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核心素养渗透下的高三备考初探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l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核心素养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可以大胆地预测,在今后的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核心素养都一定是课程改革、教材改革、高考改革的方向。因此,教师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研究高考试题,通过对教学内容重新整合拓展,以重构历史教学体系来提高学习效率,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内容;整合拓展
  全国卷文科综合命题不回避重点、焦点和热点问题,因此,“与其大量做题,不如抽出时间认真研究往年的试题,社会上流传的复习题往往粗制滥造,不得要领,不分良莠的抓着就做,最容易产生误导。往年的试题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作者对话。”在研究全国卷时,应立足于试题的本身整合教学内容,把一些零散的历史事实、结论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通过教学达成教学目的,不应仅仅局限于试题的亮点与不足的评析,还要重视试题其他功能的挖掘。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尝试,于核心素养背景下从高考真题中寻找知识整合拓展的突破点,无疑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备考方向。
  一、教学整合拓展中采用的方法
  (一)以概念教学为目的的整合拓展
  高中历史概念教学是在初中历史学习基礎上进一步拓宽和深化,而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则更注重结论性阐述,史实部分有所削弱,因此不能过高估计学生的知识基础,对部分内容要加以强调,才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以2018年全国卷Ⅱ第30题“中共抗日根据地的租佃关系”为例,王倩在《华北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中农民与地主的博弈》(刊于《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中指出,中共在华北抗日根据地内开展减租减息(以下简称“双减”)运动,是在斗争与妥协和发动农民与维护和地主的抗日统一战线的策略空间中运作的。通过对斗争与妥协的动态调试,去获得既可以动员群众、改善农民生活、在经济上弱化地主的封建势力,同时又能够巩固统一战线的双重效果。
  以上将“中共抗日根据地建设”的大致历程作一简单阐释,教材中对“中共抗日根据地建设”历史一笔带过,“三三制”“双减双交”等概念在作为历史背景介绍时略显不足,经过整合、拓展,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政治形势,并能培养史料实证意识。还可在此基础上,把土地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共土地政策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的微专题。然后通过历年真题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取得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
  (二)以把握阶段特征为目的的整合拓展
  全国卷很注重对阶段特征的考查,二轮复习如何提升此题型解题能力?主要是利用学生已掌握的主干知识,对原有模块的相关内容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构建纵横交错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历史阶段特征。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精彩片段,它往往诱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变革和革命,社会转型期的阶段特征也因此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之一,期间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近代化在各领域全面展开,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以“外交的近代化”为例,清朝外交制度的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相当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从总体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
  从1861年到1875年的尝试阶段:1861年,总理衙门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开端。
  从1875年到1894年的建立阶段:由传统朝贡体系逐渐向近代外交过渡,由被动到主动。
  从1894年到1911年的发展阶段:近代化在各领域全面展开。
  【例题】1.(2018·全国卷Ⅱ28)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硫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落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自”。这说明当时(D)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从以上题例可以看出,中国外交制度的近代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历史进步性是肯定的。不过当时的中国毕竟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国际社会地位低下,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中,仅靠外交的努力是不可能挽救近代中国社会的危机的,在中外交涉中,外交制度近代化的社会效应也是有限的,这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的。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近代中国转型之痛苦,以此坚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从而担当起社会责任,树立起家国情怀。
  (三)以加强时空观念为目的的整合拓展
  “历史上的时间和空间本身就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性”,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在教材编写中,为了适应专题的分类,往往对具有因果关系的历史事件进行切割再重新归纳。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看清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关系,故按时间顺序加以整合拓展。如2018年全国卷Ⅱ第35题“欧洲经济一体化”,在教材中被分裂置于“必修一专题九、必修二专题八”两个专题中。在教学中,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同模块不同专题中的整合,按时间顺序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欧洲共同体”三个重要时间节点加以梳理重排,强调初始会员国为法、德、意、比、荷、卢西欧六国并配合相关地图,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时空观念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还可把1993年欧盟成立、2001欧元流通整合进去,构成一个有关于“从欧共体到欧盟,从经济一体化到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的微专题。时序整合有利于同属一历史时段内、具有前后关系的部分联系起来,揭示因果。“在历史分析时要重视资料文献中时间的价值与作用;在时间的背景下把握历史的变迁与延续、原因与结果”。   总之,高三备考复习重在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重构与整合,将分散的知识点联结起来,构建和还原為理论体系,使学生把握知识联系,形成学科思想,掌握学科方法。不过复习不是新知教学的简单重复或浓缩,而是一种认知建构,是一种新知发现。因此,在形成经验的同时,不可回避的是对过程中的不足与失误进行反思,及时反省,并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加以纠正,以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教学整合拓展中的反思及应对策略
  以概念教学为目的的整合拓展,对于历史背景复杂而又未得到详细介绍的事件来说,有一个良好的知识铺垫,但其不足在于,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所引入知识的“量”和“度”,就会削弱所讲授的历史概念的重要性,学生就很难分辨课内外知识点的重要性,难以有效把握主干知识。
  以把握阶段特征为目的的整合拓展,容易脱离学生的实际能力。在整合的过程中,背景因素容易被忽略,往往只突出易混淆部分。但事件的发生发展有其原因,脱离原因的分析很难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将之导向深入仍然需要教师进行铺垫。
  以加强时空观念为目的的整合拓展,有利于同属一历史时段内、具有前后关系的部分联系起来,但存在的问题是容易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复讲解。同一内容反复强调固然有利于培养多视角分析的能力,但也造成了教学内容的前后重复。
  针对以上高三复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着“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教师选材时的整合与拓展、学生自主学习时的学法指导尤其重要。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选择史料的来源广泛,针对以上几个问题,辅之纪录片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国家相册》《公司的力量》《故宫100》《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等等,都可以作为辅助教材来使用。比如,《国家相册》中的《与时代共舞》《我是个体户》《消失的行当》《外面的世界》《广交天下客》等,都是有关于改革开放的内容,可单用亦可合并成一个专题,效果良好。如果再把《公司的力量》《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结合进专题,那就有了中外横向比较,知识网络就此逐渐建构起来。尤其可行的是,除了《公司的力量》,其他都是微记录片,每集五到十五分钟,很适合信息碎片化时代的可视阅读需要。此外,还可选择一些文本进行阅读训练,如雷颐的《社会重建: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意义》、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2018,改革的不惑之年》等等。
  教材的整合与拓展中,使学生与教学活动建立联系的一个有效载体即为导学案,导学案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手段,并且可以从文本阅读入手培养历史思维品质。因此,选题要注意把握好两点,一是宁少勿滥:有目的地选题,不同的试题有不同的训练目标,解决学生不同的问题或困难,老师要“心中有数”。如一轮复习时,按各节课知识点分布选择历年真题,辅以各地市质检题,“点多面广”,夯实基础知识。二轮复习时,按专题知识点分布选择历年真题,仍辅以各地市质检题。这样一来,一轮做过的许多题目,二轮时仍可选用,在构建知识体系的同时又可滚动、进一步夯实基础,并可减轻师生的课业负担。二是围绕学生的错误“选”,针对学生最容易错的题型、知识点等选择相关试题进行针对性训练,训练时选择仿真性强的试题,每一类题型都要练到,注重解题方法的积累、解题模板的形成,切忌耗时、低效的题海战术。做到经典试题反复练,核心内容变式练、拓展练,具体题型专项练,限时限量,培养解题的时间分配意识,提升解题技能,这有利于学生自主整理、构建知识体系,为最后的冲刺打下坚实基础。
  综上,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把重点知识学透、学活,坚持进行针对性训练,帮助学生构建起历史知识结构的完整体系,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时序性和整体性的把握,从而提高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这便是高三备考过程中教材整合的意义。“教材整合的意义不仅在于教师创造整合的方法,而更要关注整合背后的推动力量,即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刘芃.考试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477
  [2]王倩.华北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中农民与地主的博弈[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2):125
  [3]张庆海.时空观念与中学历史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2017(6):1
  [4]何成刚,沈为慧,陈伟壁.历史教学中时序观念的培养[J].历史教学,2012(1):18
  [5]赵晓杭.这样有效整合教材[J].学习方法报·理化教研周刊,2012(50):41
其他文献
【摘 要】运用分类讨论思想巧解高中的数学题,可以在解题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将高中复杂的、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具体化。学生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便是掌握了一种分析方法,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解决许多数学问题。本文主要讲述了如何在具体的数学题中引导学生学习这种解题思想。  【关键词】分类讨论思想;高中数学题;应用;解题思路  引言  高中的数学题相较于初中的数学题复杂程
该文运用能值分析法,并根据海关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揭示了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类型、规模及其演变趋势,以期为农产品国际贸易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摘 要】语文是高考的基础学科之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单一的高考评价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成长和学习的需求,还会消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应在高考总格局的前提下,构建多元化的教学和评价模式,让学生真正发现语文的魅力,体会到语文的内涵。应试教育模式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存在很多不足,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应在新高考
当前,对农村信用社监管是基层人民银行的工作重点.基层人民银行要紧密结合实际,围绕防范化解风险这一中心,灵活运用各项金融监管政策,加强监管力量,完善和改进监管手段,扎实
一、非国有经济的界定非国有经济是指除国有及国有控股以外的所有经济成分,主要包括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个私经济和外商独资、合资经济(含港、
总结了当前国内外转基因抗虫棉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取得的新进展,分析了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优势、弱点,并对国产抗虫棉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研究了6种吸附树脂对香兰素的吸附和解吸附能力,筛选出最佳树脂SepabeadsSLY207,确定了Sepabeads SP207树脂的最佳吸附与解吸附工艺参数:吸附:pH=6,室温,流速1.5BV/h,溶液处理量为7BV;
【摘 要】高中化学教学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课堂低效,直接对教学质量与学习质量造成了影响。随着我国中学教育推行新课程改革,高中化学学科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本文分析高中化学课堂低效原因,并联系教学实践给出了解决措施,以期能够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低效原因;解决措施  高中化学课程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致使课堂上出现死气沉沉的情况,也无法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造成
【摘 要】化学是高中阶段的主要课程,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一直是一线教师研究的重点。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引入互动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互动教学模式的优势,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高中化学实验课堂上应用互动教学模式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學;高校互动  高中阶段的学习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也就是顺利进入高等学院进行学习。这就使得教学与学习存在较大目的
一、落后地区基层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现状分析基层国有商业银行是专门经营贷币的特殊企业,唯有遵循贷币资金的运动规律,兼顾"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才有可能获得经营上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