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力所能及 踏实生活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ongg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饭吃、有衣穿就行,为什么要跟别人攀比?如果自己出门赚钱,就知道赚钱有多辛苦,就不会超过自己消费能力盲目花钱。”对于当下年轻人普遍流行的超前消费,王杰很不理解。
  因为每天在朋友圈“摆摊”卖水果,王杰喜欢自称“王大爷”。但其实,“王大爷”年龄并不大,是个典型的90后。

寻找生存空间


  2006年,从安徽老家到北京的那一年,王杰16岁。
  “那年北京沙尘暴还很严重,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满天黄沙。”没有举目无亲的恐慌,王杰迅速在这座城市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我摆过地摊、卖过菜,还送过快递。当时还没有闪送的概念,但我干的活儿就是一对一配送,要是那会儿把这商业模式想清楚了,哪里有现在闪送什么事儿啊!”
  “错过商机”的王杰,后来跟随老乡卖衣服,“从朋友那里听说有一批外贸衬衣,我就全部打包买了下来。进货价是每件20元,我卖68元。听着是不是稳赚不赔?但我哪里知道,出口的衬衣全是按照外国人的尺碼做的,大多数中国人根本穿不了。最后只要给钱,我就卖,不管给多少钱都卖。因为,卖出去虽然赔钱,但不卖就是死赔。”
  服装生意宣告失败,王杰阴差阳错地走进了水果圈。
  王杰的水果生意从一杯杯鲜榨石榴汁开始,“收入很可观,一个半小时大概能卖3000多元。我原以为石榴是一年四季都有,结果一段时间后石榴下市了。”尽管收入不错,但很快失业的王杰开始思索其他的可能性。

一分耕耘

其他文献
位于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秦巴山区的陕西省镇巴县,近年来,面对因病致贫率高达38%的困境,探索出“四步筛查”精准识别法,创新“2 2 1”团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搭建“互联网 ”服务载体,强化健康知识普及,破解了因病致贫返贫难题,补齐了贫困群众医疗保障短板。  2018年镇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2019年底脱贫摘帽。同时,镇巴紧扣防和治两条主线,强化党政统筹,在全面巩固健康扶贫成果的基础上,全方
李书伟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工会干部  作為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的工会干部,让李书伟振奋的是,由于勇策划,陈家甫作词、他作曲并演唱的抗疫公益歌曲——《逆行者》播出后,“李双江老师第一时间听了这首歌,认为很接地气,说我唱得有气势。”  《逆行者》发布前,41岁的李书伟还演唱过一首抗疫公益歌曲——《都是为了你》,获得好评无数。他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专访时说:“音乐是世界上最有感召力的语言,它会激励深处困境
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秘书长 乔永清  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重大战略目标,提出并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
高中历史新教材已经在部分地区率先使用,新课改、新教材、新理念,这是当下高中历史教师关注的焦点。在新教材实施中,问题聚焦在用传统教学方式很难完成大容量的教学内容上,所以转变观念重新认识教材是教师必须着力去做的事情。虽然江苏地区尚未使用新教材,但教师有意识地运用核心素养指导教学,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也是向新课改过渡的一种尝试。以下,笔者围绕《祖国统一大业》一课,谈谈如何在教材断裂处补充史料,重组教学内
当前,历史解释已成为我国中学历史课程的一个重要概念。《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不仅将历史解释列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还特别强调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的核心能力,指出“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那么,何谓“历史解释”呢?新课标将其定义为: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和方法。[1]据此,朱可先生认为历史解释必须具备三大要素:实证的意识、思辨的
一、问题的缘起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的时间跨度从先秦到明清,其核心内容是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以构建知识框架展开的常规式复习,一方面会导致学生陷入死记硬背的困境,其思维品质难以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教师按部就班地讲授,会忽视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联系,历史事件的全貌不能得到完整的体现。关于儒家思想的考察,2018年的两道高考试题给了我们新的启示。全国文综Ⅰ卷第27题以域外进献的奇珍异
安康地处汉江中上游、秦巴山腹地,国家级贫困地区,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全市初中在校生90867人(以下数据均为2018年市教育局统计),高中在校生61526人。初高中历史教师669人,79.52%为村镇教师;初中441人,80.27%为村镇教师。教育资源匮乏,学校布点分散,教师专业化程度较低。调研发现,规模较大(多为高中)学校集体备课活动取代教研组活动现象严重,学科教研组活动呈现弱化趋势;规模小(多为
历史教学着眼于长远:为了社会的发展,为了国家的未来;历史复习着眼于一时:为了孩子的高考,为了家庭的希望。这两者并不矛盾,可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实现统一,在核心素养的实施中得到融合。而历史教学和高考复习最重要的统一与融合,便是学习基础知识与训练关键能力、培养必备品质的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学习历史,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历史高考复习也是如此:通过“学懂”核心概念,理解基础知识,
马克·布洛赫指出,“历史的时间”是“实实在在的活生生的现实,它一直向前,不可逆转。正是在时间的长河中,潜伏着各种事件,也只有在时间的范围内,事件才变得清晰可辨。……这种真正的时间,实质上是一個连续统一体,它又是不断变化的。”[1]这种将时间看作一个连续统一且不断变化的时间观,应该如何落实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去呢?笔者认为,何成刚等提出的“历史教学语境下的时序观念”值得借鉴,即“在历史叙述中树立时间意识
浙江省选考必考的时间排序题,颇受一些教师的诟病,认为其主要考查死记硬背,不符合学科素养的培育方向,但实际上排序题“核心是关注历史的逻辑关系”[1],其中的空间类排序题主要考查历史地理观念和各种空间分析能力。如2017年11月考的第14题,考生只要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过程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两个历史事件的空间关联思考,建立空间逻辑,即可准确回答。笔者在高三选考复习中,受浙江省排序类试题的启发,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