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打喷嚏,欧洲就感冒

来源 :第一财经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ug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卖创业公司Deliveroo的总部设在伦敦的高档社区,办公室里到处生机勃勃。公司的公共厨房聚集着20多位程序员,联合创始人威廉·舒(William Shu)曾骑着送过外卖的涂金电动车屹立在办公室中间,任凭人群在它的两旁奔走穿梭。
  如今36岁的舒曾经是摩根士丹利的一位投资银行家。去年一年,他敦促员工要更加慎重地对待发展计划,放弃在美国这样的竞争性市场迅速扩张,将精力放在Deliveroo业务发展的现有区域。这家创业公司如今已募集了2亿美元的资金,在全球12个国家大约有400名员工。
  舒表示,在公司离开英国本土之后,利润变得愈发重要,同时还需要在新市场中保持强劲增长,从而向对手施加压力。
  他说:“我们要让经济运行起来,我们要把每一轮资金都当做最后一笔钱来使用。”
  Deliveroo的重心反映出许多欧洲创业公司的典型特征。在硅谷,许多私人控制的技术公司都遇到过估值过低的困扰,投资人对这类公司的可持续性产生了质疑,同样的不安也蔓延到了欧洲的技术社区,创业公司从膨胀中衰退下来的迹象遍布全球。
  导致这种衰退的力量同样也给硅谷的创业气候带来了变化。对全球经济放缓的担心导致技术股上下浮动—受移民危机和长期金融问题的影响,欧洲的情况更糟。
  有一些创业公司估值的下跌速度比其本身的衰落速度还要快,结果是,欧洲及其他地区的风险投资人在投资尚不具备成功商业理念的本地创业公司时,变得愈发谨慎。
  来自Accel Partners伦敦分公司的弗雷德·德斯汀(Fred Destin)表示:“硅谷一打喷嚏,全球都跟着感冒,欧洲面临和西海岸同样的困境只是个时间问题。”
  在欧洲,这一问题酝酿出了Powa Technologies所面临的麻烦。近期,位于伦敦的电商公司Powa进入了破产程序。自2013年起,该创业公司共募集了1.75亿美元,但未能赢得足够的客户使用其移动购物技术。监督该公司资产拍卖的德勤会计师事务所表示正在寻找可能的买家。
  瑞典做来电显示智能手机应用的创业公司Truecaller已募集了近8000万美元的资金,最近它解雇了20%的员工。该公司发言人拒绝就辞退员工一事发表评论,并称Truecaller对自身的业务充满信心。
  受人欢迎的智能手机自动输入法SwiftKey在全球共有3亿用户,据称该公司今年被微软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这一价格远低于许多投资人的预期。


>> Deliveroo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威廉·舒在公司位于伦敦高档社区的办公室里。

  德国创业公司6Wunderkinder去年也被微软收购,其创始人克里斯蒂安·雷伯(Christian Reber)在邮件中表示:“你会发现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犹豫不决,创业公司的估值也越来越低,这种市场纠正会继续下去,但这也不一定是什么坏事。”
  欧洲创业市场上的这种不景气并不像硅谷那么严重。在硅谷,Dropbox等网络存储类创业公司的估值被共同基金公司一再压低,其他创业公司的初始募资额度也比过去大大降低。
  其中的原因在于,欧洲创业公司的规模比硅谷要小很多。除了瑞典音乐流服务公司Spotify等罕见的例子,欧洲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要比美国或亚洲少得多。
  数据提供商CB Insights表示,由于从伦敦和柏林涌入了新的风险投资基金,去年欧洲初期技术公司共募集到134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然而,这一数字仍比美国创业公司在2015年最后3个月中募得的资金额要少。
  瑞典风险投资公司Northzone曾是Spotify的早期投资人,其合伙人帕尔-约尔根·帕森(Pár-Jorgen Párson)表示:“欧洲并没有硅谷那么阔气,这就意味着,它不会下跌得那么快。”
  一些欧洲企业家在慢市中看到了一线生机。去年夏天,在风险资金仍在流动时,瑞典智能手机电商应用软件公司Tictail的联合创始人卡尔·沃尔德克兰茨(Carl Waldekranz)募集了2200万美元的资金。他用这笔钱扩大了公司的数字化市场,让新兴服装设计师走上了国际舞台。
  如今,他计划将美国和法国等重点市场的规模缩小一半,通过这种办法说服小型时装店将Tictail作为首要客户源,特别是针对那些每天通过手机客户端消费的用户。
  沃尔德克兰茨表示,在募集资金时,“我们的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真是幸运。”他经常往返于纽约和斯德哥尔摩两地之间,“随着市场紧缩,我们说不定就有了竞争优势。”
  然而,随着美国投资人的悲观情绪蔓延到了大西洋彼岸,欧洲的风险投资人也表示,他们已经向创业公司发出警告,称自己将不会像过去几年间那样出手阔绰。同时他们提醒那些已经募集到资金的创业公司,它们对现有资金的使用也将受到严格监管。
  柏林风险投资基金公司BlueYard的合伙人夏兰·奥利里(Ciarán O’Leary)表示:“欧洲企业家可能更难从美国找到钱,投资的门槛明显抬高了。”
其他文献
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最美的景色出现在秋季。校园里遍布着橡树,每年深秋,大量的树叶会从树上掉落,几乎能铺满校园内的所有草坪。  不过,作为一所研究型的大学,这里的学生和教授们可能不会因为这样的场景产生什么诗意,但它的确也会带来一些灵感。比如其能源研究中心的一个课题组,就从落下的橡树叶上看到了新的价值—不是一首诗的主题,而是一种制作钠电池的新材料。  该课题组的研究项目是,如何利用具有自支撑结构的多孔碳
期刊
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开始遭遇挑战时,中国家电业把眼光集中瞄向了海外,此前是海尔,这次是美的。  3月17日,美的宣布与东芝株式会社签订了谅解备忘录,前者将收购后者家电业务人控股权,这意味着,美的将买下东芝Lifesytle,即东芝的白色家电业务。  交易预计在本月底完成。此次收购非常低调,直到双方宣布前两天,仅有数家日本媒体提及东芝在与美的谈判。更早之前,据传参与接洽的还有土耳其家电公司阿奇立克(Ar
期刊
在发布了各种让人看不懂的黑科技后,索尼终于推出了一个看起来比较实际的新产品,可以连接在PS4上的虚拟现实设备—PlayStation VR,而且它还很便宜,399美元的定价放在哪个数码产品上都不算太贵,于是它很快被各方赋予了“拯救索尼”的重大历史使命。  能不能救以及索尼是不是到了要被救的地步,这事儿可以另开一个题目写,这里我们想借此讨论的是,预热了很久的VR真的越来越近啦。有不少媒体都已经放话说
期刊
在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后,野心勃勃的华为现在打算通过梅西帮助它提升品牌形象。  华为和足球球星莱昂内尔·梅西签订了一份至少两年的合同,华为消费者业务部门CEO余承东在微博上证实了传闻。  据称,华为给梅西提供了500万至600万欧元代言合同,后者则从2016年开始成为华为手机的全球形象代言人。  根据《福布斯》杂志体坛运动员收入排行榜的统计,作为5届“金球奖”得主,梅西目前各方面收入排在全
期刊
学了7年国际关系,毕业时鞠红没有去考公务员—尽管这是同专业毕业生通常会选择的职业路径—而是选择从事战略和投资方向的工作。“我的特点就是好奇心强,不喜欢按部就班,而投资是当时满足我需求的最好选择。”鞠红认为做投资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好的判断力,而毕业时选择腾讯的战略发展部,就是她为自己的职业方向做的第一个正确判断。  战略发展部的工作概括起来比较抽象,类似于内部咨询:基于公司的业务结构和发展程度,为决策
期刊
现在已经到了马云曾经说的“3万亿”的关键节点:3月21日,阿里巴巴宣布其2016财年(从去年4月1日开始计算)电商交易额突破3万亿元。  “3万亿”的说法来自5年前,当时马云判断,淘宝冲击1万亿元的年销售额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1万亿元要上升到3万亿元,物流是个很大的障碍。  这正是阿里系物流技术公司菜鸟网络的价值所在。上周,成立两年多的菜鸟刚完成第一轮融资,坊间传言其融资额度超过百亿元,估值已经达
期刊
驾驶着特斯拉Model S,王振飞从西宁出发,驶向海拔超过4000米的青藏高原。他的特斯拉的前备箱和后备箱里,塞满了充电桩、电缆、电表等充电设备。每到一个目的地,他都要重复一个固定的任务—说服停车的酒店同意他安装电动汽车充电桩。  王振飞是特斯拉在中国最早的一批车主。他在2014年7月创立了“充电网”,帮助特斯拉公司在中国安装充电桩。为了验证架设充电桩是否可行,他决定尝试一次驾驶特斯拉重走丝绸之路
期刊
人类的一个特点是,每当有一件新东西被发明出来,除了用这个新玩意儿干本职工作,就是用它干点不靠谱的事。失败案例中比较突出的是老虎机。这东西在1900年以前就发明了,最开始它就是种卖烟卷和水果糖的自动售货机,到后来那些有头脑的生意人发现大家对摇出三个同样的水果图案比买到水果糖更感兴趣。  类似的,当AlphaGo战胜了李世石,有的人想到的问题是,这个家伙这么聪明能不能帮我买股票啊。人们想通过预测未来发
期刊
以“粉丝”为核心的“小米模式”,正从技术领域蔓延到许多传统领域中,比如餐饮。  在互联网上卖酸奶的乐纯就是拥趸之一。一盒135毫升的乐纯酸奶售价15元—如果仅凭口味,这样的价位,以及初创品牌的身份,或许很难让它在传统的商超渠道中存活。乐纯的办法是,改变传统的研发和营销手段,让用户直接参与到这些环节中。  “乐纯是用户驱动模式,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快速迭代产品,不单单是产品研发,用户驱动体现在运营的每一
期刊
占据美国大部分家庭餐桌的家乐氏曾在中国失利了两次,大公司雀巢则在前者进入中国之后忍耐了10年才等来了进攻的机会—可能也只有早餐谷物市场才能让它们那么受挫了。  以致此后的十几年间,在推动这个品类以每年两位数速度持续增长的同时,大公司仍然保持了谨慎和保守的长期市场策略。好在它们并没有放弃努力。  作为全球最大的早餐谷物生产商,家乐氏已经是第三次进入中国了。“我对中国仍然保有耐心。”家乐氏(Kell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