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里的数字陷阱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swd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设你走进一家星巴克,看到店里对同一杯咖啡提供两种套餐:第一种是加量33%不加价,第二种是原价降价33%,哪种更好?
  “它们差不多一样。”如果你这样说,那么你就错了。这两种套餐看起来好像相等,实际上,33%的降价相当于加量50%。假设标准咖啡的价格是一美元三夸脱(即每夸脱0.33美元),第一种套餐一美元可以买到四夸脱咖啡(即每夸脱0.25美元),第二种66美分可以买到三夸脱咖啡(即每夸脱0.22美元)。
  结果是,免费得到多余的东西,比起花更少价钱得到同样的东西,给人的感觉更好。
  这种小技巧能行得通,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消费者不知道到底商品该花多少钱,所以,此时人们总是用感性而非理性去思考;第二,尽管人们花的钱有限,但是,我们往往依据表面的少量线索,未经细想便做出决定,这让我们看起来好像数学盲一样。
  除了上文的例子,还有十种常见的数字陷阱,专为消费者所设。
  第一印象调整消费预期
  我们受到第一个数字的严重影响。当你走进一家高端商店,就假设是奢侈品品牌爱马仕吧,你看到一个包包的标价是7000美元。“哈哈,那简直贵得离谱。”你和朋友说。然后,你发现了一款很好的手表,标价367美元。和低端的时尚类手表品牌相比,这款绝对超贵。但是,和那款你刚刚记得的7000美元的包包相比,这是便宜货。这样,商店就能调整或者定下你的消费预期。
  我们都爱中庸之道
  我们很害怕极端。我们不喜欢廉价的感觉,也不喜欢上当受骗。既然我们不确定商品的价值,我们就避开过高过低的价格。商家就会利用我们对中庸的偏爱来对付我们。下面是个不错的故事:
  人们有两种啤酒可选择:2.5美元的高级啤酒和1.8美元的廉价啤酒。约80%的人会选择贵的那种啤酒。现在引进第三种啤酒,除了前面两种,还有一种超便宜,只需1.6美元。现在80%的人会买1.8美元的啤酒,其余人会买2.5美元的啤酒,没有人选择最便宜的啤酒。
  第三次,他们撤去1.6美元的超便宜啤酒,换成一种3.4美元的超高级啤酒。大多数人选择2.5美元的啤酒,一小部分人选择1.8美元的啤酒,约10%的人选择最贵的3.4美元的啤酒。
  非买不可的理由
  我们都爱理由。威廉姆·庞德斯通在其著作《无价之宝》中这样解释,当威廉姆斯·索诺玛公司在279美元的面包机旁边加上一个429美元的面包机后,发生了什么:便宜的一款销售量翻倍,尽管实际上几乎没人买那款429美元的面包机。所以,如果一款产品卖不出去,试着在旁边放置一个外形几乎差不多、价格却是其两倍的产品。这让第一款产品看起来像是个一定要买的便宜货。
  某公司推出一款新电视机,定价2000元,而市场上的同类产品绝大多数在1000元左右,市场调查表明消费者比较难以接受这个高价。怎么办?再生产一个型号的电视标价3000元,这个电视目的不是卖,而是摆在2000元的电视机旁边,让消费者感觉2000元不那么贵。
  这种策略有效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喜欢理由。由于很难知道商品的真实价值,我们需要一些说法来向自己解释所做的决定。价格差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由和一个动机:那个279美元的面包机比另一款便宜了差不多40%。我们占大便宜了,好理由!
  不知不觉受指引
  我们常常在不知不觉间受人摆布。行为经济学家喜欢在学校里做实验,他们发现,在水果上闪点光、把沙拉像糖果那样摆放,可以让孩子们多吃水果和沙拉。成人同样会受这些简单游戏的影响。例如,一些精明的餐厅,就会利用一些简单的技巧,如图片和画框等设计菜单,以将我们的目光吸引到最有利可图的菜品上。如果你看到菜单上有一道菜被突出、画框、配图,或是与一道非常昂贵的菜品放在一起的时候,它可能就是一个高利润的产品,餐厅希望你能看见并考虑它。
  情绪控制消费者
  庞德斯通的书里讲述了这样一个实验:一些被认为是不公的出价,会激活实验者的脑叶皮层,这种影响也会由疼痛和恶臭引起,让你觉得不快。
  庞德斯通将此与迷你吧实验等同起来:很晚了,你很饿,吧里有一个士力架,但是价格让你觉得非常不爽,于是,你决定宁愿饿着自己,也不要觉得被宰。另一方面,便宜货让我们自我感觉良好,即使是世界上最没用的垃圾也会很有吸引力,只要价格非常便宜。
  最易疏忽的时刻
  我们在喝醉、倍感压力和疲累的时候,常会变得疏忽大意。杂货店里,便宜的糖果条和口香糖通常放在收银台附近,那里是疲惫的购物者最有可能放纵渴望而不关注价格的地方。有酒的午餐有利于达成协议,因为酒精会立即缩小我们脑袋里复杂因素的范围。
  心疼交易成本
  在一个私人理财专栏里,梅根·满卡德尔请她的读者放弃一些经常性支付的交易,例如健身房会员和订阅并不使用的报纸和服务。“别买那些你不消费的东西”,这似乎是个再清晰不过的建议,但是,梅根所说的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受一些订阅、会员制和捆绑产品的吸引,部分是因为我们试图避免交易费。我们宁愿多付一点点,也不愿拿出钱包,眼睁睁地看着我们的钱一次次地流向健身房或者电影院之类的地方。
  喜爱回扣和担保
  关于回扣和担保,我们表现得很怪异。虽然消费者会尽量避免支付额外的费用,但这两种却受到我们的喜爱:回扣和担保。第一种购买财富的幻想(我花钱还有钱拿),第二种购买心理的安宁(现在我能永远拥有这个东西,不用担心了)。这两种基本都是伎俩。
  “与其购买一件东西然后拿折扣,”庞德斯通写道,“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支付较低的价格呢?”
  “(担保)没有任何意义,”哈佛经济学家大卫·卡特勒这样说道,“除非一个产品坏掉的几率大大高于你负不起修理或更换费用的风险。如果你买了一件400美元的商品,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在任何情况下,后者的风险微乎其微,根本不值得额外花钱来担保。”
  公平感控制大脑
  购物者的大脑受一种公平感推动,经济学家丹·阿雷利做的一个实验非常好地解释了这一点。
  阿雷利谎称他要办一个诗歌朗诵会,他告诉一组学生,门票要花钱,而对另一组学生说,参加朗诵会有钱可拿。
  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告诉两组学生,朗诵会门票免费了。结果,第一组学生急于参加,认为他们将免费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第二组学生则多数拒绝,认为他们被迫为同一个事件志愿服务,却没有得到补偿。
  一个行为经济学家的诗歌朗诵会价值几何呢?学生们不知道,这就是关键。我也不知道,这也是关键。一件全系扣的衬衫价值多少呢?一杯咖啡价值多少?一张人寿保险单价值多少?谁知道?我们多数人不知道。于是,购物时大脑只在知道的地方使用:视觉线索,激发的情感,比较,比例,关于便宜货和宰人货的感觉。
  即时行乐,现在看着划算就行
  精明的商家正广泛地使用“即时行乐陷阱”,比如某些电信公司免费为你提供一个手机,话费看上去也非常诱人,只有一个条件,必须捆绑2年时间。陷阱在哪里?它用“免费”手机和“低”话费激活你“即时行乐”的天性,一旦你签约,2年时间对于通讯行业是非常漫长的,之后它的竞争对手推出更低的套餐,你也无法享受了。中国移动,联通不是正在前仆后继么,你的iphone手机是签约的么!
  说到消费陷阱,常听人说是商家给我们设计了消费陷阱!其实这些陷阱并不都是商家给我们挖的坑,有很多源于人性,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天生的心理特点。只不过,我们的天性,在不知不觉地被精明的商家广泛设计了一把。
  我们并不愚蠢,只是易受影响。
其他文献
根据漳州后石电厂B区地基堆载预压法处理后的软土地基监测数据,包括孔隙水压力,侧向位移和沉降速率,利用孔隙水压力观测结果计算固结度,根据沉降速率观测计算固结沉降量,根据空隙
分析了安溪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以及灾害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并确定了7个致灾因子,采用综合性模糊评判模型,对安溪县潜在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分区预警,划分了高易发区、中易发
面对来自社交媒体的威胁,品牌们抓紧在各种社交媒体注册账号、招人运营,建立沟通渠道也好,传播阵地也罢,反正不集齐六七个社交媒体账号,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然后是加粉,再是单向传播,但很快发现粉丝不买账。老板开始要求“互动”,于是所有人开始找段子,什么有发什么,但玩了不到半年就枯竭。  悲剧的是,此时杜蕾斯和BMW的传播案例大行其道,让品牌们觉悟:在社交媒体上要“玩创意”!可一年下来,能记住的创意
党的十六大以来,安徽省与铁道部加强战略合作,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及省部会谈纪要精神,加快推进安徽铁路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近年来,在省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合宁、合武高
以三明宏宇花园二期联体住宅楼场的滑坡为实例,从影响滑坡的最重要因素岩土体结构面深入进行稳定性分析,提出治理措施。
根据对闽西公路某花岗岩残坡积土边坡岩土体地质条件及物性特征的分析研究,采用凝聚力和摩擦角作为评价指标,对不同情况下的边坡进行计算分析,为边坡治理提供依据。
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的产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城镇化放在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位置上,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当前,我省城镇
彭罕妮(Hanni)曾在诺基亚、IBM等外资企业从事过营销、公关、品牌推广等工作,现在是一间大型IT外企中国区的高级市场经理。这16年丰富的营销经验,Hanni在社交媒体上有一段简单的自我介绍:“和业界最聪明的人一起头脑风暴,想创意、出点子,写过无数个PPT,也因为有效的市场策略确实帮助企业赚了更多的钱。”  Hanni对于外企的营销有一套逻辑化的理论和经验。如何把洋经验运用于本土企业,Hanni
大田县梅林一带二叠系上统长兴组石灰岩富水性强,水量丰富,但分布极不均匀。区内石灰石、煤、铅锌等矿产资源丰富。研究探讨岩溶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对指导该地区寻找和开发利
“单打”敌不过“群殴”,“猛虎”斗不过“群狼”,这是经销商的宿命,也是经销商的浪漫——要么战略联姻,要么寻找基情。  “未来的竞争将是联盟与联盟之间的竞争”,对于经销商群体而言,也不例外。2013年笔者负责某家居品牌某区域市场的销售提升与样板建设项目,为期一年的经历,让我对“从‘单打’走向‘群殴’的经销商群体”感触颇深。  在该城市,不算小打小闹的团伙,主流的建材家居联盟组织就有6个之多。一方面我