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将探究教学引入物理课堂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潜在价值。本文先简要介绍探究教学有关理论,再在物理课堂教学的实践层面上,从提问、讨论、实验等途径,结合实例阐述物理课堂探究教学的实施问题。
【关键词】 探究教学 课堂教学 物理教学
着眼于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它不仅呼唤教师要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而且呼唤学生要改变以单纯地被动接收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探究教学作为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双重变革,正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要内容之一。
1 探究教学的内涵
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教学的本质在于: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告诉学生,而是由教师创造一种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有利于开展这种探索的学科内容要素和认知策略。因此,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不是依靠教师强制性地灌输与培养,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身体验出来的。以学生为中心,既重视结果又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重视全体学生参与、重视意义建构、重视应用,是探究教学的基本特征。
2 探究教学给物理课堂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由于各种原因,诸如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等等,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过分追求知识和技能目标的达成,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仅仅着眼于将各个知识点、考点精细地分析后一一灌输给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无须探究知识的获得过程,只要记住现成结论,然后进行机械训练。其结果,学生至多只能是将书本知识原封不动地再现出来,遇到新情景下的问题,学生还是束手无策。另外,这种“一言堂”、“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也是造成学生对物理缺乏学习兴趣、丧失信心和热情的原因之一。因此,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当今时代,知识的拥有量不再是衡量人的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关键是看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实践证明,探究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对大量物理事实、物理现象进行探究和概括的一门自然科学,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理论性。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发现、物理实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无不体现着科学探究的思想和方法。所以,将探究教学引入物理课堂,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也是物理教学的发展趋势。
3 物理课堂探究教学的实施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物理课堂探究教学是一种复杂的过程,虽然仍需要依托相应的物理课程载体,仍需要通过提问、讨论、实验等大家所熟悉的途径来完成,但对这些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新的内涵。
3.1 探究性提问。问题是思维之源,创新之本,问题也是探究教学的核心。探究性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精髓,其目的就在于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为达此目的,进行探究性提问时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①问在有疑之处。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自知有疑处大胆提出问题,并通过猜测、假设、实验把它们逐一解决。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演示或实验在学生自觉无疑实则有疑处主动设疑,让学生觉得大有搞清楚这些问题的必要,从而激起探究的热情。②问题难易适度。提问难易适度,是引起学生探究,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条件。探究教学中,问题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开展探究学习,教师提出的问题既有一定的难度,又必须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经过努力可以解决。③问题要有启发性和开放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的提问能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因此,课堂提问要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从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入手,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用不同方法去解释和回答问题。如“你能想出哪几种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能不能通过降低海水的温度而使人类获得足够的能量?”等。④问题要逐层展开。探究性的提问要能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起指导作用,给学生指出探究的大致方向或从哪个方面着手探究。因此,探究性的提问必须逐层展开,给学生以提示。如在“电阻定律”的学习中,可依次提出下列问题:你认为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导体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什么关系?你如何来确定这种关系?等。⑤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积极探索、大胆回答,教师和蔼亲切的态度能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从而使学生思维活跃、学习主动,增加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3.2 探究性讨论。课堂讨论是各科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而探究性讨论则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围绕某个问题,各抒己见,大胆假设,从而相互启发、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它以发展探究技能为目的,强调学生的整体参与。探究性讨论是探究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讨论时,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营造良好的课堂讨论环境。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是探究性讨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必须营造鼓励和支持性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自己的观点受到欢迎和期待,同时学会尊重他人及其观点,从而全体学生畅所欲言,达到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目的。②重视小组建设。小组是探究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为了使探究教学成为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不能在进行课堂讨论前临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而应当在班级内建立相对稳定的有凝聚力的学习小组。在每个学习小组内部,教师要鼓励那些中、下和沉默寡言的学生广泛发表意见,消除他们“怕错”的思想顾虑。只有小组成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才能大面积地取得良好效果。③精心设计讨论问题。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讨论时,特别要注意确定恰当的讨论题,选择什么样的问题作为讨论的主题关系到讨论能否取得理想的结果。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选择学生已经具备相应的物理知识基础而没有全面理解的有关科技和社会问题来开展讨论,一方面学生对此有强烈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科学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安全用电、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问题都是很好的讨论素材。④适时反馈,调节讨论效益。探究讨论与提问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在恰当的时候以提问的形式介入学生的讨论,既可以了解学生讨论的进度和讨论的成果,又可以对讨论起提示和调节的作用,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的思维,促使学生的讨论向正确的方向进行,以达到透彻理解的目的。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则不应该过多地作直截了当的回答,避免限制学生的思维。如在组织学生讨论“能源与环境”时,诸如“人类为什么不能过多依赖常规能源?”“人类开发和利用能源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对学生顺利地进行讨论都是有帮助的。
3.3 探究性实验。物理以实验为基础,实验不仅对科学理论起检验作用,而且实验本身也是科学理论的探索过程。传统的学生物理实验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验证性实验,如“验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另一类是知识的应用性实验,如“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等实验。这两类实验都是在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后进行的,学生能预料到大致的实验结果,所以学生对这些实验缺乏兴趣,这不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而探究性实验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独自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结果,从中发现科学概念和原理,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探究性实验之前,学生对实验结果并无真正了解,它更着力于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求和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为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探究性的物理课堂教学应该致力于开展探究性实验,从操作程序上讲,探究性实验必须紧紧抓住以下四个环节:①创设物理情景,提出研究问题。物理教学必须通过创设物理情景把学生引入物理学的世界,因此所选择的探究实验的问题必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同时实验涉及的知识必须是学生已经具有的。如“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研究橡皮筋的伸长和拉力的关系”等都是开展探究性实验的好素材。②进行猜想,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在这一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根据已经学过的物理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大胆地提出各种假设,并设计出检验的实验方案(包括选择实验仪器和器材,先后测量哪些物理量、具体怎样操作等)。③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可由学生自由进行实验探索。教师仅为学生验证各种假设提供实验条件和必要的指导。即使学生的假设与所想得到的结论无相关性,也要尽量满足学生的实验设想。如“研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实验中,对于学生提出的如振幅、摆球质量、甚至是环境温度等假设,教师都不应忽视而要提供条件让学生进行验证。④巩固迁移,开拓提高。探究性实验关键的一点,是要通过实验对实验假设得出结论。而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物理规律,是否能够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要经过新的实验来检验。让学生设计新实验来验证结论的可靠性,这是对原有认识的深化提高,也是学生探究能力发生质的飞跃的过程。例如,在“研究橡皮筋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后,可引导学生设计完成“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压力的关系”实验等。探究性物理实验,既重视实验过程又重视实验结果,能满足学生实现自我愿望的要求,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将探究教学引入物理课堂,改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当然,探究教学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模式,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用探究教学来进行,只有做到把探究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相互配合、灵活运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探究教学 课堂教学 物理教学
着眼于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它不仅呼唤教师要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而且呼唤学生要改变以单纯地被动接收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探究教学作为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双重变革,正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要内容之一。
1 探究教学的内涵
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教学的本质在于: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告诉学生,而是由教师创造一种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有利于开展这种探索的学科内容要素和认知策略。因此,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不是依靠教师强制性地灌输与培养,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身体验出来的。以学生为中心,既重视结果又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重视全体学生参与、重视意义建构、重视应用,是探究教学的基本特征。
2 探究教学给物理课堂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由于各种原因,诸如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等等,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过分追求知识和技能目标的达成,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仅仅着眼于将各个知识点、考点精细地分析后一一灌输给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无须探究知识的获得过程,只要记住现成结论,然后进行机械训练。其结果,学生至多只能是将书本知识原封不动地再现出来,遇到新情景下的问题,学生还是束手无策。另外,这种“一言堂”、“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也是造成学生对物理缺乏学习兴趣、丧失信心和热情的原因之一。因此,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当今时代,知识的拥有量不再是衡量人的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关键是看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实践证明,探究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对大量物理事实、物理现象进行探究和概括的一门自然科学,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理论性。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发现、物理实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无不体现着科学探究的思想和方法。所以,将探究教学引入物理课堂,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也是物理教学的发展趋势。
3 物理课堂探究教学的实施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物理课堂探究教学是一种复杂的过程,虽然仍需要依托相应的物理课程载体,仍需要通过提问、讨论、实验等大家所熟悉的途径来完成,但对这些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新的内涵。
3.1 探究性提问。问题是思维之源,创新之本,问题也是探究教学的核心。探究性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精髓,其目的就在于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为达此目的,进行探究性提问时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①问在有疑之处。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自知有疑处大胆提出问题,并通过猜测、假设、实验把它们逐一解决。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演示或实验在学生自觉无疑实则有疑处主动设疑,让学生觉得大有搞清楚这些问题的必要,从而激起探究的热情。②问题难易适度。提问难易适度,是引起学生探究,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条件。探究教学中,问题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开展探究学习,教师提出的问题既有一定的难度,又必须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经过努力可以解决。③问题要有启发性和开放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的提问能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因此,课堂提问要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从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入手,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用不同方法去解释和回答问题。如“你能想出哪几种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能不能通过降低海水的温度而使人类获得足够的能量?”等。④问题要逐层展开。探究性的提问要能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起指导作用,给学生指出探究的大致方向或从哪个方面着手探究。因此,探究性的提问必须逐层展开,给学生以提示。如在“电阻定律”的学习中,可依次提出下列问题:你认为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导体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什么关系?你如何来确定这种关系?等。⑤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积极探索、大胆回答,教师和蔼亲切的态度能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从而使学生思维活跃、学习主动,增加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3.2 探究性讨论。课堂讨论是各科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而探究性讨论则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围绕某个问题,各抒己见,大胆假设,从而相互启发、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它以发展探究技能为目的,强调学生的整体参与。探究性讨论是探究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讨论时,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营造良好的课堂讨论环境。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是探究性讨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必须营造鼓励和支持性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自己的观点受到欢迎和期待,同时学会尊重他人及其观点,从而全体学生畅所欲言,达到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目的。②重视小组建设。小组是探究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为了使探究教学成为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不能在进行课堂讨论前临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而应当在班级内建立相对稳定的有凝聚力的学习小组。在每个学习小组内部,教师要鼓励那些中、下和沉默寡言的学生广泛发表意见,消除他们“怕错”的思想顾虑。只有小组成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才能大面积地取得良好效果。③精心设计讨论问题。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讨论时,特别要注意确定恰当的讨论题,选择什么样的问题作为讨论的主题关系到讨论能否取得理想的结果。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选择学生已经具备相应的物理知识基础而没有全面理解的有关科技和社会问题来开展讨论,一方面学生对此有强烈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科学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安全用电、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问题都是很好的讨论素材。④适时反馈,调节讨论效益。探究讨论与提问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在恰当的时候以提问的形式介入学生的讨论,既可以了解学生讨论的进度和讨论的成果,又可以对讨论起提示和调节的作用,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的思维,促使学生的讨论向正确的方向进行,以达到透彻理解的目的。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则不应该过多地作直截了当的回答,避免限制学生的思维。如在组织学生讨论“能源与环境”时,诸如“人类为什么不能过多依赖常规能源?”“人类开发和利用能源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对学生顺利地进行讨论都是有帮助的。
3.3 探究性实验。物理以实验为基础,实验不仅对科学理论起检验作用,而且实验本身也是科学理论的探索过程。传统的学生物理实验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验证性实验,如“验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另一类是知识的应用性实验,如“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等实验。这两类实验都是在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后进行的,学生能预料到大致的实验结果,所以学生对这些实验缺乏兴趣,这不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而探究性实验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独自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结果,从中发现科学概念和原理,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探究性实验之前,学生对实验结果并无真正了解,它更着力于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求和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为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探究性的物理课堂教学应该致力于开展探究性实验,从操作程序上讲,探究性实验必须紧紧抓住以下四个环节:①创设物理情景,提出研究问题。物理教学必须通过创设物理情景把学生引入物理学的世界,因此所选择的探究实验的问题必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同时实验涉及的知识必须是学生已经具有的。如“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研究橡皮筋的伸长和拉力的关系”等都是开展探究性实验的好素材。②进行猜想,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在这一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根据已经学过的物理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大胆地提出各种假设,并设计出检验的实验方案(包括选择实验仪器和器材,先后测量哪些物理量、具体怎样操作等)。③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可由学生自由进行实验探索。教师仅为学生验证各种假设提供实验条件和必要的指导。即使学生的假设与所想得到的结论无相关性,也要尽量满足学生的实验设想。如“研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实验中,对于学生提出的如振幅、摆球质量、甚至是环境温度等假设,教师都不应忽视而要提供条件让学生进行验证。④巩固迁移,开拓提高。探究性实验关键的一点,是要通过实验对实验假设得出结论。而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物理规律,是否能够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要经过新的实验来检验。让学生设计新实验来验证结论的可靠性,这是对原有认识的深化提高,也是学生探究能力发生质的飞跃的过程。例如,在“研究橡皮筋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后,可引导学生设计完成“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压力的关系”实验等。探究性物理实验,既重视实验过程又重视实验结果,能满足学生实现自我愿望的要求,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将探究教学引入物理课堂,改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当然,探究教学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模式,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用探究教学来进行,只有做到把探究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相互配合、灵活运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