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蕴涵

来源 :北方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_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新常态”一提出就引起了普遍关注,但只有在“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高度,才能看到这一范畴是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中国化的时代表达。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现实是历史的出发点,落脚到世俗世界的世俗结构和世俗存在,这就是“经济”这一现实之根;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现代社会“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的流变特质,“新”是对基于“人类发展历史时间空间坐标”之辩证思维方法的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生成历史”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性,“常态”是在“流变世界寻求确定性”之马克思独特“历史理性”方法的自觉运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地抓住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和内核,并且进行时代化中国化通俗化的语言范式转换,因此,“经济新常态”由于具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深刻蕴含而高屋建瓴。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历史唯物主义;经济新常态;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D0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5)02-0148-05
  Abstract: “Economic new normal” is proposed and caused widespread concern, but only on the height of Marx modernity critique thought ,we could see this category is the era and china express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methodology . Historical materialism highlights the reality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history and which worldly existence comes to the secular structure of the secular world, what means the “economy” is the root of the reality ; Historical materialism supposed that “all that is solid rh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isappear in smoke” in modern society ,so “new” is the emphasis on the method of dialectic thinking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human development time space coordinat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emphasizes the inner logic and law of history, “normal” is consciously apply and highlights of the Marx’s unique “historical rationality”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which is the method to seek certainty in rheological world. Xi Jinping president precised caught the methodology principle and the kernel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conversion it according to the era and the paradigm Chinese popularization language .Therefore, “economic new normal” is profound and insightful formulation ,which due to has the methodology implica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
  Key words:“Communist Manifesto”; historical materialism; economic new norm; Marx
  [收稿日期]2015-01-05
  [基金项目]上海财经大学青年创新基金项目“马克思劳动异化物化幻化探究”(CXJJ-2013-421)
  一、 《共产党宣言》凸显马克思现代性批判之方法
  马克思是用历史唯物主义来批判现代性的,这一独特批判维度和方法论特征在《共产党宣言》得到明确系统的显现。马克思在历史事件、事实中寻求其内在规律、探寻背后深刻本质,真理表现为独特哲学思维的运用而在对事件本身的历史考察中使历史内在逻辑明晰化,并在对具体事物分析时,在深入对当下现实本质分析的同时,关注其在人类历史时空中的存在样态并做出历史评价。当然,马克思视野内的历史既不是黑格尔式的抽象历史,也不是旧唯物主义静态历史,而是基于人类主体实践创造的生成历史,表现为“自然历史化”和“社会自然化”的双重逻辑以及人和社会的生成变迁过程。因此,马克思现代性批判不是空想社会主义式的伦理批判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文化批判,更不是黑格尔在“思维中消除矛盾”的玄思 ,而是把现代性看成“矛盾的生成过程”,在积极与消极双重意义二律背反的矛盾运动中升,把人类历史解读为:在自由与必然的冲突中,在缺憾中前进在前进中缺憾,以寻求命运打击不到的领域的,人类主体基于康德意义上追求不断完善禀赋而致力于历史上升运动;基于对现实历史的现实条件尤其是客观物质条件的掌握和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洞见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改造历史的行动,并在不断生成的结果中持续推进纵深行动的过程。所以,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是借助历史唯物主义基于人类整体进化高度而对现代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的忧患意识以及对有效现实困境突围途径的寻求,是基于历史否定之否定辩证法对人类主体积极参与并引导的未来历史发展向度的澄明,是哲学对现实的超越并对哲学现实化的寻求。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在《共产党宣言》内凸显为以下几个根本原则:   (一)以人类历史发展时空坐标为评价标尺全面评价“历史事物”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立足人类社会以人类历史发展的时空坐标系为评价尺度,对历史事物进行全面评价:
  1对历史事物横向纵向基础上全面考察,并立足整体洞见深入本质把握
  马克思通览人类发展的历史从宏观层面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1](p.31)从横向上,马克思指出:“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多种多样的层次。”[1](p.31)从纵向上,他看到了与封建社会等传统社会不同,作为现代性为本质的现代社会即资产阶级的社会则把阶级对立简化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马克思不满足于此,更是通过过程的整体演绎后的本质抽象的方法,一方面对资产阶级通过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与大工业以及世界市场等历史事件形成的历史进行描述;另一方面,进行历史的抽象深刻指出:“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力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1](p.33)在对事物如此深刻的把握后,他更指出生产力和交换方式等的系列变革本身有精致的结构,即资产阶级经济上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政治上的进展”[1](p.33)。因此,现代社会通过大工业世界市场在经济上确立了资产阶级的主导作用的同时,是资产阶级国家取代传统的政治权力机构的过程。而且,经济上的资产阶级的主导是对资产阶级现代国家政权的巩固。因此,现代性本身具有整体性的特征,对现代性的批判必然是历史理性的整体的审视和批判。
  2在历史发展链条上,所有事物兼具“前溯”合理性、进步性和“后推”局限性被扬弃性
  马克思辩证、全面、客观、历史地评价发展进程中的所有事物。正如伯曼指出的那样,马克思对资产阶级进行了最热情洋溢的赞扬,也进行了最激烈而淋漓尽致的批判。这与马克思个体人格无关,而是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在“前溯”和“后推”意义上得出的必然结论。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1](p.33),包括用赤裸裸的利益关系和贸易自由取代特许的自由,用露骨的剥削代替宗教政治幻想隐藏的剥削;把一切职业者都变成雇佣劳动者;把一切关系都变成纯粹的金钱关系;通过人的活动创造“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和哥特教堂的奇迹;它完成了完全不同于民族大迁徙和十字军征讨的远征”[1](p.34);开拓世界市场造就普遍的现代文明;促成了全球化进程和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等。这是对现代性之主体性发育、世俗化、价值通约主义、理性主义特征的指认,在所有的领域,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资产阶级具有超越封建贵族阶级的革命性、先进性。但是,马克思在赞扬中带着忧思,赤裸裸的剥削还是剥削,“金钱关系”促成的世俗化世界并不是真正的人间天堂,因此,他内在包含着,随着历史的发展,“现在的资产阶级成为历史上的反动力量”的必然结论,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普遍化伴随着无产者队伍的扩大化,而“现代的工人却相反,他们并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而是越来越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1](p.430)。现代性呈现出其反面:主体发展是以无产阶级被奴役为前提的;“世俗化”同时是“片面化”和“单向度”;理性主义同时是制约自由、窒息美等全面创造力的锁链和牢笼等。
  总之,鉴于历史唯物主义,在人类历史发展“大尺度”时空坐标轴上,所有现代性特征必须在历史合理性和暂时性意义上给予理解。这也意味着没有一成不变的永恒真理,只有不断生成的历史和认识“漫漫长路上下求索”的真理持续寻求路。
  (二)基于“否定之否定”矛盾运动,强调历史发展的“自我批判性”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是明晰历史进化规律的科学理论,这是他对“历史之谜”的科学解答。
  1强调历史繁杂现象下的内在规律性: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
  马克思把历史看成不断生成的复杂客观过程,更把历史看成内在含有特定规律的客观过程。马克思讴歌资产阶级成就的工业、商业以及世界历史的辉煌,更笔锋一转强调商业危机等的现实发生及其对生产力的摧毁,进而强调历史在矛盾中尤其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中推进的特质:“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1](p.37)马克思更细致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的历史过程,指出所有人类发展的历史无非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抗历史。
  2强调历史呈现为“自我批判”的辩证发展过程
  马克思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但基于历史矛盾运动,马克思指出,以前促成资产阶级革命的运动的无形力量的魔鬼现在似乎是不听其支配了,“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1](p.37)。而且资产阶级生产出推翻自己的主体力量即无产阶级,马克思用无产阶级遭受压迫和赤贫的事实进一步深刻指出,资产阶级以及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创造了革命主观和包括现代交通工具促成的联合革命的客观条件。马克思强调,资本无国界的逐利本性使得现代大工业淘汰其他阶级并把无产阶级变成没有国家差别的“一无所有者”,现实的经济结构使得“无产者只有废除自己现存的占有方式,从而废除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会生产力”[1](p.42)。所以,是无产阶级所处的“社会地位”和他们生产出“整个物质关系”决定了其彻底的革命性。
  综上所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发展、历史发展内在否定性尤其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使得: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剩余的基础从脚下被挖掉,“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1](p.43)。在此意义上,不难看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是基于历史 “否定之否定”辩证法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和历史发展的“自我批判”,而且基于“历史发展的辩证逻辑”,与虚无主义悲观主义历史观持有者不同,马克思对人类美好未来满怀信心。   (三)强调人类主体“合规律”“合目的”实践活动对历史生成的决定性作用
  1历史在不断生成
  马克思指出“一切所有制关系都经历了经常的历史更替,经常的历史变更”[1](p.45),而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更是以变革和生成性为特征、基础和条件的。马克思持续的动荡、变革、不安是资本主义社会迥异于前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1](pp.34-35)。因此,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的共产党人的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1](p.45),是对历史生成规律的理论的表达。
  2马克思强调实践活动对历史生产的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不仅是属人的历史,更是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创造而持续生产的历史。这是人们在前代创造的物质化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并在通过现实实践活动推进物化世界的生成基础上而对历史存在样态的现实的改变。基于这样的历史观,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独特现代社会本质进行深刻剖析:“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1](p.43)资本主义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方面面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同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持续生成。这种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是以现实的客观的历史条件为前提的,这是前现代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晶,并作为现实的实践条件成为现在人们实践活动的基础和空间。作为前期实践结果的物化的历史条件的改变对于实践活动的改变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因此,资本作为客观社会力量,承载着资本主义特定的生产关系尤其是私有制为基础的以异化劳动为特征的剥削的生产关系,“超越资本”在根本意义上“把资本变成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它将失去其阶级性质”[1](p.46)。在此意义上,“共产主义并不是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1](p.47)。并在此基础上消除所谓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自由、正义等所谓永恒真理。故而,共产主义在其深刻的意义上,具有经济性质是历史进化意义上对现代社会的扬弃。
  马克思并不抽象地谈论扬弃,而认为这是无产阶级在现实的实践中而且借助于历史客观发展的现实扬弃,并呈现为系列的过程。通过斗争让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利用属于自己的政治上层建筑夺取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p.52),并通过其他的措施到最后消灭阶级存在和阶级统治的使得“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p.43)。因此,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共产主义”即人类未来是无产阶级为首的劳动人民群众现实改造现有生产关系并发展生产力推进人类整体进步的历史。这是全体人类在突围“货币生成世界”普遍的“异化困境”,而实现个人与自然、他人与社会的和谐状态,达成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完成统一的人类最终解放。出于斗争的政治需要和现实需求,马克思不得不对共产主义未来图景进行具体描写,使得其有“定型化”特征,鉴于在实践中不断生成的人类历史的历史唯物主义考量,“共产主义”只能作为一个更加合理、更加美好的人类未来加以理解,永远处于历史螺旋上升运动中并被人类实践活动不断推进的状态,它不是定型的社会图景,仅仅是人们前进的方向。因此,对马克思共产主义具体描述咬文嚼字式的解读而对照社会主义现实进行评判,必然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马克思特别批判黑格尔体系的封闭性,因此,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决不会在对生成的实践活动的强调中给历史画句号,共产主义本身具有未来历史向度的绵延性。故而,现代性依然在不断地生成和呈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也是没有止境的,这本身蕴含在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
  总之,《共产党宣言》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对现代性进行了全面审视和批判,并通过历史在矛盾运动规律中的生成和人类主体的实践活动,呼吁通过无产阶级联合而开启轰轰烈烈的共产主义运动创造现代性历史发展的崭新图景。吉登斯借助波普尔的话指出:“所有的科学都建立在流沙之上。”[2](p.35)他强调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反思必须基于如此事实,即“社会实践总是不断地受到关于这些实践本身的新认识的检验和改造,从而在结构上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特征”[2](p.34),因此,在变革动荡的现代社会,作为确定知识的理性,必然是本身具有批判特征并总使得自己的确定性建立在历史流变基础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现代性本身的特征使得历史唯物主义成为科学,成为现代性批判的基本原则和深刻的方法论,马克思《共产党宣言》则是对方法论及具体原则的整体显现。
  二、“经济新常态”及其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内涵
  (一)“经济”落到历史唯物主义“现实”之根来谈发展
  “现实”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点和出发点。世界历史当代发展,根本特征就是由传统前现代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作为现代社会本质特征的现代性本身意味着“世俗化”的历史进程。
  “世俗化”本身具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在破的意义上,对于西方来说是对“上帝之城”的神圣王国和人们生存的神圣境遇的“突围”,西方人通过“世俗化的禁欲主义”等,开始给予被鄙视的“世俗生活”以合理合法性,并通过金钱上帝的确立而完成,这是“货币化生成世界”的“世俗之城”的确立;另一方面,在立的意义上,“世俗化”意味着以市场经济为特征,以商品、货币、资本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元素,迥异于传统政治伦理社会的经济社会成为主导特征的新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的建立和凸显。在此意义上,马克思强调现代社会的现实存在使得“国民经济学”成为唯一科学,同时,拓展他的话说,经济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作为世俗结构和世俗基础的根本性地位,决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唯一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因此,“经济”是现代社会人们的现代生活的基本存在之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的重要性,通过对经济的宏观态势的深刻把握,进而从整体上全面观察和掌握中国现代的整体的发展方式,是深刻地理解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而且抓住了现代社会人们的现实生活的根本,即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之根作为世俗生活和结构的“经济”本身。这是,随着具体的历史时空的转换而领导决策战略思维方式的睿智转换。对经济的关注由邓小平的“发展是硬道理”而被提到社会发展的根本地位,并通过“基本原则”不动摇而成为传统,在中国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历史关头,习近平总书记的“经济新常态”指出,在现代社会,在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的时间段,“经济”依然是中国关乎全局的头等大事,政府重要的职能就是要“掌握时代发展中的经济形势,引领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过上安康富裕幸福的生活,是中华民族世代的“中国梦”,但是,政治上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文化生活的丰富,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中国的经济发展的问题,只有经济的高速健康发展,才能有国泰民安的现实基础,才能有在此基础上的社会各个方面的繁荣昌盛。也只有通过现实的实践活动通过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经济的结构的改变,才能有人民生活样态的改善、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以及文化的繁荣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意义上,只有通过“经济”发展本身,才能通过人们经验的现实生活的改善,而使得竖立其上的各种政治法律思想的上层建筑获得改观。“经济新常态”本身包含着政治新常态、社会新常态、文化新常态的判断,是一个系统概念。   (二)“新”强调立足现代社会“流变”特质之辩证思维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除了强调现实性、实践性,非常重要的特质,是把人类的历史看成生成的历史过程,任何“事物、现象和过程”,通过人类发展的“大尺度”的历史时间空间坐标而呈现出在特定时间空间中合理性和基于历史发展的被扬弃性。经济新常态之“新”,是对现代社会“流变”特质深刻洞见的把握的基础上,强调用辩证的思维方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是中国一个历史发展的重要的时期,三十多年的历史积淀,使得中国现有的经济态势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各种各样的量变和质变,作为国家的领导者,在世界流变的大河里,需要时刻对社会尤其是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有清醒的认识。一方面这个“新”不是“无中生有”,而有历史的延续,因此,会带着以前经济发展的特征,而使得社会历史的发展呈现出统一性;另一方面,“新”是一种“历史的发展”,也是与以前的样态迥异的“历史的断裂”,因此,具有倾向性而且带有并不成熟的各种苗头和特征。因此,这里的“新”是历史辩证法的表征具有新旧交替、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矛盾特质。习近平总书记的经济新常态之“新”,强调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轨道出现“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特征,这是基于历史看向未来立足当下的全面的判断。“新”更是凸显了历史唯物主义基于生成强调流变立足发展的辩证法的本质。思想由于范畴本身的稳定结构总是与现实的客观世界存在差异,因此,有效的实践活动需要真实地反映现实的“真理思想”,而有效地指导现实改造世界的活动,进而实现人们的“哲思”与现实在历史时间空间中的契合。这必然是人们尤其是领导人不断地用立足于社会现实的流变性能实现对“新”的社会态势出现有敏锐的捕捉,并及时地进行有效的政策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中国在高速增长之后会有一个“低”的回落,而且鉴于有一定的数量积累的基础上,我们现在可以通过牺牲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而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现实,在对“新”常态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了“重视就业,淡化速度,提高服务业的比重,从而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政策。这是对中国历史经济发展态势现状的深刻认识以及基于未来的政策引导性的矫正。因此,“新”是“现实社会发展”之新的理论总结,也是具有未来向度的政策的引领,这是建立在对马克思新历史观深刻全面理解的基础上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凸显,是一种基于发展立足现实掌控全局的高屋建瓴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艺术。由于现代社会的流变特质,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强调的是领导者以及所有人,要常常敏锐地洞察新事物更换新思想,工作要有新思路、新方法,使得现有的存在状态在主体努力下具有创新性、拥有新面貌、获得新发展。这是契合现代社会的批判的辩证的思维方式,是紧握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之精髓的科学方法论。
  (三)“常态”则是在流变中寻求规律性之理性原则的坚持
  对流变性的过度强调很容易进行“虚无主义”的死胡同,这样反而会导致思维的混乱。马克思与“尼采、叔本华等人在流变中感到绝望而持怀疑主义态度和黑格尔为了确定性而自己设定历史终结”不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在历史的繁杂流变中存在黑格尔意义上的“理性”现象中的稳定的本质。但是,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绝对理性进行了改造:第一,作为“历史理性”,并不是纯粹的逻辑预设,而现实的社会存在的事物内在包含规律性、必然性和趋势性的东西。因此,人的思想之任务就是抓住“流变”中暂时的恒定,作为我们有效行动的向导。第二,马克思的理性与黑格尔绝对不变的理性不同,马克思认为,不存在所谓“真理既是实体又是全体”的绝对。与现实世界的历史生成性对应,作为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的思想之真理也必然是基于现实和实践生成性的“相对真理”,因此,真理只存在不断完善并趋向于“绝对真理”的过程中,这是在流变中寻求确定性,并在对确定的思维范式随着现实世界的历史发展而不断进行改变的呈现出的“逻辑的”与“历史”相统一的思维方法。“常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历史唯物主义中基于“人类进步”历史理性的确信,而立足于“实践”活动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意义,通过理性思维对中国变化中的经济现实本身的内在本质的把握。这是基于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强调的“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的社会经济发展恒常态势的理论思考和准确把握。
  综上所述,“经济新常态”,不仅仅是经济学概念,还是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内涵的政治经济学概念。“经济新常态”理念的提出,自觉地站在了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思想高度,对《共产党宣言》中所凸显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原则进行了综合的思考和具体运用,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的政治经济学表达。经济新常态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时代表达,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且具有大众化、通俗化的特点。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英]吉登斯现代性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冒洁生]
其他文献
[摘要]黑格尔的哲学经常被学界指认为“纯粹的精神性哲学体系”,然而,这一指认却是对黑格尔哲学的极大误读,黑格尔哲学的全部旨趣在于它直面时代和社会现实。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哲学观进行透视和解读,我们可以发现,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尽管在形式上表达为纯思和概念,但其“哲学的内容就是现实”,他的哲学要实现的是“理性和现实的和解”,理性的事物一定要现实化,无法现实化的事物是不具有真理性的。  [关键词]黑
期刊
[摘 要]诗歌主要是表达诗人思想、抱负、志趣的文体,侧重于表述内在心声。但文学中呈现出的“声音”却是非常复杂的,未必是作者本人的真实声音,有时是寄托的声音,美国汉学家孙康宜把这种仿若戴着“面具”不以真实面貌示人的文学现象称为“面具”美学。晚唐诗人李商隐受党派之争牵连,政治上徘徊彷徨表现,在诗歌中欲言又止、隐喻深婉,内在心声隐藏在“面具”之下,反而成就了诗歌含蓄蕴藉之旨、神秘朦胧之韵。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作为现代史上涉足政治最深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爱惜羽毛”的胡适难掩其对政治的浓厚兴趣,他的政治野心屡受打击,却百折不挠。“四一二事变”后,在客居上海的三年半时间里,胡适与政治权力之间历经从疏离、接近、受挫再到反抗、放弃和妥协的心路历程。胡适在上海期间与国民党的话语权冲突,源于其逼仄的生存空间以及欧美宪政理念与军事强人政治的分歧,体现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追求,是“叙拉古”
期刊
[摘 要]莱布尼茨的“基于前定和谐的同步主义因果律”表现为充足理由律与最终理由律并列平行的二元形式。单子作为莱式本体论的核心,其本质是包含知觉与欲望的主动的努力。努力按照善的趋向与目的促使单子产生变化。上帝按照善的目的从多个可能世界中选择了现实世界,理性与信仰的一致,以及前定和谐的规定使得自然的王国服从于神恩的王国,单子在个体与系统两个层面上作为上帝的模仿与自然的目的在前定和谐的现实世界中展开个体
期刊
[摘要]作为中国经学特别是《春秋》学的两大命题,“尊王”与“王鲁”分别主要出现在《谷梁春秋》的经传与《公羊春秋》的经传汉注中。二者所蕴含的截然不同的思想,在本质上决定了《春秋》二传在两汉的地位,甚至对中国经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周汉儒学;“尊王”;“王鲁”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5)02-0088-04  [收稿日期]
期刊
[摘 要]孟子云“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其中包含着“夭寿(生死)与命之间的关系”以及“修身立命”这两方面的问题。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在时间的视域下,将此在解读为“向死而在”,与言说“生生之大德”的儒者形成一种互补关系。命定的偶然性(个体的人必然有具体的实质限定)、必死性(有限个体必有其死)和使命义(人禀受善性而有道德使命)这三者构成了《孟子》中的“命”义。孟子反求诸己,追求人的本然
期刊
[摘 要]明代薛仁贵故事嬗变中出现的演述方式首先表现为“超视界演述”,即角色以念诵后代诗词的方式召唤观众返回现实生活,切勿沉迷戏曲,也体现了作家的演述“干预”。其次表现为以黄门官代表帝王的“隐身”现象,来自严酷的文化政策。艺人的传承使它们成为常见的戏曲演出模式。戏曲作家以“演述干预”、插科打诨和类比手法,既表达了对主角薛仁贵和他的对手摩利支的赞赏,也表现了对反面角色张士贵的嘲讽。  [关键词]明传
期刊
[摘要]哲学必须回答人是什么。人创造了自己,从而创造了世界。在这个意义上人是神。世界因为有了人,从而改变了仅仅由生物的遗传密码实现进化的物种演变的规则。人创造了智能进化,形成了个体和人类同构的新生命新范式,缔造了一个整体性生命。人以死亡焦虑作为其逻辑起点,以死亡认知作为其动力机制,以死亡逃逸作为其终极目标,这个新生命正出现在地平线上。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的生存方式,把人类整合自身和适应环境
期刊
[摘要]继葛兰西第一次系统提出“文化霸权”理念后,萨义德对其进行了解析,并展开了深层次批判。在文化霸权的表现形式趋于多元化的今天,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性、统一性和民族性已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文化安全议题。当代中国应加强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的保护,使民族文化在世界不同文化的交融和冲突中能够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从而构建自己的文化理论、思维结构和行为准则。中国在抵制文化霸权方面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传播民族
期刊
[摘 要]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以两种原子论比较为切入点,对抽象的“自我意识”的异化物,即宗教、各种宿命论哲学、神话进行了“三重去昧”与扬弃,在“否定之否定”的辩证逻辑演进下复归至“自我意识”的本质“自由”之中。在“三重去昧”过程中,马克思的“自我意识”观完成了三层超越:第一,仅仅作为“实体”存在的德谟克利特的必然性原子论;第二,仅仅作为“主体”存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抽象“自我意识”;第三,仅仅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