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和运用课外课程资源要有效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hua511352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资源的概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课程资源指的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按照空间分布的不同,课程资源可分为课内课程资源和课外课程资源。新课程的实施,开发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成了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然而,从课改六年来的实践来看,课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似乎走进了一个误区,不分情由、不加选择、不合时机、不管成效地把课外课程资源引进课堂已成不争的事实。课外课程资源,真可谓要说“用”你不容易。本期仅就课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从有效、有度、有趣、有机地开发和运用进行探讨。
  
  新课程实验以来,课程意识的逐渐强化,改变了教师仅把课程当作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教师以教材为依据,科学地挖掘、开发和运用各种课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电教媒体、课外资料等有形的资源,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促使有效教学的实现。
  
  一、要能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课改以来,我们发现实验教材中增选了大量具有时代特色、符合儿童年龄、知识基础全面等特点的好文章,拉近了教科书与学生的距离,实现了教材的角色转换——从教本转为学本。然而学生处于一个学习的阶段,如果教科书的内容仅仅是满足于学生能读懂,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认识事物的能力以及各方面语文素养的形成起不到促进、教育的作用。因此,教材当中,在学生一看就懂的内容里蕴藏着并不一定就能一眼看懂的知识,同时也编排了一些与学生认识有一定距离的内容,也正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教材内容的呈现存在着差异,学生便不能光从文字的表面尽知文字的内涵,这时,教师对教材的二度开发,适时、适度地补充课外课程资源便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内容的作用。例如一些古诗文的学习,一些介绍异地、异域人情风俗内容的故事,一些关于历史的故事以及人物等,与学生存在着时空的距离,为学生的理解带来困难,然而正是这样的篇章更能拓展学生的视野,进行传统美德的熏陶,起到传承文化的作用,而适当地开发引进课外课程资源,有利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对话的可能。
  
  二、要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引进课外资源。首先,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活化教材,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被适当使用,不仅是一种拓展学生视野的学习资源,更是一种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习得方法的有效工具。它对教材的静态呈现可以补充其他媒体所不能展现的内容,达到不可比拟的教学效果。例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有的教师在适当的时候,播放电影《圆明园》英法联军抢掠圆明园时的剪辑,活化了教材的呈现方式,真实场景的再现,搭建了文字与理解的桥梁,使学生对圆明园被毁的痛心,对侵略者无耻行径的仇恨交织在心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次理解。
  其次,善用现代教育技术,“链接”教材,深化学生的理解。教材中的许多篇章,含义丰富,深掘下去,会令人进入到高一层面的审美空间,有的篇章语言凝练,一个词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虽然对学生来说,会带来一些理解上的困难,但倘若巧妙地利用“现代技术”补充相关的课外资源,同样能使学生徜徉于文字所描绘的艺术空间。例如,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欢庆》一诗,描写的是国庆节普天同庆的热闹场面,国庆节,全国13亿儿女为祖国庆贺,学生不难理解。然而教学如果光是停留在这一层次,就难以实现两种场景的统一,不可能实现对文本的真正理解。一位教师在执教时适时插入了一段影片剪辑:欢欣鼓舞的人们、七彩的气球、一群群飞向蓝天的鸽子……霎时间,诗歌中描绘的画面以整体的、活动的画面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再加上老师巧妙地引导:“你看,不仅我们13亿中华儿女在欢庆,连大海、鸽子、蓝天都和我们一起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两个场景就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一幅普天同庆的壮美场景就展现在学生眼前。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引进课外课程资源,目的是要帮助学生的理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要运用得有效,就要讲求“巧”“善”。多而滥只会取代学生的思考,干扰学生的思维。
  2.整合课外资料,拓展丰富文本内容。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现实。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我们要重视整合课外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丰富知识。
  教材“要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因此实验版教材选编和保留了不少经典名著的片段以及一些反映国外风情的文章,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培植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了学生阅读的欲望。但由于时空的距离,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一些困难。教学这样的课文时,适时地补充相关的课外资源不仅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还将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首先,课外资源的运用要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那曾经的一个百年噩梦。为什么圆明园会毁灭?为什么台湾人讲汉语、写汉字会困难?为什么香港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它的回归又说明什么……一个一个的问号脱离了对时代背景的理解是苍白的、不深刻的。于是有教师在教学这一单元之前,与学生共同查找有关中国近代史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生在收集、交流资料的过程中,了解了中国近代史,知道了“落后、软弱就要挨打”的道理。于是,在欣赏圆明园中的美景、艺术珍品时,便交杂着一种惋惜、痛恨、深思;在感受回归一刻的激动时,更夹杂着万般思绪……对整组文章主题的理解也就更深入了。
  其次,课外资源的运用要填补文本的“空白”。文本的空白往往能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但不合理的想象则阻碍正确理解文本,或者感受不到文章原本的内涵。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有一个片断是:“我”问妈妈骆驼夏天到哪里去了,妈妈答不上来就说“‘我’‘总是问总是问’”。一个问题就会使妈妈这样说吗?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有的教师补充了《城南旧事》中一个作者问“什么是贼”的精彩片段,学生一边读这一片段一边会心地笑着(因为这是孩子的共性),一方面更深入理解到作者这一性格特点,同时也明白了妈妈这样说的原因了。因此,在文章的空白处补充相关的内容,将有利于学生更正确、全面地理解内容。
  第三,课外资源的运用要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对于一篇课文来说,课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关键在于“有用”,这“有用”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帮助学生解决难点。例如《白杨》一文中明明是写白杨,为什么说“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呢?这对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的。有的老师,便将收集到的有关那个时代的人们如何热情地响应号召支援西部建设的资料让学生们阅读,学生就很容易明白这位父亲的“弦外之音”了。
  的确,课外资源的运用要适时、适量、适当,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一旦过“度”,必然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有的教师,热衷于让学生查找资料,然而又没有作出适当的收集与筛选的指导,资源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如古诗词的教学,让学生查找资料的确能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思,但没有明确的方向,资源便起不到作用了。例如,在学习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前,教师让学生去寻找了很多的资料,课中,教师让学生汇报资料,一个个学生轮流把一大沓介绍辛弃疾生平的资料结结巴巴地读着,宝贵的时间流逝着,学生却没有多少收获。而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等能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的资料却没有得到凸现,教师丝毫没有利用这些资源,这样的使用是无效的,是对资源的浪费。还有些教师,刚刚从课题引入课文,连课文还没有读,便让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资料,课堂只是在堆砌资料,这样的开发和运用资源对于一篇课文的教学来说,同样是无效和浪费。
  
  三、要能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语文天地
  
  课程标准倡导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从学习内容来看,“教材无非是例子”,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同样学生也不应是只学教材,而是借助教材来学。如果教师只是教教材,6年后,最棒的学生也只是学会了12册语文书中的知识,这样与新课程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观是相背离的。因此,教师还应该利用资源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的语文天地。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不少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鲁肃既为东吴人,为什么要听从诸葛亮的?”这时,老师就从《三国演义》中选取相关的一段,让学生通过阅读明白:一方面鲁肃为人忠厚,另一方面是因为“联蜀抗曹”是他的政治主张。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让学生知道要理解内容就要联系相关材料的阅读方法,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对《三国演义》一书的阅读期待。
  当然,资源的来源渠道还有很多,其作用也不能一一尽数。总之,要实现资源开发和运用的有效性,关键就是要教师研读教材、研读学生、研读生活,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课堂生成而灵活地运用。(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xuchunjun@126.com
其他文献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采用金的载体转移分离新工艺,分别对高硫含炭细粒难选冶金矿和低硫含砷、炭微细粒难选冶金矿石进行选矿富集除杂,取得了重大突破。该工艺是处
今年6、7月间,江苏省档案馆隆重推出了6期“我与档案”暑期一日游夏令营活动,南京外国语学校和南大附中的一百多名学生参加了这次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参观江苏省档案馆、
由中国地调局地科院物化探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联合研制的《生态地球化学预警技术要求》(DD2014-09),通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专家审查,成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标准并发布执行。
1项目概述rn1.1认证领域:rn能源管理体系.rn1.2受审核组织:rn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rn1.3审核类型:rn能源管理体系第二次监督审核.rn1.4审核时间:rn2017年.rn1.5审核组成员:r
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论断,指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
山东黄金昌邑矿业公司与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科技大学合作开展的“倾斜中厚难采矿体分段中孔阶段空场采矿综合技术研究”成果顺利通过了中国黄金协会组织的专家
气候变化及其所带来的系列问题是国际社会需要应对的头等大事,甚至有人断言:“气候变化是人类21世纪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气候变化的影响几乎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而保险
油水井护理作为基层站日常重要的一项管理工作,在节约成本、控制递减、减少产量损失、降低躺井率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港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历经长期开发,面临高含水开
钢制焊接球形储罐简称为球罐,形式多为桔瓣式、足球式、混合式,由球罐本体、支座、支柱及其他附件组成,球罐的支座多为钢管制成的柱式支座.其中以赤道正切柱式最为普遍.控制
随着国家石油化工建设工程的发展,金属储罐的安装也越来越多,储罐外壁防腐保温施工是重要工序,它往往影响储罐整体施工进度,提高其施工效率就显得非常重要.rn传统的储罐防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