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的鉴赏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t19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诗歌讲究“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历年高考试卷中,无论是诗歌鉴赏,还是散文或小说阅读,关于“景物”的鉴赏都会涉及到。下面将“景物”考查盘点一下,以供参考。
  一、景物“意境”型
  提问方式:①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②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③这段描写的景物或环境有什么特点?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忠于原诗,抓住主要景物,联想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③简要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1,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常见意境术语:雄浑壮丽,幽清明净,沉郁孤愁,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远辽阔等。
  二、景物“技巧”型
  景物描写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修辞类:比喻、比拟、夸张、借代,主要作用为生动形象;排比、反复、反问,主要作用为加强气势;对比,作用为突出强调;设问,作用为设置悬念,引起注意;对偶(叠词),作用为对仗工整,音节和谐;等等。
  ②表现手法类:渲染、铺垫、烘托、衬托、反写、联想、想象和象征等。
  ③多种结合:动静结合、多种感官结合、虚实结合、空间结合(上下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等,这样使景物有层次感)、正面侧面结合。
  ④大处着墨,工笔细描。如果景物描写起笔是从宏大的景物开始的,如,从天、山这样的景物,这就叫大处着墨。如果对细微处细致刻画,这就叫工笔细描。
  ⑤景物的色彩。写景物一般都要涉及到色彩,鉴赏时要对此作出点评。
  提问方式:①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或运用何种修辞?②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或技巧?从表达效果方面进行赏析。
  答题步骤:
  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作品分析。③分析选用这种或几种技巧的好处和作用。④这种技巧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例2,鹧鸪天(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问题:本诗在写景状物上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请就其中一点加以赏析。
  ①描写景物生动活泼,层次分明,先由远及近,再由上而下地写景。
  ②写景动静结合,形象逼真。
  ③写景有声、有色、有香,相映成趣。(具体分析略。)
  例3,作者是如何描写月下荷塘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①按照总分的顺序,先总写荷塘,再分写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采用定点观察、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的顺序,先静态后动态,形、味、色、声俱全。
  ②运用叠音词。
  ③运用比喻、通感、拟人的修辞手法。
  三、景物“作用”型
  包括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其作用是: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提供人物生活的场所;②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③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点化人物命运;⑤深化主旨(深化小说主题);⑥暗示社会环境(反映时代特征、社会特征);⑦象征和暗示(暗示人物命运的转折)。
  环境类鉴赏题目的答题思路:
  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例4,“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在整首诗中起到何种作用?(柳永《雨霖铃》)
  ①暗示出离别的主旨,并点明离别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
  ②渲染了悲凉沉郁的气氛,奠定了凄凉的感情基调,为下文表达离别忧伤之情作铺垫。
  例5,请指出小说《晚秋》(埃·格林)开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
  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
  ②运用反衬、拟人的手法,突出了主人公瓦萨卡沮丧、自卑的心境。
  ③引出下文,为后文写主人公瓦萨卡的处境艰难做铺垫。
  ④点明主人公心情烦闷,与后文心情“轻松,如释重负”形成对照,突出人物的心理变化。
  ⑤照应题目,与结尾呼应,使作品结构完整。
其他文献
中考,是学生一生中经历的第一次大考,其重要性不亚于高考。中考,是一种国家行为选拔性考试,也是一种分流性考试。考生最终将进入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及中专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决定大多数学生今后发展的方向。因此,考前如何做好复习很关键。  一、认真进行语言积累  语言积累,不仅指古诗文和现代诗文的积累背诵,也包括词语的积累,还包括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的积累。近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中,积累题占到一定
期刊
小儿刚三岁,已晓得把渴望装进信笺里了。  读着妻寄来的信,望着小儿涂抹的那些了了勾画,一丝柔情倏地越过幽窗飞回了远隔千里的家中。  “咦,这小子,短短两年就开始懂事了呢。”  我有些愧对儿子,想他降临人世的一刹那,没有啼听到他嘹亮的第一声啼哭,没能为他穿上第一件衣裳,实在有些枉为人父。记得当初妻子随着肚子的一天天长大,便一天天地害怕得厉害起来。她听过来人讲,生孩子是“孩子奔生娘奔死”,便平添了许多
期刊
压缩语段题是历年高考重点考查的题型,也是语文教师感觉比较难于讲解、学生感觉比较难做的一类语言运用题。解答语段压缩类的题目,大部分学生大都从题型类别及语言表达方式入手,也就是大都从思想内容入手,而对思想内容的把握正是学生感觉比较棘手的方面。其实,语段材料都包括思想内容和结构形式两个方面。解答压缩语段类题目,虽然重在思想内容方面的理解,但学生在答题时,最直观且最容易把握的,则是语段的结构形式。因为结构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有爱动的,有喜静的,有爱表现的,也有不善言谈的。可还有一些是令教师时刻挂心、让家长日夜操心的,他们的品质并不坏,但是,他们由于从小生活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溺爱的“暖窝”里,形成了不同程度的自私、懒惰、固执、任性等不良习惯。面对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爱磨蹭”现象,如果放任自流,让他们的“爱磨蹭”习惯任其发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一生。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改
期刊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的层次不同,写出的文章水平也就参差不齐。作为教师,要用赏识的目光看学生的习作。赏识式习作评价是指在整个习作教学过程中,坚持以表扬为主的原则,通过教师巧妙的点拨和师生共同赏析评议,让学生文章中的个性得以突出,追求的是一种“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人人心口有,个个笔下无”的境界。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
期刊
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这也是做班主任的基本条件。班主任只有用科学的方法对班级进行管理,才能把班级建设成一个理想的学习处所。  一、用心爱着自己的学生  作为班主任,关心学生就应该像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既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又要关心他们的健康,还要关心他们是否懂得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关心他们是否懂得怎样做人。例如,每天早晨巡视教室,先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反思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对学生答问环节的处理,很多时候让人总感到简单、划一。往往是师问生答,点到为止。就某一个问题, 老师一般会请三四位同学起来回答,期间老师担当传声筒的作用,用比较响亮的声音重复学生的答案。对学生的回答,不少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回答得很好! ”“不错, 但还不够完整! ”直至这一讨论环节结束, 几乎没有看到老师对此有过什
期刊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不能持久的实际,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使学生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会主动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生受益。可以指导学生掌握下列方法:  一、巧借注释  文言文言简意赅,即使有一定功底的人阅读时也需要借助注解,让学生养成认真阅读注解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只要认真阅读课文下面浅
期刊
课堂上,按照教学案布置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当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去时,学生的表现令教师大吃一惊,他们很多时间在互相推诿。你让他先说,他让她说说,并没有陈述有关学习的内容或见解,表达自己读书的感受和想法。有些组在不断分工:你读第一段,他读第二段,几分钟过去了,有的组还没有确定谁来发言,谁做记录,没有展开实质意义上的学习。有的小组一直由学习好的学生在唱“独角戏”,而其他人则无动于衷,充当看客。
期刊
一、形式多样,体现趣味性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的语文作业形式不能呆板,内容不能枯燥,教师要寻求作业创新,要形式多样、多元化的作业。  1、查一查。在学习课文之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这样,课文的许多疑难问题在课前得到了解决,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样也提高了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的本领。  2、画一画。学完课文内容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