通关,全国海关都是同一执法口径和监管标准,为企业提供统一的通关便利待遇。
海关总署在青岛、上海、黄埔设立3个一级风险防控中心,分别负责水运、陆运、空运的风险防控工作。目前,海关总署风险防控中心(青岛)于7月1日正式启动。海关总署还在各直属海关设立二级风险防控中心。两级风险防控中心分别负责全域性和本关区安全准入风险防控,形成错位分工、协同叠加的工作格局,合力打造全国水运口岸安全屏障。
海关总署还设立了上海、广州、京津三个税收征管中心,对涉税申报要素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和处置,重点防控涉及归类、价格、原产地等税收征管要素的税收风险。上海、广州、京津三个中心分别负责机电大类(机电、仪器仪表、交通工具类)、化工大类(化工原料、高分子、能源、矿产、金属类等)、其他类(农林、食品、药品、轻工、杂项、纺织类及航空器)等商品。7月1日起,上海、广州和京津税管中心全面启用,实现进口领域全部运输方式和税则章节全覆盖。
其二,“一次申报,分布处置”,货物通关流程发生变化。
以前通关业务的流程是:企业在网上申报后,关务人员要在大厅等待叫号,海关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人工接单,审核关税并缴纳税款后等待放行,在这种“串联式”作业流程下,办好一票业务一般要半天时间。自7月1日起,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实施,采用“一次申报、分步处置”的新型通关管理模式,企业在货物通关时一次申报,海关在货物放行前、放行后分步处置,即在口岸处置安全准入风险,完成对货物的安全准入甄别后,先予放行;货物放行后,再由属地海关开展税收后续管理。
对于改革对货运流程的影响,青岛某货代企业负责人反馈,企业报关的便利化程度提高了。某从业多年的报关行人士也认可这一说法,“以前是根据区域报关,每个关区有不同的归类标准,货物编码可能不同,涉及跨区域报关时会比较麻烦。现在全国应当会设置一套编码,管理会更规范。”
其三,“自主申报、自行缴税”,税收征管方式也发生不小变化。
在货物通关环节,由过去的海关审查确定企业申报税收要素、核定企业应缴税款,转变为企业自行申报税收要素、自行计算并缴纳税款,海关受理后放行货物,实施全过程抽查审核。这项改革措施将大幅压缩货物通关时间,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提升通关效率。
“自报自缴”是海关税收征管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由进出口企业、单位依法如实、规范申报报关单税收要素,并自主计算、申报税费后自行缴税,进一步强化了企业如实合规申报、及时足额纳税的责任,使征纳双方的责任边界更加明晰。
对企业来说,这次改革,可以使企业能够享受几项红利:一是可以选择任意地点进行报关,消除了申报的关区限制;二是海关执法更统一,在两个中心的处置下,全国通关的政策和规定在执行标准上更加一致;三是效率大大提高,简化了口岸通关环节的手续,压缩了口岸通关的时间。
海关一体化网上办事平台上线运行
6月30日,随着海关总署署长于广洲按下启动键,全国海关“互联网+海关”一体化网上办事平台(http://online.customs.gov.cn)上线运行,9大类业务、60项具体事项可网上办理。
据了解,“互联网+海关”一体化网上办事平台按照国务院“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开发建设,涵盖用户访问(“我”)、信息资讯(“我要看”)、信息检索(“我要查”)、服务引导(“我要办”)、咨询问答(“我要问”)、监督评价(“我要评”)、个性化推送(“我的”)七大功能。其中“我要办”包括运输工具、货物通关、物品通关、税费业务、加贸保税、企业管理、行政审批、知识产权等。 武汉锦海捷亚国际货运公司的工作人员日前通过“互联网+海关”平台,申报一批富士康发往欧洲的中欧班列集装箱,录入信息,点击鼠标,仅仅二分钟就完成了货物的报关工作。“报关的话,更加便捷,更加方便,效率更高效。”该公司关务部副经理闫俊飞说。
据介绍,海关很早就实现了大部分通关业务网上服务,为全国企业提供报关预录入、出口退税、行政审批、知识产权备案等网上办事服务。但是由于各地海关系统未能实现全国互通,企业跨区域办理海关业务,需要多个账户登录各地不同的海关系统。
此次“互联网+海关”一体化网上办事平台上线后,基本实现了“单点登录、全网通办”。 办事平台统一服务入口、统一身份认证,用户通过一体化平台登陆后,可办理目前全国海关所有的海关网上服务事项。“互联网+海关”基本实现了“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 建立了海关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对每一个网上办理事项均公布办事指南,从设立依据、申请条件、申办表格、随附资料、作业流程、办理部门、办理时限等方面给予明确指引,企业如何办理一目了然,办事标准更加统一、海关服务更加规范。
闫俊飞说:“现在相当于是一个账号有多个区域的授权,我们在武汉这一个地方的话,就可以登录到其他的关区,可以向其他的关区海关去申报,然后去完成这个业务。”武汉海关改革(自贸)办副科长李晅介绍:“我们的‘互联网+海关’和海关的通关一体化改革之间相互配合,之后全国海关是一家,企业用户在办理通关手续的时候是不会感受到这种地域的差别的。”
“企业可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办理各项上线的海关业务。”海口海关工作人员介绍,“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降低贸易成本。”同時,平台开发建设过程中,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做到统筹建设、有效衔接。
下一步,海关总署将继续完善平台功能、增加服务项目、优化用户体验、提升服务水平,对接中央平台,形成全国“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年底实现“全国是一关、一关通天下”。
据了解,全国海关隶属海关功能化改造现已同步启动,到今年年底前,海关所有业务现场,可以像银行网点一样,“一窗通办”所有海关业务。同时,通过设立“两中心”,海关执法将更加统一、协同和高效。企业办理海关业务时,面对的不再是某一个海关,而是中国海关这个整体,充分享受稳定、透明、可预期的通关便利,让企业切实感受到“全国是一关、一关通天下”。
中山海关表示,实现全国通关一体化,从地域上看,企业可以选择全国任意地点报关,消除了申报的关区限制;从效率上看,改革简化了口岸通关环节手续,压缩了口岸通关时间,降低企业通关成本;从执法上看,全国海关通关政策和规定在执行标准上更加一致,海关执法更统一。
从上海试点到全国推广
2016年6月1日,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在上海启动试点。一年来,上海海关对照改革“效果图”,努力建成“样板间”,一体化通关正在成为全国普遍适用的常规通关模式。
上海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是海关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海关监管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2016年6月1日,海关总署在上海成立了风险防控中心和税收征管中心,并选取13家企业,正式在上海启动通关一体化改革,通关一体化改革让通关环节瘦身。企业在货物通关时一次申报,海关对货物安全准入、合法进出口等要素完成甄别后,先予放行,其他手续在货物放行后完成。
在持续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到今年4月份,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模式报关单已占到同期全国进口报关单总量的50%,通关速度和效能得到有效提升。
今年6月,上海海关对上海关区试点货物进口额前200位的企业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点企业对改革总体感受“很好”或“较好”的达到92.7%,认为改革提升通关效率、简化通关手续、减少通关成本、关企沟通协调顺畅的分别达到94.4%、95.5%、88.3%、96.1%。与2016年9月开展的抽样问卷调查结果相比,试点企业对改革总体感受的好评度提高了30%,其他四项指标的正面评价比例均上升了15%以上。
7月1日,通关一体化扩大到进口领域全口岸、全运输方式、全章节商品,全国4万多家企业受益,贸易便利化水平和海关监管效能得到同步提升。
海关通关一体化影响深远
全國海关通关一体化实施后,会给我国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其一,海关管理格局调整。
全面启用风险防控中心和税收征管中心(“两中心”),实现了风险防控、税收征管等关键业务集中、统一、智能处置。对通关企业而言,无论在哪里通关,全国海关都是同一执法口径和监管标准,为企业提供统一的通关便利待遇。
海关总署在青岛、上海、黄埔设立3个一级风险防控中心,分别负责水运、陆运、空运的风险防控工作。目前,海关总署风险防控中心(青岛)于7月1日正式启动。海关总署还在各直属海关设立二级风险防控中心。两级风险防控中心分别负责全域性和本关区安全准入风险防控,形成错位分工、协同叠加的工作格局,合力打造全国水运口岸安全屏障。
海关总署还设立了上海、广州、京津三个税收征管中心,对涉税申报要素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和处置,重点防控涉及归类、价格、原产地等税收征管要素的税收风险。上海、广州、京津三个中心分别负责机电大类(机电、仪器仪表、交通工具类)、化工大类(化工原料、高分子、能源、矿产、金属类等)、其他类(农林、食品、药品、轻工、杂项、纺织类及航空器)等商品。7月1日起,上海、广州和京津税管中心全面启用,实现进口领域全部运输方式和税则章节全覆盖。
其二,“一次申报,分布处置”,货物通关流程发生变化。
以前通关业务的流程是:企业在网上申报后,关务人员要在大厅等待叫号,海关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人工接单,审核关税并缴纳税款后等待放行,在这种“串联式”作业流程下,办好一票业务一般要半天时间。自7月1日起,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实施,采用“一次申报、分步处置”的新型通关管理模式,企业在货物通关时一次申报,海关在货物放行前、放行后分步处置,即在口岸处置安全准入风险,完成对货物的安全准入甄别后,先予放行;货物放行后,再由属地海关开展税收后续管理。
对于改革对货运流程的影响,青岛某货代企业负责人反馈,企业报关的便利化程度提高了。某从业多年的报关行人士也认可这一说法,“以前是根据区域报关,每个关区有不同的归类标准,货物编码可能不同,涉及跨区域报关时会比较麻烦。现在全国应当会设置一套编码,管理会更规范。”
其三,“自主申报、自行缴税”,税收征管方式也发生不小变化。
在货物通关环节,由过去的海关审查确定企业申报税收要素、核定企业应缴税款,转变为企业自行申报税收要素、自行计算并缴纳税款,海关受理后放行货物,实施全过程抽查审核。这项改革措施将大幅压缩货物通关时间,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提升通关效率。
“自报自缴”是海关税收征管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由进出口企业、单位依法如实、规范申报报关单税收要素,并自主计算、申报税费后自行缴税,进一步强化了企业如实合规申报、及时足额纳税的责任,使征纳双方的责任边界更加明晰。
对企业来说,这次改革,可以使企业能够享受几项红利:一是可以选择任意地点进行报关,消除了申报的关区限制;二是海关执法更统一,在两个中心的处置下,全国通关的政策和规定在执行标准上更加一致;三是效率大大提高,简化了口岸通关环节的手续,压缩了口岸通关的时间。
海关一体化网上办事平台上线运行
6月30日,随着海关总署署长于广洲按下启动键,全国海关“互联网+海关”一体化网上办事平台(http://online.customs.gov.cn)上线运行,9大类业务、60项具体事项可网上办理。
据了解,“互联网+海关”一体化网上办事平台按照国务院“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开发建设,涵盖用户访问(“我”)、信息资讯(“我要看”)、信息检索(“我要查”)、服务引导(“我要办”)、咨询问答(“我要问”)、监督评价(“我要评”)、个性化推送(“我的”)七大功能。其中“我要办”包括运输工具、货物通关、物品通关、税费业务、加贸保税、企业管理、行政审批、知识产权等。 武汉锦海捷亚国际货运公司的工作人员日前通过“互联网+海关”平台,申报一批富士康发往欧洲的中欧班列集装箱,录入信息,点击鼠标,仅仅二分钟就完成了货物的报关工作。“报关的话,更加便捷,更加方便,效率更高效。”该公司关务部副经理闫俊飞说。
据介绍,海关很早就实现了大部分通关业务网上服务,为全国企业提供报关预录入、出口退税、行政审批、知识产权备案等网上办事服务。但是由于各地海关系统未能实现全国互通,企业跨区域办理海关业务,需要多个账户登录各地不同的海关系统。
此次“互联网+海关”一体化网上办事平台上线后,基本实现了“单点登录、全网通办”。 办事平台统一服务入口、统一身份认证,用户通过一体化平台登陆后,可办理目前全国海关所有的海关网上服务事项。“互联网+海关”基本实现了“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 建立了海关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对每一个网上办理事项均公布办事指南,从设立依据、申请条件、申办表格、随附资料、作业流程、办理部门、办理时限等方面给予明确指引,企业如何办理一目了然,办事标准更加统一、海关服务更加规范。
闫俊飞说:“现在相当于是一个账号有多个区域的授权,我们在武汉这一个地方的话,就可以登录到其他的关区,可以向其他的关区海关去申报,然后去完成这个业务。”武汉海关改革(自贸)办副科长李晅介绍:“我们的‘互联网+海关’和海关的通关一体化改革之间相互配合,之后全国海关是一家,企业用户在办理通关手续的时候是不会感受到这种地域的差别的。”
“企业可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办理各项上线的海关业务。”海口海关工作人员介绍,“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降低贸易成本。”同時,平台开发建设过程中,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做到统筹建设、有效衔接。
下一步,海关总署将继续完善平台功能、增加服务项目、优化用户体验、提升服务水平,对接中央平台,形成全国“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年底实现“全国是一关、一关通天下”。
据了解,全国海关隶属海关功能化改造现已同步启动,到今年年底前,海关所有业务现场,可以像银行网点一样,“一窗通办”所有海关业务。同时,通过设立“两中心”,海关执法将更加统一、协同和高效。企业办理海关业务时,面对的不再是某一个海关,而是中国海关这个整体,充分享受稳定、透明、可预期的通关便利,让企业切实感受到“全国是一关、一关通天下”。
中山海关表示,实现全国通关一体化,从地域上看,企业可以选择全国任意地点报关,消除了申报的关区限制;从效率上看,改革简化了口岸通关环节手续,压缩了口岸通关时间,降低企业通关成本;从执法上看,全国海关通关政策和规定在执行标准上更加一致,海关执法更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