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51
近年来高考历史有"无材料不成题"现象。从选择题来看,试卷通过大段鲜活史料营造全新历史情境,注重考查学生在新的历史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阅读、理解、分析、评价进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主观题来看,材料分析题成为唯一的考查题型,这就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释读史料,根据题意对史料进行分层提炼、概括并组织答案。能否准确释读历史史料成为做出正确选择判断与清晰文字回答的关键因素。
高考的导向性功能再次提醒人们关注中学历史学科目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 实验 ) 》就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阅读与获取历史信息,需要学生学会准确释读并运用史料。而对历史事实的分析更要建立在史料的甄别,选取与运用上。
史料的选取、甄别与运用,是学习历史的基础与关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关注历史史料,形成历史思维能力。符合历史学科特征,符合国民素质教育目标,符合人才选拔标准。但当前学生的史料释读能力不容乐观。学生从历史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用相关历史知识阐释分析史料的能力极为欠缺和片面,对史料不能整体思考,不能透过表象挖掘深层本质。学生在死记硬背了课本提供的大量的历史事实后,面对高考呈现的全新历史史料往往感到无从下手,考试后学生多次表示:课本讲的知道,标准答案讲的也知道,史料讲什么不知道。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史料释读能力,成为中学历史教学中必须突破的瓶颈。
在传统史学中,对史料的释读包括文本考辨和意义阐释两方面。文本考辨的意义在于确定史料的性质和价值,而意义阐释则是释读史料所包含的事实信息。史料,尤其是文字史料,是通过人的记录而留存的,因此它并不等于对过去实况的记录,而是包含了记录者所处时代的印记和记录者自身的主观色彩。正是由于史料的这种特殊性凸显了释读史料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高考历史能够呈现的史料只有两大种类型:文字类,图表类。文字类包括历史档案文献,名家论述,文告传单,民谣故事,文学作品等。图表类包括历史照片,历史地图,漫画,数据图,柱状图,饼状图,表格等。高考通过这两种类型的史料一方面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运用史料理解基本史实的能力,另一方面提供新内容,新观点,考查学生运用史料扩充史实之后的知识迁移能力。
面对新史料首先要看史料的出处,看史料出自什么时期,什么人,什么机构,针对什么事情,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取的史料,是一手史料还是二手史料,培养学生起码的时间概念,质疑意识和质疑能力,由此对史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以及立场做一个大概的判断。
下一步结合题引读史料正文,中国历史的文字史料在古代史部分往往以文言文形式出现,近代史部分也有很多半文半白的文字,而文言文的释读正是许多学生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许多学生就是因为在考试中读不懂文字,产生错误理解造成失分。在教学备考环节中,文言文史料应大量引用,培养学生语感,由浅入深,难易配合,先粗通文字理解大意消除畏难心理,后引导学生以所学的历史知识为依托,结合历史环境,精讲重点史料,逐字逐句过关,对一些冷僻的读音,字义,难懂的典故等细节耐心讲解,全面分析史料所包含的意义,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还有许多文字史料往往是"断章取义",或是一句话,或是一段事,要准确理解史料的内容,就必须将其与所处时代,社会背景,人们的观点,作者的立场等相结合,做出综合的分析判断。在备考中教师应就同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提供多视角之下的史料,通过比较进行辨别,提高学生去伪存真,完整全面的分析能力。在日常的培养训练中,要让学生参与对史料的评说,鼓励他们对史料的批判质疑,形成对史料独立思维的习惯,以求达到举一反三之效。
对于图表型史料,首先要看图的标题,标题注明了图表的属性,这是释读图表的前提,了解不同的图表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带着明确的目标释读图表。其次看图表图例,注释。然后才能结合图表标题图例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相对于文字史料的直接表述,图表史料提供的信息往往是间接的,需要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才能以文字形式呈现结论。当漫画以史料的形式呈现的时候,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的史实,而是反映了作者对史实的看法,是以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其史料价值不能等同于历史照片,但可以用来佐证时代风貌和民众心理。在备考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手段提供动静结合的图表史料,直观呈现,提高学生对图表史料的适应能力。
史料释读的最终目的不在于释读本身,读懂史料只是途径,通过释读,最终要能够利用史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去解决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解决考试所设定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释读的过程中对史料进行有目的的选取:选取史料内容本身的有效信息,选取史料与课本的关联点,选取史料内容与设问的关联点。题目的设问中,一般会提出对史料进行概括,分析,比较,说明,评析,等要求。要求用史料来解答原因,条件,目的,内容,影响,实质等问题。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答案表述不准,要求概括的可能做了比较,要求说明的可能做了评析。其二,答案内容不明,回答原因的说了条件,回答影响的说了实质。
针对"概括",在备考中要培养学生归纳解读史料的能力。针对"分析"要培养学生对史料表象背后深层次本质挖掘的能力。针对"比较"要培养学生对史料联想拓展的能力。针对"评析"要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史料是了解历史的主要来源,释读史料是学习历史的关键环节。历史的结论不是人为的做出的,而是以真实的历史史料为依据得出的,"论从史出"既是史家遵循的治史守则,也是为师为长者传承史学的基本规范。授之以渔,即当传授史料释读之法。史料释读能力一旦形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能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重要转折,近可应考,远则明事明理。
近年来高考历史有"无材料不成题"现象。从选择题来看,试卷通过大段鲜活史料营造全新历史情境,注重考查学生在新的历史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阅读、理解、分析、评价进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主观题来看,材料分析题成为唯一的考查题型,这就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释读史料,根据题意对史料进行分层提炼、概括并组织答案。能否准确释读历史史料成为做出正确选择判断与清晰文字回答的关键因素。
高考的导向性功能再次提醒人们关注中学历史学科目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 实验 ) 》就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阅读与获取历史信息,需要学生学会准确释读并运用史料。而对历史事实的分析更要建立在史料的甄别,选取与运用上。
史料的选取、甄别与运用,是学习历史的基础与关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关注历史史料,形成历史思维能力。符合历史学科特征,符合国民素质教育目标,符合人才选拔标准。但当前学生的史料释读能力不容乐观。学生从历史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用相关历史知识阐释分析史料的能力极为欠缺和片面,对史料不能整体思考,不能透过表象挖掘深层本质。学生在死记硬背了课本提供的大量的历史事实后,面对高考呈现的全新历史史料往往感到无从下手,考试后学生多次表示:课本讲的知道,标准答案讲的也知道,史料讲什么不知道。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史料释读能力,成为中学历史教学中必须突破的瓶颈。
在传统史学中,对史料的释读包括文本考辨和意义阐释两方面。文本考辨的意义在于确定史料的性质和价值,而意义阐释则是释读史料所包含的事实信息。史料,尤其是文字史料,是通过人的记录而留存的,因此它并不等于对过去实况的记录,而是包含了记录者所处时代的印记和记录者自身的主观色彩。正是由于史料的这种特殊性凸显了释读史料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高考历史能够呈现的史料只有两大种类型:文字类,图表类。文字类包括历史档案文献,名家论述,文告传单,民谣故事,文学作品等。图表类包括历史照片,历史地图,漫画,数据图,柱状图,饼状图,表格等。高考通过这两种类型的史料一方面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运用史料理解基本史实的能力,另一方面提供新内容,新观点,考查学生运用史料扩充史实之后的知识迁移能力。
面对新史料首先要看史料的出处,看史料出自什么时期,什么人,什么机构,针对什么事情,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取的史料,是一手史料还是二手史料,培养学生起码的时间概念,质疑意识和质疑能力,由此对史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以及立场做一个大概的判断。
下一步结合题引读史料正文,中国历史的文字史料在古代史部分往往以文言文形式出现,近代史部分也有很多半文半白的文字,而文言文的释读正是许多学生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许多学生就是因为在考试中读不懂文字,产生错误理解造成失分。在教学备考环节中,文言文史料应大量引用,培养学生语感,由浅入深,难易配合,先粗通文字理解大意消除畏难心理,后引导学生以所学的历史知识为依托,结合历史环境,精讲重点史料,逐字逐句过关,对一些冷僻的读音,字义,难懂的典故等细节耐心讲解,全面分析史料所包含的意义,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还有许多文字史料往往是"断章取义",或是一句话,或是一段事,要准确理解史料的内容,就必须将其与所处时代,社会背景,人们的观点,作者的立场等相结合,做出综合的分析判断。在备考中教师应就同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提供多视角之下的史料,通过比较进行辨别,提高学生去伪存真,完整全面的分析能力。在日常的培养训练中,要让学生参与对史料的评说,鼓励他们对史料的批判质疑,形成对史料独立思维的习惯,以求达到举一反三之效。
对于图表型史料,首先要看图的标题,标题注明了图表的属性,这是释读图表的前提,了解不同的图表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带着明确的目标释读图表。其次看图表图例,注释。然后才能结合图表标题图例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相对于文字史料的直接表述,图表史料提供的信息往往是间接的,需要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才能以文字形式呈现结论。当漫画以史料的形式呈现的时候,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的史实,而是反映了作者对史实的看法,是以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其史料价值不能等同于历史照片,但可以用来佐证时代风貌和民众心理。在备考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手段提供动静结合的图表史料,直观呈现,提高学生对图表史料的适应能力。
史料释读的最终目的不在于释读本身,读懂史料只是途径,通过释读,最终要能够利用史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去解决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解决考试所设定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释读的过程中对史料进行有目的的选取:选取史料内容本身的有效信息,选取史料与课本的关联点,选取史料内容与设问的关联点。题目的设问中,一般会提出对史料进行概括,分析,比较,说明,评析,等要求。要求用史料来解答原因,条件,目的,内容,影响,实质等问题。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答案表述不准,要求概括的可能做了比较,要求说明的可能做了评析。其二,答案内容不明,回答原因的说了条件,回答影响的说了实质。
针对"概括",在备考中要培养学生归纳解读史料的能力。针对"分析"要培养学生对史料表象背后深层次本质挖掘的能力。针对"比较"要培养学生对史料联想拓展的能力。针对"评析"要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史料是了解历史的主要来源,释读史料是学习历史的关键环节。历史的结论不是人为的做出的,而是以真实的历史史料为依据得出的,"论从史出"既是史家遵循的治史守则,也是为师为长者传承史学的基本规范。授之以渔,即当传授史料释读之法。史料释读能力一旦形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能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重要转折,近可应考,远则明事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