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继发医院细菌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3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病程中继发医院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特征。

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诊治的IM患儿,按病程中是否继发细菌感染分为继发感染组和未继发感染组,分析其临床表现和病原学特征。

结果

共纳入IM患儿216例,其中未继发感染组177例(81.9%),继发感染组39例(18.1%)。未继发感染组患儿年龄为(4.7±3.2)岁,继发感染组为(7.0±3.8)岁,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6,P<0.05)。继发感染组包括细菌感染性扁桃体炎17例,支气管肺炎11例,中耳炎5例,颈细菌性淋巴结炎3例,眼周蜂窝织炎2例,脓毒症1例,其中3例并鹅口疮。继发感染组细菌感染率显著高于同期医院感染发生率[18.1%(39/216例)比1.53%(644/41 99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8.474,P<0.01)。继发感染组患儿均使用抗生素有效,致病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与患儿入院时咽腭扁桃体定植菌检出菌种一致。212例(98.1%) IM患儿变异淋巴细胞升高,2组变异淋巴细胞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87,P>0.05)。IM患儿入院时C反应蛋白(CRP)水平为(11.3±17.4) mg/L,继发感染组[(10.2±9.7) mg/L]和未继发感染组[(11.5±18.1) 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9,P>0.05)。继发感染组患儿行细胞免疫检查,其急性期CD3、CD4、CD8淋巴细胞分别为(0.877 6±0.031 8)、(0.079 0±0.032 5)、(0.682 1±0.053 5),与未继发感染组相比,CD3淋巴细胞(t=12.652,P<0.01)和CD8淋巴细胞(t=-9.723,P<0.01)比例显著升高,CD4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降低(t=18.341,P<0.01)。

结论

IM患儿在病程中易继发医院细菌感染,且以学龄期儿童多见。继发呼吸道感染最常见,致病细菌可能是咽腭扁桃体部定植菌下移播散所致。CRP、变异淋巴细胞比例不能作为预测IM继发细菌感染的标志。

其他文献
随着中医和现代医学的相互交流与渗透,中西医联合用药在临床中普遍存在。但由于西医对中医药理论知识的欠缺,中西医联合用药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在儿科用药中,含有麻黄碱类成分的中成药和西药的联合使用是一大突出问题。因儿童用药的复杂性,含有麻黄碱类成分的药物使用不当,极易发生不良反应。现对含麻黄碱类成分的药物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孕期患活动性结核病(TB)母亲结核垂直传播(VTRTB)所致新生儿期先天性结核感染(CLTBI)罹患活动性TB的风险、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随访1~6年的7例CLTBI患儿的临床资料及2例文献资料,分为CLTBI组5例、活动性TB组4例;结合母亲病史,分析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预后及相关因素。结果8例母亲孕期均有活动性TB,早产率及低出生体质量率均为55.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及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MPP住院患儿90例,其中重症MPP组42例、轻症MPP组48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儿血清D-二聚体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血清TLR4、MyD88和核因子(NF)-κB的表
重症百日咳病死率近年下降不明显。肺动脉高压、持续性心动过速、早期重度呼吸衰竭、频发的神经症状、严重的高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血症等提示恶性百日咳。直接死因为难治性休克和低氧血症,死亡甚至发生于病情好转出院之后。治疗上除抗感染、对症、生命支持等外,对伴有高白细胞血症引起的难以纠正的肺动脉高压、心源性休克者,可早期进行血液置换。百日咳流行地区的小婴儿可提前进行预防接种,高危易感者暴露后可及时使用大环内酯类抗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疗效及其对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2016年6月至12月上海市同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布地奈德组和阿奇霉素组。布地奈德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1 mg/次,2次/d,连续3 d,3 d后为1次/d,共7 d;阿奇霉素组予阿奇霉素治疗:口服阿奇霉素10 mg/(kg·d),共3
目的探讨免疫学相关指标在肠道病毒(EV)71感染手足口患儿免疫状态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8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5岁以下手足口病患儿144例为手足口病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00例为健康对照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EV71 mRNA的表达,并将手足口病组是否为EV71感染又分为EV71感染组和EV71未感染组;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各亚群百分数;利用双平台法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百日咳的首选药物。如果未在早期(卡他期)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仅能杀灭呼吸道病原体,降低传染性,而对缓解临床症状的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国内研究提示百日咳鲍特菌常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可能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其他对症治疗措施对百日咳的效果尚不确切。
目的探讨儿童初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并隐匿性肺炎(OP)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6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并初次确诊为PNS且有胸部CT结果的11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胸部CT结果分为OP组和非OP(UOP)组。记录2组患儿的性别、发病年龄、发病季节、入院前病程、是否存在腹水、外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总蛋白(TP),血清蛋白(ALB)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