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在工程建设和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环形梁结构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其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非常强的稳定性,同时在强度上也比其他同类结构更占优势,所以这种结构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混凝土环形梁施工技术,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混凝土;环形梁;施工技术
某工程的屋盖系统主要是由大面积三角锥螺栓球和焊接球网架结构、复合隔热金属板屋面构成,同时,结构的支撑系统由建筑四周的70多根巨型钢管柱和建筑物内的50根巨型钢管柱构成,在钢管柱的下方设置了混凝土环形梁。其中最大的直径达到了2850mm,转换梁的高度为150mm。
1 施工的难点
1.1 粗直径环形钢筋加工
在该工程建设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严格的按照工程具体的施工要求,将直径为32mm的三级钢筋当作环形梁的主筋,同时因为工程施工过程中具体的要求不同,施工人员选择的钢筋直径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开展粗直径环形钢筋加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到工程中各个部分的具体要求,同时还要对项目加以调整,这样一来也使得工程的建设和施工存在着一定的难点。
1.2 梁柱节点钢筋密集
在本工程的建设和施工当中,梁柱节点位置的钢筋设置的非常的密集,每一根钢筋在最外侧的主筋当中,其间距都是150mm,而最内侧的钢筋距离为50mm,因此,施工人员在对工程的这一部分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也一定要严格的按照每一根钢筋具体的位置对其进行全面的确认,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能够非常好的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1.3 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效果不易控制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并没有严格的按照工程的标准和规范去处理,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使得工程的施工质量不能完全满足工程建设和施工的具体要求,这样也就无法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果,一方面提高了工程的建设成本,另一方面也对工程的建设周期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2 工程施工建设的具体措施
2.1 钢筋加工分析
在钢筋加工的过程中,我们采用计算机系统对环梁主筋结构进行严格详细的放样调查,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工程当中的每一根钢筋在混凝土结构当中其位置和长度都能满足结构的实际需要,之后还要请一些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完成加工工作,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保证钢筋的质量。在该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采用的环形梁钢筋是由两个半圆钢筋对接而成的,采用正反直螺纹套筒将其牢固的连在一起,在环形梁成型之前,施工人员还要对梁结构接头的长度加以控制,这样才能防止工程建设中出现接头不符合工程建设要求的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2.2 钢筋安装分析
在钢筋安装施工之前,施工人员一定要借助计算机完成钢筋的放样工作,清晰明确的标注好钢筋的直径、数量和长度等多个方面的具体要求,此外,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还要使用CAD制图确定环形量每一个节点的具体位置,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工程的质量。另外,在开展钢筋安装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到预留钢筋混凝土的构件质量,如果钢筋混凝土结构本身并不能充分的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工程建设整体的质量也会受到非常明显的影响,在钢筋施工之前,我们必须要按照工程的要求做好钢筋预装工作,按照预装的效果开展放样分析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在完成了钢筋预装环节之后,我们一定要充分的按照施工的效果及要求去对放样进行适当的调整,然后做好钢筋位置的放线工作,确保钢筋位置的准确性。
2.3 模板拼装处理分析
在模板拼缝的两侧应该粘贴美纹纸,从而能够对模板的表面形成保护作用,在工程建设和施工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科学的使用高级的原子灰对其进行修补处理,用砂纸打磨之后还要上一层保护性油漆,这样也就形成了宽度为5mm的消缝带。梁侧的模板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采用的是硬拼的方法,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注意到拼装的角度,正确的剪切出拼装口,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直线梁侧模拼装的效果,此外还要根据要求做好消缝施工。
2.4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不能使用70、50型振捣棒振捣的位置,应使用小直径30型振捣棒在预定振捣位置进行振捣,钢筋过于密集无法振捣的部位使用钢筋进行人工振捣,以保证成型密实。在振捣时充分考虑振捣棒的振捣半径,确定插入深度,使混凝土得到充分振捣。环形梁应一次浇筑成型,不留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本工程施工是在初夏,因此可采用浇水养护的办法,并覆盖塑料膜,养护不得少于14d。
2.5 完成效果
钢筋绑扎完成后,除为预留振捣口而合并的钢筋未发现钢筋有大的位移,箍筋也未出现大于1个箍筋间距的位移。工程完工后,对环形梁进行了质量检查,构件表面未出现有害裂缝,达到设计要求,并且顺利通过了结构的检查验收。
3 环形梁钢筋架错位的防治
环梁钢筋受力筋和箍筋间距小,且钢管柱与环粱钢筋间距小造成工人操作困难,以及环梁筋绑扎好就位后,由于采取固定措施不当在浇筑及其他外力影响下很容易发生错位。为此,作业人员要经过详细技术交底,并制定钢筋質量标准,认真执行三检制度:钢筋绑扎成形、垫块固定完成后,对钢筋的规格、数量、锚固长度、预留洞的加固筋、构造加强筋等都要逐一检查核对,骨架的轴线、位置、垂直度都必须实测检查。
4 环形梁混凝土裂缝防治
(1)分块施工,施加预应力控制裂缝。施工分块原则是两块之间设施工缝,相邻两块的后一块混凝土浇筑时间为在前一块混凝土浇筑完成20d以后,减少混凝土前期收缩裂缝。预应力筋张拉逐块连续进行,分两次张拉,通过预应力张拉,控制混凝土后期裂缝产生。
(2)及时测温。在环梁中间位置设置测温管,布置一个测温点(由三个测温管组成),对梁上、中、下三种混凝土高度处进行测温。测温管外露端头处要进行塞堵,测温时拔掉堵头,测温后再塞入堵头。测温时间:终凝后0~24h为每2h测温一次l第2d至第7d为每4h测温一次,第7d至第14d每6h一次。
(3)设置温度后浇带。在后浇带浇注混凝土前必须将整个截面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清除杂物,水泥薄膜、表面松动的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并将两侧混凝土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充分保持两侧混凝土湿润。在表面涂刷水泥净浆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后,及时浇筑混凝土。
结束语
目前,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环形梁施工技术,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并且通过相关的技术处理,也使得其混凝土环形结构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不过,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施工人员在工程的施工中,一定要对其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从而保证其施工质量符合工程的施工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志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管理措施研究[J].四川水泥,2015(12).
[2]2015年度《上海建设科技》总目次[J].上海建设科技,2015(6).
关键词:混凝土;环形梁;施工技术
某工程的屋盖系统主要是由大面积三角锥螺栓球和焊接球网架结构、复合隔热金属板屋面构成,同时,结构的支撑系统由建筑四周的70多根巨型钢管柱和建筑物内的50根巨型钢管柱构成,在钢管柱的下方设置了混凝土环形梁。其中最大的直径达到了2850mm,转换梁的高度为150mm。
1 施工的难点
1.1 粗直径环形钢筋加工
在该工程建设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严格的按照工程具体的施工要求,将直径为32mm的三级钢筋当作环形梁的主筋,同时因为工程施工过程中具体的要求不同,施工人员选择的钢筋直径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开展粗直径环形钢筋加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到工程中各个部分的具体要求,同时还要对项目加以调整,这样一来也使得工程的建设和施工存在着一定的难点。
1.2 梁柱节点钢筋密集
在本工程的建设和施工当中,梁柱节点位置的钢筋设置的非常的密集,每一根钢筋在最外侧的主筋当中,其间距都是150mm,而最内侧的钢筋距离为50mm,因此,施工人员在对工程的这一部分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也一定要严格的按照每一根钢筋具体的位置对其进行全面的确认,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能够非常好的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1.3 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效果不易控制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并没有严格的按照工程的标准和规范去处理,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使得工程的施工质量不能完全满足工程建设和施工的具体要求,这样也就无法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果,一方面提高了工程的建设成本,另一方面也对工程的建设周期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2 工程施工建设的具体措施
2.1 钢筋加工分析
在钢筋加工的过程中,我们采用计算机系统对环梁主筋结构进行严格详细的放样调查,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工程当中的每一根钢筋在混凝土结构当中其位置和长度都能满足结构的实际需要,之后还要请一些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完成加工工作,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保证钢筋的质量。在该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采用的环形梁钢筋是由两个半圆钢筋对接而成的,采用正反直螺纹套筒将其牢固的连在一起,在环形梁成型之前,施工人员还要对梁结构接头的长度加以控制,这样才能防止工程建设中出现接头不符合工程建设要求的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2.2 钢筋安装分析
在钢筋安装施工之前,施工人员一定要借助计算机完成钢筋的放样工作,清晰明确的标注好钢筋的直径、数量和长度等多个方面的具体要求,此外,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还要使用CAD制图确定环形量每一个节点的具体位置,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工程的质量。另外,在开展钢筋安装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到预留钢筋混凝土的构件质量,如果钢筋混凝土结构本身并不能充分的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工程建设整体的质量也会受到非常明显的影响,在钢筋施工之前,我们必须要按照工程的要求做好钢筋预装工作,按照预装的效果开展放样分析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在完成了钢筋预装环节之后,我们一定要充分的按照施工的效果及要求去对放样进行适当的调整,然后做好钢筋位置的放线工作,确保钢筋位置的准确性。
2.3 模板拼装处理分析
在模板拼缝的两侧应该粘贴美纹纸,从而能够对模板的表面形成保护作用,在工程建设和施工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科学的使用高级的原子灰对其进行修补处理,用砂纸打磨之后还要上一层保护性油漆,这样也就形成了宽度为5mm的消缝带。梁侧的模板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采用的是硬拼的方法,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注意到拼装的角度,正确的剪切出拼装口,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直线梁侧模拼装的效果,此外还要根据要求做好消缝施工。
2.4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不能使用70、50型振捣棒振捣的位置,应使用小直径30型振捣棒在预定振捣位置进行振捣,钢筋过于密集无法振捣的部位使用钢筋进行人工振捣,以保证成型密实。在振捣时充分考虑振捣棒的振捣半径,确定插入深度,使混凝土得到充分振捣。环形梁应一次浇筑成型,不留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本工程施工是在初夏,因此可采用浇水养护的办法,并覆盖塑料膜,养护不得少于14d。
2.5 完成效果
钢筋绑扎完成后,除为预留振捣口而合并的钢筋未发现钢筋有大的位移,箍筋也未出现大于1个箍筋间距的位移。工程完工后,对环形梁进行了质量检查,构件表面未出现有害裂缝,达到设计要求,并且顺利通过了结构的检查验收。
3 环形梁钢筋架错位的防治
环梁钢筋受力筋和箍筋间距小,且钢管柱与环粱钢筋间距小造成工人操作困难,以及环梁筋绑扎好就位后,由于采取固定措施不当在浇筑及其他外力影响下很容易发生错位。为此,作业人员要经过详细技术交底,并制定钢筋質量标准,认真执行三检制度:钢筋绑扎成形、垫块固定完成后,对钢筋的规格、数量、锚固长度、预留洞的加固筋、构造加强筋等都要逐一检查核对,骨架的轴线、位置、垂直度都必须实测检查。
4 环形梁混凝土裂缝防治
(1)分块施工,施加预应力控制裂缝。施工分块原则是两块之间设施工缝,相邻两块的后一块混凝土浇筑时间为在前一块混凝土浇筑完成20d以后,减少混凝土前期收缩裂缝。预应力筋张拉逐块连续进行,分两次张拉,通过预应力张拉,控制混凝土后期裂缝产生。
(2)及时测温。在环梁中间位置设置测温管,布置一个测温点(由三个测温管组成),对梁上、中、下三种混凝土高度处进行测温。测温管外露端头处要进行塞堵,测温时拔掉堵头,测温后再塞入堵头。测温时间:终凝后0~24h为每2h测温一次l第2d至第7d为每4h测温一次,第7d至第14d每6h一次。
(3)设置温度后浇带。在后浇带浇注混凝土前必须将整个截面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清除杂物,水泥薄膜、表面松动的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并将两侧混凝土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充分保持两侧混凝土湿润。在表面涂刷水泥净浆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后,及时浇筑混凝土。
结束语
目前,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环形梁施工技术,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并且通过相关的技术处理,也使得其混凝土环形结构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不过,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施工人员在工程的施工中,一定要对其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从而保证其施工质量符合工程的施工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志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管理措施研究[J].四川水泥,2015(12).
[2]2015年度《上海建设科技》总目次[J].上海建设科技,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