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缪攀登的前世今生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uoc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西部,四姑娘山域内,金字塔一般的婆缪峰,通体花岗岩,海拔高5413米,每一个进入四姑娘山区的人都为之倾倒。
  婆缪峰(Celestial peak),当地人发音Po niu,位于四川四姑娘山区长坪沟,在进入四姑娘山区的巴郎山垭口清晰可见,其绝美的尖塔状山形让人怦然心动。她是攀登者的梦想,在当地人心中她是神。
  婆缪第一次进入我的视线是2004年,跟大多数人一样,在巴郎山垭口看见了她,她对那时的我来说是如此的高不可攀,心中没有涌动攀登的奢望。
  对婆缪的关注源于国内爱好者的攀登尝试。2004年王茁、伍鹏、王滨、赵忠军的尝试(东壁转东南山脊),王茁是我攀登启蒙的老师,自然是关注着他们的活动,这也是国内登山者首次尝试攀登婆缪,到达海拔约4600米处。2007~2011年之间,国内攀登者古古与彭小龙(南壁转西南山脊),李红学和张(南壁转西南山脊)等多次尝试攀登婆缪,均未获成功。而他们中有三位永远地离开了,王茁在骆驼峰遇难、刘喜南在党结真拉遇难,李红学正是在婆缪下降时失事。然而,这些事故丝毫没有影响攀登者前行的脚步。
  截止到目前,婆缪已经有了六条线路九次登顶,先后是:
  1983年10月,美国登山者从南壁直上登顶,这是有正式记载的婆缪峰首次登顶;
  1985年8月,美国AAC会员Keith Brown单人由婆缪峰东壁转东南山脊新路线登顶;
  2005年8月,中国三奥协作队,苏拉等三名队员,南壁转西南山脊登顶;
  2005年8月,中国凯乐石攀登队,刘喜男、邱江,自由扶梯线路登顶;
  2007年2月,俄罗斯登山者东壁直上;
  2010年10月,俄罗斯登山者,东壁转东南山脊登顶;
  2010年10月,美国登山者,东北山脊登顶;
  2012年7月,中国何川,叶峰、张允平西壁转西南山脊开辟新线路登顶。
  2012年9月,中国郑朝辉、李渊沿西南山脊开辟部分新线路,登顶,命名自由扶梯2号线。
  纵观婆缪攀登的历史,以Alpine(阿尔卑斯)方式攀登的居多,对国内的攀登者来说,婆缪的攀登是技术攀登的塔尖;在国际上,婆缪的攀登某种程度上是顶尖技术攀登前的热身。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条线路,1997年,美国人Jeff Hollenbaugh、Mike Pennings由婆缪峰西南壁路线登顶(10pitch,整体难度5.9)。这是一个谬误,他们攀登的是婆缪西南方向的一座山峰。英文原文如下:Strong American free climbers both, Hollenbaugh and Pennings put up Grand Theft Oreo, a ten-pitch 5.9, on a rock peak to the southwest of Celestial Peak。P129,THE AMERICAN ALPINE JOURNAL, 2000。
  交通
  从成都到四姑娘山区有多种交通方式。班车,在茶店子车站乘坐开往小金的班车,绕道经雅安、芦山、宝兴,至达维镇下车,搭车或包车去日隆镇,日隆镇是四姑娘山区旅游、探险的集散地,路上需一整个白天时间;当地人的面包车,不绕路,经映秀、卧龙到日隆,大概150元/人,路上约六小时;包车,面包车或越野车,路线同上,1000元至1200元/车。卧龙一带因为5.12地震的遗留地质灾害,路况较差,班车常年绕道;在雨季经常因泥石流等断路。
  高反适应
  从成都到四姑娘山区,一天之内海拔上升到3200米,中间还要经过四千多米的垭口,通常都会有些高原反应。主要原因是高原缺氧,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可以降低高反的程度,减轻不适症状。饮食,原则是在高海拔减少肠胃用血,尽可能吃一些易消化的糖类食物,少吃油脂,在上高海拔2~3小时之前吃饭,不要在临上山的卧龙一带吃饭。减少运动,避免额外消耗氧气。多做深呼吸,吸入更多氧气。多喝水。
  通常,攀登所需的适应时间为四天,前两天在3200米左右适应,第二天进行适当的行走,第三天上到4000米左右,再经过一天的适应,就可以进行技术攀登了。
其他文献
当里内·阿森尼奥特在参加2002年芬迪多项运动赛当中遇难的时候 他的死在冒险赛事界引起了各种反响。对于那天下午在芬迪湾即将发生的风暴,有些人指责赛事组织者,认为不应该允许新手参加皮划艇部分的比赛。而其他人则更不客气,认为这位22岁的参赛者本来就应该清楚自己的能力限度,他本人才是惟一要对自己负责的。    正如《致命浪潮》一书的作者大卫里奇发现的,在那个6月夏日所发生的事情其真相远远要微妙得多。不过
最近看了不少打上深刻网络元素烙印的影视《美味关系Julie
雨林的孩子    天刚蒙蒙亮,几声悠扬的鸣叫从山谷里传了出来,声音好像长哨一般脆爽,这几乎成了王下黎族村落的报晓音,几只海南长臂猿悠闲地在黑蓝色的雨林中荡来荡去,翻摘着一棵野荔枝树上通红饱满的果实。阿亮揉了揉眼,从茅草屋里钻了出来,对着山谷中飘荡的云雾打了一个冷战,吸了一口这清爽的空气。今天又是他到山中采摘狩猎的日子,按照黎族人的传统,每到新年,都要派村子里的年轻壮丁到山里去搞些山货,还要准备年糕
现在国内的马拉松比赛越来越多,为了吸引人参加,它们各出高招:有免报名费的、有送装备的、有包食宿的……但是,尽管一再受到参加者的吐槽和抱怨:报名费年年涨、名额竞争越来越激烈、服务不佳等等……但是北京马拉松在国内马拉松比赛中的地位无可动摇,它始终是马拉松爱好者心目中最重要的比赛之一。  从1981年的第一届,到今年已经是北马的第33届了,加之首都的特殊地位,北马早就跻身世界十大马拉松赛之列。北马也是最
2003年,國内登山爱好者第一次组队攀登珠峰开启了中国的珠峰商业登山,商业登山是攀登的方式之一,登山客户通过付费购买探险公司的专业服务,开展山峰攀登。一般而言,珠峰商业登山的服务方提供高山向导的贴身服务、氧气、公共装备、营地服务、适应训练、物资运输、危险线路的安全保障、医疗救助等。商业登山可以使能力不足以自主面对山峰的人,实现登山梦想,简单的说法就是“能力不足金钱补”。  商业登山是登山发展的一个
茶品:武夷岩茶  清初制出乌龙茶,时称青茶,在武夷山特称岩茶。当初的制作工艺是由浙江钱塘布衣文人王草堂,于清康熙末年在武夷山修撰山志时的《茶说》中记载下来的。武夷岩茶由于独具“岩骨花香”,深为闽、粤、台有闲之士青睐。据载,清时“品武夷”蔚然成风,“购武夷,五月至,至则斗茶……”,武夷茶种、制作工艺、品饮方法也南传,直达台湾。  岩茶以其色泽澄亮、香气馥郁、滋味醇厚而成为茶中奇品,驰名天下,当地就有
在魏广辉的印象里,达喀尔始终是一个品牌,每一次的出击,都意义深远,因为达喀尔是生死一线的战场,是智与勇的考验。此时的魏广辉带着对达喀尔全新的认识,在无人区迸发出属于中国男人的力量。    OUTDOOR:达喀尔对于摩托车车手来说不仅艰苦且充满危险,您觉得作为一个赛手要具备哪些素质呢?  魏广辉:我觉得作为一个达喀尔拉力赛的摩托车赛手,除了具备良好的驾驶摩托车的技术以外,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也是十分重
“华籍美人”阿甘  Gump是一个出生在新疆,成长在上海,工作在北京的“华籍美人”。为什么说他是“华籍美人”呢,这就要谈及他的思维和癖好。如果你不熟悉或者不能适应搭档的想法、个性,那么在一起攀爬总会感到一定程度的别扭。Gump虽从未回过美国,但却通过书籍、视频、网络等途径,深受美国文化的熏陶,致使他长期以美国式的思维考虑问题,攀登风格日趋硬朗,生活习性也逐渐美化。单说他的头盔先是橄榄球头盔到专业头
OUTDOOR:游泳漂游的户外运动方式在国内确属小众运动,对于游泳漂游探险的概念,除了你参与的这种运动。有没有衍生出其他的分支?  张颖:实话说,对于“探险”这个概念我很模糊,每次外出漂游我都是抱着去了解一下 感受 下的心态,九死一生的经历虽也不少,但打心眼里没以“探险”自居,有时候打上“漂游探险”的旗号只是为了区别一般的游泳竞技,健身活动。就我自己而言,只想做一名大河之子,“探险家”对我来说
拉漂就是在拉萨漂的人,这里流传一种说法,拉漂分三种人:一是失业的,一是失恋的、一是失常的。拉漂通常会在拉萨住到没钱或者找一份收入不高的工作留在这里。旅游的就像个没头苍蝇一样乱转,今天林芝明天纳木错后天羊湖珠峰什么的,累个半死胡乱拍些照片又走了。而户外的穿得就像是花蝴蝶一样色彩斑斓,找准一个目标就匆匆的走了又匆匆的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