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机械设计基础》是中职学校机电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对机电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这门课至关重要。但是,由于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习惯、缺乏好的学习习惯差等诸多原因导致《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非常困难,教学效率不高。本文对此课程的教学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 机电类专业 《机械设计基础》 教学改革
《机械设计基础》是中职学校机电类专业一门既重视理论又注重实践的专业课程。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常用机构,掌握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基本知识的应用,使学生能根据具体条件及与相关标准、规范,选用机构及零件类型,并能对机构的运动、零件工作能力进行简单的校核。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但对后续专业课程学习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因此,教师应该想方设法的提高《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效率,为学生从事生产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提出一些改革措施,目的在于改进《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中职学生的特点
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表现为文化基础单薄,探究、记忆、思维能力不高,对理论知识不感兴趣,对理论知识难以理解,他们缺乏学习热情、没有自信心、不愿动脑、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行为习惯方面表现为意志不顽强、自制能力差、懒散、学习马虎、害怕困难,但动手能力强。
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讲解,忽视学生的在教学活动中主体地位、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提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对知识学习缺乏应有的活力,导致课堂气氛沉闷,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甚至厌恶学习,使得课堂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的学科认知目标不能有效的完成。
二是传统教学内容侧重于理论、轻于教学实践,忽略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差,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就是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不能有效地呈现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对于基础薄弱、学习意志不坚定的学生来讲很难理解教学内容,无法完成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和传统教学方法的问题,本文根据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教学改革。
1.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
在多年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受较深,该课程由于理论性较强,教学内容缺乏逻辑性,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难以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很难将各章节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给教学带来很大困扰。因此,教师在讲授每一个章节前,首先应让学生对要讲到的教学内容有系统的总体认识,应该介绍每一章节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以及该课程要重点讲授理论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其次,应在实践操作能力方面对学生提出设计构思和设计技能的总体要求等,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好本课程的方法,让学生对该课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帮助他们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
2.“讲、学、练”三合一的教学模式
采用事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手段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讲、学、练”三合一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操作性,强化实训环节,注重教学目标与工作岗位要求相一致,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使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教学环节有机合,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3.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积极采用现代技术,制作易于学习和理解的教学素材,综合应用多种的教学载体和教学模式,从教材到挂图,教具到实物;从板书到多媒体视频;从教室到实训室;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率。利用计算机的视频、动画功能,向学生展现形象、直观、生动、声画并茂的视频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增进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教学过程更形象生动。 将教学课件、网络资料、教学素材库等教学资源有效的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整合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的比例,形成最优化的教学过程。
4.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克服了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自主协作、主动探索新型教学模式。结合课程教学目标,许多知识以任务形式分解到各个章节,最终形成完整的教学任务。教师在下达任务时应注意设计任务的难度适中,完成设计过程中尽量包括课程理论知识,促使学生顺利完成教学设计的任务要求,课堂教学中引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是遵循中职学生认知规律出发,以含有各种常用机构的典型设备作为教学案例,利用工程实例组织课程教学,同时引导学生逐步完成相应的设计任务。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还应该定期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参观和实践,充分了解各行业机械设备,以及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相关的问题, 以增进学生对该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认识。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善了传统的教学的结构,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辅导者、引导者,不具备任何权威。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他人协作的团队合作意识。
结束语: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关键是看教师是否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積极参与教学改革,大胆的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这样,我们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为相关行业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任国强,罗啸峰.案例教学法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85-86.
[2]徐林林,陈家庆,朱江.基于任务驱动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09,06:72-73.以上一些改革措施对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值得借鉴。
四川省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 赵 波
关键词: 机电类专业 《机械设计基础》 教学改革
《机械设计基础》是中职学校机电类专业一门既重视理论又注重实践的专业课程。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常用机构,掌握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基本知识的应用,使学生能根据具体条件及与相关标准、规范,选用机构及零件类型,并能对机构的运动、零件工作能力进行简单的校核。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但对后续专业课程学习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因此,教师应该想方设法的提高《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效率,为学生从事生产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提出一些改革措施,目的在于改进《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中职学生的特点
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表现为文化基础单薄,探究、记忆、思维能力不高,对理论知识不感兴趣,对理论知识难以理解,他们缺乏学习热情、没有自信心、不愿动脑、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行为习惯方面表现为意志不顽强、自制能力差、懒散、学习马虎、害怕困难,但动手能力强。
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讲解,忽视学生的在教学活动中主体地位、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提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对知识学习缺乏应有的活力,导致课堂气氛沉闷,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甚至厌恶学习,使得课堂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的学科认知目标不能有效的完成。
二是传统教学内容侧重于理论、轻于教学实践,忽略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差,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就是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不能有效地呈现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对于基础薄弱、学习意志不坚定的学生来讲很难理解教学内容,无法完成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和传统教学方法的问题,本文根据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教学改革。
1.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
在多年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受较深,该课程由于理论性较强,教学内容缺乏逻辑性,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难以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很难将各章节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给教学带来很大困扰。因此,教师在讲授每一个章节前,首先应让学生对要讲到的教学内容有系统的总体认识,应该介绍每一章节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以及该课程要重点讲授理论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其次,应在实践操作能力方面对学生提出设计构思和设计技能的总体要求等,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好本课程的方法,让学生对该课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帮助他们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
2.“讲、学、练”三合一的教学模式
采用事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手段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讲、学、练”三合一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操作性,强化实训环节,注重教学目标与工作岗位要求相一致,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使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教学环节有机合,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3.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积极采用现代技术,制作易于学习和理解的教学素材,综合应用多种的教学载体和教学模式,从教材到挂图,教具到实物;从板书到多媒体视频;从教室到实训室;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率。利用计算机的视频、动画功能,向学生展现形象、直观、生动、声画并茂的视频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增进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教学过程更形象生动。 将教学课件、网络资料、教学素材库等教学资源有效的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整合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的比例,形成最优化的教学过程。
4.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克服了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自主协作、主动探索新型教学模式。结合课程教学目标,许多知识以任务形式分解到各个章节,最终形成完整的教学任务。教师在下达任务时应注意设计任务的难度适中,完成设计过程中尽量包括课程理论知识,促使学生顺利完成教学设计的任务要求,课堂教学中引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是遵循中职学生认知规律出发,以含有各种常用机构的典型设备作为教学案例,利用工程实例组织课程教学,同时引导学生逐步完成相应的设计任务。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还应该定期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参观和实践,充分了解各行业机械设备,以及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相关的问题, 以增进学生对该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认识。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善了传统的教学的结构,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辅导者、引导者,不具备任何权威。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他人协作的团队合作意识。
结束语: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关键是看教师是否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積极参与教学改革,大胆的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这样,我们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为相关行业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任国强,罗啸峰.案例教学法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85-86.
[2]徐林林,陈家庆,朱江.基于任务驱动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09,06:72-73.以上一些改革措施对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值得借鉴。
四川省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 赵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