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电影《流浪地球》为例解析奇观电影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dan7181215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电影自身的发展,特别是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发展,奇观电影现象逐渐凸显出来。近年来奇观电影在中国发展迅猛,甚至是逐渐取代叙事电影的位置。今年春节档的科幻奇观电影《流浪地球》以其高质量的编剧和特效杀出重重包围,此片不仅视觉上吸引人们的眼球,在故事情节的内涵上也极具中国特色。文章从身体奇观、动作奇观、速度奇观和场面奇观四个方面具体分析。
  关键词:奇观电影;奇观电影类型;《流浪地球》
  一、奇观概念的溯源
  “奇观”一词很早就已成为戏剧乃至文艺理论中不可或缺的术语。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提出的戏剧六个要素将其按重要性递减排位,依次为“情节”、“人物”、“主题”、“对话”、“音乐”以及“奇观”。这里的“奇观”是指演员在舞台上的妆容以及服装,可以理解为戏剧表演中视觉元素的总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奇观,尽管具有吸引力,却是所有部分里最没有艺术性的,也是与诗艺最少发生关联的。”
  作为一个独立成义的文化批评方面的专有名词,“奇观”的提出最早源于法国情景主义者居伊·德波的“奇观社会”。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又译为《奇观社会》)是他对消费社会背景下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化和修正。德波所述的“奇观”是将马克思有关生产积累的理论扩展至消费社会中的奇观积累,作为视觉文化的产品和重要组成部分,电影只是“奇观社会”众多表象之一,具体电影产品背后隐藏的,仍旧是以观看为中介的权利分配。
  在社会演进的层面上,“奇观”是具有高度概括且比较抽象的概念,而在电影研究内部“奇观”则是十分生动具体的,是每个观众都能敏感体察到的现象。对电影中“奇观”概念的界定在学术界尚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版本,本文将采用周宪在《视觉文化的转向》一书中提出的定义,所谓奇观就是非同一般的具有强烈视觉吸引力的影像和画面,或是借助各种高科技电影手段创造出来的奇幻影像和画面及其所产生的独特视觉效果。[1]
  二、奇观电影
  对奇观电影讨论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是英国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穆尔维,她在1970年代发表的一篇论文《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中,明确地指出了当代电影中揣进“奇观”的现象。她认为,电影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奇观性。
  四川大学的曹俊兵把这种视觉上的“奇观”定义为:“影片视觉上雄伟、惊奇、罕见的景象。它可是火爆的打斗场面、惊栗的飞车追击,可是轰然的山崩地裂、霎时的桥毁楼塌,可是盛大的喜庆大典、少见的风俗仪式,可是神秘的外星飞船、无垠的星际空间,也可是反常的自然现象、诡异猛兽狂奔等。”[2]
  西南师范大学的陈红梅对“奇观呈现”如此定义:“指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不能见或根本归属想象领域的影像化场景,外延综括环境、道具、场面、事件、情感等等,其外在形态呈现为具有冲击力、震撼力的视听风格。奇观呈现以观众的神话化潜意识为心理基础,迎合他们对极端性幻想的消费愿望,营造一个较之平淡有序的现实世界更新奇、更宏状、更悲惨、更令人感动、更不可思议的影像神话。”[3]
  哈尔滨工业大学传播系的郝冰回顾奇观影像的百年历史,认为“影像不但能再现真实自然,还有呈现奇观幻想的功能。”“奇观影像不但增强了电影的感染力,而且丰富了电影的本性,对传统的影像本体论产生了革命性的触动。”他对“奇观影像”有一个定义:“奇观影像是由一些特殊成像方式而形成的另外一类电影影像。其外在影像特征與常规成像方式而形成的另外一类电影影像。其外在影像特征与常规成像方式形成的影像别无二致,真实、客观、可信,但实质却完全是人为干预的结果,并非是对物质现实的客观复制。人们把这类‘非客观记录’的电影影像称呼为‘电影特技影像’,而笔者更乐意将其冠名为‘奇观影像’,其目的是想从根本上对奇观影像的实质意义与范畴有一个更形象与更积极地定位。”[4]
  在《电影世界的动画奇观》一文中,王清丽认为:“所谓奇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或在影像不易表达的。动画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生命力,它能把人们在想象空间中所不能实现的通过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是虚拟的真实和对美丽幻想的寄托,而电影或许有时正是需要这样一种虚拟与幻想。”[5]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颜纯均教授在《电影艺术》2006年第5期上发表《景观电影》一文,他所讲的“景观电影”其实就是“奇观电影”,所使用的英语单词都是spectacle,他认为“景观电影有意无意地对影片中的人物和故事降格以求,而竭尽全力去经营那具有奇观效果的有限场面,”把景观电影定位于“电影史的又一个幼稚时期”。[6]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奇观”是对人的视觉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冲击力,并使人们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
  三、《流浪地球》电影中的奇观性
  该片是根据刘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说《流浪地球》改编的电影,也是郭帆导演首部科幻力作。此片虚构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人类面临绝境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另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新星球。这部影片特效的制作无论是地球上被冰冻的上海,还是太空舱内的戏份,打破了以往观众对于国内特效质量不高的效果有了固有观念,呈献给观众无比的真实感,丝毫不输国外影片的大制作也让观众纷纷自愿为《流浪地球》作口碑宣传。电影中大段特效动作戏份,地下、地表、太空将地球分隔成三个战场,三场灾难救援,横贯天地、丝丝入胜、环环相扣,让观众的情绪真正随着剧情的走向跌宕起伏。
  电影中的“奇观”内容非常丰富。周宪认为当代电影的奇观可以归纳为四种主要类型:动作奇观、身体奇观、场面奇观和速度奇观。这四种类型是最具代表的电影奇观。下面就具体分析《流浪地球》中的奇观景象。
  (一)电影的动作奇观
  第一种奇观可称之为动作奇观,亦即种种惊险刺激的人体动作所构成的场面和过程。不仅是身体动作,还包括种种机械和道具,诸如马、枪械、汽车、火车、飞机、摩托艇等。[7]从西部片中牛仔动作,到警匪的枪战和特技,再到科幻片中奇特的动作设计不一而足。在电影《流浪地球》中处处都有动作奇观的身影,首先在赛博朋克地下城男主公刘启为了与妹妹韩朵朵一起逃离地下城与贩卖离开地下城身份的一哥因价钱没谈拢而进行的打斗场面;刘启每次遇到危险都会打开他的宝贝武器——安全气囊;大家为了护送救杭州人民的火石,救援队不得不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爬到楼顶;救援队的队员用机枪射击厚厚的被冰层包裹的窗户;刘启明和老妈在外太空拼命爬到空间站的总控室;一系列的动作奇观在电影中飞速发展它已经成为当代电影最为显著也最具视觉效果的视觉元素。   (二)电影的身体奇观
  第二种奇观可概括为身体奇观,它与动作奇观有关系,但又不完全相同。身体奇观说白了就是调动各种电影手段来展示和再现身体,身体就只局限于人的躯体本身。[8]展示身体在奇观电影中具有不同的含义:从性别含义上说,女性主义批评家所提出的女性身体作为被看对象就是一种身体奇观的类型。在这样的奇观中,女性成为男性视线的对象,因此如何满足男性观众窥探癖和自恋的要求,变成女性身体再现的基本要求。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男性的阳刚之气也是一个身体奇观元素,不少影片十分强调展示男性身体的健壮、刚强、力量等。比如在电影《流浪地球》中宇航员刘启明展示了他男性身体有力量强壮的一面,在睡眠箱里用自己的力量打开了箱门去拯救即将毁灭的地球;刘启明和俄罗斯人老马在太空外仅凭一人之力在基站上攀爬。
  (三)电影的速度奇观
  第三种奇观可谓之速度奇观。它与动作奇观有一定联系。晚近奇观电影为了创造更具视觉刺激性的场面,在动作类型片中发展出一种独特的以速度见长的奇观电影类型。[9]传统叙事电影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模式已不再适合于当代观众的视觉要求,“快看”与“看快”构成了速度奇观的典型形态。速度在这里含有两层意思,一是镜头组接的速度或节奏,二是画面内物体或人体空间移动或运动的速度。速度奇观就是这两种速度之叠加和组合。比如,《流浪地球》赛博朋克地下城倒塌的景象不仅画面中房屋倒塌的速度快、人群到处逃窜跑的速度快,而且从地下城监狱的墙体倒塌的镜头到大街行人、车辆、火花四起的镜头之间节奏的组接也是快速流畅的;刘启和CN171-11救援队一行人援队开着带有火石的大卡车在冰山滑坡的冰面行驶,车子的疾行和山体石块和冰块的坠落都是速度奇观;
  从电影的接受心理学角度说,当观众习惯于速度奇观所提供的某种视觉范式后,观看速度的要求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所以,在当代主流电影中,那种冗长的、迟缓的、拖沓的叙事节奏显然已不再能满足观众的视觉欲望快看与看快成为速度奇观的基本要求。
  (四)电影的场面奇观
  第四种奇观可名之为场面奇观。所谓场面奇观指的是各种场景和环境的独特景象,这些场景绝非普通的日常可见的,具有奇特性。场面奇观分别又分为三类。[10]
  (1)自然景观是一类,这些自然奇观往往是一些人迹罕至而又在视觉上很有吸引力和特点的景观,比如该影片中地表上的冰天雪地、天空中漫天风雪、木星靠近地球的天空。
  (2)虚拟景观又是一类,这在许多科幻片中是常见的,经过高技术手段创造出来种种虚拟景观,或是未来世界,或是外层空间,或是海底世界等等。电影《流浪地球》中领航员国际空间站、被冰封的地表、木星引力致使地球毁灭的场面。
  (3)第三类场面奇观是人文景观,著名的历史古迹或世界名城,特别是在一些中外历史巨片中,这样的人文景观构成了独特的视觉元素。在电影《流浪地球》中被冰封的北京、上海的奥运大厦和东方明珠、杭州、济南、徐州等地上景观
  奇观电影的产生顺应着社会的变革,文化的变迁,奇观电影的产生和发展是必然的现象,奇观电影丰富了电影的题材,扩展了电影的形式革新了人们的神秘体验,在当下极速运转的社会中给人们带来种种快感。场面奇观构成了奇观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但成为影片奇观性不可获缺的部分,而且成为影片的视觉快感的重要资源。
  四、电影奇观性的内涵
  值得注意的是,在叙事电影中,由于叙事线索和节奏的需要,场景的表现往往屈从于叙事功能,因此场面表现不具有独立价值。而在奇观电影中,为了最大限度地达到视觉冲击力,为了加强奇观的视觉效果,往往对场面调度有过度之嫌。有些场面有时甚至与故事或人物关系不密切,却获得了相对独立的视觉表现价值。场景奇观自身就是奇观电影的一个独立部分,奇观电影为获取视觉效果不得不强化甚至滥用场面奇观元素。近几年来许多好莱坞大片在追求视觉奇观时忽略了电影的叙事的重要性,忽略了电影应当传达的意义与内涵。例如《变形金刚》系列电影过分追求视觉效果,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仅仅围绕变形金刚在不断的呈现精彩的打斗场面;《雨果的秘密》虽然有主人公雨果在工作中不断探索着自身生命价值的内涵存在,但是这样一条线索被强大的视觉奇观所淹没。
  《流浪地球》作为一部以奇观为主要表现方式的电影,有的观众认为这部影片的全部精华都在繁复精巧的场景制作和CG画面效果,而承载这些效果的情节和表演服务于视觉感受细节的合理或人物的立体仅是次要的支架。我却不是这样认为的,导演郭帆尊重原著,認真仔细打磨剧本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珍贵、友情的真挚、团结的力量、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等。在观看时我会跟着剧情时而眼角湿润,时而潸然泪下。比如,刘启明为了保护地球宁愿忍受与家人的分离和儿子刘启的怨恨;韩子昂援救并收留韩朵朵,最终还是葬送于拯救人类的计划;CN171-11救援队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不愿放弃、排除万难都要运送“火石”,宁愿自我牺牲也要拯救自家的地球家园;领航国际空间站的俄罗斯人老马为了后代能重见地球美好的自然风景最终舍生取义;小丫头韩朵朵从在赛博朋克地下城的不懂事到地面上经历了了一系列的磨难与挫折后逐渐成长,召集大家为共同拯救地球拯救生命家园一遍又一遍的发出她稚嫩又铿将有力的话语;刘启的大男孩性格到后面肩负使命极具责任心;救援队队长王磊为了家人为了百姓所以在执行任务时表显出的不近人情、铁面无私。电影中刘启明、刘启、韩子昂、韩朵朵、王磊等等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故事情节安排精妙又有令人深思的精神内涵。
  《流浪地球》这部出自中国的科幻影片区别于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科幻的大义,以往的好莱坞科幻大片通常是抛弃的向去往外太空寻找新的居住地,而《流浪地球》却是带着地球一起突围,着重突显了中国人对家园土地的眷恋与深情,放在春节档正贴合了中国人的重视亲情以及对故土无限的情怀,让无数不远千里回家过年的中国人感同身受。以科幻的、奇观的视觉文化为依托,以中国人独有的人文情怀为内核才使得这部影片获得叫好又叫座的巨大空前的成绩,开启了中国科幻片世纪元年。
  参考文献
  [1]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56
  [2]曹俊兵.好看≠不等于视觉奇观[J].电影评介,1997,4(1):45
  [3]陈红梅.意识形态话语与奇观呈现——从<泰坦尼克>到<红河谷>[N].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12(4):18
  作者简介:
  赵梦(1994.11-),女,汉族,山东,硕士研究生在读,贵州师范大学,广播电视专业。
其他文献
摘 要:吴承恩在《西游记》开篇写到“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意思就是“要想知道人生的真谛,那就必须看西游记!”。可惜,看懂《西游记》的人实在太少。本文对《西游记》的真实内涵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西游记;内涵;黑暗;人生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读同一段文字,他的体会是不一样的。比如《西游记》,同一个人在几岁时读和二十几岁读,他的体会是完全不同的!再过二十年再读,体会又会不同!  孙悟空
期刊
摘 要: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上下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被世人称为“礼仪之邦”。礼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深远而有广泛的影响。一个国家的礼仪,在不同的时代体现着不同时代的背景及特点。因此,我国现代的礼仪和古代的礼仪还是有许多不同的。面对这些不同,我们应该对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塑造和谐文明的社会,进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近年以来,随着山东地区的独特区位因素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青岛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导致大量的人口涌入,造成地区内的人口结构差异。本文就青岛地区人口增长展开论述,分析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特征。  关键词:青岛;人口增长;发展  一、青岛地区人口现状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报告:青岛市常住人口为871.51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49.42万人相比,十年共
期刊
摘 要:采写出一篇合格的现场新闻,甚至是一篇优秀的现场新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场新闻是新闻报道中非常常见的报道形式,现场新闻与一般新闻的不同点就在于:现场新闻是记者身临其境用第一线材料结合自身感受所写出的文章。所以现场新闻又被称为“现场速写”或者“视觉新闻”,对于记者来说,现场新闻的发现和现场新闻的采写都是至关重要的,本篇文章就现场新闻的写作方法、如何发现现场新闻等方面展开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对
期刊
摘 要: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人物之一。他和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一样,从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罪恶活动中发迹,一跃而为清政府的封疆大吏,手握重兵,权势煊赫。接着,他参与了镇压捻军的活动,并进兵陕甘,扑灭西北的回民起义。后来,他挥戈出塞,进军新疆,击溃了英俄帝国主义的走狗但积诚相与,久将自威,无他道也。”  关键词:左宗棠;战争;历史  这里,有件事情很值得一提:1860年北京条约刚刚签订,
期刊
摘 要: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经济和文化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知识产权在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也在促使我们不断地推进知识产权的进步和发展。无论对国家还是个人,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必然会更让我们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本文将会通过对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等一系列问题,浅谈知识产权保护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  关键词:
期刊
电影的意义在于将生活的镜子打碎,然后将碎片重新拼贴成另一面镜子。好的电影应当贯彻着“人”的思维方式,体验、叙述、反思着人的生命行为。能够长时间占据一个人的心灵,并给观众带来深深的社会思考的影视作品不可多见。然而,《一个人的课堂》就是这样一部给观众带来心灵的震撼、感悟和思考,并让人流泪的电影作品。  《一个人的课堂》是衡阳籍导演李军林执导的一部反应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拍摄这样一部影片的灵感来源于李军
期刊
摘 要:猪八戒形象的喜剧效果形成的基础,离不开明代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心学思想对当时市民的影响。由此看来,《西游记》在当时被广大读者接受,离不开商品经济影响下市民对人欲的寄托。在作品中,猪八戒的形象最具有世俗性,比较贴近现实生活,虽然是猪身,但他身上的人性也是闪光的,是朴素的充满人欲的一个浪漫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一个人物。  关键词:猪八戒;明代心学;喜剧效果;人欲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无疑是最出
期刊
摘 要:武松是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之一,金圣叹腰斩水浒传,在这一百零八人中对武松的评价最高,称其为上上人。大部分人在看过水浒传之后对武松的评价也颇高。景阳岗醉酒打虎,展现了其的勇敢威猛,武艺高强的性格特点;怒杀潘金莲,展现其有恩必报,有仇必报的性格特点。本文主要以武松的外貌特点,生平事迹分析其性格特点的得失。  关键词:水浒传;武松;性格;嫉恶如仇;有勇有谋  一·从外貌特点来展示性格特点  水浒传
期刊
个人都是学业能力相差无几的人,那么岗位只有一个,那么就要必然淘汰9个人。10个都是人才,如果其他9个人因为丧失了这次就业机会而没再找到更好的就业岗位,是不是耽误了人才?前提是10个人相差无几,这个情况是很常见的。为什么现在大学生就业难?更多背后的是社会岗位的制约,毕业生多,岗位少,必然会造成人才积压,而这部分人才何去何从?我们不否认自身问题的存在性,毕竟岗位还是择优录取,但是我们更多的要考虑,如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