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之“大”,有广博之义,有年长之义,其实还有高远之义。学习这部书,我们知道,要想将本性中至光至明之德弘扬光大,必须博览群书,方能明辨是非曲直、善恶忠奸,涤除玄览,格去机心物欲。小学修的是人情之练达,可人情练达也容易走向一个极端,那就是阿谀谄媚、曲意逢迎,所以“大学”就像一把戒尺,时时警策着人心。可只把自己修养完善就够了吗?“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帮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推己及人”才是一个大人应做的事。如果说“明明德”是完善自我,新民则是完善他人,民又能新民,最终达到新国、新天下的目标,也就是“止于至善”。所以说儒家的学问永远不是局限在个人的小荣辱、小得失,儒者之心包举宇内。因此我们看到“新民”这一部分的时候,就可以明白简单的三句话所包含的宏大意旨。
新自身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
盘其实就是洗脸盆,铭是刻在盆上自警的言语。商王成汤认为人心本来是清明的,却被私欲污染了,必须像洗脸一样洗去那私欲,方能使其重归清明。
这真是极妙的主意!脸是每天都要洗的,一洗脸就看到这番话立即提醒了自己:脸上的污垢可以洗去,昨日留在心灵上的污垢去除了吗?其实我们需要洗濯掉的又何止私欲?任何影响我们做事的负能量不都应该洗去吗?多少人的心灵就是因为背负太多的垃圾而郁郁寡欢甚至得了精神疾患?昨天的种种不快就都随清晨的一盆清水洗去吧,给自己洗一张笑脸,洗一双清亮的眼睛,你就变得如太阳一般崭新了。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引用《二程集》中的话说:“不日新者必日退。”有了日新的自觉性远远不够,还须日日坚持。否则今天进一尺,明日退一丈,还不是更大的倒退吗?从发展的角度讲,不进取就是一种倒退。今日改掉一点过失,明日又改正一个错误,以内心的至诚砥砺自己,以修养成就自己美好的德行,从而保持精神的纯粹与高洁,固守人格的完美与高贵,这难道不是一种最快乐又最酷的事吗?这样的人即使可以在肉体上被打倒,精神也会永远屹立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展现的是一种革新进取的姿态,是自觉弃旧图新的道德升华。洗礼精神,修炼品德,提升境界,铸造人格,不正应如此吗?
新吾民
《康诰》曰:“作新民。”——《大学》
朱子云:“鼓之舞之谓之作,言振起其自新之民也。”
《康诰》是《周书》篇名,武王告弟康叔的话。张居正是这样解释这句话的:《康诰》说:“百姓们,旧日虽为不善,而今若能从新为善,为人君者,就当设法去鼓舞振作他,使之欢喜踊跃,乐于为善。曾子引此,以明新民之事。”如果说成汤之《盘铭》是帝王对自己的要求的话,那么《康诰》的对象就扩大了,是一大群人,即新的政权周朝对上一个政权殷的遗老遗少的要求——“作新民”。
革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既是历史的继承者,又是现实的承担者,更是未来的开创者。因此,不应停留在单纯继承前人文化遗产的阶段,而应当以自己创造性的进取精神,确立和发展新的思想,创造和发展新的文化,做一个对历史负责的新人。面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不够,还应变糟粕为精华,变精华为新精粹。
今天对于昨天来说,是新的;现实对于历史来讲,同样是新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振兴、民族的进步,其动力就在于不断的创新。抛弃历史的创新是空想,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那些刻意而为的标新立异的所谓创新,更是一种倒退。
新吾邦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大学》
《诗经》说:“周朝虽然是一个旧邦国,但其因时代的趋势而成为一个新的邦国。”朱子云:“《诗·大雅·文王》之篇。是说周国虽旧,至于文王,能新其德以及于民,而始受天命。”
推翻殷商政权的周并不是新出现的政权,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但为何同为旧邦,殷商腐朽没落了,周却能成为一个新兴的政体并绵延八百载呢?就在于它能不断地革新自己。
面对客观现实,我们总会受到各种条件的束缚,无从摆脱。但是,反观我们的心灵,我们却是自由的,我们可以修养自己,让心灵充盈快乐,做出我们力所能及的努力。
人们总是习惯于沉浸在旧有的秩序之内,安于眼前的安逸,不思进取,既局限了自身的发展,也于事业无益。回顾历史的发展,人类的每一次创新,不论是自然科学领域还是社会科学方面,都必然引起相应的社会变革。它推动社会前进,也使人类从自然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前进,走向自由的天地。
社会唯有创新才能产生不竭的发展动力。只有创新与发展,才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也只有创新,才能推动历史发展,进而改变人类命运,同时改变创新者自身的命运。
新自身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
盘其实就是洗脸盆,铭是刻在盆上自警的言语。商王成汤认为人心本来是清明的,却被私欲污染了,必须像洗脸一样洗去那私欲,方能使其重归清明。
这真是极妙的主意!脸是每天都要洗的,一洗脸就看到这番话立即提醒了自己:脸上的污垢可以洗去,昨日留在心灵上的污垢去除了吗?其实我们需要洗濯掉的又何止私欲?任何影响我们做事的负能量不都应该洗去吗?多少人的心灵就是因为背负太多的垃圾而郁郁寡欢甚至得了精神疾患?昨天的种种不快就都随清晨的一盆清水洗去吧,给自己洗一张笑脸,洗一双清亮的眼睛,你就变得如太阳一般崭新了。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引用《二程集》中的话说:“不日新者必日退。”有了日新的自觉性远远不够,还须日日坚持。否则今天进一尺,明日退一丈,还不是更大的倒退吗?从发展的角度讲,不进取就是一种倒退。今日改掉一点过失,明日又改正一个错误,以内心的至诚砥砺自己,以修养成就自己美好的德行,从而保持精神的纯粹与高洁,固守人格的完美与高贵,这难道不是一种最快乐又最酷的事吗?这样的人即使可以在肉体上被打倒,精神也会永远屹立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展现的是一种革新进取的姿态,是自觉弃旧图新的道德升华。洗礼精神,修炼品德,提升境界,铸造人格,不正应如此吗?
新吾民
《康诰》曰:“作新民。”——《大学》
朱子云:“鼓之舞之谓之作,言振起其自新之民也。”
《康诰》是《周书》篇名,武王告弟康叔的话。张居正是这样解释这句话的:《康诰》说:“百姓们,旧日虽为不善,而今若能从新为善,为人君者,就当设法去鼓舞振作他,使之欢喜踊跃,乐于为善。曾子引此,以明新民之事。”如果说成汤之《盘铭》是帝王对自己的要求的话,那么《康诰》的对象就扩大了,是一大群人,即新的政权周朝对上一个政权殷的遗老遗少的要求——“作新民”。
革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既是历史的继承者,又是现实的承担者,更是未来的开创者。因此,不应停留在单纯继承前人文化遗产的阶段,而应当以自己创造性的进取精神,确立和发展新的思想,创造和发展新的文化,做一个对历史负责的新人。面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不够,还应变糟粕为精华,变精华为新精粹。
今天对于昨天来说,是新的;现实对于历史来讲,同样是新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振兴、民族的进步,其动力就在于不断的创新。抛弃历史的创新是空想,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那些刻意而为的标新立异的所谓创新,更是一种倒退。
新吾邦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大学》
《诗经》说:“周朝虽然是一个旧邦国,但其因时代的趋势而成为一个新的邦国。”朱子云:“《诗·大雅·文王》之篇。是说周国虽旧,至于文王,能新其德以及于民,而始受天命。”
推翻殷商政权的周并不是新出现的政权,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但为何同为旧邦,殷商腐朽没落了,周却能成为一个新兴的政体并绵延八百载呢?就在于它能不断地革新自己。
面对客观现实,我们总会受到各种条件的束缚,无从摆脱。但是,反观我们的心灵,我们却是自由的,我们可以修养自己,让心灵充盈快乐,做出我们力所能及的努力。
人们总是习惯于沉浸在旧有的秩序之内,安于眼前的安逸,不思进取,既局限了自身的发展,也于事业无益。回顾历史的发展,人类的每一次创新,不论是自然科学领域还是社会科学方面,都必然引起相应的社会变革。它推动社会前进,也使人类从自然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前进,走向自由的天地。
社会唯有创新才能产生不竭的发展动力。只有创新与发展,才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也只有创新,才能推动历史发展,进而改变人类命运,同时改变创新者自身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