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引读 注重领悟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hdengm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学生通过读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高年级的古诗教学,如果能特别注意引读,可以使学生淋漓尽致地领悟古诗词的韵味。我们根据古诗词不同的类型和表达方式,灵活机动地使用这些方法。引读的方法是多样的:利用逻辑关系打开思路,可以恰当地设计疑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思路;通过示范和点拨,教给朗读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分利用课文中的联想因素,引导学生在联想中读书,在读书中联想。描写自然美景的古诗可以利用情景欣赏朗读的形式,透露富有哲理的古诗可以利用归类追忆的方式,展现社会现象的古诗可以利用一叹三咏的方法。
  【关键词】古诗朗读 古诗教学 引读 引读法
  一、欣赏自然美景的醉人旋律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重在读,以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要重视引导学生朗读,将多种好的引读方式带进课堂,使我们的语文课堂不断焕发多彩的魅力。情景引读法,即教师在教学中加入一些说明、描述、想象性的语言,用以填补课文内容跳跃中情与景的空白,然后引出学生对课文的接续。运用这种引读法教学《游园不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古诗词教学时引导学生想像诗中的意境,深刻地领悟诗中蕴涵的诗情,这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引读法特别适合于古诗词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清作者思路,了解写作方法。如何让學生读出真挚的深沉的情感,让古诗丰富起来?这样“以情引读,读中悟情”,能让学生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读到作者的内心里去,体现自然美景的醉人旋律,那么我们的教学课堂就真正进入了理想的境地。
  二、回味心灵深处的余音袅袅
  如何激发学生古诗朗读的兴趣呢?利用归类联想追忆引读法,学生会读得主动,读得热情,读出了意境。联想引读法是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联想因素,引导学生在联想中读书在读书中联想的一种教学方法。读前联想,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将课文内容转变成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读出真情实感。读后联想,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写作方法,归纳主题思想。绝妙的导读,让学生有鲜明的现象、真切的感触、优美的想象、眷恋的情怀、深藏的意味,把训练理解、想象、朗读、表达于一体,有助于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通过联想引读,让学生回味作者心灵深处的余音袅袅。
  教师问道:同学们注意到这个“ 酒”字吗?“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生答)
  师:这是一杯离别的酒——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是一杯友谊的酒——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也是一杯连心的酒——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更是一杯祝福的酒——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教师问道:读读整首诗,元二和王维看到哪些景物,离别的愁绪会更浓?(生答)师:古人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而今天看到满目的青青杨柳怎不伤感别离——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小雨还在下着,是想挽留友人的脚步吗?而朋友终将离我而去,怎不伤感别离——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教师问道:朋友们就要离别,作者想到什么?(生答)师:想想自己只身飘泊,而今天朋友也将远走他乡,怎不伤感别离?——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想到朋友即将远,前途渺茫,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对“酒”的多元解读后,教师情满胸腔地采用了层进式步步引读,使学生透过“更”这似乎平淡的表层,看到了它内里蕴涵的深挚情谊。于是每复读一次,学生的感情也随之澎湃升腾。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透过窗外,看到窗外的景色,这种难分舍的情绪更为强烈。诗人巧妙地运用景语,不但写出风景,给风景抹上感情色彩:“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些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而上课的老师进一步借助这些景物,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的层层渲染和引读,无疑对诗旨的解读又推进了一步。此时,“劝君更尽一杯酒”,就象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总之,教师因势利导地采用“以读代讲,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心潮逐浪高的“复读”,可谓荡气回肠,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从而充分展示了优秀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三、追忆沧海桑田的阵阵涛声
  引读时赋予强烈的感情,从而引发学生接读时的感情,最后达到让学生感受古诗思想感情、品味语言文字的目的。教师深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后,通过自己的有声语言,以充沛的感情,引导学生把朗读的技巧运用于朗读中,合理、有效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展现社会现象的古诗,可以利用一叹三咏的方法,让学生追忆历史长河的阵阵涛声。下面是学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在感》的引读过程。
  如何解读诗中意思?这不能讲解,也不能靠读,只能靠在读中想象、体悟老师巧妙地对时间进行分割。在老师低沉而激越的引读中,学生入情入境地跟着读,65年漫长的苦难历史,犹如一幅连绵的画卷在学生的头脑中徐徐展开:满目疮痍、遍地废墟,人们苦苦挣扎、盼望王师……这样的朗读,声声血,字字泪,是沦陷人民对敌人暴行和昏庸朝廷的血泪控诉。由于教者找准引读的切入口,所以能引领学生进行感情朗读,试着把“感悟”变为“感动”,既利于学生走进文本内核,又能够烘托课堂气氛,陶冶学生情感。
  “阅读教学重在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朗读,在指导朗读时注重引读,充分发挥读的功效,实现有价值的读,真正起到“以读代讲”的作用,不是一般的泛泛而读,它要靠教师的得法引读。
其他文献
教材依据:《日月潭》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本课描绘了台湾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激发了同学们对宝岛台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生字的能力和知识积累,能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文,能够用比较通顺的语言回答问题。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
期刊
教材依据;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卖油翁》  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卖油翁》借助生活中的小故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哲理。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课下注释自主阅读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述之事,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2、教材分析:本文简短精干通过记叙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具体阐述了“熟能生巧”等多种道理。言简义丰对人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生动传神、富于情趣。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文
期刊
一、教学依据  本节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线》第一节第一课时。  二、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本节课既是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等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后续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知识的坚实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还为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平
期刊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学生对三角形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为在生活中他们经常会接触到。本节“三角形的分类”是在学生学习了角的分类,直观地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它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有关知识的重要基础。  在教学中我始终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动手操作来发现新问题,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
期刊
【内容摘要】中学物理教学要注重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结合,要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逐步拉高学生的“合作、探究、动手”能力。音乐集成块的灵敏性很高、耗电极微,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载体。利用它可以充分展示物理的“新、奇、乐”,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感受物理学的魅力;改进物理实验效果,提高物理教学的时效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健词】音乐集成块
期刊
【内容摘要】农村隔代教育幼儿与父母长期分离,亲情教育严重缺失,使许多儿童的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亲情淡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影响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身心健康发展。关注隔代教育幼儿的亲情教育,分析亲情教育缺失产生的问题,指出加强农村隔代教育幼儿亲情教育的重要性,提出解决对策,增强孩子的亲情意识和关心他人的能力,树立责任和感恩意识已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农村隔代教育 幼儿亲情教育 现状及策略
期刊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地不断发展,留守儿童增多、移民安置学生增多、多民族学生聚居等问题逐渐显现并将长期存在,使得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难度不断增大。本文以油榨小学为例,通过对管理中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相关对策,以期达到有效整合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的作用并为同类学校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寄宿制小学 留守儿童 多民族聚居 现状 对策 
期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够发生中和反应;(2)初步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3)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4)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酸和碱反应的探究,初步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2)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自主进行实验探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19-20  教学目标:1、知識技能。运用迁移规律,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渗透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的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选修课本《先秦诸子选读》中的一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而《先秦诸子散文》的学习就是在必修模块基础上,巩固与深化学生的文言文知识,使他们养成古文阅读和分析的组织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及人格魅力。先秦诸子的思想深刻影响了身后两三千年的中国历史,奠定了炎黄子孙基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乃至情感方式,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根。先秦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