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 在疫情应激反应干预中的运用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JF2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是一种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期心理治疗技术。本文简要阐述了SFBT的重要理念、流程及基本框架,并探讨了SFBT在疫情应激反应干预中的运用。
  〔关键词〕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应激反应;心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5-0052-05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olution- Focused Brief Therapy)简称SFBT,它是一种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心理治疗技术。SFBT源自家庭治疗,是短期治疗中的一支,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史蒂夫·德·沙泽尔(Steve de Shazer)和其妻子及一群有多元背景的小组成员在美国威斯康辛州密爾沃基的短期家庭治疗中心建立,从此,SFBT作为一个新兴学派便正式创立。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SFBT愈加成熟,其研究和应用领域亦不断扩展,广泛地应用于家庭服务、心理康复、公众社会服务、儿童福利、监狱、学校和医院等领域,并得到积极的肯定。
  一、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的基本理念
  (一)事出并非一定有因
  SFBT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事出并非一定有因。寻找事情的原因是传统心理咨询的一贯分析思路,即以“问题”为焦点,这种分析思路的基本假设,就是目前有一个明确的问题,而造成这个问题的背后有一个原因,正所谓“事出必有因”,而找出原因就可以解决问题。SFBT则认为,许多问题发生的因果关系错综复杂,很难确定,在短期内也很难解决甚至无法解决,因此可以寻找以“解决之道”为焦点的咨询思路取代传统的以寻找“问题原因”为焦点的思路,让来访者发现资源,获得力量。
  (二)每个问题都有例外
  通常来访者会认为问题一直在困扰他们,事实上那些问题并非一直持续存在,它们时强时弱,有时甚至会完全消失。只是来访者过分关注自己怨恨、愤怒或无助的消极状态,无法意识到问题的消失或减弱。SFBT认为,找到这些问题消失、减弱或例外的情境,就为解决问题找到了方向。找到这些例外,会减轻来访者的焦虑与困惑,使他们看到自己长期忽略的资源和能力,增加自我控制感、效能感。例外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技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咨询师与来访者谈话的相当一部分时间都会用来寻找并细说例外。
  (三)小改变可以引发大变化
  SFBT认为小改变是成功的一半,尤其是最先出现的小改变是曾经发生过的成功例外时,行动就会更加容易。所以,帮助来访者意识到小改变可以引发大变化,推动他们自己首先做出一点点正向的改变,引导他们看重小改变的价值,促进小改变的发生与持续,帮助来访者意识到他们拥有比想象中要大得多的控制力,就能增强来访者面对更大困难的信心与勇气。
  (四)来访者自身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资源
  在心理治疗中,不能高估咨询师的专家角色,而应该更多地重视来访者的能力与资源,挖掘来访者的力量和优势,咨询师只是帮助来访者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推动他们运用自己的力量与资源向积极的目标付出努力。SFBT相信来访者自身就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因此更强调他们过去曾经有过的成功经验或问题例外,而不会探究他们的人格缺陷或是幼年创伤、情结等。
  二、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的流程与基本架构
  一次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晤谈时间约为60分钟。其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晤谈阶段、暂停阶段和正向反馈阶段。第一个阶段约为40分钟,其他两个阶段各为十分钟左右。
  在第一个阶段中,咨询师与来访者以对话为主,期待透过建构解决途径的对话架构,在共情、倾听等基本咨询技术的基础上,加以目标问句、例外问句、假设问句、奇迹问句等SFBT中重要咨询技术的使用,以形成良好的咨询关系,完成信息收集及目标确立。
  第二个阶段是暂停阶段。在此阶段,咨询师会离开会谈场所,回顾与整理第一阶段中来访者对其问题的解决所提及的有效解决途径,并思考如何给予来访者有效的反馈。
  第三阶段是正向反馈阶段。在此阶段中,咨询师再回到晤谈地点,并提出正向反馈、建议、鼓励,有时候还会布置一些家庭作业,以促进来访者行动与改变的发生。
  三、应激反应
  应激是个人感受到某种应激事件,无法摆脱和解决而产生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应激事件又称应激源,生活中突如其来的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只要对个体或群体产生超过其应对能力的冲击性事件都是应激事件。
  面对应激事件,人们通常会有生理、行为、认知和情绪上的一些反应,这就是应激反应。生理上,通常有食欲减退或暴饮暴食,失眠、入睡困难或嗜睡等;行为上,则容易出现社交主动性降低、易激惹、表达欲望差等;认知上,则会有注意力收窄、认知出现偏差、判断力降低、受暗示性升高等;而情绪上则可能出现沮丧、焦虑、害怕、安全感降低、更敏感、易生气等。
  四、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在疫情应激反应中的干预实践
  2020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学校延迟开学。小L是一名六年级的男生,独生子,平时性格较为内向,学习成绩中上等。父母皆为公司职员,大专文化程度,平时对小L的教育方法较为简单,沟通和互动都较少。因为疫情影响,父母都在家办公。
  在家学习的这段时间里,小L每天都会关注媒体发布的疫情信息,看完大量信息后常会出现焦虑、担忧、愤怒和无力感;生理上出现疲劳、睡眠不佳、食欲不佳等症状;几次父母和他说话,他都粗暴地打断了,非常容易发脾气。上网课常常走神,上课效果不佳,作业完成质量也不尽如人意。他自己觉得很不解,于是就打电话向辅导老师寻求帮助。
  作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安全事件,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扰乱,更是对人们生命安全的威胁,使人们处于不安之中,由此人们往往会出现应激反应。   小L:那天,我们几个同学正好在都在网上,后来大家就网络视频聊了天,他们说在家的时候会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一个同学在学吉他,还有一个同学和妈妈一起在学做蛋糕。我那天聊天结束后就把原来一直没有时间搭的乐高找出来了,搭了差不多有三个小时,我觉得我挺充实的。
  辅导老师:看来你的朋友很多哦!你也很喜欢乐高,原来一直没什么时间,这段时间反而可以使自己静下来做自己喜欢的事了,这给了你充实的感觉。
  小L:嗯,是的。
  辅导老师:如果以1分到10分计,10分代表你很充实,积极主动,生活和学习都比较有规律、有计划,1分是正好相反。你觉得目前你是几分?
  小L:4分吧。
  辅导老师:嗯,这4分都是哪来的?
  小L:因为学校规定每天要上三门课的网课,老师还会布置一些需要打卡的作业,所以,每天我能坚持上完课、打完卡,这些让我觉得很充实。
  辅导老师:你是个非常有责任心的孩子,虽然有种种焦虑,但是还是能坚持上课、打卡。你希望自己能达到几分?
  小L:7分。
  辅导老师:你觉得4分和7分会有哪些不同?
  小L:我会把学习任务安排得更好一点,这样就不会无所事事,否则感觉有点浪费时间了。还有,我要好好利用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这段时间。以前,我很少有机会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他们都比较忙,也没什么时间陪我。
  辅导老师:看来你很在乎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那份幸福的感受。那你觉得怎么做可以让自己更充实一点,并且好好利用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这段时间呢?
  小L:我要更专注地上课,作业更有质量,并且用更多的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但是以前没有时间做的事。还要多看点课外书,老师说我的作文还要努力一点。嗯,和爸爸妈妈的话,我想想啊。我和爸爸以前约好要一起搭一个大乐高的,但因为太占用时间了,所以一直没有动,这次我想和爸爸一起搭。还有,以前暑假的时候妈妈教过我做番茄蛋汤,我一下子就学会了,当时我才四年级,妈妈表扬了我,我很高兴。这次,我还想学做几个菜,这样暑假的时候,我就不用老是点外卖了……
  辅导老师:哇,今天老师对你又了解了好多,你对自己的学习很有目标和计划;而且四年级就学会了自己做菜,并试着照顾好自己了;从你刚才说到和爸爸妈妈的互动中,我也能感受到爸爸妈妈和你之间浓浓的爱。
  通过询问“在家的这段时间里,你有没有积极、主动、没有莫名其妙发脾气,生活和学习比较规律和有计划的时候”引导小L发掘例外经验,并尝试再次运用。在小L描述其例外或成功时,辅导老师使用“平量问句”进一步询问小L细节,让小L把他的行为具体化。这会使他对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这也培养了小L的成就感和看待问题的新角度。探讨例外并不是为来访者的生活创造一个虚拟的美好景象,而是来访者已经有过例外故事,只是需要引导其再次看见及运用。
  第二阶段:暂停
  在这个阶段中,咨询师设置了十分钟的“暂停”,从而产生空白效应,给来访者一个缓和的机会,也可以让来访者思考前一阶段的整个晤谈过程,促进来访者自我的积极探索,同时也使来访者在等待中形成一种预期,提高其对后面信息的接受程度。此外,咨询师会利用该阶段,梳理和总结本次晤谈的历程和收获。本次辅导因为是电话辅导,因此,辅导老师和小L说明情况后挂断电话暂停十分钟。
  第三阶段:正向反馈
  正向反馈的内容都是基于本次晤谈所得的信息,咨询师会以此为基石,给予来访者赞美、肯定。赞美不但表达了对来访者本身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其生活见解、解决之道和自身优势的认可。本次辅导中,辅导老师肯定和赞美的是在本次晤谈中观察到的小L的正面特质和寻找到的力量和资源,特别是小L自己的一些“例外”和个人成长中的成功经验,帮助他坚定信心。同时辅导老师也会给予小L一些建议,这里的建议不是脱离小L的需要让其重新学习,而是鼓励小L尝试一个行动,有意多做一些“例外”行为,或是向已经设定的目标前进一小步,鼓励小L将大部分时间放在这上面,并将其可能出现的改变带到下次晤谈中进行探讨。
  一个星期以后,小L再次来电,诉说经过上次辅导以后,自己有所改变,常将精力放在自己喜欢的事情和活动上,在过去的一个星期中,能够静心做作业了,睡眠也慢慢好了,对生活和学习也有了较为合理的安排,心情也不再那么焦虑了,和爸爸妈妈的互动也多了。辅导老师肯定和赞扬了这个改变过程,并鼓励他继续进行这星期中行之有效的事情。
  从效果上看,运用SFBT对疫情应激反应的干预是较为成功的。
  尽管作为一种新的咨询范式, SFBT产生的时间较短,技术还不尽完善,使用时或有机械性倾向,治疗效果的有效性也常常受到其他咨询流派的质疑,但SFBT与传统的心理治疗模式相比,也有許多可圈可点之处,如咨询重点由探索问题的原因转向探索问题的解决,相信来访者自己本来就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挖掘来访者的例外和优势,咨询历程短,等等。SFBT对于一些突发的危机应激反应有着显著的干预效果,非常适合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在学校心理教育工作中运用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许维素.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代表性问句[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1):45-49.
  [2]戴艳.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的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2004(6):1442-1445.
  [3]王静.基于短期治疗的焦点解决法介绍及个案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8):578-579.
  [4]王玲.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法的评介[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0):675-676.
  [5]罗亚莉.新冠疫情下一般民众应激反应及心理疏导[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11):86-89.
  [6]关京.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在中学生考试焦虑辅导中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32):37-40.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越溪实验小学,苏州,215104)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压力,学生会产生焦虑,其中包括分离焦虑。分离焦虑会给小学生的身心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导致学生恐惧学习、害怕上学等不良情况的出现。家校合作,加强沟通和交流,有助于缓解小学生的分离焦虑感,使其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完成角色转变。  〔关键词〕小学生;分离焦虑症;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恐惧是儿童正常的情绪体验。视力障碍儿童视力受限,生活经验、认知能力不足,当他们面对陌生环境和事物时,更容易产生恐惧退缩心理。该个案为轻微恐惧症伴随泛化,在全面分析了
〔摘要〕体验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核心、灵魂。活动作为基本形式是为了促进学生体验,唤起经验,用已有的经验去理解、感受、建构、生成意义,实现内化。本文从六个方面分享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促进学生深度体验的实践探索:一是活动内容情境化;二是讨论分享经验化;三是活动内容贴近现实生活;四是通过行动表达把抽象的概念行为化;五是活动数量适当;六是保证学生全体参与。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体验;情境化;经验化;行动
心理援助热线可以跨越时空,在学生与老师之间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对于学校个别预警学生,其可以较好地化解求助者的情绪和即刻危机,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通过对一例抑郁情绪发
〔摘要〕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自我效能感综合量表和内部归因量表对不同层次高中的586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男、女生在时间管理倾向、自我效能感和内部归因几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重点高中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和自我效能感上的表现显著好于普通高中学生;全体高中生的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对其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努力这一内部归因方式在之间起中介作用。  〔关键词〕高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发展,越来越提倡在实践中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而乡土资源具有极高的实践利用价值,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本文以桂林为例,尝试将其乡土资源与中小
〔摘要〕刻意练习不是简单重复、机械的训练,而是在相关导师的协助下,有目标、有反馈的学习。刻意练习鼓励学员适当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保持足够的训练强度,有效地训练,以达到特定的目标,更好地自我调节。将刻意练习理论运用到小学学困生转化中,有三个实践思考:导师优先是学困生转化的先行条件;行动策略是学困生转化的关键要素;目标意识和步骤分解是学困生转化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刻意练习;学困生;转化  〔中图分
引用实际案例,探索意象对话技术对学习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引起学生兴趣,同时能更好地协助教学目标的达成,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体验、感悟和
【活动理念】压力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是个体在面对具有威胁性的情境中,因一时无法消除威胁、脱离困境时而产生的一种被压迫的感受。国内外各种调查显示,中学生面临着各种心理
〔摘要〕分析了家庭教育中影响校园欺凌行为的因素,包括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家庭教育内容不完善、家庭氛围不和谐等,提出了校园欺凌的防治策略:构建和谐、温馨、民主的家庭教养氛围,以身作则,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畅通家校沟通的渠道,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关系。为一线教师和家长提供借鉴。  〔关键词〕校园欺凌;家庭教育;家校沟通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