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红茶“新生”:传统产业的创新与提升

来源 :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j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祁红"是祁门红茶的简称,是我国传统工夫红茶中的优异品种,具有清高而持久的特殊香气——"祁门香"。1875年由胡元龙等人创制,祁门红茶与印度的大吉岭红茶和斯里兰卡的乌瓦红茶齐名,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祁门,地处安徽省最南端,与江西省毗邻。全县茶园面积约18万亩,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县。一是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88.64%。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牯牛降",是华东地区植物基因库;二是文化底蕴深厚。祁门属古徽州,是新安医学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活化石"目连戏的发祥地;三是物产资源丰富,是国家重点林区,拥有食用菌黄山徽菇、木耳,
其他文献
近十年来年轻妇女返乡陪读成为中西部农村的普遍现象,对农村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母亲陪读现象的兴起,本质上是因为县域教育供给与农民家庭教育预期、家庭分工、教育能力不匹配,农民家庭被迫做出家庭分工调整的结果。对于农民家庭而言,母亲陪读提高了家庭教育成本,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减少了家庭收入来源。对于社会来说,陪读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束缚在家庭,加剧了社会教育焦虑和教育竞争。县域教育供给应回应农民家庭发展需求
以往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认为"撤点并校"导致地方政府减少基础教育资源投入。本文提出一个新的理论解释框架,认为学校是教育资源分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利益相关方,大规模学校往往具有更强的争取资源的能力。"撤点并校"形成规模更大的学校,会对增加地方政府的教育资源投入起到积极的作用。利用199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撤并学校没有显著降低财政预算教育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占比和生均经费,反而显著增
档案数据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信息资源,在国家治理现代化、政府治理重塑、社会政策优化、公共服务提升等各项工作中发挥着基础信息支撑作用,开展档案数据治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在分析档案数据治理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探析了档案数据治理内涵,提出从档案数据质量控制、整合集成、共享利用、安全保障与运行机制等方面构建大数据时代的档案数据治理体系,指导档案数据治理实践,实现档案数据善治。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剖宫产后恶露不绝的效果。方法:选择94例行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2组均给予头孢拉定颗粒、缩宫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加予益气活血方内服。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的止血率、止血时间、气虚血瘀证症状评分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7.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为有效判断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完成后的效果及使用情况,需要对项目进行后评估。在项目后评估原则及依据的基础上,文章从项目实施过程、实施效果和项目总结三个方面提出了项目后评估的方法,并依据该方法,对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档案系统建设项目进行了后评估,最后给出了后评估结论及建议。
研发投入是数据驱动型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支撑,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选取BDIEAC榜单中19家数据驱动型企业2016-2018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对研发投入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回归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据驱动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较高,且呈稳步上升趋势;研发投入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存在滞后性,在滞后二期更为显著;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和研发人员占比与当期营运能力负相关,与滞后二期营运能力正相关,对企
目的分析腹内疝性肠梗阻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加强对不同类型腹内疝性肠梗阻发病特点及相关因素的认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腹内疝性肠梗阻"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发表于2011年2月至2021年2月的文献,纳入文献18篇,共计416例腹内疝性肠梗阻患者,分别总结腹内疝性肠梗阻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特征、疾病类型、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 416例腹内疝性肠梗阻患者男232例,女18
对于爱茶人来说,一年四季都有茶喝,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这不,我们已经为你安排好了一整年的茶事生活,只管拿去吧!
期刊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忽视了学生深度思维的培养。在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采用"1+X"的联读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就简单分析了深度学习理论和"1+X"联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语文"1+X"联读的策略,仅供参考。
临睡前,趴在上铺的女孩因为想家脸上挂满悲伤;食堂里,稚嫩的孩童已学会独立排队打饭、端饭;放周假,迟迟没等到家人来接的男孩蹲在教室门口大哭……一组拍摄于八年前、聚焦一所城区寄宿学校低龄学生日常生活的照片,令观者动容。有人称,寄宿制下长大的孩子,是半个孤儿院儿童。而在广袤的中国乡村,遍布着一种近十余年间因撤点并校、集中办学而大规模出现的乡村学校新形态——乡镇寄宿制小学。身处其间的众多小寄宿生,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