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忆乡土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en8431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浙南启程向北,先是青山环抱,林木相映,浙中多低山丘陵,内中居民采茶而舞,煮茗而饮,而浙北则平原辽阔,雨润水清,扎根在鱼米之乡的人们言笑晏晏,温和儒雅。
  我偏爱浙北,大抵是因为我的家乡——嘉兴就在浙北。据传,吴黄龙三年,此地“野稻自生”,吴帝孙权以为祥瑞,遂赐名“禾兴”。“禾”字足可见嘉兴是坐实的鱼米之乡,向远眺望,视野便可及稻田。农民都是从容温和的性子,农忙时节,将秧苗细致地插进土中。
  嘉兴最深刻的记忆莫过于粽子。粽米裹住内中的肉味,咬开后香气扑鼻,唇齿留香。傍晚邻里间搬了木凳谈天的老人常说,嘉兴人做的粽子总是恰到好处地包住香气,待人探究内里时又能让肉香满溢,恰似嘉兴人恬淡低调,但内在充盈饱满的模样。儿时街边一隅常有卖粽子的小摊,小贩总是笑脸盈盈,模样温和形容,不紧不急。从前自己颇喜欢一个摊上的粽子,后来摊子突然挪位了,祖母就背着我大街小巷地找。说来,祖母上一次背我找粽子摊的事儿,也在记忆里放了十年了。
  十几年来都未长久离开家乡,尚不敢大谈离别愁苦。只是常在家乡的人就没有乡愁吗?也不见得如此。我曾用十天坐火车自北南下,妄图捕捉从大漠到青山再到水田的景致,却徒劳而返。何处是“大漠孤烟直”的塞北,何处又是“烟花三月”的江南家乡,在林立的高楼间变得难以分辨,又读了许多关于家乡“失落”的文章,怅然之情翻涌不止,仿佛记忆陷落于鳞次栉比的高层建筑中,家乡已失。同样,当我发现原本意蕴深厚的粽子竟成了一种快餐时,这种痛苦更在心中放大。这理应是乡愁的一种——身在家乡却不见家乡,怎能不愁呢?
  这种愁绪一直持续了许多年才得以释然。后来夜游珠江——店铺林立,灯火通明,珠江水的脉脉风情反而遭到冷落,我情不自禁想起家乡的南湖。但走道静谧,行人尽享夜色与湖光的垂怜,三俩为伴,谈笑风生。在时代的大潮里,即使灯光不可避免地盖住星光,车辆的鸣笛声总要高过人们的言语,即使在“方块楼”的席卷下,城市的楼阁景观看起来如出一辙,人们记忆中家乡的模样还是会留下来,城市的底蕴并不会淡化——南部的居民精明智慧,便在珠江岸边创造了车水马龙的繁华长街,而江南温润的人们却不忍如此,遂将一湾宁静留给了南湖。如此一想,我的那“乡愁”倒平添了一分欣喜。
  “禾兴”二字,“禾”字当头,象征祥和;“兴”字作结,意寓与时俱进。近一个世纪年前南湖的红船宣布了党的诞生,如今嘉兴也不再是从前烟雨朦胧的模样了,但迭起的建筑和川流不息的车辆人流,终归根于家乡之“兴”吧。
  人们常殷殷期盼着家鄉的发展,而后又不免偏爱记忆中的家乡旧景,这种挣扎或许就像孩子多揣着尽快长大的想法,但后来拾掇记忆时,又无限怀念孩提生活。熊培云说:“故乡在不断的拆迁与重建中沦陷,故乡亦在不同的介质中重生。”守着自己的一方水,或是涉水去看海的矛盾,造成了现代人普遍的“身在家乡的乡愁”。有幸的是,历经变迁之后的家乡,它的精神和性情不会丢,记忆也不会散,一方水土一方人的道理不会被驳斥。
  走在家乡的老街上时,我常想:一个人怎么确信自己曾存在于这个世上,扎根在这片土地呢?或许只是因为记忆的存在。眼睛的记忆,是家乡的瓦砾楼阁和挺立的楼房;足下的记忆,是家乡温软的红土和坚实的沥青大道;双耳的记忆,是家乡女人临河浣衣的洗搓声和街道里车辆偶尔的鸣笛。每个人从降生伊始就开始见证家乡的变化,从它青涩纯粹的稻米油菜田直到它成龙腾飞,这些记忆伴随了世世代代的居民走过离合悲欢,注定不会被遗忘。
  青石板的尽头是车水马龙的街道,黛瓦房檐下是手握电子产品的老人,我们正是在这且愁且喜的交杂碰撞中坚守了对家乡的记忆,怀着落叶归根般的情愫,疯狂而无法割舍。这也正是家乡记忆的独特之处——
  它在人们悼念逝去的家乡旧貌、怀念昨天的同时,已然引导着人们开始创造明天。
其他文献
阮福龙 (Nguyen Phuoc Long)美籍越南人。三岁时移居美国西雅图,毕业于美国 Western Washington大学创意写作英语专业,又以全额奖学金进入美国Syracuse 大学研修图书馆信息管理硕士学位。2011年来到中国,在北京大学任教至今。  作为一名外国人  说句实在话,当我第一次到中国的时候,它与我所认为的中国并不相同。在美国,大部分有关中国的新闻或消息不是关于商业、政府
期刊
“我知道/茶树已经醒来/等待如雀翻飞的纤手/把一旗一枪衔来/等待春水敲春茶/一刹那/盈满明亮芬芳……”关于茶,我曾写过这样几句诗。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几个节气次第而来,清心的茶香也携着渐浓的春意,洇染出一段好时光。  于是想起宋时“活水分茶”的雅事来,想起以茶醒酒的女词人李清照,想起她历经世事沧桑回望旧时光的不胜凄凉,想起她在困顿中依然被香熏染、被茶安抚、被酒浇溉的美丽心灵。  李清照用一首《
期刊
北海,南国之城,美丽之乡。北海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不仅有北海银滩、红树林等优美的自然景观,更有海洋之窗、老街等充满韵味的人文景观。北海作为一座沿海城市,其三面环海的地理特征不仅养育了一方水土,更是给历代北海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特点带来深远的影响。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北海人长期居住在海边,所食用的多为海产品。除去那些名贵的鲍鱼、海参,有一种海产品对海边人家有着极大影响,那就是沙蟹,《舌尖上
期刊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玉钩①金锁,管是客来唦②。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③落尽,犹赖有梨花。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笺花④。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  注释:  ①玉钩,新月。  ②管是,必定是;多半是。唦,语气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③酴醿,本是酒名,这里指花名,亦作“荼蘼”,属蔷薇科落叶小灌木,于暮
期刊
9  有一句话,在耀州流传许久,叫“书坊戏坊,骟娃的地方”。  言下之意是,这两个地方都很污秽,是去不得的。去了,孩子必被糟蹋。  书坊与戏坊,何以成了“骟娃”的地方?它们究竟是怎么“骟娃”的?对于这个问题,我思忖良久,终究未能悟透其中的指向。说戏坊“骟娃”,尚有情可原,但说书坊“骟娃”,却难免让人心生糊涂。  书坊授人以知识,谕人以事理,难道这些也是错谬?依我之猜想,在普遍蒙昧的年代,人们容易把
期刊
在艰苦奋斗的百天倒计时后,初三的别离终于到来。没有想象中的相拥而泣,多的是各奔东西后聚首遥遥的惆怅,最后在一声声珍重中相互告别。  挥手道别时,回忆总是来势汹汹,点点滴滴的往事浮现眼前,让人更是难舍难分。还记得三年前,作为初来乍到的新生,我们对中学生活满怀憧憬,新的朋友,新的老师,新的集体,一切被赋予美好的憧憬。然而对于多学科老师的 “下马威”和“约法三章”,我们怨声载道。最后出场的英语老师,显然
期刊
这几天,我的心情颇为沉重。  市里一模的统考结束了,我负责批改文言文阅读和诗歌鉴赏。文言文翻译的第一道题是“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游”。我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的答案让我大跌眼镜。有人答,富贵了白天不回家,晚上也一定要回家;有人答,富贵了不能回家,就像一件衣服晚上在外面飘荡;有人答,有钱有势了就不想回家了,宁愿在外面好好玩;还有人答,富贵了不回家,在外面游荡够了再回家……第二道题目里有个少数民族的称谓“
期刊
在一个僻静街道的角落里,有一家名叫浪矢杂货店的地方。这个店早在十几年前就没有人经营了,荒废着。有一天,三个偷车贼跑到这里来暂作躲藏,然而就在躲藏的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收到了从过去寄来的信。信里是一个女孩徘徊在自己的梦想与病危的男友之间,因为不知道如何选择,很纠结,听说有一家叫浪矢杂货店的地方可以专门给人解决烦恼,于是她便写信来咨询。三个偷车贼经过了一番纠结后,给这个女孩写了回信,
期刊
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一书作于2007年,96岁。耄耋之年,往回望,往事历历在目,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和命运浮沉,最后都化作杨先生的克己修身之道;往前看,人死后,前方等待着每个人的命运又是什么?我们都知道,死亡是每个人的宿命。人生一世,最后不过“尘归尘,土归土”,任你建功立业,抑或臭名昭著,到最后“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然而这样想着,未免太悲观:我这一辈子,难道仅仅是为了受完苦就死掉
期刊
如果把气温的热冷,比作起伏的层叠山峦,那么,每年的七月份,则是山峦中最高的那座山峰。未抵达峰巅,气温一直在爬坡,越爬越高;然而一旦越过峰巅,就开始了走下坡路,渐次降低,及至跌入谷底——这样的四季轮回,犹如西西弗斯推着石头上山,上去又下来,下来又上去。  七月在燃烧,熊熊的烈焰似乎能将人的皮肤烤焦。地面滚烫,花草萎靡,躲在树荫下的纳凉者不住地擦拭汗渍,趴在草丛中打盹的野狗大口地喘着粗气。对阴晴从来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