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要让所有学生都得到进步、得到提高,这就要重视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本文从教师、家长的引导、教育方法方面探讨学困生转化策略。
关键词:学困生 转化 策略
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注意对学困生的转化。如果不注重对学困生的转化,就很难形成“学风浓、班风正”的良好班级。因此,加强对学困生的转化,不仅是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加强班级建设和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是中学教育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我就如何做好学困生转化谈一点粗浅的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1、关爱学困生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著名教育学家林华民先生曾说到:“老师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们是在爱着别人的孩子。”确实,诚挚的爱能够缩短教师与学困生之间的感情距离,赢得学困生的信赖,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践中,我用对待“双优生”的感情去对待学困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当他们学习赶不上队时,热情给他们辅导。当他们犯错误时,批评教育要讲究方法和尺度,要压得下心头上“恨铁不成钢”的火气,要容得下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反复。几年的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是好的。如我班有一个叫陈辉的学生,上课一直无精打采,眼光呆滞,老师让回答问题半天醒不过神来。下课后不与同学一块儿玩,总是呆呆地一个人在一边,似有心事,老师和同学们都感到他不易接近。怎样才能使他走出低谷,象正常学生那样愉快学习、轻松生活呢?我首先加大情感投入,主动与他交朋友,聊聊学习,谈谈兴趣爱好,说说日常生活,使他感受到老师对他格外关爱。时间一长,他发现老师并没有偏爱优等生,没有对他有一点歧视,就主动跟老师谈心,说出他内心的真情实感。在此基础上,我平时有意同他说几句俏皮而幽默的话,使我们之间的感情越来越近。后来,明白了他学习不好的原因,他的家庭是组合家庭,他在家中得不到任何亲情和疼爱,常常遭到冷落,久而久之,他内心的孤独感、自卑感越来越重。他说:“我的学习、生活,后妈从来不管,只有父亲有时间过问一下。”针对这一情况,我就经常同家长保持联系,向家长灌输家庭教育的方法,使他在家中尽可能多地得到一点温暖、一点鼓励。坚持与家长长期的交流合作,这位学困生进步很大。
2、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浪子回头金不换,让学困生重新树信心,消除自卑感很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像慈母,更要像朋友,尤其是让学困生感到你是他们的知心人和引路人。学困生表面上看上去大大咧咧,什么都不在乎,其实他们的自尊心更脆弱、更稚嫩,更需要老师们的呵护和帮助。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讽刺和挖苦,会强化他们的弱点,使他们认为反正是学困生了,再认真也没用,从而丧失自信心,增强自卑感,这种自卑心理严重影响了他们积极向上的一面。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在学困生的成长过程中多一些鼓励和赞美,少一些讽刺和挖苦。如在一次课堂提问中,从来不回答问题的于雯娟同学,这次竟然答了出来,其实她是偷看了课本。考虑到她自尊心较强,当时我表扬了她,并且向她提出了希望,不要骄傲,继续努力,争取以后回答得更好。当我把信任和鼓励的眼光投向她时,她惭愧地低下了头,但从此她学习的确刻苦认真起来,学习成绩稳步上升了。这种做法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为学生所接受。所以当他们犯错误时,不一定全是批评,有时真诚的语言、可亲的语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产生的心灵上的震动比责骂、训斥强烈得多,使学困生看到希望,感觉到自己不比别人笨,得到满足,从而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我能行”的自信心。
3、帮助学困生补缺补漏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方式。知识上的缺陷是学困生的本质特征,要帮助学困生补缺补漏,首先要查明学困生现有知识缺陷的性质和程度,查明导致这些缺陷的各种因素。这一过程可借助于教师个人对学困生的日常提问、作业分析、课堂反馈、个人访问及各种诊断性测验等方法去完成,更要借助于科任老师、家长等一起的“教育会诊”。然后可采取下列方法:①组织学困生对教材系统复习,保证学困生对基本知识体系的掌握。②对学困生实施“区别教学”,它并不是选择教学,更不是一味降低难度、删减教材、减少作业负担而使学困生放弃努力。“区别教学”的实质就是对学困生进行有区别的特殊帮助,针对学困生在知识中的弱点采用不同方法。③为学困生设计适应其程度的个别练习。以往,大多数教师为让学困生掌握知识通常会要求他们完成大量练习,这往往是浪费时间,甚至会使学困生丧失自信心。因为,决定学习效果的不是作业的数量,而是作业的质量。若是一味地让学困生重复机械地练习,不管教师主观愿望如何,在学习上肯定达不到理想效果。因此,教师应从大量练习中挑选最重要、最典型的习题,并考虑学困生完成的可能性,这样做,学困生掌握知识会更有效。④通过补习弥补学困生的知识缺陷,但一定要适当,并压缩到最低限度,以免造成较重的学习负担。⑤及时检查、了解和评定学困生的学习情况,防止学困生在知识掌握上出现新的“空白点”。
4、建立学困生档案,实行跟踪教育是转化学困生的好措施。学困生的思想、行为、学业不是静止的,是时刻变化着的。因此,应密切关注他们的变化,适时采取恰当的教育措施,实施“跟踪教育”。建立学困生的跟踪教育档案,将学困生的思想、家庭等各个方面情况记录在档。根据材料分析学困生的原因、变化的趋向,寻找应对方法。实践证明,这项措施能取得良好的成效,不失为一项好措施。
5、利用家庭力量齐抓共管是促进学困生转化的保障。学校、家庭是学生最主要的两个活动场所,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困生的形成也与家庭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通过观察分析,我发现主要有这样三种情况: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灌输不正当的“处世哲学”,养成学生懒散任性的坏习惯;另有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以致孩子能力达不到,长期心理受到压抑,最终导致厌学,成绩一落千丈;再有就是父母对子女要求不一,父亲要求严了,母亲就护着,这样使孩子有恃无恐,表现出撒谎,不认真学习,对自己要求不严等。所以,在工作中我注重协调家庭的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在这个方面,我主要是采取开家长会的形式,把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让学生家长理解并配合我的工作。其实作为家长,他们也急切地想知道孩子在校的情况,想了解学校教育内容,也会审视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因此,我一般会在每学期开学不久,就精心设计安排一次主题明确的家长会。会前,我让每一位学生给家长写一封信或一段话,内容包括入校两月来的学习、生活、收获、最高兴的事、最遗憾的事以及自己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在家长会上,让学生将自己所写的信交给自己的父母,使家长看后就能大致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一些情况以及他们的一些想法。之后,我重点向家长介绍我管理班级的工作思路。通过开家长会,家长在知道老师的工作思路后,就会主动地配合老师开展工作,在学困生的转化中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就要坚持不懈、始终如一,不断地探索适合学生的新方法。教师要把更多的爱心献给他们,把更多的锻炼机会留给他们,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他们,把赞许的语言讲给他们,使学困生感受到老师爱他们,发现自己并不差,这样他们就会产生不断进步的勇气,能沿着正确的轨道转变,早日变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生”。
关键词:学困生 转化 策略
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注意对学困生的转化。如果不注重对学困生的转化,就很难形成“学风浓、班风正”的良好班级。因此,加强对学困生的转化,不仅是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加强班级建设和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是中学教育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我就如何做好学困生转化谈一点粗浅的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1、关爱学困生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著名教育学家林华民先生曾说到:“老师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们是在爱着别人的孩子。”确实,诚挚的爱能够缩短教师与学困生之间的感情距离,赢得学困生的信赖,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践中,我用对待“双优生”的感情去对待学困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当他们学习赶不上队时,热情给他们辅导。当他们犯错误时,批评教育要讲究方法和尺度,要压得下心头上“恨铁不成钢”的火气,要容得下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反复。几年的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是好的。如我班有一个叫陈辉的学生,上课一直无精打采,眼光呆滞,老师让回答问题半天醒不过神来。下课后不与同学一块儿玩,总是呆呆地一个人在一边,似有心事,老师和同学们都感到他不易接近。怎样才能使他走出低谷,象正常学生那样愉快学习、轻松生活呢?我首先加大情感投入,主动与他交朋友,聊聊学习,谈谈兴趣爱好,说说日常生活,使他感受到老师对他格外关爱。时间一长,他发现老师并没有偏爱优等生,没有对他有一点歧视,就主动跟老师谈心,说出他内心的真情实感。在此基础上,我平时有意同他说几句俏皮而幽默的话,使我们之间的感情越来越近。后来,明白了他学习不好的原因,他的家庭是组合家庭,他在家中得不到任何亲情和疼爱,常常遭到冷落,久而久之,他内心的孤独感、自卑感越来越重。他说:“我的学习、生活,后妈从来不管,只有父亲有时间过问一下。”针对这一情况,我就经常同家长保持联系,向家长灌输家庭教育的方法,使他在家中尽可能多地得到一点温暖、一点鼓励。坚持与家长长期的交流合作,这位学困生进步很大。
2、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浪子回头金不换,让学困生重新树信心,消除自卑感很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像慈母,更要像朋友,尤其是让学困生感到你是他们的知心人和引路人。学困生表面上看上去大大咧咧,什么都不在乎,其实他们的自尊心更脆弱、更稚嫩,更需要老师们的呵护和帮助。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讽刺和挖苦,会强化他们的弱点,使他们认为反正是学困生了,再认真也没用,从而丧失自信心,增强自卑感,这种自卑心理严重影响了他们积极向上的一面。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在学困生的成长过程中多一些鼓励和赞美,少一些讽刺和挖苦。如在一次课堂提问中,从来不回答问题的于雯娟同学,这次竟然答了出来,其实她是偷看了课本。考虑到她自尊心较强,当时我表扬了她,并且向她提出了希望,不要骄傲,继续努力,争取以后回答得更好。当我把信任和鼓励的眼光投向她时,她惭愧地低下了头,但从此她学习的确刻苦认真起来,学习成绩稳步上升了。这种做法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为学生所接受。所以当他们犯错误时,不一定全是批评,有时真诚的语言、可亲的语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产生的心灵上的震动比责骂、训斥强烈得多,使学困生看到希望,感觉到自己不比别人笨,得到满足,从而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我能行”的自信心。
3、帮助学困生补缺补漏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方式。知识上的缺陷是学困生的本质特征,要帮助学困生补缺补漏,首先要查明学困生现有知识缺陷的性质和程度,查明导致这些缺陷的各种因素。这一过程可借助于教师个人对学困生的日常提问、作业分析、课堂反馈、个人访问及各种诊断性测验等方法去完成,更要借助于科任老师、家长等一起的“教育会诊”。然后可采取下列方法:①组织学困生对教材系统复习,保证学困生对基本知识体系的掌握。②对学困生实施“区别教学”,它并不是选择教学,更不是一味降低难度、删减教材、减少作业负担而使学困生放弃努力。“区别教学”的实质就是对学困生进行有区别的特殊帮助,针对学困生在知识中的弱点采用不同方法。③为学困生设计适应其程度的个别练习。以往,大多数教师为让学困生掌握知识通常会要求他们完成大量练习,这往往是浪费时间,甚至会使学困生丧失自信心。因为,决定学习效果的不是作业的数量,而是作业的质量。若是一味地让学困生重复机械地练习,不管教师主观愿望如何,在学习上肯定达不到理想效果。因此,教师应从大量练习中挑选最重要、最典型的习题,并考虑学困生完成的可能性,这样做,学困生掌握知识会更有效。④通过补习弥补学困生的知识缺陷,但一定要适当,并压缩到最低限度,以免造成较重的学习负担。⑤及时检查、了解和评定学困生的学习情况,防止学困生在知识掌握上出现新的“空白点”。
4、建立学困生档案,实行跟踪教育是转化学困生的好措施。学困生的思想、行为、学业不是静止的,是时刻变化着的。因此,应密切关注他们的变化,适时采取恰当的教育措施,实施“跟踪教育”。建立学困生的跟踪教育档案,将学困生的思想、家庭等各个方面情况记录在档。根据材料分析学困生的原因、变化的趋向,寻找应对方法。实践证明,这项措施能取得良好的成效,不失为一项好措施。
5、利用家庭力量齐抓共管是促进学困生转化的保障。学校、家庭是学生最主要的两个活动场所,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困生的形成也与家庭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通过观察分析,我发现主要有这样三种情况: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灌输不正当的“处世哲学”,养成学生懒散任性的坏习惯;另有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以致孩子能力达不到,长期心理受到压抑,最终导致厌学,成绩一落千丈;再有就是父母对子女要求不一,父亲要求严了,母亲就护着,这样使孩子有恃无恐,表现出撒谎,不认真学习,对自己要求不严等。所以,在工作中我注重协调家庭的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在这个方面,我主要是采取开家长会的形式,把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让学生家长理解并配合我的工作。其实作为家长,他们也急切地想知道孩子在校的情况,想了解学校教育内容,也会审视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因此,我一般会在每学期开学不久,就精心设计安排一次主题明确的家长会。会前,我让每一位学生给家长写一封信或一段话,内容包括入校两月来的学习、生活、收获、最高兴的事、最遗憾的事以及自己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在家长会上,让学生将自己所写的信交给自己的父母,使家长看后就能大致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一些情况以及他们的一些想法。之后,我重点向家长介绍我管理班级的工作思路。通过开家长会,家长在知道老师的工作思路后,就会主动地配合老师开展工作,在学困生的转化中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就要坚持不懈、始终如一,不断地探索适合学生的新方法。教师要把更多的爱心献给他们,把更多的锻炼机会留给他们,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他们,把赞许的语言讲给他们,使学困生感受到老师爱他们,发现自己并不差,这样他们就会产生不断进步的勇气,能沿着正确的轨道转变,早日变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