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问题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ualstudio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动力,而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保障。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与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两者的互补与平衡有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本文主要就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教育”及问题教育的策略作探讨。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问题教育 教学策略
  一
  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从小学到高中几乎所有同学都为它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所有的努力都有回报。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了数学上。高中数学新课程目标指出:提高学生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的是“数学地提出”,可见新课程标准对“问题”的要求更高了。问题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一个人一旦向自己提出了某个问题,产生解决它的欲望,便形成了“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问题使人的注意力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与选择性,对持续进行有目标的思维、探索活动具有显著的激励功能。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对“问题教学”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做法,问题性教学的关键是什么呢?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问题”?问题事实上有两类:一类是指一些问答式的问题,例如“求值域有哪几种方法?”“圆的定义是什么?”等等;二是指一些求解式的问题,这些问题相对于第一类更复杂,必须通过周密思考,借助某些特定的有效程序,经过主观努力才能完成的。如“本节课里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在现实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教师提出的问题很多,学生回答得很热闹,一堂课下来,留给学生静静思考问题的时间很多。根据调查发现:教师的课堂提问次数很多,让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从问题类型来看,事实性问题太多,理解性问题极少,应用与综合性的问题几乎没有,其实,这样的教学不是问题性教学。究其原因,很多教师没有搞清什么是“问题”。教学组织中,只有增加第二类问题,才能在课堂上增大学生的思维力度,所以我们所说的问题性教学中的“问题”主要是指第二类。
  传统的数学模式只重视训练学生解答已提出的问题,并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解题模式反复强化训练,而忽视了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严重影响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森堡曾说:“首先是问题的提出,其次才是问题的解答。”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只有当学生深入思考后,需要问个为什么的时候,思维才能真正启动。
  二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实施“问题教育”呢?
  (一)营造民主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气氛,增进教学民主,加强师生交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展现个性。有了这样的适宜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展示,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反之则不然。
  (二)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1.设置悬念,联系生活实际。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每个人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利用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教学中,我首先说:“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愿意在一个月内每天给你100元钱,但在这个月内,你必须第一天回扣我1分钱,第二天回扣我2分钱……即后一天回扣给我的全数是前一天的2倍,有谁愿意?”这个例子具有趣味性,学生顿时活跃起来,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又如在讲授“面面垂直判定定理”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语:“建筑工地上,泥水匠在砌墙。为了保证墙面与地面的垂直,用一根吊着铅垂的绳来看看细绳与培面是否吻合。如此,能保证墙面与地面垂直吗?泥水匠或许不知道其中的奥秘,你们能不能找到理论依据呢?”从生活情境入手,提出在熟视无睹、习以为常情况下的新问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进入良好学习状态。又如在“相互独立事件”教学中,可以根据我国民间流传寓意深刻的谚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已知诸葛亮想出计谋的概率为0.85,三个臭皮匠甲、乙、丙各自想出计谋的概率各为0.6、0.5、0.4,问这三个臭皮匠能胜过诸葛亮吗?设计诸如此类的问题,引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
  2.创设矛盾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学生知识、经验、能力及思维方式的差异,可能会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见解。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情况,挑起矛盾,引发争论,引起学生探索真理的强烈动机,并调用所有知识和经验,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
  问题教学是当前新课程标准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新的方式,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够让学生产生自觉自愿的学习渴望,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探究者,成为高中数学课堂的主人,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夏小刚等.数学情景的创设与数学问题的提出.
  [2]戴黎军.关于数学课程改革实践中的问题探析.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师生之间缺少互动、交流及合作。另外,教学方法也有一定的不适应性。本文主要研究了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运用归纳推理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一步提高数学成绩。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归纳推理能力 培养策略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培养
目的:观察TIGAR在小鼠脑各区域的表达差异性、细胞定位以及在发育和成熟不同阶段小鼠脑皮层内表达的变化,比较TIGAR表达量与小鼠对脑缺血损伤耐受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小鼠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模型和体外培养原代神经元缺糖缺氧/复糖复氧(oxygen glucose dr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加强发散思维训练和发展直觉思维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数学习题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 数学习题教学 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方法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创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现代教育的
目的:讨论黄体酮对孕妇黄体功能不全所致的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8年4月-2019年11月.观察对象:在本院收治的160例黄体功能不全所致的先兆流产孕妇,以随机法将
水利工程是我国的民生工程,是一直以来我国政府极为重视的工程项目,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而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的建设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一样.教学模式是教学经验的一种凝练,不是指简单的教学经验,也不只是教学方法的集合,而是对教学方法的升华.或者说,教学模式是较稳定的教学方法,实施起来具有相对固定的程序.下面以初高中数学衔接为例探讨教学模式的创新.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一题多解式  通过一题多解,从不同方法、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让学生的解题思路接近高中知识能力要求.  2.变式拓展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模式在改善早产儿智能发育和神经功能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新生儿科就诊的早产儿患者14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
摘 要: 高三是整个高中最重要的阶段,面临高考,每位学生都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数学是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一门学科,学生面对多样化的数学题,怎样才能够高质量、高效率地正确解答题目呢?本文主要针对以上问题展开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高三数学教学 高效解题 解题策略  波利亚曾说:“深入了解数学的本质意义就是善于解题.”高三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高质量解题能力与高三的数学复习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高
一rn舞台上强劲的音乐中,20个着紧身军礼服和长筒靴的青年军人在挥洒舞动,嘹亮的军号和密集的军鼓节奏下,男兵女兵英姿飒爽地列队成两排,跨步、挥臂、抬腿……齐刷刷的军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