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策略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带一路”作为一项新的国家战略,不仅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而且为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它是中国与其他国家所共享的,也是中国立足世界民族之林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总的来说,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状提出了具体对策,以期增强中国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软实力,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国文化;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4 — 0116 — 03
  文化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基因符号,文化只有不断发展传承,才有生命力;只有传播,才有影响力;有了影响力,国家发展强大才有持续的动力。“文化的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1〕“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在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国际交流能力的建设。为了讲述中国故事并传播中国声音,有必要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立体的、全面的中国,以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但由于中国的迅猛发展同西方资产阶级利益集团的利益产生冲突,“中国威胁论”的传播使得中国国际形象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一带一路”倡议为加强中国文化输出和增强文化软实力提供了重要渠道,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们要立足当下国情,理性辩证地看待主要矛盾,做出正确决策。
  但是,在国际社会上关于中国经济崩溃与中国谋求霸权等各种负面宣传却比比皆是,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不注重方式方法的合理运用,导致各国对于中国的发展存在严重怀疑与担忧。

一、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传播现状


  (一)文化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是一种渠道,该“渠道又称信道,是信息传播的介质,是信号的运载工具,是信息发送者传递到接收者的传送中介,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相互进行信息交流的各种途径、手段、方式。”〔2〕同时也是将传播中相关要素连接起来的桥梁。语言的交流是文化传播中最重要的媒介,是国际间文化沟通的重要桥梁和不同国家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据统计,沿东盟、南亚、北非、西亚和欧洲的“一带一路”国家有60多个,共涉及50多种国家通用语言以及200多种非通用语言,沿线国家与地区的语种众多,且很大部分为非通用性语言。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媒介种类众多,但我国对外文化宣传交流主要由政府组织领导,并且目前我国主要借助国外众多孔子学院的建立,传播主体为驻地的中小学和大学等主要教育培训机构等场所,同时以机构中的青少年学生为传播客体,以这种形式来加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途径。孔子学院中主要教授汉语学习和以汉语为工具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各国孔子学院中有汉语教师几万人,人人都是“文化使者”,〔3〕并且在每年都会进行赴外从事汉语工作的教师选拔并进行相应的培训,使之掌握不同的中国文化知识,更好地进行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工作。除此之外,还采取举办多种融合中国特色文化活动的方式进行交流,近年来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两届规模宏大的“一带一路”国际高峰合作论坛,搭建新平台使各参与国积极分享经验和成果,提出今后工作的建议对策。
  (二)文化传播内容
  近年来中国积极传播蕴含时代精神的中国特色文化。首先,古丝绸之路搭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平台,将我国的瓷器、茶叶、丝绸传入西方国家,新时期“一带一路”背景下将承载悠久文明历史的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其次,中华优秀文化随着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形成了富有创新的时代精神,这一精神反映出特定时代的中华民族精神。如“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等蕴含丰富时代精神的思想文化进行对外传播,让其他国家对中国文化形成正确的科学客观的认识,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跨文化传播的重点要求是多元文化传播,“‘一带一路’范围广阔,包括了北端的俄罗斯,西端的中亚国家,南端的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4〕文化习俗各不相同,虽然中国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保持一定影响力,但“唯物”观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受浓厚的宗教氛围影响,“唯心”的价值观念和对神灵的崇敬与膜拜都对他们的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存在的问题


  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对外贸易的增加和中国文化的传播,加之传统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中国文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影响随之加深,中国文化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但是总体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环境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传播中国文化的难度,并限制了中国文化传播能力的提升。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语言复杂多样,创新能力差和文化观念冲突等方面。
  (一)语种复杂多样
  语言是我国与沿线各国实现文化良好沟通的必要纽带,只有实现语言的畅通,文化交流才能顺利开展。中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来进行语言培养,但语言学习过程漫长且困难,培养出专业水平高、语言能力好的人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许多小语种,例如阿姆哈拉语,孟加拉语,尼泊尔语,祖鲁语和阿塞拜疆语等,缺乏专门的老师来教授这些语言,缺乏学习资源,所以这些语言并没有机会参加交流活动。同时,在全球化进程中,非通用语言翻译的严重稀缺性阻碍了中国文化的传播,随着“人类命运同体”倡议的不断深化和外交时代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需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更广泛和更紧密的关系。
  (二)创新能力薄弱
  中国文化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播过程中,文化传播的内容、方法缺乏创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文化传播的能力。第一,中国文化的促进和交流主要由政府机构推动,文化对外传播缺乏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第二,文化交流中没有媒体渠道,中国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方式相对刻板和单一,导致了“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缺乏灵活性,创新能力薄弱。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交流渠道和技术手段相对传统,传播形式相对简单,导致中国文化信息无法及时传递,受众的使用率逐渐减少。   (三)文化观念冲突
  “一带一路”跨越亚洲和欧洲的60多个国家,尽管古代国家之间经常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并具有一定的交流与合作基础,但所涉地区由于其地理环境和种族群体的多样性而各不相同,宗教问题复杂,具有不同的习俗和文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习俗、礼节、生活方式和历史背景。目前在我国文化传播的内容较为注重与经济和商业价值有关的传播内容,忽视了国家民族认同和情感,致使沿线中众多地区对“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传播的认识存在质疑,具有片面性。因此,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而形成的交流障碍,如果处理不当和理解不透彻,还会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和麻烦。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对策


  “一带一路”倡议体现的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担当,同时更肩负着带动区域甚至全球共同发展的重要使命。“‘一带一路’参与国遍布三大洲,共64个国家和地区,共能够造福40多亿人口,将共同创造160多亿人民币规模的产值。”〔5〕通过出国留学,影视传播,媒体合作,技术支持等,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沟通的过程中,它提供了文化交流平台,并使海外观众对中国真正有了初步地了解。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可以说中国在与外界文化的交流中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中国文化在对外传播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具体而言,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推广汉语学习
  为了实现良好的文化交流,就必须要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语言联系,只有语言不受阻碍,文化交流才能顺利进行。这是“一带一路”倡议中,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部分。根据“一带一路”的倡议,中国政府鼓励更多的学生来中国进行留学,为了使他们能够充分体验中国文化,中国政府将为它们提供一系列优势,包括各种奖学金和助学金等补贴,开放的政策和中国文化的魅力使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来中国学习。中国在国外建立更多专门的孔子学院,以促进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交流,聘用中国专业教师,并进行各种汉语交流和学习活动以及讲授汉语的课程,激发国外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新媒体技术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新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以及相关公司和其他组织促进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在促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交流技巧非常重要,在新媒体时代,社会已经从原有的基于主题的时代转变为现有的基于受众的时代。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采用教师一味地教授的“灌输”方式,被传播者只是被动的接受,并不能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在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中,应采用传统的交流方式,例如文艺表演,电影和电视结合,文物展览等,但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应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紧密结合。当前,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有优势,需要融合与发展。新媒体不能用来替换传统媒体的功能。同样,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也不能使用一种或多种新的媒体形式来执行传播任务,促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与创新,通过新技术传播的优势来建立传统传播的优势,不断提高对外传播中的原创性,才是当下应该解决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文化传播的手段也随之增加。因此,在现代社会中,谁能掌握更新的文化传播方法,谁就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三)拓展传播者圈层
  为了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发展,促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扩大交流领域,提高语言交流能力,增强文化认同,消除文化困境。在传播中国文化到外部的过程中,不能仅依靠公共权力,不仅要动员所有级别的交流,包括记者和外交官等传统交流力量,还需要民间交流的充满活力的基层力量,采取多种传播渠道,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背景,针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趋势和传统生活习惯,抓住各个国家和地区民众的传播心理,传播当地人更易接受的中国优秀文化,以便国外民众可以清晰了解中国故事,树立国际文化形象,推动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潮流。在将中国文化传播到外界的過程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从外国人的角度展现的中国故事,通过外国人的个人故事或个人经历来讲述对中国的真实感受,这样具有更强的渲染性、现实性,还能迅速拉近国外观众的心理距离,提高了交流效果。
  (四)注重受众调查
  要提高沿线国家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文化的认可度,还需要加强相关的民意调查机制的建立。由于沿线国家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不可能在每个国家都设立专门的民意调查机构。可以通过加强对当地资源的利用,加强与沿线国家媒体和社会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与沿线民众实际情况相近的投票渠道来获得反馈。除获取的信息以外,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还应采用与居民的真实感受接近的文化传播方法,有助于增加人们对中国文化的信任。在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民众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应当认真分析不同群体的情感认知状态,了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风俗与生活习惯,以便提升应变能力和当地群体适应能力。不能只是局限于在文化传播的商业价值上,应更加关注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文化关联和情感认同上,这些内容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所缺少的,是应该补充的重点内容,要结合沿线国家的具体情况,各部门推动中华文化传播的创新性发展,打通语言障碍,凝聚文化价值共识,推动文化广泛认同。并且有必要通过组织相关的社会研究来收集相关数据,定期了解人们的感受,并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来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的观点和态度。

结语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它正在影响全球文明发展进程。过去,古中国建设“海陆丝绸之路”,现如今中国正在建设“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传播中国文化的新机会。只要我们抓住机遇,积极促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形成新的民族形象,这样对于我们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加中华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张骥等.中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53.
  〔2〕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66.
  〔3〕陶建杰,尹子伊.中国文化软实力:国际评、传播影响与提升策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07):51-55.
  〔4〕杨通俊.“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传播体系的构建〔J〕.人民论坛,2017:140.
  〔5〕李永全.丝路列国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9.
  〔责任编辑:杨 赫〕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重大新闻宣传报道仍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导向的职责,报道工作是否规范化开展以及报道质量,对区域稳定性格局构建以及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直接影响,为此提升重大主题新闻宣传报道质量是目前媒体机构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就目前来看,在重大主题新闻宣传报道中,由于策划力不足、报道吸引力不强以及媒体融合不深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报道作业现状并不乐观,为此本文主要系统化剖析了目前新闻宣
期刊
摘 要:“双创”教育的理念对高等教育具有实践指导价值,是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参考,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毕业要求,达成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大力推进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本文围绕专业认证标准探索将课外竞赛融入课堂教学的途径,提出赛课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构建了具体实现路径,助力专业预设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双创;赛课结合;培养目标;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医疗服务市场的医患纠纷多发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负产品。心理契约为分析医疗服务纠纷的产生机制和化解方法提供了一种市场化视角。第三方调解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医患双方协商时患方对其心理契约违背得不到合理补偿的心理防御。心理契约是第三方调解高效化解医患纠纷的可行抓手。分析医疗服务市场消费者心理契约的形成机制,从心理契约违背的角度对医疗服务消费者进行补偿是化解医疗纠纷
期刊
摘 要:抗日时期正值民族危难之际,许多爱国剧作家满怀愤慨之情,以一种大义凛然的姿态,将笔尖作为反抗殖民主义的有力武器,写下日军侵犯下东北人民的处境,唤醒东北人民奋起反抗的意识。本文选取了底层百姓、女性和知识分子这三类代表性人物对这些作品里表现出强烈的东北地域文化特征做出简单的归纳梳理。这些作品展现了抗日时期的东北人民百折不挠的顽强生命力,反映出他们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至死不屈的东北地域文化精神。  
期刊
摘 要: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把“立德树人”作为了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这就需要不断提升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影响力、传播力和感染力引导和带动广大青年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努力拼搏、勤学苦练,进而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新青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多贡献。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政治素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
期刊
摘 要:目前黑龙江西部地区满族历史文化的保护发展存在传承困难,人才难寻;相关法律法规仍有待完善,执行力度不足;生产性保护不足;经济转化率较低;数字化程度较低,传播途径不畅等问题。就目前状况而言,在保护和发展过程中应重视以下几点:一是积极贯彻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加大落实力度,完善督查机制;二是各级政府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明确定位,权责明确,避免扭曲式保护与管理过度;三是广大民众的有效参与
期刊
摘 要:“一五”时期,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集中主要力量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方针。这一战略方针是党对于当时的国情与世情进行综合分析后所做出的合理选择,也是党对于建设一个崭新的强盛的新中国的使命担当。国家为保障重工业的优先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并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地进行调整,保证了国民经济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地增长。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得我国短期内迅速地建立起较为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
期刊
摘 要: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独特标识,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齐齐哈尔红色文化以顽强抗战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珍爱和平的时代精神为基本内涵,在促进区域发展中发挥了独特作用,需要格外重视并加以传承。  关键词:齐齐哈尔;红色文化;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期刊
摘 要:行政强制执行和解是我国立法制度上的一项创新,体现了强制执行权的“柔性”,以及参与主体间的“平等性”。行政强制执行是实现行政决定的关键手段,而行政强制执行和解制度更能符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求,进一步推动行政执法的多元化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法律对该制度的规定过于笼统,缺少对程序、“公共利益”、适用案件类型的明确规定,因此,完善行政强制执行和解的制度设计迫在眉睫。  关键词:执行和解的实现;程序
期刊
摘 要: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起,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政治指导思想,并不断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以及当时社会矛盾的变化来创造性的相结合,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中国化的创新,使之更符合我国国情,更好地为我国开展革命起到理论性的指导作用。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发展中不断推动其实现中国化,不断探索其发展更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