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学生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新时代的强烈呼唤,近年来,我们大胆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努力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努力创设激励学生创新能力发挥的教学气氛
  积极开展“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善于通过角色转换,使学生由被动学习、消极应付,变为主动求知、积极探索,这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迫切要求。
  课堂上的每个学生,不论成绩好坏、个性差异,都是一名拥有丰富创新、潜能、有待进一步开发的成员。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着、参与者,应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样,他们才会感想、敢说、敢做,干于与众不同,别具一格。
  创设平等、自信的课堂气氛,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注意體察学生的心理、心境,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好所求,理解学生的所作所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有尊重信任学生,不能对学生讽刺挖苦,而要善于发掘其闪光点,引导他们努力向上,唤起他们成功的欲望。
  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不仅有利于沟通感情,加强交流,教学相长,而且能使教师与学生增强彼此信任,切实保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积极在课堂教学中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才有利于学生产生创新的思维火花。为此,我们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开拓学生思维。
  (一)突破从众心理,培养创新精神
  从众心理指遇到问题不能独立思考。一个学生长期受这种心理的影响,那么他永远不会有独创意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氛围,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只有激发了学生的个人潜力,使学生敢于冒尖,敢于争先,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对学生新奇的、片面的独特见解,不能冷嘲热讽,也不能置之不理,而要注意保护他们的创造性。首先要肯定其独创精神,然后因势利导,让其明白错误所在,树立正确观点。
  (二)鼓励学生多问、勤问
  质疑是创新的萌芽。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应善于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能力。为此,在教学中要彻底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模式,把课堂变成学生问的世界。要善于通过典型事例、案例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学生提出疑问,教师应正确地引导,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自主解答,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其答案。
  (三)创设学生说的天地
  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让学生“说”。教师要积极启发、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并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说出自己对重要问题的认识和看法,说出教材的重点、难点,说出自己的疑惑,说出感受心得,这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领悟教材的能力。要适时指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或集体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正确的观点要予以肯定,错误的观点要引导分辨,并及时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四)积极引导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有利于创新。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分析问题,学会发散思维,如对“嫦娥奔月”神话在今天实现的原因,可引导学生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有科技和人才保障、民族精神力量的推动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拓宽课堂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要培养创新能力,光凭课堂教学远远不够。尤其思想品德课教学更要善于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中创新。一般地说,学生在实践中更容易发现问题,更容易解决问题。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智慧。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经风雨、见世面、阔视野、长知识,从而在立体式教学过程中,再多中感官并用条件下,提高思维效果,激发创新思维的产生和发展。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靠课堂教学完成的,为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我们必须积极拓宽课堂教学,善于利用“课堂教学之外的整个环境和事件”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一)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校外实践活动,并让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或活动体会。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内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动脑动手,培养学生创造性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组织学生及时收看“新闻联播”和阅读市政报刊,开展“热点评论”让学生在对新闻热点的捕捉中锻炼敏锐的洞察力和责任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收获的喜悦中深化和巩固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创新实践的过程。学生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奋发进取,教师更应兢兢业业,探索研究。我们要自觉增强创新意识,积极进行教育创新,走一条创新之路,多为国家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结合本人教学实际,采取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兴趣,鼓励质疑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激发求异,培养学生多向性思维等方法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更高层次的创造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创新精神    江总书记在全教会的讲话中说过:“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授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
期刊
摘要徐渭与凡高,一个是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的巅峰人物;另一个是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先驱。徐渭中年开始学画,但是他却使中国的大写意绘画达到一种极致,画家把以形写神、得意忘形及其天纵奇才、鬼斧神工的艺术语言表现的淋漓尽致; 凡高二十七岁开始学画,真挚的情感以及其强烈的色彩、线、型的表现力成为他最为据有代表性的特色。两者文化不同、时空不同,但目的却有着惊人的相似,都是为了实现艺术与情感合二为一的艺术理想境界。
期刊
摘要近年来,政治学科自主探究类题型不断出现,体现了研究性学习教学手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性学习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符合当前思想政治课改革的要求,消除传统教学模式对学习思想政治带来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研究性学习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世界潮流,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探讨实施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武术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常发生的损伤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在武术运动中预防损伤的办法及损伤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武术运动损伤防治    一、引言  武术运动就其本质来看是将一定的技击思想和技击方法通过特定的方式表达出来,无论是展示技艺为主的套路运动还是以体现实战价值为主的散手运动或其他格斗运动,其实都是将“踢、打、摔、拿”等有实质技击内涵的动作,通过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新世纪的创新型人才,这一根本任务的落实关键在于如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学生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是通过环境熏陶和教育训练来全面提高学生身体、心理、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等方面素质。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中国走向文明、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的产物。素质教育注重人的素质优化与提高,是一种科学的、全面的、现代化的教育,因而教师在教育方式上
期刊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教师结合小学生的有关数学方面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从广义上讲,实践活动包括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形成,建立数学概念过程中亲自进行的动手、动脑、动口等一切操作活动,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实践活动是综合应用的基础,综合应用是实践活动的归宿。在实践活动中往往要强调解决实际问题,可见在“实践活动”中就自然蕴涵“综合应用”。
期刊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快速转轨,更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是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化应用技术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人类已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在音乐教育中,充分应用现代化音乐教学手段,促进音乐教育现代化已势在必行。运用多媒体音乐课件或专业音乐软件进行备课准备,通过大量的素材,诉诸于课堂教学,多信息量。多角度、多种媒体并举,使课堂生动活泼、教学效果空前优良。因此,要以先进
期刊
农村初中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大多只能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不能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实施探究式教学。只有充分地了解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做好师生心理协调,铸就师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很好地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一、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教师课堂心理特点  农村教师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更新自己知识结构的紧迫感,没有探讨适合农村初中学生具体情况的教学设想,教
期刊
摘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一项新的使命。本文通过充分挖掘校內资源,构建了集“四个平台、一个团队、一种机制”于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两年的效果表明,该模式不需要额外的经费投入,只是充分挖掘和整合了现有的学校资源,它不仅适用于交通工程专业,对其他工科类专业,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平台    一、研究背景  目前,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期刊
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如何强化化学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其对化学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课程资源,已成为化学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一个重要问题。鉴于此对我区初中化学“校外”课程资源开发现状进行了调研。  课改以来我区教师在认识上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课程资源的来源、范围、形式和采用方式都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