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入红尘,苦吟度春秋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chaowen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晨雾缭绕的山林间,一条石径曲曲折折地通向山中,粗衣布衫的晚唐诗人杜荀鹤踏着露水慢慢走来,他走得很慢,仿佛在听鸟鸣,在感受风的轻拂,然后在“风暖鸟声碎”的吟咏中继续行走着……
  杜荀鹤出生时虽家境贫穷,但也勉强被送入私塾读书,所幸他天资聪颖,学问极好。年少的他心有壮志,索性离家外出求学。红尘之大,天地之广,终于让他敞开胸怀漫游其中,但生不逢时却是他无法左右的。
  彼时正值战乱频起,社会动荡不安,一路赶往长安的杜荀鹤也想通过科举改变命运。于是,心里默念“昼短夜长须强学,学成贫亦胜他贫”的诗句,一路颠沛而行。
  然而,仕途比起人生路,更是难于上青天。杜荀鹤竟屡试不中,落第的打击几乎让他一蹶不振。但布衣之身想改变命运,只能走仕途之路。杜荀鹤只得打起精神,将自己的诗作整理出来,送到当权者门下,以期得到赏识。只是,没有显赫的家境,没有名人的举荐,送出去的诗集如石沉海底。
  带着失望与落寞,杜荀鹤开始漫无目的地游走。出长安,入津地,转而奔苏浙,一路看到的是无休止的战争和民不聊生的百姓。感同身受的杜荀鹤为此写下许多诗作,直言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而他又何尝不是其中一员?
  经过数年飘泊,杜荀鹤依然没有寻得出路,最终以“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的身份重新回到家乡。
  宁静的山脚下,破旧的草房里,传出杜荀鹤的吟诵声:“自小僻于诗,篇篇恨不奇。苦吟无暇日,华发有多时。”是呀,苦吟多日华发渐生,壮志未酬的杜荀鹤又怎能甘心隐居于乡村?于是,隐居不到半年的杜荀鹤再次步入红尘。
  这次的行走依然没能让他进入仕途,但一路苦吟的杜荀鹤以一首《春宫怨》渐渐为世人所知,并以布衣之身开始与当时文人雅士往来唱和。黯淡的际遇中陡现一缕阳光,令生活在卑微之中的杜荀鹤有了些许安慰。但苦苦追求的仕途依然遥不可及。
  人到中年,杜荀鹤仍是两手空空,这令他苦不堪言。世间所有的坎坷皆已走过,所有的痛苦皆已品尝,依然没能走出苦难的桎梏。是继续归隐还是努力前行?杜荀鹤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似乎没有过多思索便走向一条“捷径”,那条路却令他丧失了名节与尊严。
  推唐建梁的朱温即位当了皇帝,而急于成就功名的杜荀鹤竟然屈尊前往,为残暴的朱温写下三十多首歌功颂德的诗歌。最终得到赏识,在朱温的庇护下,杜荀鹤得中进士,并被授于翰林学士。一生都黯淡无光的杜荀鹤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一切,虽然没有位高权贵,但对于一直苦苦挣扎在底层的他来说,人生总算迎来了辉煌。
  那些谄媚的诗句遭到当时文人们的抨击与嘲讽。而杜荀鹤表面风光,内心的痛苦却无人知晓。都说伴君如伴虎,伴在残暴的朱温面前,没有一丝做人的尊严,还要时刻提防掉脑袋。
  此时的杜荀鹤多想再回到故乡,哪怕贫寒一生,却自由洒脱,哪怕无人赏识,却自娱自乐。而此刻,杜荀鹤身上穿着绫罗华服,每天享受着山珍海味,却食之无味,人生如履薄冰。
  曾经的江湖苦吟士再也吟不出发自内心的诗句,曾经自嘲“无人开口不言利,只我白头空爱吟”的壮志诗人,曾经自勉“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的热血少年,也不知去往何处,只留下如同行尸走肉的外壳。此时的杜荀鹤比贫穷时更加卑微。
  更漏声声长夜难眠,望月思乡倍觉凄凉。孤独而寂寞的杜荀鹤终于悟出真理,荣华富贵终有散,做人的气节却不可丢失,唯有放下名利,才能活得有尊严。
  杜荀鹤以病重为由,终于退出了权利的漩涡。他再次踏上归乡路,虽然路漫漫山迢迢,他却走得轻快。一路走来,心中迸发出来的诗句似也变得清新雅致。醒悟过来的他回到家乡,虽然生活又像以前一样孤苦无依,但精神上却愉悦而满足。
  回到家乡后,杜荀鹤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晨起入山耕种,暮时扛锄归来,听风吹过林梢,看雨漫过山巅,朝看云来雾往,夜赏月明星光。只是他归来得太晚,清闲散淡的岁月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他又被朱温召回。
  世事无常,此后的命运终将被人摆布,心如死灰的杜荀鹤心里滋生出的是厌倦与绝望。惊惧而恐慌的杜荀鹤在归来的五日后暴毙而亡,就此结束饱受争议的人生。
  有人鄙视他晚节不保,有人赞赏他诗意清奇,无论他曾有过怎样的过错,都已经沉入历史的长河之中,而他的悔恨与真实的内心却被他以宫女的口吻写进那首著名的《春宫怨》:“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一朝入红尘,苦吟度春秋。贫苦一生、行走尘世的杜荀鹤,虽因晚节不保而遭世人唾弃,但他却为世人留下了三卷诗集,以及独特的“杜荀鹤体”诗风。流年深处,走来苦行僧似的杜荀鹤,一边行走,一边吟诵,身后是被苦难浸润的诗句。
其他文献
古人云:每个吃货上辈子都是折翼的天使,因为吃撑了,于是一不小心掉下来了……那我相信,编辑部的诸位不仅是天使,也是饱读“食谱”的诗人。  公子小白:生活不只是苟且,还应有北京烤鸭在远方。  →_→ 南京盐水鸭表示不服。  夏芊西:我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吃饱,一个是吃好。  →_→吃顿好的,人生观都能改变。  沐九九:在天愿作比翼鸟,今天就要吃虾饺。  →_→ 世纪大难题出炉,要对象还是要吃饱?  叶少
期刊
莲叶羹不是松茸燕窝,不是寻常人家只能远观的金贵佳肴,也不是略显寒酸的乡村野菜,朴素中蕴藉的精致才是最让人欲罢不能的。想来也是这样的莲叶羹,才让宝玉念念不忘吧。  贾府的饮食样样讲究,宝玉锦衣玉食地长大,能够入了他眼的佳肴也就少了。可是此刻宝玉却难得想起了“那一回做的那小荷叶儿、小莲蓬儿汤”。  其实莲叶羹也未必就是宝玉心中的白月光,而是做这羹的人是他心有愧疚的人。看见玉钏几乎抑制不住恼怒地将莲叶羹
期刊
春寒料峭里,西陵的山水仍是如此宁静平和,就像那个曾经守护着这里的人一样,带着吴侬软语,谦逊而温和。那时,弥留之际的陆逊倚窗看去,蓦然想起建业城的那一山梅花,不知是否已开到盛时?  很快,眼前便只剩下火光残星,点燃了那一领白鼯裘的衣角。这领帝王亲授的白鼯裘曾为他锦上添花,如今却成了莫大的讽刺。火光渐渐熄灭,衣袍化作灰烬,而那些并辔笑看江山的岁月似乎也过去很久了。  到底是多久远的往事呢?  只记得那
期刊
恋笔纪  《宋诗鉴赏辞典》中说古人写给妻子的悼亡诗中,以潘岳的《悼亡》最为著名,但其中除了“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等数语外,无沉痛语;元稹的《遣悲怀》写“贫贱夫妻百事哀”,语言虽动人,但元稹的用情不专令人唏嘘,且后文颇有官僚口吻;只有梅尧臣此诗,最真挚、最纯洁,当为千古第一。  又是梦,梅尧臣在黑夜中慢慢睁开眼,愣了愣,恍然明白这四周荒凉的月光才是种种现实。就在刚才,那美丽端庄的面容,那轻柔温婉
期刊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  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朱颜谢春辉,白发见生涯。  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唐·李白《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看一朋友传来其书画院的照片,院内有牡丹亭、竹苑、荷花塘,也有鹅卵石小道、青石板、石拱桥。  好时光就当与好景致相伴。看着这些好景致,我心生羡慕,人已走在其中了。有天若能去这样的地方,才敢相信尘世中不曾辜
期刊
剪一段流光织成锦瑟华年,多少往事都沉淀于时光的沧海中。司马光砸缸救友那年,张氏还在蹒跚学步。她并不知道,十几年后,她的命运将会与这个人人称颂的神童紧紧系在一起,携手相依,白首不离。她的父亲张存是个独具慧眼的人,从那时起便注意到了司马光。  张存与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是同僚,两人交情颇深,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评古论今。每每会友,司马池总是带着爱子司马光,偶尔也会让他在朋友面前略展才华。看着眼前这个聪明
期刊
六珠是珠鳖鱼一族的首领,世人都道珠鳖鱼可解疠病,神奇无比。却不知唯一拥有此功效的鱼只有一尾,那便是集日月精华、养天地灵气的珠鳖鱼首领。人间凶险复杂,为保族人安宁,六珠设下法术,使人类入不了他们栖息的水泽。  山中幽静,不知岁月更迭。所谓过犹不及,正因为葛山澧水的灵气甚重,所以千百年来这里不生草木。可是不知哪年哪月,一株兰草的种子随风飘摇落在了澧水中。彼时,六珠正慵懒地顺着水流游荡,美丽的小尾巴扫起
期刊
红红草莓酱:只有填满肚子,人才不会空虚。  王雨要做海贼王:真正的吃货敢于直面粗壮的大腿,敢于挑战隆起的小腹。  身在课堂心在厨房:真羡慕那些学习起来就忘了吃饭的人啊。—来自一个吃起饭来就忘了学习的人。  云朵是颗糖:真理掌握在吃早饭的人手里。  我何必说谎:早饭我唯一不吃的两样东西是午饭和晚饭。  爱吃海鲜的海子:我有一个梦想,面朝大海张开嘴,所有海鲜都免费。  papi酱也是一种酱:人这辈子有
期刊
一叶碧云轻,建业城西雨又晴。  换了罗衣无气力,盈盈,独倚阑干听晚莺。  何处是归程?脉脉斜阳满旧汀。  双桨不来闲梦远,谁迎?自恋苹花住一生。  —清·冯煦《南乡子》  一场雨淅淅沥沥,许是下了很久,一点一声愁。江南才子冯煦久坐窗前,任由它点点滴滴随阶而去。而后他轻轻阖上眼,回忆排山倒海般涌来,长歌未尽,斜阳未暮,余温散去之余,落笔成叹。  建业城西,茅舍竹篱,安放着一颗沉寂的心,此间无关世事纷
期刊
陈与义出生时,大宋洛阳城的杏花飘零如雨,陈府后园里的池塘里落着厚厚一层碎白。他天资聪颖,幼时便有神童之名。虽极富文采,却温润恭谦习文刻苦。24岁那年考中进士,此后仕途顺风顺水。  只是年少多闲情,所担的又是一个闲职,为官三年后他便潇潇洒洒地辞了官,邀几个知己好友成日里吟诗赏画,好不快意。  那是陈与义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生活。北宋末年的洛阳城,不管城外时局如何动荡不安,城内的杏花依然和着花影里的美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