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加强合作精神,这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语文活动也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其可以使语文教学的形式变得活泼多样。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活动;语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1-0052
一、核心素养的含义
2016年9月13日,以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先生为首席的专家团队正式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其中对素养和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为:素养是人在特定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品格。核心素养是人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是解决复杂问题和不可预测情境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其中,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该学科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所做出的独特贡献。语文核心素养指语文学科的核心要素和关键内容,包括“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二、语文活动开展的现状和问题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其作为桥梁不仅使其他学科之间有了密切联系,还为我们的日常交流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然而,当下的语文学科一直被边缘化,导致当前初中生语言能力停留在小学高年级水平,错别字满目皆是,病句连篇,理解力和表达力更是不堪想象。同时,我们在开展语文活动时,虽然希望秉承着核心素养育人的理念,但却缺少许多可行的方法和理论做指导,有时心中也充满了困惑。因此,笔者认为核心素养的实现要依托于语文活动。
三、语文活动的开展
在语文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以实现活动由内到外的拓展延伸,进而通过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比如,可以将识字和积累词汇的过程融入游戏与生活中。学生刚步入中学阶段时,可以在语文课前进行猜谜语的游戏,这些谜语看似简单、短小,但其既能体现语文学科语言、文字的特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可以在七年级下学期开展“分享成语故事”的语文活动,这样的语文活动,能使学生加深对成语的印象,也有利于学生在阅读写作中的理解与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学生对语文有了兴趣,才乐意遨游在语文的海洋世界里。朱永新教授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其实就是他的阅读史,而且无论任何事物都呈现着或多或少的联系,都在一定程度上建构成一个完整有机的联系框架。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九年级上册《乡愁》时,就可以链接《乡愁四韵》《望大陆》和席慕蓉的《乡愁》供学生群文阅读,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语句,在讨论交流中学习诗歌的语言,引导学生初步创作诗歌。又如,在教《回忆我的母亲》一课时,现在的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于是笔者开展了一堂语文活动课,让学生认识母爱是什么,要珍惜母爱。第一节课,笔者让学生阅读了几位名家写的有关母爱的文章。向学生提出“母爱是什么?”的问题。第二节课,笔者又让学生针对教师给的文章,谈一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当然,学生在说的时候语言是空洞的,他们没有抓住一些微小的细节。基于此,笔者就从这些名家的作品中提炼出几个短语概括贯穿人一生的母爱,其实就是“赋予我生命——陪伴我成长——培育我精神——抚慰我痛苦——牵挂我终生”。最后用“这个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别离,那就是母亲对孩子的爱。”使这节有关母爱的主题性阅读活动推向了高潮。很多学生认真读完名家的文章之后,他们的心灵一定有所触动,这也是语文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以及生命教育方面应该达成的重要议题。接着,笔者把它作为一个范本开展了拓展阅读,选取了老舍的《我的母亲》、杨绛先生的《回忆我的母亲》、朱自清的《背影》以及麦家的《致信儿子》等文章,让学生与家长利用周末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阅读中来和学生一起读书,以此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时这也是一次家长与孩子心灵沟通的机会。在这种亲子阅读下,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被文章中的内容所感动。于是,笔者就由此链接完成以“父、母亲”为话题的随笔,贴近自己的生活来写,不仅学生写,家长也被这些文章所感动,写下了属于他们家长的随笔。
至此,整个语文活动把课内课外的阅读活动全部结合起来,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语文视野,也使学生在核心素养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与传承”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除了阅读活动的开展,语文学习也离不开写作。本班每一学期都要制定一个话题(主题),围绕这个话题(主题)进行一系列的写作训练。如七年级上学期以“享受”系列为话题,写了《享受军训》《享受语文课》《享受阅读》《享受秋天》《享受美食》;七年级下学期又以“感恩”为主题,写了《感恩父母》《感恩我的同桌》《感恩那片落叶》《感恩那株小草》等。学生通过不同话题(主题)的写作训练,把看似相同的题目,通过日常的观察与想象,写出来的文章别有一番趣味。这样,学生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也提高了写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爱生活、爱自然、爱他人的美好情愫。
四、语文活动开展的意义
语文活动,给我们的语文课堂注入一股活力,使语文的百花园再现无限生机,使学生沉浸在学习的欢乐中,不知不觉间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使學生实现了语文学习的大转变。同时,语文活动丰富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将学生的目光由课本引向了生活,实现了学习与生活的融合,开拓了语文学习的空间,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增强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当然,开展语文活动的道路还很漫长。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仍需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扬长避短,争取语文活动更有趣更有效,从而促使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实验中学467000)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活动;语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1-0052
一、核心素养的含义
2016年9月13日,以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先生为首席的专家团队正式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其中对素养和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为:素养是人在特定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品格。核心素养是人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是解决复杂问题和不可预测情境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其中,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该学科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所做出的独特贡献。语文核心素养指语文学科的核心要素和关键内容,包括“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二、语文活动开展的现状和问题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其作为桥梁不仅使其他学科之间有了密切联系,还为我们的日常交流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然而,当下的语文学科一直被边缘化,导致当前初中生语言能力停留在小学高年级水平,错别字满目皆是,病句连篇,理解力和表达力更是不堪想象。同时,我们在开展语文活动时,虽然希望秉承着核心素养育人的理念,但却缺少许多可行的方法和理论做指导,有时心中也充满了困惑。因此,笔者认为核心素养的实现要依托于语文活动。
三、语文活动的开展
在语文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以实现活动由内到外的拓展延伸,进而通过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比如,可以将识字和积累词汇的过程融入游戏与生活中。学生刚步入中学阶段时,可以在语文课前进行猜谜语的游戏,这些谜语看似简单、短小,但其既能体现语文学科语言、文字的特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可以在七年级下学期开展“分享成语故事”的语文活动,这样的语文活动,能使学生加深对成语的印象,也有利于学生在阅读写作中的理解与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学生对语文有了兴趣,才乐意遨游在语文的海洋世界里。朱永新教授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其实就是他的阅读史,而且无论任何事物都呈现着或多或少的联系,都在一定程度上建构成一个完整有机的联系框架。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九年级上册《乡愁》时,就可以链接《乡愁四韵》《望大陆》和席慕蓉的《乡愁》供学生群文阅读,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语句,在讨论交流中学习诗歌的语言,引导学生初步创作诗歌。又如,在教《回忆我的母亲》一课时,现在的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于是笔者开展了一堂语文活动课,让学生认识母爱是什么,要珍惜母爱。第一节课,笔者让学生阅读了几位名家写的有关母爱的文章。向学生提出“母爱是什么?”的问题。第二节课,笔者又让学生针对教师给的文章,谈一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当然,学生在说的时候语言是空洞的,他们没有抓住一些微小的细节。基于此,笔者就从这些名家的作品中提炼出几个短语概括贯穿人一生的母爱,其实就是“赋予我生命——陪伴我成长——培育我精神——抚慰我痛苦——牵挂我终生”。最后用“这个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别离,那就是母亲对孩子的爱。”使这节有关母爱的主题性阅读活动推向了高潮。很多学生认真读完名家的文章之后,他们的心灵一定有所触动,这也是语文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以及生命教育方面应该达成的重要议题。接着,笔者把它作为一个范本开展了拓展阅读,选取了老舍的《我的母亲》、杨绛先生的《回忆我的母亲》、朱自清的《背影》以及麦家的《致信儿子》等文章,让学生与家长利用周末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阅读中来和学生一起读书,以此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时这也是一次家长与孩子心灵沟通的机会。在这种亲子阅读下,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被文章中的内容所感动。于是,笔者就由此链接完成以“父、母亲”为话题的随笔,贴近自己的生活来写,不仅学生写,家长也被这些文章所感动,写下了属于他们家长的随笔。
至此,整个语文活动把课内课外的阅读活动全部结合起来,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语文视野,也使学生在核心素养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与传承”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除了阅读活动的开展,语文学习也离不开写作。本班每一学期都要制定一个话题(主题),围绕这个话题(主题)进行一系列的写作训练。如七年级上学期以“享受”系列为话题,写了《享受军训》《享受语文课》《享受阅读》《享受秋天》《享受美食》;七年级下学期又以“感恩”为主题,写了《感恩父母》《感恩我的同桌》《感恩那片落叶》《感恩那株小草》等。学生通过不同话题(主题)的写作训练,把看似相同的题目,通过日常的观察与想象,写出来的文章别有一番趣味。这样,学生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也提高了写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爱生活、爱自然、爱他人的美好情愫。
四、语文活动开展的意义
语文活动,给我们的语文课堂注入一股活力,使语文的百花园再现无限生机,使学生沉浸在学习的欢乐中,不知不觉间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使學生实现了语文学习的大转变。同时,语文活动丰富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将学生的目光由课本引向了生活,实现了学习与生活的融合,开拓了语文学习的空间,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增强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当然,开展语文活动的道路还很漫长。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仍需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扬长避短,争取语文活动更有趣更有效,从而促使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实验中学46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